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许多工程在施工中采用了液压滑模。由于施工的连续性,要求测量工作能及时、准确地控制建筑物的中心线。采用传统的经纬仪投点,在实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提出用倒锤法测量来控制建筑物的中心线。先后在某铁矿东副井、西副井的液压滑模施工中试用,效果良好。现以西副井施工测量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滑模施工中滑升偏差的防治及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采用无井架液压滑升模板工艺的某沿海石化公司(原油车间三、四部炉)120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为例,分析了滑模施工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现象的偏差介绍了不同的纠偏的方法,提出了有效的内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和预防措施。通过频繁而定时的测量检查,及时发现不同程度偏差,并进行纠偏,可以确保高耸结构滑模施工的按质按时进行。  相似文献   

3.
胡光乾  陈运州  徐波 《四川测绘》2006,29(4):185-186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工程施工中曲线滑模定位检查方法的对比,介绍一种对复杂曲线建筑物施工测量检查的简单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刘林生 《江苏测绘》1998,21(2):21-24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楼的滑模施工为例,介绍了控制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的一套施工测量方案,产就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需同时进行沉降监测、垂直度监测、层高监测,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介绍高层建筑物的监测过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可供高层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某热电厂扩建工程需建筑一座150米钢筋混凝土烟囱,烟囱下口内径为16米,上口内径为6米,底部筒壁厚度为40厘米,顶部为34厘米,烟囱施工在 16米开始采用无井架液压滑模施工新技术。为了保证烟囱的垂直度和加快施工速度,原用挂垂球或经纬仪控制烟囱中  相似文献   

7.
施工监测工作是工程建设中安全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实例工程的全面施工监测实践,讨论了施工监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主要施工工序上如何配合地质状况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并提出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地铁施工中,附近管线及建(构)筑物所产生的变形,结合上海地铁7号盾构施工监测,提出在地铁施工的同时,进行精密变形监测的有关技术和实现的技术方法,并在实际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监测则是认识海洋、发展海洋的重要支撑技术. 随着 “一带一路”等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实施,对海洋测量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BDS)组合系统和电子罗盘提供高精度位置和艏向信息,并搭载监测器件,将新型半潜式无人艇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 针对路线巡航中半潜式无人艇模型参数不确定和环境干扰对艏向监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滑模控制(SMC)的强鲁棒性与自适应控制的高适应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ASMC)方法.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ASM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比传统的比例微分(PD)控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而且系统瞬态性能和稳定性良好. 将设计的ASMC方法应用于实际监测中,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效果稳定,测量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了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黄彬 《东北测绘》2013,(4):164-166
通过对柳州信息产业大厦基坑监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监测,可以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基坑开挖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通过监测的信息反馈,指导了施工,合理地安排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基坑在施工的过程中,开挖区域内土质形态和咬合状态的变化,以及基坑内外的土地主体受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基坑的支护结构承受的荷载力不断变化,引起基坑内部的土地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地主体的两侧发生水平位移和竖直沉降,从而威胁到安全施工和建筑物的运营。为了避免正常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要对监测的基坑等级进行分析,从而制订监测计划,通过监测值的变化来判断施工的安全性。文中结合建筑物基坑监测项目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的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诱导邻近建筑物地基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引起邻近建筑物受力结构改变,导致建筑物破裂、倒塌。因此,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形变监测有助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全站仪为基础手段,针对110 kV机场变电站接入线路施工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为该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深层土体位移、桥墩水平位移及沉降和路基地面沉降3个方面进行了形变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精度能够满足基本需求,获得实时动态数据稳定、可靠,能够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状况,并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对邻近建筑物影响不大,可以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下、地面施工对现有的大型道路设施、高层建筑物造成损害的具体实例详细叙述了在地下施工时如何组织对地面大型立交桥进行监测,说明监测的方法和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对观测结果进行精度和变化分析,提出了在地下工程施工时监测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和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周边施工的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在运营地铁保护区范围内施工,为保证地铁安全需进行地铁运营监测.由于地铁运营监测对监测效率和时效要求较高,传统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地铁运营实时监测的要求.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在地铁运营期间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保证施工期间的运营安全.本文介绍地铁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高效完成地铁运营监测工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铁盾构施工影响下摩天轮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光  王磊  刘洋 《测绘通报》2013,(1):70-72,79
城市地铁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必须在施工过程对其进行跟踪监测,而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工程的需要.在监测中使用自动化全站仪,实现监测自动化、精确化,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结构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影响下的摩天轮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确保摩天轮在地铁盾构过程的安全,并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邱冬炜  杨松林 《测绘科学》2007,32(4):175-176,95
城市地铁施工监测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措施,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涉及大量而复杂的计算、绘图、地理定位和制表等工作,本文阐述了利用GIS技术研究和开发城市地铁工程施工监测系统,自动对城市地铁施工监测的数据进行管理,并及时给出安全预警。应用该系统可以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的计算分析,信息反馈及实时定位查询,完成信息化安全施工管理,该系统在城市的地铁施工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供求矛盾突出,我国在沿海地区兴建了或即将兴建不少大型火电厂。它具有大容量的机组、钢结构的厂房、滑模施工的高耸烟囱、通向大海的引桥、码头,盾构掘进的海底进排水隧道,繁多的厂外水工管道,除灰工程等特点;另外它往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若地基处理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生产运行中建(构)筑物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与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8.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既能够保证精度,又可节省成本,是基坑施工监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四种常用的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并将轴线法、单站改正法、前方交会法与测小角法进行精度比较,得出:测小角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计算简单、操作方便、监测精度较高,是目前基坑监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由于道路建设基坑开挖必然对其下方及周边的地铁隧道稳定与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与施工道路共线区域的地铁隧道进行实时监测是维持地铁安全运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以深圳市某快速路与地铁11号线共线监测区域长度约1000m的2标为例,针对目前地铁隧道监测范围一般在200m以内居多,超长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内的多台仪器不能直接与基准点通视的经验较少的现状,提出偏心观测的多站式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铁隧道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全程监测。结果表明使用此监测方法有效指导了基坑施工,为深圳地区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隧道超长影响范围的监测积累工程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铁建设会对邻域造成地质环境损伤,甚至发生灾变。传统基于点位测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野外作业周期长、受天气影响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缺点。因此,本文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安全施工中的应用需求,以天津市地铁五号线为例,利用27景TerraSAR数据和PS-InSAR时序监测方法,对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站和隧道施工影响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结果表明,PS-InSAR能在施工期间监测到地铁线及周边的形变,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