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海洋观测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我国的特点,立足国内的必要性,提出要发展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满足海洋科研、海洋监测、海洋开发需要,必须建立信心、加强引导、协作与支持,并且提出发展海洋观测技术应当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洋观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述了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洋湍流观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湍流在海洋能量和水体的交换演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海洋湍流研究的发展和海洋湍流观测仪器的研发密切相关。世界上湍流观测仪器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但是我国在湍流观测设备方面到目前为止仅仅处于起步和引进国外设备阶段。针对我国的情况,文中对海洋湍流观测的平台、探头测量原理及其数据修正、资料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做一个总结性的介绍,为我国使用引进的海洋湍流设备和自主开发海洋湍流测量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差距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观测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学研究的两大支柱。发展海洋事业,应优先发展海洋观测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现状,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较存在的差距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内容包括:遥感技术,浮标和潜标技术,船用观测调查技术,滨海台站观测技术,污染监测技术,海洋标准计量和通用技术。文章最后对发展我国海洋观测技术提出了几条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七日至十日,中国海洋学会所属的海洋调查研究会,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和海洋情报资料咨询服务中心,在青岛联合召开了首次海洋观测技术研讨会。七十四名海洋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地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海洋局,上海,山东、浙江等部门和省市的十七个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四十篇。  相似文献   

6.
当代海洋观测技术逐渐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由于它要解决的任务日趋复杂,发展具体技术不得不重视方法论问题。为了深人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海洋观测技术的整体特征作一剖析。一、海洋观测技术是海洋学的一部分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当它的内容日益丰富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OOS)和海洋观测站网计划(OOI),从组织建设的部门性质、建设重点、设计理论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海洋观测业务系统建设和引导海洋观测技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我国海洋观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现状,从海洋观测系统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分析了海洋仪器设备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观测高技术,加强基础工艺和基础器件研究,加强合作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观测是人类认识海洋自然属性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石。海洋观测所获取的海洋环境资料,对海洋防灾减灾、维护海洋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观测业务体系、政策法规与规划体系建设都取得了重要进步,为今后海洋观测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时期,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和"三个六"工作部署、"五个用海"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加快发展海洋观测技术,提升海洋观测业务水平,强化海洋观测业务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海洋离不开观测,不断改进观测技术,是海洋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海洋观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直至发射海洋卫星,显著加强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海洋观测技术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探讨观测方法和有关装备、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在海洋观测中,方法与装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装备不先进,无法完成复杂的海上观测任务,方法不正确,即便拥有先进的装  相似文献   

11.
海洋观测是人类认识海洋自然属性和环境特征的基本手段,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石。海洋观测所获取的海洋环境资料,对海洋防灾减灾、维护海洋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观测业务体系、政策法规与规划体系建设都取得了重要进步,为今后海洋观测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时期,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和"三个六"工作部署、"五个用海"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加快发展海洋观测技术,提升海洋观测业务水平,强化海洋观测业务保障体系建设,有效地满足沿海地区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2.
海洋观测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鹰 《海洋学报》2019,41(10):182-188
本文讨论了海洋观测技术的定义,厘清了其与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监测技术的关系,并在认识海洋观测数据本质的基础上,从技术性、实时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等4个方面,来讨论海洋观测方法。本文研究表明,抓着观测数据的本质保障观测数据的质量;观测手段特别是平台技术决定观测技术的实时性;实时性反映海洋观测任务的需要及观测技术的水平;经济性决定观测技术的选用;适用性进一步决定海洋观测技术的最佳形式,甚至衍生出新的观测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发展海洋观测高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概述了海洋观测高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海洋观测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指出了发展海洋观测高技术的风险和困难。  相似文献   

14.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3月1日经国务院公布,自6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事业从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领域的立法空白,对推动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3月1日经国务院公布,自6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海洋观测预报事业从此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填补了我国海洋观测预报领域的立法空白,对推动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洋观测仪器是实施海洋观测活动的基础,其性能影响海洋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海洋观测活动的质量。按照不同观测平台对海洋观测标准体系进行分类,梳理了海洋观测要素及其仪器有关的基本参数;根据海洋观测活动的特点列出了海洋观测仪器的一般技术要求,有助于推进海洋观测仪器应用的标准化工作。从海洋观测仪器的检定校准和现场比测2方面整理了海洋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提高海洋观测数据质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业务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可满足国家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是我国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仍是以近岸观测为主,近海及中远海的海洋观测结果远不能达到国家的业务需求目标。学习借鉴海洋发达国家业务化观测的经验,对发展我国业务化的海洋观测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目前美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的布局、数据管理与通讯、教育与知识传播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到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观测技术三十年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回顾了我国海洋观测技术发展三十年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结合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计划的实施,展望我国海洋观测技术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洋-大气二氧化碳通量的观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范围稳定地获取海洋-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的精确数据,是海洋科学、大气科学以及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中的重要任务.准确评估海-气CO2通量需要对海洋和大气中相关参数的同步精确连续观测,需要发展和建立海-气CO2通量的立体观测平台.该观测平台包括岸基、船基、航空、卫星和浮标等系统,主要技术包括走航大气和海水观测技术、浮标海-气CO2通量观测技术、极区海洋-大气CO2通量的观测技术和遥感海洋-大气CO2通量观测和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20.
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长华  王春晓  王旭  贾思洋 《海洋科学》2019,43(12):139-147
介绍了国际上基于海底观测网、浮标和海床基等设施的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的技术手段,国内西太平洋深海科学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和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三大体系中应用的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技术手段,通过对这些技术特点的分析,指出一些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锚定式海洋水体剖面观测技术手段并不适用于我国近海的水体剖面观测,自主研制的基于大浮标的锚定式水体剖面观测技术在我国近海则较为实用,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而且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