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半干旱草原区,通过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采集3307件样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的数理统计,对成矿元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相关系数、因子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了元素组合类型.组合异常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地区的主成矿元素Cu元素富集主要与岩浆热液有关,W、Mn...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广东石绿一云浮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确定地层和岩浆岩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建立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我们对广东西部地区(图1)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地层、花岗岩类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开展了研究工作. 我们选择不同时代、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含矿、矿化及不含矿之岩体计25个;远离矿区无蚀变矿化的从震旦系至二迭系以及白垩系地层剖面一条.岩石样品的采集是按“十”字或两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宁盆地尼勒克地区二叠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尼勒克地区二叠纪地层分布面积最广,地层出露齐全,接触关系清楚,包括5个组的全部层型剖面在内,是在西天山研究二叠纪地层的经典地区.通过对5条层型剖面全部进行重测,系统采集样品,取得了成果.主要体现在火山喷发旋回研究、生物化石及岩相分析研究,并进行较详细的地层划分,为西天山二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条件分析为基础的二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难以精确表达含矿地层的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导致其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差。本文针对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真三维地学分析需求,以平面地质图和图切地质剖面图为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源,按照线框架建模的技术思路,由剖面轮廓线和地面地质界线联合重构了成矿地质体的三维表面,较好地表达了桂西南地区成锰地质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同时,为了分析三维空间中锰矿资源量的分布情况,本文采用规则体元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空间分割为连续场,并结合区域锰矿二维成矿定量预测的成果,获得了研究区1 000m以浅含锰地层中锰矿资源量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区锰矿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上泥盆统(以五指山组为主,5 036万t)和下三叠统北泗组(3 447万t);而下石炭统大塘组资源量仅为566万t,以前的二维预测对该地层内赋存的锰矿资源量估计偏高。三维预测较好地反映了含锰地层三维形态对锰矿分布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区锰矿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1 Rb和Sr记录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全新世地层MGS1层段记录了11个由风成砂与河流相或湖沼相构成的沉积旋回。对该层段63个样品的Rb、Sr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沙丘砂至上覆河湖相Rb和Sr含量由低增高,而Rb/Sr比值的分布则显示出与Rb和Sr含量变化相反的趋势,三者与平均粒径Mz(?)的相关系数都在0.43以上。研究表明MGS1至少经历了11次冷干和11次暖湿的气候波动。米浪沟湾剖面MGS1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既是对东亚季风环流演变历史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新疆普鲁火山岩及时代归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普鲁地区火山岩分布广泛,同时也是南疆风沙物质和黄土物质的主要堆积区,对火山岩,特别是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等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地层剖面及样品位置含有火山岩的剖面出露于新疆南部于田县西南约70km处的克里雅河两岸(图1),略呈北东-南西向  相似文献   

7.
大姚六苴铜矿床是中国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小河-石门坎矿段钻孔、剖面及地形资料的综合研究,应用surpac vision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了矿区地表模型,实现了工程控制矿段的地层、矿体的三维显示,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地层、矿体、地形的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了矿区地层、矿体的分布特征,为深部找矿预测和勘查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雷  韩润生  吴鹏  李瑞龙 《地质通报》2008,27(6):866-874
大姚六苴铜矿床是中国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小河-石门坎矿段钻孔、剖面及地形资料的综合研究,应用surpac vision三维可视化软件建立了矿区地表模型,实现了工程控制矿段的地层、矿体的三维显示,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地层、矿体、地形的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了矿区地层、矿体的分布特征,为深部找矿预测和勘查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浙江长兴县煤山剖面已被确定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层型剖面和点",其相关的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本次工作在煤山剖面A、B、C、D剖面的P/T界线附近的层位进行采样,其样品编号与地层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A,B,C,D剖面的样品编号与地层对应关系类同;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X荧光(XRF)分析来研究其元素和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选定粤北韶关地区1:20万地质图韶关图幅进行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地区位于南岭稀有、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内矿种繁多。沉积岩分布广泛,地层发育较好。除志留系在本区缺失外、自震旦系至下第三系均有出露。这次工作建立了从震旦系至下第三系总厚度达12810m的地层柱;以真厚度10m为单位,采集地层剖面1281个基岩地球化学样品。对于所采样品分析了41个元素的含量。通过对41种元素五万多含量数据的研究证明,A.B.  相似文献   

11.
伊犁盆地南缘蒙其古尔铀矿床越流补给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铀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的绘制,研究蒙其古尔铀矿床水动力特征,结合地层特征、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探讨成矿流体在越流补给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条件较好的"水动力窗"是越流补给成矿的先决条件,初步建立"越流补给"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辽宁清原太古宙地体中代表性剖面的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太古宙上壳岩浑南群和清原群金含量明显低于地壳金丰度值,反映了金在后期成矿能量作用下,发生了迁移-聚集成矿的趋向,形成了各种类型金矿床。地层中金和其它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表明,金常与亲铁和亲铜元素形成多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下蜀组的孢粉组合及形成环境、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蜀组是我省西南部丘陵区广泛分布的一个地层单元,以长江两岸出露厚度大且层次清晰。为探讨其时代、形成环境及古气候特征,近几年我们对南京老虎山、宜兴张渚及苏皖交界地区的来安县王集三个剖面系统采集了孢粉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工作。现根据孢粉资料,结合岩性、古地磁、热释光测年等资料,对下蜀组的形成环境和形成时代进行讨论。一、地层剖面简介 (一)南京老虎山剖面:位于南京城西北角。下蜀组出露较完整,共采集孢粉样品64个(采样间距30—40cm),见4000多粒孢粉化石,分属47个科属。剖面简述如下(图1): 上覆地层:全新统(Q_4)灰黑色亚粘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于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项目办公室部署项目——四川里伍铜矿、泸沽铁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结合里伍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演化,通过构造-地层剖面和路线的观察,重新认识了构造性质以及其演化特征和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以里伍铜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为研究对象,对  相似文献   

15.
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是扎西康Pb-Zn-Ag-Sb多金属矿集区内重要的赋矿层和矿源层之一。为查明日当组中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机理,开展了该地层中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日当组沉积时的底层海水是氧化-次氧化的;地层中草莓状黄铁矿在剖面上的粒径分布表明:日当组沉积过程中,其底层海水曾发生过短暂的充氧过程。该结果日当组沉积时的底层海水是含氧的,地层中所赋存的成矿元素,并非是在缺氧硫化的底层水体条件下,由矿物自生富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通过对凤凰山铜矿床化探样品测试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本矿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热液流体活动:第一次是花岗闪长岩的侵入,不仅是岩浆热液使成矿元素迁移富集,而且在岩体侵入过程中强大热能的驱动下地层中的大气水参与流体的对流循环,使地层中的成矿元素被迁移;第二次是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入,它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的同时,也使地层中、特别是前期花岗闪长岩中的成矿元素在大气水的对流循环作用下被迁移并在岩体边缘及附近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以发育在黄土地层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长安断裂为对象,采用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的方法,从微观的角度探讨黄土地层中的活动断层。观测了该断裂上的7个露头剖面和一条探槽剖面,采集样品42件。在室内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显微构造、超微构造和能谱测定(扫描电镜)以及显微沉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野外宏观观测难以辨认的断层迹象,在断层带样品的切片(大薄片)上肉眼即可清楚辨别。显微构造观测发现,断层在微观上可以表现为错动面、较宽的断层带、断层破碎带、变形条带、泥质条带和愈合的张裂隙等。扫描电镜观测和能谱测定显示,断层破碎带或泥质条带与其外围地层具有不同的超微结构,而且成分有所变化,表明断层活动过程中有流体的参与,并导致某些元素的带出和带入。粒度分析结果发现,断层样品相对于外围样品,粒度>0.03mm的颗粒减少,<0.03mm的颗粒和粘土质增加,表明黄土地层的断层活动仍有碎裂作用发生。分形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地层的碎屑颗粒分形特征呈弧形分布,但断层样品更趋于线性分布。此外,在其中一个剖面的样品中,发现了震击物(seismite)的一些微观标志,如球状体构造、负荷构造和流体通道构造等。所有研究结果表明,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分析是黄土地层中活动断层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是研究寒武系地层的典型剖面,而迄今未有第二统一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演化研究.本研究对该剖面第二统吾松格尔组一第三统沙依里克组过渡区碳酸盐岩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了18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δ13C(V-PDB)和δ18O(V-PDB)值分别分布于-4.2‰~0.8‰之间和-7.4‰...  相似文献   

19.
北京怀柔HR_(88-1)钻孔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系统古地磁样品采集、处理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磁性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对北京怀柔地区HR(88-1)钻孔剖面进行了详细地层划分,分别确定了该区上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分布深度及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20.
石炭纪是新疆北部所存在的各个板块、地体的碰撞、拼贴时期,是沉积建造、火山喷溢较发育的时期,也是主要成矿时期之一。本文仅从沉积岩岩百化学、火山岩和矿带分布等方面来讨论其含矿性。1.岩石化学、成矿元素含量与含矿性评价目前对地层含矿性的评价缺乏统一的准则,本文根据数百件样品的分析,近万个数据的统计,提出了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效应,用它们来间接评价地层的含矿性。(1)丰度效应:在成矿有利地区,沉积岩中成矿元素的均值皆大于它们的地壳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