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茂常 《海洋科学》1995,19(5):15-18
70年代初,全球气候问题开始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而且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海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因此,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形成及演变作用的研究获得了巨大发展。如,70年代末美国开始的“赤道东太平洋环流研究”(EPOCS:1978年至今)、“太平洋赤道动力学”(PEQUAD)、“热带热量”(Tropi-calHeat)、“第一次全球大气实验”(FGGE)以及现在还在进行的国际计划“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TOGA;1985~1994)、“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1990~2000)和世界各国或…  相似文献   

2.
    
序199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与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联合在巴黎举行了“海平面测量与质量控制”专题技术讨论会。会议是根据1990年在美国迈阿密召开的“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GLOSS)会上专家们的建议举行...  相似文献   

3.
西太平洋和边缘海的沉积岩分布KenjiNemoto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正在组织编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地质/地球物理计划(GAPAProject)地图册.1991年已经出版了大西洋图册的成果.该图册包括了最新...  相似文献   

4.
锚泊式浮标中的GPS测量值(德国,德国FAF默尼黑大学,天文物理测地学研究所(IAPG),GnterW·Hein,HelmutBlomenhofer,HerbertLandau,EduardaTaveira)1引言1989年初期,IAPG建议ESA/...  相似文献   

5.
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会议在京举行THENATIONALCONFERENCE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EARCHOFMARINEGEOLOGYWASHELDINBEIJING地矿部首次组织的“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6.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4,18(5):23-24
近30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以全球变化研究为对象的地球系统科学,并成为综合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等的更高层次的学科。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主要包括3个计划:1.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2.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3.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念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与已经起步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相似文献   

7.
尽管大陆架提供了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直接地质记录 ,但它们在陆—海对比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在深海沉积物对比研究中 ,陆架沉积物调查和它们提供的第四纪海平面变化证据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第396项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396)是由UNESCO/IUGS投资、始于1996年的5年计划 ,其特殊目的是填补我们知识中的这块空白。IGCP396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和解释大陆架第四纪层序 ,以确保海平面和气候变化的全球对比 ,同时寻求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1)钻探方法 ;(2)陆架过程 ;(3)海平面和气候变…  相似文献   

8.
1ODP的发展历史ODP是原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接续项目。GlomarChallenger号钻探船1983年退役之后,海洋科学家们为了能够在更深的海域作业并获取更深的样品,所以于1985年1月进行了首次试验性作业(Rabi-nowitz等,1985)后,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海区每两个月进行一个航次的海洋钻探。2ODP的组织系统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TexasA&M)的ODP是一个国际联合科学研究组织,称为:深地层采样联合海洋研究机构,简称:JOIDES(JointOce…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质学家戴春山研究员简介BRIEFINTRODUCTIONOFPROF.DAICHUNSHAN,APETROLEUMGEOLOGIST戴春山研究员,196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先后参加了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中国海域的油气勘探科研生...  相似文献   

10.
南海大洋钻探可望在1999年2~4月实现SOUTHCHINASEADRILLINGBECONDUCTEDDURINGFEB.~APRILOF1999由我国学者为主提出的南海大洋钻探建议“东亚季风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ODP建议第484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极科学考查内容介绍SOMETHINGABOUTCHINA'SARCTICSCIENTIFICINVESTIGATION北极系统是整体地球系统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全球尺度的大气对流和大洋环流,因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之一。在近年全球变化的研究浪...  相似文献   

12.
地质矿产部海洋沉积开放研究实验室举行揭牌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THEUNVEILINGCEREMONYANDTHE1STMEETINGOFTHEACADEMICCOMMITTEEOFTHEOPENLABORATORYFORMARINESEDIM...  相似文献   

13.
关于龙门山区二叠纪灰岩飞来峰成因与时代的讨论DISCUSSIONSONORIGINANDTIMEOFPERMIANLIMESTONEKLIPPEINLONGMENMOUNTAINAREA四川龙门山地区二叠纪灰岩超覆在中晚侏罗世地层之上的事实,早在我国...  相似文献   

14.
末次冰期陆架古环境新说——《陆架沙漠化》一书评介SOMECOMMENTSON“CONTINENTALSHELFDESERTIZATION”——ANEWTHEORYOFCONTINENTALSHELFPALEOENVIRONMENTDURINGLAST...  相似文献   

15.
答“关于《微体古生物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晚期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的质疑”THEANSWERTOSOMEQUESTIONSABOUTTHEARTICLETITLEDAPPLI-CATIONOFMICROPALEONTOLOGYTOTHESEQUE...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业治铮教授简介BRIEFINTRODUCTIONOFPROF.YEZHIZHENG,ANACADEMICIANOFACADEMIASINICA业治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学家,我国海洋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地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向阳红五号”调查船于1992-1993年TOGA-COAQRE(Tropical Ocean and Global Atmosphere-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Response Experiment)强化观测期(IOP)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观测到的CTD,海面气象等资料,计算了海表barrier layer(壁垒层)厚度。并对该海区壁垒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机制作初步  相似文献   

18.
攀登海洋地质科学高峰──记李四光地质科学野外地质工作奖获得者王光宇教授的科学事迹AMANDEVOTEDHIMSELFTOMARINEGEOLOGICALSXIENCE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王光宇教授,1993年10月喜获第三届李四光地质科学野外地质...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系统中人为--自然变化过程加剧,产生了一系列当代急需解决、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恶果。地球系统科学(ESS)因此在世界范围兴起,以国际地--生物圈计划(IGBP)为突出代表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相继展开,随IGBP研究的不 ,海岸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与优越性日益突出,以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LOICZ)核心项目的确立为标志,建立起了完整的海岸带研究体系,海岸带成为当代全球研究的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动态灰色模型(GM)的灰色关联分析(GIA)为单道扫描(SCS)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选择内标(ISTD)。经发射强度序列的GIA计算和关联度序列优化后,Ge 219.87 被指定为内标。应用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样GB07232 的各元素的分析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范围分别为:0.8% ~7.5% 和2.5% ~17.5% 。变更系数(CV)范围分别为:0.7% ~2.9% 和2.0% ~5.8% 。对内标选择与平均关联度的关系,Ge 219.87 特征的某些具体问题及统计相关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在内标选择计算中的不可替代性问题,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