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层C/S结构及其在3维地形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3层Client/server(C/S)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3层结构下软件开发的优点,并且研究3层C/S结构在3维地形虚拟现实中的应用。对客户端3维地形虚拟现实可视化界面的建立、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各层问数据传递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基于3层C/S结构下开发的3维地形虚拟现实系统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2.
基于IDL三维地形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瑞生  姜岩  孙红梅  王萍 《测绘科学》2008,33(6):113-115
三维地形建模及可视化是GIS、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数字摄影测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析第四代交互可视化数据语言IDL的基础上,应用组件编程技术实现了高程数据和遥感图像进行地形三维合成的可视化实验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运用IDL进行地形建模及可视化具有较高的程序开发效率和较强的地形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曹振宇  齐华甘泉 《四川测绘》2005,28(4):153-155,164
大规模地形可视化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以及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研究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技术,探讨了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的基本途径和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3ds Max软件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树木等地物地形进行三维建模,并在SuperMap软件下进行三维可视化,结合太原师范学院,研究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三维建模、可视化等方面关键技术,重点研究粒子特效的制作及其在雨、雪、烟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真实再现了校园三维环境。  相似文献   

5.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叠加,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三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Java 3D技术在三层B/S结构下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谭海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04,29(4):34-36
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地形三维可视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在三层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下,利用Java3D技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方案,并成功实现了原型系统。实验表明,在三层B/S结构下采用Java3D进行场景建模和交互,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种混合式P2P下的大规模地形数据传输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海量地形数据的网络传输和可视化是实现网络环境下大规模地形漫游的关键。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随着用户的增加,面临着负载过大,性能下降等问题。基于对等网结构,提出一种混合式对等网络模型下的地形数据传输机制PeerVOLT,能够以较小的服务器代价实现大规模地形数据的传输。PeerVOLT中每个节点都分配有一定的数据空间缓存接收的地形数据,同时缓存组成员列表和地形数据索引列表,同组成员节点通过交换地形数据缓冲映射表共享地形数据。通过实验原型系统比较测试表明,PeerVOLT系统的服务器负载和地形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优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的单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系统主要是桌面端的应用程序。但随着Web技术的出现和其在地理空间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客户端的数据处理、数据渲染和可视化逐渐成为Web数据处理中较为流行的方法。但在C/S模式中,以服务器为主导的计算仍处于主流地位。本文开发了一个简单的基于客户端的矢量数据在线可视化工具,该工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并能够在线可视化的系统,采用基于客户端功能和用户进行交互,以减少服务器的负载。该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地理空间矢量格式,并且可以与其他网络系统如WMS、WFS等进行集成。通过实验表明能够使用该工具进行矢量数据渲染。  相似文献   

9.
地形三维可视化一直以来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地形三维可视化的重要性和徐州龟山汉墓虚拟重建研究的需要,提出了应用ArcView辅助Creator生成三维地形的方法,以ArcView中生成的Raster专题层作为Creator生成三维地形的高程数据源,通过地形细节层次的创建、高程模型的投影变换、地形转换算法的选择和地形纹理的映射,生成了大面积精确地形,在龟山汉墓虚拟重建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时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空间数据库、GIS、计算机图形学、RS等技术构建了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研究地形数据的生成及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及无缝拼接;基于四叉树的LOD算法、地形节点评价系统、动态调度及大规模纹理映射等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地形数据的3维可视化;提出了自适应特征数据覆盖渲染算法,将2维GIS特征数据覆盖叠加到所创建的3维模型上,构建了虚拟现实环境。该系统成功应用于胜利油田,实现了地下油田的虚拟现实3维可视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动缓存的P2P海量地形漫游瓦片调度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利用P2P技术解决大规模海量地形漫游中服务器带宽和性能瓶颈问题产生的部分节点成为热点,而部分节点闲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局部稀少性的主动缓存地形数据调度算法GLRF,闲置节点自身并不显示瓦片,只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该算法充分利用节点的闲置资源,通过快速均匀分布瓦片以提高瓦片请求时的节点命中率和节点匹配率.通过实验原型系统的比较测试表明,该算法瓦片请求节点命中率和匹配率更高,且提升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
建立真实感三维地形,往往在很大程度依赖于遥感影像,而且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本文提出了一种构建真实感三维地形的实用方法:利用电子地图制作纹理,利用PhotoShop为纹理图增加立体效果,用OpenGL为其添加光照信息,最后将生成的纹理映射到简化的三维地形上。按照此方法制作了河南三维地形仿真系统,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较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根据海量地形数据的特点和渲染需要,提出了海量地形数据组织管理的五个影响因素,并对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讨论,还通过实验验证了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最后以最大可能地满足海量数据组织管理的五个因素为基础,利用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全球多分辨率地形仿真原型系统,基于五个因素实现的绘制算法大幅度提高了海量地形数据实时绘制的速度和效率,实现了全球范围多尺度的实时三维地形绘制,在数字地球、3D GIS、战场环境仿真等领域得到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三维地形漫游系统获取数据的速率,根据地形数据的特点和非结构化P2P网络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unstructured P2P-based terrain data storage system,UPTDS)。与采用传统存储服务器模式的地形数据服务系统相比,系统搜索效率得到了提高,消除了服务器的性能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GIS的海量地形数据存储和调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形数据用来表达地形起伏特征,如何有效地存储和调度海量地形数据是三维GIS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金字塔影像、分片分块的方法组织三维地形数据,以此基础开发了基于三维显示平台和通用数据库(DBMS)的空间数据中间件,通过空间数据中间件对数据库进行地形数据的读写,实现了三维地形数据的存储和调度。  相似文献   

16.
杨进  李程  费立凡 《测绘科学》2008,33(1):185-187
大地形仿真是研究三维视景仿真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三维地形仿真应用的现状,本文结合LOD技术、数据分块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采用基于CTS软件的方案解决大地形仿真应用问题。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基于MultiGen软件的传统方案中的纹理和地形边界不连续以及内存容量限制等问题。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李玉东  张军 《测绘工程》2010,19(6):43-47
地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一直是3DGIS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技术。从地形实时渲染的需求出发,提出大地坐标系下的多分辨率地形组织模型,并对可视化过程中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合大区域地形可视化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案,使可视化的三维地形场景尽可能真实反映其自然的分布形态,使影像纹理、地物与地形之间进行精确的映射与匹配。  相似文献   

18.
马静谨  李强 《测绘工程》2007,16(2):27-29,32
对于大规模地形而言,地形网格的实时动态绘制速度和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地形漫游在仿真、模拟、虚拟现实、游戏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该文在研究多种层次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地形瓦片重组数据结构的方法实现实时高帧率的绘制大规模地形。分析了地形场景数据管理与实时调度,视相关多层次细节模型与可见性判断以及分层数据组织和瓦片数据绘制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改进了视景体裁切重组地形数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地形逼真的前提下,有很好的绘制网格帧率和实时动态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19.
HTML5的出现以及Web GL技术的推广,为三维Web GIS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强调具有真实感三维地形的构建与实现,对Web GL第三方类库Three.js引擎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瓦片、DEM数据的三维地形构建方法,并充分发挥Web GL开放性、免插件、跨平台、硬件加速的优势,创建了基于浏览器的三维地形交互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袁薇 《四川测绘》2011,34(1):11-13
在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影像拼接以及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基础上,制作了某实验区的三维地形景观,并利用SketchUp进行地物的精细建模同时通过ArcGIS 9.3进行三维显示和三维系统的二次开发。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制作的三维地形具有地形逼真、清晰度高、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完成了ArcGIS与三维建模软件的数据交换以及所建立模型的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