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可可西里带西段卧龙岗二长花岗斑岩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212.5Ma±3.6Ma的岩体结晶年龄.认为黑石北湖-三道河子岩浆岩带经历了晚三叠世同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丰富西昆仑地区黑石北湖—三道河子一带侵入岩数据,为盼水河锑矿的形成时代提供年代学制约,对盼水河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盼水河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为210.9±2.8 Ma,形成于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盼水河花岗闪长斑岩SiO_2含量为66.1%~72.03%,全碱(Na_2O+K_2O)含量为5.95%~8.29%,平均值为7.10%,K_2ONa_2O,岩石富钾,显示为高钾(钙碱性)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且强富集轻稀土元素,Eu具弱负异常(δEu=0.66~0.90),相对富集Rb、Th、Ta、Ce、Hf,贫化Ba、K、P、Ti。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盼水河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揭示区内松潘-甘孜陆块西北缘在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发生了同碰撞造山作用,区内黑石北湖-三道河子岩浆岩带正是该造山作用及洋陆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将军墓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通过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8.8±1.3 Ma,形成于晚三叠世.含矿花岗闪长斑岩SiO2含量为65.23%~67.25%,MgO含量1.50%~1.59%,Al2O3含量15.30%~15.75%,K2O/Na2O比值1.00~1.20,Mg#值43~44.表现富硅、富铝、富钾特征,显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轻重稀土分馏和轻稀土富集及负Eu异常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Th、U、Rb、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Zr等;锆石εHf(t)=-1.7~+1.01,TDM2=1 064~1 214 Ma,反映源区主体为中元古代下地壳.综合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将军墓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重熔,并有少量地幔岩浆加入而发生不完全混合,含少量暗色微粒包体的含矿岩石.将军墓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东昆仑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环境,是东昆仑晚三叠世壳幔相互作用成岩-成矿的体现.该岩体不仅仅是东昆仑古特提斯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同时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为东昆仑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研究和寻找与之有关的斑岩型或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加尔塔斯克斯套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准噶尔斑岩成矿带西段,目前研究程度很低.对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99.2±5.3 Ma,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岩石具有富SiO2、Al2 O3、Na,贫K,Mg#值...  相似文献   

5.
达日泽龙岩体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北部,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斑岩,讨论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环境,有助于揭示整个松潘—甘孜造山带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03.8±1.9) Ma,二长花岗斑岩年龄为(201.6±2.1) Ma,属晚三叠世末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地球化学显示,岩石具有高SiO2、Al2O3、Na2O、K2O含量和低FeO、TiO2、MnO、MgO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Th、U、Sm、Hf,相对亏损Ba、Nb、Ta、Sr、P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海鸥型,具中等负铕异常,均表明该岩体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但不排除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其中花岗闪长岩源岩为杂砂岩类,二长花岗斑岩源岩为泥质岩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在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地壳增厚达到顶峰,岩石圈拆沉作用引发的软流圈上...  相似文献   

6.
松潘- 甘孜造山带巨厚的三叠系复理石沉积盖层给探讨其基底性质、俯冲- 碰撞过程和深部岩浆作用增添了难度,使得带内广泛出露的花岗质岩体和少量镁铁质岩体成为解开松潘- 甘孜造山带构造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对象。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道孚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23. 5~217. 4 Ma,炉霍二长岩结晶年龄为219. 4 Ma,辉长岩为218. 9 Ma,均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质岩石都表现出I型花岗岩特征,其中炉霍二长岩具有较高的Ba、Sr含量,相对较高且均一的εHf(t)值(-3. 69~-1. 65),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富集玄武质新生下地壳的熔融。道孚花岗闪长岩具有分散的εHf(t)值(-13. 51~0. 41),野外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幔源熔体与古老壳源熔体的混合。辉长岩在微量元素蜘蛛图上具有类似的模式,不同程度富集Ba、Sr、Pb、Th和U元素,出现Nb、Ta、Ti元素亏损,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征,来源于流/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资料,我们对甘孜- 理塘洋的演化历史提出新的认识,认为甘孜- 理塘洋不仅仅存在向南俯冲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北向俯冲的历史,晚三叠世道孚- 炉霍岩浆岩的形成受控于甘孜- 理塘洋向北边松潘- 甘孜地块俯冲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的容须卡锂辉石矿床中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2件石英闪长岩、3件花岗岩闪长岩及锆石U-Pb年代学1件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具有中-高硅(59.05%~67.67%),高钾(1.64%~2.46%)、富钙(4.11%~7.38%)、贫铝(10.63%~17.61%),铝饱和指数(A/CNK0.58~1.15)偏低的特征,并且岩体中普遍含角闪石,岩石类型属Ⅰ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变化较大,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为0.75~1.63,平均为0.90,具有较弱的负铕异常。野外观测、镜下鉴定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该岩体原始岩浆起源于壳-幔混熔或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属下地壳重熔的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投点位于火山弧花岗岩区域,与岛弧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特征,形成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碰撞后构造背景,源区可能来自黑云母的脱水熔融。容须卡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14.4Ma±1.2Ma(MSWD=0.064),表明容须卡岩体原始岩浆的初始结晶时代为晚三叠世。容须卡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碰撞后构造环境,是壳-幔岩浆的拆沉作用导致壳-幔混熔的产物,(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与与该花岗岩体在成因上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新远  李五福  王秉璋  刘建栋  李善平  王春涛  李积清  曹锦山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16-2022092016
本文以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段香卡日瓦岩体和珍秦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 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香卡日瓦岩体和珍秦岩体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岩石SiO2含量为65. 45%~70. 04%、Al2O3含量为15. 30%~16. 69%、K2O/Na2O为1. 10~1. 5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 04~1. 11之间,显示弱过铝质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表现出相似的曲线特征,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的“V”型右倾特征。岩石明显富集Cs、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两个岩体的锆石n(206Pb)/ n(238U)加权平均年龄在217. 9~216. 3 Ma之间,指示为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初始值n(176Hf)/ n(177Hf)为0. 282453~0. 282543,εHf(t)值为-6. 84~-3. 50,相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48~1. 69 Ga,暗示源区可能为古老地壳。综合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相关研究,认为香卡日瓦岩体和珍秦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玛孜措石英闪长岩体位于松潘 甘孜地体南部的甘孜地体内,地处鲜水河断裂带西南侧。岩体具高钾(3.53%~3.86%)、富钙(4.91%~6.07%)、贫铝(14.60%~15.24%),铝饱和指数(A/CNK=0.80~0.89)偏低的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中度富集,δEu介于0.46~0.53之间,Eu中度亏损,岩石(87Sr/86Sr)i比值介于0.707407~0.707640,表明岩浆起源于壳 幔混熔或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属下地壳重熔的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样品都落在岛弧区,反映了石英闪长岩具有与岛弧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岩体具较高的Rb(60.1×10-6~85.9×10-6)、Cs(4.01×10-6~19.62×10-6)含量和K2O/Na2O比值(1.31~1.82),反映源区可能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有关。玛孜措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 U Pb年龄为221±2.0 Ma(MSWD=1.4),显示岩体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而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207.0±2.0 Ma(R=0.9979),显示岩体就位时代为晚三叠世晚期。玛孜措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弧后构造环境,是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壳-幔混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对松潘-甘孜北部岗龙地区的花岗岩岩株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锆石LA-ICP-MS测年年龄分别为(207.5±2),(209±2.4)Ma,形成时期为晚三叠世。SiO_2质量分数较高,高K低Na。Al_2O_3质量分数高,为强过铝质。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明显的Eu负异常,亏损Ba、Nb、Ta、Sr、Ti,富集Rb、Th、Pb、Hf等,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锆石εHf(t)值在-18.6~4.7之间,推测为三叠纪浊流沉积经部分熔融结晶而成,并受到地幔物质的混染,通过锆石饱和温度,推测幔源岩浆为岩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结合松潘-甘孜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及岩浆演化规律分析表明,松潘-甘孜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拆沉作用,岗龙地区S型花岗岩是中地壳重融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1.
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赵景波 《沉积学报》2003,21(2):198-204
根据显微结构鉴定,有机质分析,颗粒分析,CaCO3测定和野外观察、统计等资料,研究了黄土的本质和形成模式。资料表明,黄土具有土壤的各种结构,具有指示草原和森林草原土壤发生特征的CaCO3和CaSO4淀积成分,含有土壤的有机质;黄土的本质是土壤,是在相对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多种灰黄色狭义土壤,而且是在当时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发育成熟的古土壤;黄土形成模式是风尘经草原、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的成壤作用形成土壤的模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资源最深厚、最富集的地区,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水文地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壤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2.
在对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地质概括地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地面披度,切割深度,冲沟长度,卵砾石埋深,地下水埋深,平均剪切波速,负5m切面岩性和断层性质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场地稳定性进行分区和评价,并在权重的选取上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鄂西清江中游建始、巴东地区、上游利川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多处残留的高海拔河流相砾石层,其特征指示砾石层可能为NNE向古水系残留的"高阶地"。对高海拔砾石层进行了ESR测年,清江中游建始、巴东地区高海拔砾石层形成于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677±67)789±78ka,上游利川地区高海拔砾石层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371±37)551±55ka,说明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清江中游地区尚发育NNE向古水系,而直至中更新世中期,清江上游利川地区仍发育NNE向古水系。这可能指示清江袭夺中游水系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交,袭夺上游水系发生于中更新世中期,现代清江水系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期之后。由于清江贯通、长江贯通三峡都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有密切关系,从而指示长江贯通三峡的方式总体上可能也是自东向西的不断袭夺,而贯通时间则可能要稍早于清江。  相似文献   

14.
月球哥白尼纪地层是月球演化历史中最年轻的地层单元,哥白尼纪撞击坑数量较少,但其形成的哥白尼纪地层却是全球性的、非常显著的,大多学者普遍认为哥白尼纪基本没有岩浆活动与构造活动。通过对月球哥白尼纪地层进行地质填图,认为月球高地地区撞击坑辐射纹相对月海地区辐射纹发育更好,推测其原因可能为高地与月海岩石性质不同,或撞击的小天体体积、能量、物质特征以及撞击的角度、速度不同等原因导致的;哥白尼纪地层可划分为早哥白尼世地层(C_1)、中哥白尼世地层(C_2)和晚哥白尼世地层(C_3),通过对各世典型撞击坑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哥白尼纪各世地层的特征,为开展月球晚期撞击作用特征与效应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对哥白尼纪-爱拉托逊纪地层界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月球年代学多源数据综合判别法方案,以重新厘定哥白尼纪年代下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灌溉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的灌溉用水水源可以分为地表自流灌溉水、浅井灌溉水、深井灌溉水三种;不同水源的灌溉用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灌溉用水的水质成分与土壤的元素组成存在着一定关系,且影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并流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部位,新构造运动强烈,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地势陡峻,地质环境异常脆弱,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区内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人资源极为丰富,是西部大开发中极有前景的地域,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护三江并流带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在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应该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对策。本针对该区新构造运动发育、岩石强烈破碎的特点,分析在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给区域环境地质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处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士东  董增产  辜平阳 《地质学报》2015,89(7):1231-1243
盐场北山英云闪长岩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青海冷湖地区。岩体Si2O56%(62.86%~64.83%),A12O315%,MgO3%(含量为1.73%~1.96%),Mg#=33.4~37.0,小于50。Sr400×10-6(平均为409×10-6),Y18×10-6(Y=3.09×10-6~6.6×10-6),Yb1.9×10-6(Yb=0.4×10-6~0.58×10-6),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Na2O/K2O=2.39~2.73,富Na贫K,Eu、Sr正异常(δEu=1.22~1.44),属O型埃达克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具火山弧型花岗岩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263±2 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端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产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是俯冲板片直接熔融的产物。进而揭示中二叠世末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处于洋陆俯冲的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对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述,并对加权函数、偏移孔径、子波拉伸、振幅畸变、垂向与横向分辨率等问题进行了相对详尽的讨论。还对若干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笔者在近几年内所取得的一些与Kirchhoff型偏移理论有关的新认识和新结果进行了介绍。为了充分地顾及反射地震成像和光学成像之间的渊源关系,采用了一种新的讨论方式,即首先对Kirchhoff绕射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概略的回顾,然后再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入Kirchhoff型偏移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遗留的或新出现的理论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加权等时面分布叠加偏移的输出场分析和模型空间中的最优偏移孔径等等。由于Kirchhoff型偏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加权绕射叠加而不是加权等时面分布,也由于GPU/CPU协同计算技术的出现已经使得加权绕射叠加的计算量问题不再形成瓶颈,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Kirchhoff型偏移在理论和实践上将达到统一,即将在实现上从加权等时面分布回归到加权绕射叠加。与此同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研究重点将会与Green函数的数学表述、局部相关反射信号(locally coherent events)的表示和处理、广义加权绕射叠加以及在模型空间中定义的最优偏移孔径等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海洋  陈俊合  欧素英 《水文》2004,24(5):10-13
针对北江中下游流域的特点的复杂性,建立了以水力学方法为主的河网一维及对无资料区间采用水文学方法为辅的洪水计算耦合模型,同时说明了区间洪水的作用。经“97·7”典型年洪水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的滇黔桂地区,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曾经发生过较为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包括三个幕:寒武纪末期的郁南运动,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以及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残留不全和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大片古陆———滇黔桂古陆的展布是加里东运动的重要体现。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之后,在大致相当于早古生代“滇黔桂古陆”分布的地区形成一个特殊的“滇黔桂盆地”,而且在滇黔桂盆地的主体部位常常是泥盆系直接覆盖在寒武系之上。寒武系,特别是下寒武统,由于寒武纪初期的快速海侵作用而在研究区域普遍发育烃源岩系;研究区域的泥盆系,特别是中泥盆统,在台间盆地中发育优质烃源岩。因此,巨大的构造古地理演变和海陆变迁,形成了一个晚古生代的泥盆系优质烃源岩与早古生代的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的空间叠合区域,该叠合区域的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上、下的储集体即成为该地区的深层油气勘探对象,预示着滇黔桂盆地的深层存在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