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潮汐能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导读:到目前为止,潮汐能技术应用的步伐一直都比较缓慢。现有利用潮汐能的发电厂绝大多数都是在河流入海口处架设巨大的障碍坝,但这会给景观和环境带来破坏,因此这种方式没有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
laura 《海洋世界》2012,(9):34-39
在人类漫长的捕鱼历史中,因地域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地的人们对捕鱼的手法和工具不断改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捕鱼方式。鱼叉的发展作为最早的捕鱼工具,鱼叉在石器时代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3.
一旦发生赤潮,不但严重地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由于人们吃了被有毒赤潮生物毒化了鱼和贝类,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研究赤潮预报方法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预报赤潮发生一般有2种方法。一种是在几个月前,至少在一个月前,就能预测到是否会发生赤潮的长期预报;另一种是在几个星期前,至少在一个星期前,就能预测到发生赤潮的时间、场所和规模等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4.
香港在中国未来经济中的作用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随着“九七”的日益临近,关心香港前途和经济发展的人们常常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九七”之后,随着香港主权的回归,其作为进入中国大市场跳板的作用是否会逐渐减弱?香港现有的经济地位会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海洋中的水是咸的。因此,凡在海洋中航行或捕鱼的船只,都必须带足淡水,否则,人的饮用水就会发生困难。现在,有些船只上有了海水淡化设备,可以将咸的海水转化为甘甜的淡水,但对大多数船只来说,这些还是奢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赤潮毒素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赤潮事件的频繁爆发,不仅对海洋生物及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严重威胁到公众健康。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加强对赤潮毒素的分析及监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赤潮毒素进行检测的几种方法——全细胞PCR法、DNA探针法及信使基因细胞受体法进行了讨论。这些新技术旨在检测出环境中的痕量赤潮毒素和有害生物,杜绝赤潮毒素或有毒藻进入到食物链,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公众健康、水环境及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文明的历史和其对自然的开发程度成正比,一个民族的资源开发历史越悠久,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严重。因此,“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的时间就越短。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踏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弗·卡特、汤...  相似文献   

8.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6,(6):M0003-M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不断地闯入人们的视野。从公众的角度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现在受到关注最多的是那些被“曝光”的案例。媒体也似乎越来越习惯于用“曝光”的方式来提出各色破坏和污染环境的问题。而此类事情看多了之后,又难免让人担忧,所有这些被曝光的问题是否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公众的心理又会不会对此产生免疫?并且,我们的环境到底是在变得更好还是在继续恶化?环境由于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也特别引人注目。平时,我们很容易对身边小环境的污染,比如路旁烧烤、乱丢垃圾等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产生强烈的反感…  相似文献   

9.
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正在被破坏,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温室效应使气温上升,引起全球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南北极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显示出环境变化的地方,是从事全球环境监测的最佳场地。北极比南极更靠近国际社会,人类频繁的活动对北极环境的影响更大,把对北极和南极环境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因此,南极研究和北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把海洋作为处理废物的垃圾箱,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注入海洋,使海洋受到污染,致使水产资源遭到破坏,影响人体健康。 渤海为我国内陆海湾。在渤海周围,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业、农业和民用污染物被排放到海湾内。研究排放到渤海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是制定排放措施的依据之一,也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报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渤海污染物扩散分布规律,对保护海洋环境非  相似文献   

11.
富纳富提环礁阿马图库岛的海岸侵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43-1944年在位于太平洋中部富纳富提环礁东北端的阿马图库岛礁坪上开挖了一个引导水道-港口和一个长采坑。二者一直捕获沉积物、引导水道-港口内的水流还会将捕获的沉积物搬运到泻湖,从而导致了海岸侵蚀。1979-1996年岛西北端点后退了45m。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显示海岸工程引起的缓慢的、长期进行的海岸侵蚀。南沙和西沙群岛礁坪上都开挖有引导水道-港口,它们对海岸环境的影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规制国际IUU捕鱼行为的港口国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UU捕鱼严重影响全球渔业发展,其对国际渔业资源的破坏性已经在国际上达成共识。港口国在打击IUU捕鱼行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渔船检查制度、渔船入港预告制度、指定港口制度、强制措施等。港口国措施是预防、制止和消除IUU捕鱼的有效手段之一,已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3.
印象船史     
源尚浅 《海洋世界》2011,(12):14-17
卡巴利托芦苇筏这是一种由两捆圆锥形的芦苇束组成的芦苇筏,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船,但已经可以帮助古代秘鲁、埃及的人们渡河以及捕鱼了.芦苇被并排系紧并在底部削成方形,端部卷起形成船首.捕鱼时,渔夫跨坐在筏上用桨划行,面朝船尾撒线;鱼被装迸了在芦苇束中挖的槽里;翘起的船首迎向扑来的海浪,化解了海浪的力量,否则渔夫就会从他的"...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城市化,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敏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发生频繁,其危害越来越严重。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环境,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还通过误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造成人体中毒,甚至死亡。赤潮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仪器的误差是仪器质量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测量仪器的误差概念和准确度的概念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测量仪器的误差理解为仪器的示值(测量值)和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而准确度则说明仪器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相符合的程度。当我们谈到仪器准确度时就会联想到仪器的误差。从误差的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16.
李令华 《海洋信息》1994,(12):26-28
日本为保持住其作为世界主要远洋捕鱼大国的地位正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国内,延绳钓船利润降低、渔获率下降且劳动力供应短缺。在国外,捕鱼竞争加剧、捕鱼场关闭和日益增加的全球公海捕鱼区大大缩小的环境因素。上述种种压力,要求日本渔业界只能在奋进中求生存。 日本远洋捕鱼活动一直高度依赖于北太平洋区域。北太平洋自1972年以来一直能够提供  相似文献   

17.
奥马是一个生性好动的小男孩,才14岁,却有着与他年龄相近的潜水史。当他刚满周岁时,就被父亲带到海里训练,稍长大一些就跟着他的哥哥格梅兹,到海里去划船、潜水捕鱼。他做梦都想能早日授镖,以便能独立在海上生活。在红海一带,潜水员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鱼藤酮无色、无味,可从鱼藤根部提取。鱼藤(Delliptica)亦称“毛鱼藤”,属热带植物,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至马来西亚,我国的广东、广西亦有栽培,制成粉末或乳剂后,可作为农药杀灭害虫,也可用于捕鱼,而对鸟类或哺乳类动物毒性则非常小。因其捕获物无外伤,并且新鲜,所以,菲律宾等东南亚沿海一带,经常在珊瑚礁  相似文献   

19.
影响赤潮的化学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藻、细菌或原生动物爆发性增殖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近年来,赤潮发生频率不断升高、范围不断扩大、有毒有害赤潮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环境灾害。其中,有害赤潮不仅恶化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严重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危害人类健康。赤潮产生的原因与机理非常复杂,其发生和发展的外因是合适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条件。  相似文献   

20.
猫猫 《海洋世界》2011,(7):52-54
番茄是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国家森林里的一种野生植物,原名"狼桃".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浑身起疙瘩长瘤子,所以人们一直对它敬而远之.以南美秘鲁为中心的安第斯高原是番茄的故乡,在那里生长着8-9种野生番茄,它们的形状很近似现在的迷你番茄,结有许多小果实,属于樱桃番茄.据说,这种野生番茄是被人或鸟携带到墨西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