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庚  柴育成 《地学前缘》1999,6(3):164-164
通过在辽西地区进行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对辽西地区边冲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主要由凌源一建平一北票、牛营子一郭家店和汤神庙等三条逆掩断层及属于它们上盘的许多大型飞来峰所组成。①凌建一建平一北票过掩断层平面展布上,该断裂延伸较长,并呈之字状弯曲。为脆性断层,靠近基底岩系显示韧性特点,属中浅层次构造变形,属于卷入基底的逆冲断层。北西盘太古宙岩系均向南东道掩在下盘的珠罗纪地层之上,估计其最小推覆距离可达10kin。②郭家店一牛营子逆掩断层及其推覆体该道冲断…  相似文献   

2.
新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新疆库车坳陷逆掩断裂、源岩和盖层空间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逆掩断裂与源岩、盖层的空间匹配关系.认为断穿源岩、盖层的逆掩断裂则是油气散失的通道;勾通源岩,但未断穿盖层的逆掩断裂则是油气聚集的输导通道,它们控制着库车坳陷油气的聚散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在研究库车坳陷逆掩断裂活动史和源岩排烃史、盖层封闭能力形成史的基础上,研究了逆掩断裂与源岩、盖层的时间匹配关系,认为盖层与源岩的时间匹配关系控制着可供运移的油气量;逆掩断裂与源岩的时间匹配关系控制着可供聚集的油气量,盖层与逆掩断裂的时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富集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定量方法研究了逆掩断裂带在逆掩发生后,断层上下盘岩石由热传导作用导致的热效应,并将这种逆掩热效应和洛-韦TTI方法结合起来,利用镜煤反射率等成熟度指标,进行该带生油岩热模拟和古地温的恢复;介绍了简单的一次逆掩和较复杂的多次逆掩热效应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逆冲盘厚度不同的克-乌逆掩大断裂、扎伊尔逆掩断裂带对比研究,探讨了逆掩热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上下盘烃类热成熟作用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杨庚  柴育成等 《地质学报》2001,75(3):322-332
辽西地区为华北北缘中生缘生代燕山造山带东延部分,地表地质调查和新的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表明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大为型薄皮构造组成的楔形体,主要由凌源-北票逆掩断层、牛营子-郭家店逆掩断层、汤神庙逆掩断层和建昌-朝阳逆掩断层,以及在这些逆掩断层上盘发育的大型推覆组成。逆冲构造的扩展方式为背驮式,逆冲指向南东,定型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即白垩世义县组火山碎屑岩(110Ma)和早白晋世九佛堂组之间,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形成的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既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最终闭合碰撞有关,同时也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在东亚大陆之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北祁连逆掩带中缓倾角断层的结构特征和地质意义。这些断层是本区走向北西西、断面南倾的区域逆冲断裂系的组成部分,断距大小不等,显示出一定规模的推覆构造型式。文中把本区和典型的逆掩推覆构造作了对比,并推断了这种缓倾角断层的演化模式。此项研究为进一步评价酒泉盆地以至河西走廊的含油远景提供了构造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沿江苏浒墅关西南至太湖东部的西山岛,在燕山期发育了一系列的逆掩断层和叠瓦构造(图1),从前已有人对其进行了研究。笔者又根据岩片、岩片前锋、混杂磨砾岩、下盘原地岩的构造地质特征及逆掩方向的研究,把区内的逆掩断层和叠瓦构造分为两个系统:燕山早期的北西向逆掩系统和燕山晚期的北东向逆  相似文献   

7.
储东如  童劲松  耿小光 《安徽地质》2010,20(4):241-243,259
繁昌地区推覆构造由前缘主底板逆掩断层、中部小淮山楔状褶皱冲断体及后缘小淮窑断裂组成,构成了该地区北东向构造格架。构成逆冲系统的多条逆掩断层所夹持的构造岩片由南东向北西呈后展式(上叠式)依次扩展。该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是喜山期构造反转的产物,并非印支—燕山期前陆带对冲构造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刘文灿  王果胜 《现代地质》1999,13(2):143-149
大别山北缘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作用使本区广泛发育的以下古生界为主体的中、浅变质构造地层,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向NE逆冲(掩)于石炭系和中侏罗统之上,形成一系列构造窗、飞来峰和逆冲(掩)断层带,其最小逆冲推覆距离平均为244km,形成时代介于J2—J3之间,其形成与大别造山带的碰撞挤压有关,是大别地块中生代向北仰冲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和政军  牛宝贵 《地质论评》2004,50(5):464-470
外来岩片不但在构造变形上应具有显著的特征标志,而且在其卷入的各类地质体中也应该表现出与原地系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承德地区两条断裂之间所夹地质体,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晚侏罗世时期从该地区南部向北推覆而来的"逆掩片",水平位移量超过40km.本文对比研究了"逆掩片"内部和"根带区"中元古代长城系原始沉积特征和相带展布以及其他证据,发现承德地区长城系各相带原始展布和格局与周边同期沉积并无显著差别,这表明晚侏罗世期间发生自南向北大规模水平位移(>40km)的可能性很小,研究结果不支持"外来岩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逆掩断层大地电磁测深模型的计算表明,上盘与上盘的电阻率之比为100:1的条件下,其厚度之比为50:1时,即可被清楚显示;电阻率之比为10:1的条件下,厚度之比为20:1 ̄10:1时,可以被识别。我国西部地区的逆掩断层一般上盘厚为500 ̄1000m,下盘为1000 ̄3000m,上、下盘电阻率之比约为10:1,这种结构非常适合于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对吐哈盆地的吐鲁番坳陷和三塘湖盆地逆掩断裂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岷江断裂带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来自钻孔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断裂带由2个不同性质的断裂组成:早期岷江逆冲断裂和晚期岷江正断裂。野外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发现在岷江西侧山麓之下存在一套厚度大于110m的早更新世灰黑色湖相地层,三叠系灰岩逆掩在这套湖相地层之上。由此确定岷江断裂是一条西倾的逆冲断层,逆冲作用发生在中更新世之前。在中更新世时期,岷江逆冲断裂发生构造负反转,在其前缘形成一条东倾的正断层,它控制了岷江上游漳腊盆地的发育。本文认为,岷山地区现今地震活动并非受控于岷江断裂带,而可能受到虎牙断裂及岷山隆起深部滑脱构造的控制,岷江断裂带位于该深部滑脱构造的上部。进而认为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可能是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造山和快速隆升的主要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上一些“最稳定”的地台上也发现了与水平运动相关的逆掩断层和推覆体。本文对逆冲断层和推覆体研究工作中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如分叉线、端线、夹块和分叉线填图作了专门介绍,并对拉伸条件下形成的正滑剪切带或低角度韧性正断层以及推覆体的基本特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屹立在华北平原西侧,气势磅礴,巍然突兀。在地质构造上,适位于中朝陆台中枢地区,历来为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因而论述颇多。有人认为太行山是以褶皱运动为特征,为燕山运动的产物;有人认为太行山系发生于燕山运动末期的断裂束,属山西隆起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其构造特征基本上和北京西山相同,表现为开阔背斜或向斜,并有穹窿构造及拗陷盆地伴生,断层较多,虽然有时也有倒转褶皱及逆掩断层存在,但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14.
论康滇地轴的深部构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89,63(1):1-13
最近通过对康定-红河南北向构造带的研究,作者认为它不是扬子地台的边缘隆起带,而是特提斯型碰撞构造带。该带地壳上地幔构造可分三层。最上层为脆性上地壳,其主要运动形式为逆掩叠瓦。第二层为塑性下地壳及部分上地幔,表现为挤压缩短。其速度结构与青藏地区相似。认为是从青藏挤过来的异地体。第三层为上地幔。从岩石圈厚度来判断,应属扬子地台。  相似文献   

15.
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正确分析逆掩断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封闭机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与逆掩断层相伴生的塑性岩石的变形特征、断面压力和断裂带中泥质含量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断裂带填充物中泥质含量与断层封闭性定量关系物理模拟实验,并分析了岩石变形特征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建立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标准,提出了利用断裂带填充物质的性质、断面压力和膏泥岩变形特征评价断层封闭性方法。选择了库车坳陷克拉 3号构造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汪洋  姬广义 《地球学报》2007,28(4):324-334
为更好理解燕山带的构造,作者在燕山地区开展了构造填图.在近年的构造填图中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地区识别出大型的构造窗,其原始的逆掩推覆构造系统上盘由太古宇片麻岩及上覆岩系组成,而下盘由强烈韧性变形的张家口组火山岩系组成.填图结果表明,永安堡地区并不是一个张家口组岩层形成的宽缓向斜,也不是大型古火山机构.燕山地区在早白垩世张家口组火山岩喷发之后仍然存在强烈的区域挤压变形作用.基于野外观察和填图工作,我们认为国内已发表的地质图件未能真实反映燕山带的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宁镇山脉构造特征的分析,认为宁镇山脉是由三个自南而北推掩的构造片体组成的推覆构造。每个构造片体的表层褶皱与逆冲、逆掩断裂组合都是深层滑移的地面表象,反映了统一的构造应力场。推覆构造的主体北东东向延伸,略呈向北突出的弧形,主要形成于三叠纪晚期的印支运动即南象运动。属于扬子、华北两个古板块碰撞带的后缘构造。燕山中—晚期北北东向挤压构造对其产生横跨和叠加。  相似文献   

18.
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和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勘查局和北京大学地质系等办的“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于1998年5月8日~1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实地考察大青山的中生代逆掩断层带。 47名学者(中国学者42人,美国学者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就中国东部,特别是对阴山—燕山造山带的逆冲构造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崔盛芹阐述了燕山及其邻区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时间序列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时空分布特征。G.A.Davis论证了燕山构造带的几何学和年代学。张长厚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冀北辽西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王继明叙述了北京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特征。朱绅玉、刘正宏讨论了阴山—大青山地区的燕山运动和逆掩断层,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该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认识。任纪舜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强调指出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布并不局限于阴山—燕山地带;事实上在60年代,内蒙古的地质勘探工作业已发现在白音敖拉、朝根乌得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发育,地表条件差,地震勘探困难,为此在该区开展了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研究。采用Robust、远参考、静态校正多种预处理方法有效压制了干扰,提高了数据品质。通过综合应用Bostick、CMI和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方法突出了有效异常,清晰地揭示了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山前逆掩推覆断裂下盘地层空间展布及该区的盆山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20.
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在对雪峰山的地质构造及其演化作了研究,并和阿尔卑斯式、阿巴拉契亚式的造山带和远程推覆体作了对比研究以后,作者认为:雪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以具有多期,多层次的层滑构造为主要特色。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垂向剖面上有着多个区域性滑脱层,发育株罗山式褐挣矣逆冲叠瓦推覆构造,但它不是阿巴拉契式远程异地推覆体而是准原地型的。逆掩推覆虽然使原来沉积相带变窄,但并未破坏原来扬子地块东南边缘自北西向南东的由台地相--斜坡相--深水盆地相的沉积古地理格局,它是陆内造山带常见的构造样式,是在陆内裂陷的背景上由于裂谷关闭时陆块拼贴碰撞(即所谓软碰撞)和陆内俯冲产生的。雪峰山地区也发育伸展剥离和滑覆构造,伴随每一次挤压造山、地壳加厚的过程,在后造山期,也有地壳的隆升、地壳的拉伸和厚度减薄,它是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在地壳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