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热液型铀矿类型之一,发育在区域性火山喷发带上的火山盆地内,其成因受构造-岩性岩相-热液循环联合控制,其构造型式能够反映火山岩相和热液蚀变类型,体现火山热液铀矿化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文章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划分为火山角砾岩筒、次火山岩、密集裂隙带、层间破碎带4种亚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亚类的成矿特征;根据不同亚类火山岩型铀矿床距离火山热液活动中心由中心向远源方向的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综合成矿模式,厘定了不同亚类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岩性岩相、容矿主岩)、矿化与成因(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化深度、矿化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矿物、伴生元素)、物、化、遥等预测要素,建立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预测模型,对火山盆地铀矿找矿实践中针对火山盆地不同部位或环境下选择有效的技术方法手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铀矿物是铀矿床勘探与选冶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田,主要发育有早期碱交代和晚期酸交代两期铀矿化,但目前对这两期铀矿化中铀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文章运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相山铀矿田两期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相山铀矿田碱交代和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类型均包含钛铀矿、铀石和沥青铀矿,碱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以钛铀矿、铀石为主,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碱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富集La、Ce和Nd等元素;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左倾型,富集Yb、Er和Dy等元素。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沥青铀矿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与国内外其他类型的铀矿床相比其成矿过程有明显特殊性,这可能与成矿流体富F-有关;深部沥青铀矿较浅部富集重稀土元素的原因可能是深部沥青铀矿结晶温度高于浅部;相对于铀石和钛铀矿等铀矿物,重稀土富集对沥青铀矿有倾向性可能是因为沥青铀矿形成的过程与CO32-和Cl-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相山铀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时代与成矿热历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锦荣  胡志华  王勇剑  张松  陶意 《岩石学报》2019,35(9):2801-2816
相山铀矿田的铀多金属矿化主要可划分为碱性铀矿化、酸性铀矿化、铅锌银铜矿化和金矿化四种类型。通过沥青铀矿和矿化岩石U-Pb等时线、黄铁矿Rb-Sr等时线、绢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合铀多金属成矿特征研究,厘定了相山铀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时代,确定铀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时序为:碱性铀矿化、铅锌银铜矿化、金矿化、酸性铀矿化。锆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相山矿田铀多金属矿化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与U-Pb、Rb-Sr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一致性良好,裂变径迹年龄(峰值年龄)可以限定热液铀多金属成矿热事件时代。碱性铀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119. 8~125. 6Ma;金成矿热事件和铅锌银铜多金属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106. 1~113. 8Ma;酸性铀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86. 7~100. 0Ma;新发现一期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66. 4~78. 6Ma的热事件,该期热事件可能为相山矿田最晚一期酸性铀成矿热事件。相山矿田66. 4~78. 6Ma的铀成矿热事件,与华南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的区域成矿热事件时代耦合,该发现对华南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时代的重新认识,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统一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章邦桐  凌洪飞  吴俊奇 《地质论评》2014,60(6):1418-1424
通过235U诱发裂变径迹及电子探针测试综合研究,在6722铀矿床的含矿隐爆角砾岩胶结物中首次发现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这样一种在1 cm2(光薄片)范围内分布,而且不存在任何脉状相互穿插现象的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表明其形成于同一成矿物理化学体系中。根据UO2—TiO 2—H2O体系稳定场,确定6722铀矿床中钛铀矿—晶质铀矿—铀石—沥青铀矿显微共生组合形成温度范围为250~350℃,属中—高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5.
产于火山岩中的沥青铀矿床常伴生Mo、Cu、Pb、Zn、Au、Ag等元素,形成铀多金属矿床和矿田。文中在认识花岗岩型铀多金属矿田成因的基础上,对华北沽源盆地和华南仁差盆地的铀多金属矿田的主要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矿床是火山岩地层之后的热液矿床,其形成与岩浆喷发过程无关。热液成矿作用一般有早、晚两期:早期主要为亲硫元素,形成金属硫化物矿床;晚期为亲氧元素成矿,形成沥青铀矿床。盆地的沉降使得早期金属硫化物成矿壳层位置下降,从而缩短了与晚期重熔界面之间的距离,造成晚期氧化物(沥青铀矿)成矿壳层在空间上与其重叠或靠近,从而形成氧(沥青铀矿)硫(金属硫化物)复合矿床(矿田)。  相似文献   

6.
阳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带东段寿昌一梅城火山喷发亚带东端,足又叠置于寿昌一梅城大型火山盆地之上的次级继承式负向火山构造,为该区中生代火山活动进入第二亚旋回所形成的火山沉陷盆地。因铀矿品位特别高、埋藏浅、采易性能好而著名的下梓州(199)热液—淋积叠加型富铀矿床即产于阳山火山盆地的西缘。本文在分析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及盆地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盆地铀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进一步指明了该盆地的找矿前景。研究认为盆地西侧与199富铀矿床相毗邻的289铀矿化点及其外围是该盆地今后寻找富铀矿的最佳地段。  相似文献   

7.
陈欣  吴勇  徐勋胜  黄超 《地质论评》2019,65(Z1):141-142
正王贵寺铀矿床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中段,江山—绍兴断裂带南侧,大洲火山断陷盆地北缘,北西向芝麻地断裂和石塘断裂夹持区内。矿床属大洲矿田,为小型火山熔岩亚型铀矿床,但与同处赣杭带的相山火山岩型铀矿比较,其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均具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吕古贤等,2011)。前人对大洲矿田开展了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新城子火山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带南部,也是黄岗梁-乌兰浩特多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盆地基底岩性、盖层火山作用及岩石铀含量、断裂活动与蚀变矿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该火山盆地具有"杂盖多面、主断切壳、蚀变叠加及铀矿化显示"等特点,是寻找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有利远景盆地。  相似文献   

9.
相山铀矿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铀矿田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作者对矿田4个有代表性的铀矿床的赋矿主岩、铀矿石,沥青铀矿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提示了两种不同地球化学类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与铀矿化呈正消长关系,尤其是富矿床中铀与重稀土元素,主要来自深部原生流体,并呈现出共沉淀的特点,含铀热液分异演化愈强,则铀矿化愈富。  相似文献   

10.
570火山岩型铀矿床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产物,本文主要从火山机构与铀矿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出发,去认识570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一、地质背景概述矿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区内一个NE向火山喷发岩带的东侧,即福罗山火山盆地NW边  相似文献   

11.
磨石山火山盆地位于宾县-伊春-甘欣(俄)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中部,为白垩纪中-小型火山盆地.盆地北部的滚子沟地区新发现一铀矿化异常区,矿化异常区内存在一条铀异常带及两处铀异常高值点.在综合该异常区地质和矿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等地质特征,通过对滚子沟地区铀异常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异常区内赋矿岩性为早白垩世宁远村组碎裂流纹岩,主体受到北北东向断裂控制,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赤铁矿化,具明显分带性.与区域产铀火山盆地对比分析显示,磨石山火山盆地具有更优越的成矿前景.可依据滚子沟地段归纳的铀矿化特征,在火山盆地内进行铀矿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灵泉火山盆地位于著名的额尔古纳-克鲁伦北东向火山岩铀成矿带中南段,与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矿带上.通过多年在该盆地的地质工作,在盆内发现了众多的铀矿化异常点(带),呈现良好的找矿前景.在详细论述了盆地的基底、盖层、火山岩岩石化学和热液蚀变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的铀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认为该盆地是寻找火山岩型铀矿的有利远景盆地,指出了盆地南部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3.
粤北棉花坑(302)铀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的铀矿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龙  陈振宇  李胜荣  黄国龙 《岩石学报》2018,34(9):2657-2670
粤北棉花坑(302)铀矿床是华南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本文以该铀矿床的一个代表性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对该钻孔中的铀矿物进行系统研究。该钻孔岩心具有明显的垂直围岩蚀变分带现象:从上到下可分为四个带,分别为:正常花岗岩或弱蚀变带(Ⅰ带);高岭石化、绢云母化带(Ⅱ带);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带(Ⅲ带);矿化带(Ⅳ带)。铀矿物类型也具有分带现象:Ⅰ带、Ⅱ带、Ⅲ带的铀矿物主要是晶质铀矿和铀钍石;矿化带Ⅳ带的铀矿物主要有沥青铀矿、铀石、钛铀矿、铀钍石四种类型。运用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对不同蚀变带的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进行定年,获得晶质铀矿的化学年龄为165±3.1Ma,代表长江岩体的形成年龄;沥青铀矿的化学年龄可分为四组:~120Ma、~102Ma、~92Ma和~68Ma,代表矿区多期次的热液活动时间,也可代表粤北地区多期次铀成矿作用年龄,前三组可能代表早期铀成矿事件,第四组为主成矿期。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促使U发生活化、转移,进而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对典型铀矿床作深入细致的蚀变分带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对成岩成矿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纽芬兰省是加拿大铀矿重要产区之一,铀矿化发育,拉布拉多铀矿化主要分布在Makkovik成矿区中心矿带(CMB)的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沉积岩内,矿化类型主要为强变形长英质变质火山岩型(Michelin铀矿床)、强变形变质沉积岩型(Kitts铀矿床)、长英质火山岩型(同生)和岩浆热液型(后生);纽芬兰岛矿化主要分布于Deer Lake和Bay St.George盆地的石炭系与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和Hermitage Flexure的变质火山岩之中,成矿潜力最重要的是赋存于砂岩和灰岩中的铀矿化,矿化类型主要有碎屑沉积岩型、火山沉积型和花岗岩型。2009年当地政府以最新的找矿技术为支撑的地质填图项目已经启动,掀起了铀矿勘查热潮,拉布拉多主要勘查方向为Madsen Lake、Sylvia Lake、Anna Lake和Dandy区域,纽芬兰岛主要勘查方向为Deer Lake、St.George Bay、Hermitage Flexure和Dome One区域。  相似文献   

15.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已探明林家、双头埠、新安埠3个铀矿床及众多铀矿(化)点。文章对盆地内铀矿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铀矿化受地层、构造、次火山岩、中基性脉岩等联合控制。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及下二叠统安洲组、栖霞组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层;基底近EW向、NE向断裂是导矿构造,铀矿床定位于两者的复合部位;NW向断裂、推(滑)覆断裂、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也是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控矿为主,西部以推(滑)覆断裂为主;次火山岩及中基性脉岩的侵位不仅为铀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流体来源,还提供了有利的矿化剂、还原剂。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及中基性脉岩为主要找矿线索,西部则以推(滑)覆断裂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北金齐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基础和成矿潜力,其铀矿化特征在新疆北部火山岩带具有普遍性。文章以北金齐火山盆地南、北缘和中部的3条典型铀-多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各带地质、矿化及蚀变组合等特征,并通过总结分析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及其控矿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铀成矿模式。北金齐地区铀-多金属成矿具多因素联合控矿作用,铀-多金属矿化整体分布受火山盆地及北东东向区域大断裂控制,且盆地南、北缘大断裂较中部火山机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盆地内大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带、裂隙带为主要含矿构造;酸性火山熔岩与酸性凝灰(角)砾岩为主要赋矿岩性,并为铀成矿提供一部分铀源;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铀-多金属矿化主要成矿作用,推测火山机构塌陷后,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带来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在有利的构造和岩性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向阳坪矿床作为苗儿山矿田近年来新发现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发育大量原生沥青铀矿脉.为了进一步厘清铀矿床铀成矿年龄体系,采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钻孔中揭露的脉状沥青铀矿开展了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向阳坪地区存在2期铀矿化,U-Pb年龄为51.59 Ma和41....  相似文献   

18.
浙江火山岩型铀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浙江铀区域成矿背景及分布特征,阐述了浙江火山岩型铀矿受区域构造、地幔隆起带、拉张裂陷作用控制,与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有密切的关系.火山喷发带控制铀成矿带,火山喷发亚带控制铀成矿亚带,火山构造控制铀成矿区或铀聚源区,火山构造的特定部位及单体火山机构控制铀矿床的定位.通过研究认为芙蓉山盆地齐村一大城坞地段、天姆尖盆地下樟州地区、大洲盆地王贵寺南侧、新路盆地大桥坞地区是今后找矿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钛铀矿赋存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邹家山铀矿床深部矿化的钛铀矿含量明显高于浅部。以铀矿石特征为研究重点,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初步查明钛铀矿的赋存特征:(1)钛铀矿包裹沥青铀矿;(2)围绕黄铁矿和二氧化钛矿物边缘生长;(3)钛铀矿在伊利石、磷灰石、萤石边缘产出;(4)少量沥青铀矿充填于钛铀矿中。钛铀矿空间分布特征为:在横向上集中于含矿断裂中,垂向上随深度增加而有含量增多的趋势。钛与铀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钛铀矿矿化仅有1期,而沥青铀矿则为两期。钛铀矿成因主要为沥青铀矿交代含钛矿物。  相似文献   

20.
祭面关地区位于江西省北东部,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广渡-横溪火山盆地中部。本区已探明1个铀矿床、 2个矿点、 6个矿化点及大批异常点,显示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控制的铀矿集中区、矿带、矿床、矿(化)点等不同层次特征分析,认为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NE向基底断裂控制横溪铀矿集中区的展布;NW向祭面关断裂控制了该区铀矿带的展布;基底断裂交汇部位控制铀矿床、矿(化)点的定位;基底次级断裂以及火山机构控制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不整合界面控制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找矿方向,认为NW向祭面关断裂旁侧具有寻找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潜力,南雄组与石溪组不整合界面具有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