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评估对“五通”目标的实现和“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18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74个国家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运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等剖析了2001—2016年不同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提出风险防控建议。结果表明:① 200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综合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政治风险变化幅度较小,经济风险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演变过程,社会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风险波动剧烈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亚、欧洲和东南亚;② 200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风险均存在显著的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高危险和较危险等级国家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③ 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风险子系统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政治风险高的国家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和社会风险;④ 中国对“一带一路”部分国家的投资存在投资量大与风险等级高并存的“投资悖论”现象。未来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建立动态评级和预警机制,做好风险防控,逐步打造“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环印度洋地区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环印度洋地区广阔的地域空间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中国企业投资、商贸往来等构成诸多潜在风险。基于2005—2019年环印度洋地区49个国家的相关数据,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4个维度选取22个指标构建环印度洋地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时间规整和地图可视化探究环印度洋地区5个子区域2005—2019年综合风险及各维度风险的时空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5—2019年,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综合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区域内国家仍集中在中风险和较高风险等级;② 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和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索马里是区域内2大综合风险高值集聚区,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综合风险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集聚性”特点;③ 不同地区主导风险不同,政治风险是除澳大利亚以外其他地区的主导风险,也是环印度洋地区目前最主要的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3.
以拉丁美洲33个主权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区域、国内3个尺度出发,构建了基于“一带一路”的拉丁美洲地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地缘风险予以评价,利用地理探测器对拉丁美洲三大地理区域的地缘风险空间分异格局驱动因子群予以精准识别。结果表明:1)基于“一带一路”的拉丁美洲地缘风险空间异质性显著,地缘风险指数、国际地缘风险、区域地缘风险以及国内地缘风险下的政治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表现为南美洲地区最高,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次之,加勒比地区最低的空间格局;国内地缘风险表现为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最高,南美洲地区次之,加勒比地区最低;经济风险表现为南美洲地区最高,加勒比地区次之,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最低;社会风险表现为加勒比地区最高,南美洲地区次之,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最低;双边关系风险表现为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最高,加勒比地区次之,南美洲地区最低。2)各因子群对三大地理区域地缘风险空间分异格局的作用力各不相同。对南美洲地区作用力显著的因子群主要有政治风险、国际地缘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对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作用力显著的因子群主要有经济风险、双边关系风险、国际地缘风险、政治风险等;对加勒比地区作用力较大的因子群主要有社会风险、国际地缘风险、政治风险、双边关系风险等。  相似文献   

4.
王龙  徐刚 《山地学报》2015,(3):356-364
综合灾害风险是当前灾害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核心议题之一。灾害风险评价是综合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厘定风险并摸清成因,可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区域灾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市38个区县作为基本评价单元,以公开资料和政府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基于"R=f(h)×f(v)"的综合灾害风险概念模型,根据"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反映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的"重庆市综合灾害模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集成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VM)的"综合赋权法"为指标体系赋权;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复合模糊物元(FME)"模型对重庆市各区县综合灾害模糊风险构成要素及整体风险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性整体水平略微偏高,承灾体易损性整体水平较低,综合灾害模糊风险整体水平居中;渝中区、涪陵区和渝东北的城口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各类灾害发生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较大,是未来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对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研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地缘环境十分复杂,地缘政治事件频发。通过事件分析刻画东南亚国家地缘政治风险的等级,并分析其时空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发现:(1)东南亚地缘政治风险总体稳定可控,但内部时空差异较大。菲律宾和缅甸的地缘风险水平相对较高,老挝、新加坡、东帝汶和越南较低,其他国家则处于波动状态。(2)印尼、柬、泰、马等四国地缘政治风险受内部事件影响高于其他五国,国家内部问题亟待解决;文莱、老挝、东帝汶、越南和新加坡等五国地缘政治风险受外部事件影响较高,内部环境相对较为稳定。(3)东南亚国家地缘政治风险受外部事件影响远高于内部事件影响,其中外部事件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域内国家占比较低,主要来自泰国和马来西亚。研究结果为掌握东南亚地缘政治风险情况与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芯芮  杨鑫  胡志丁  张喆 《热带地理》2023,(6):1172-1185
以东南亚地区为例,在传统投资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地缘位势概念融合了国家博弈互动,建立了大国竞争视角下的地区投资风险框架。研究表明:1)东南亚各国的基础投资环境风险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北高南低、北变南稳;2) 2010—2019年中美对各国的地缘位势呈现区域异质和演化异构特征;美国在绝大部分区域拥有着地缘位势优势,但中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3)结合地缘位势和基本投资环境风险后的综合风险也存在显著的区际差异;高、低综合风险地区空间分布稳定且发展演替存在惯性;中等综合风险地区呈现为逐渐南向分布;4)对中国而言,在东南亚地区综合投资风险的集中化趋势在消解,各个国家的综合投资风险处于向均衡化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地区,开展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对于中国在该流域国家开展投资和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运用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和数学模型,基于多源数据对2011-2019年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1)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空间差异明显,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其中缅甸为高风险等级,泰国、老挝、柬埔寨为中风险等级,越南为低风险等级;2)2011-2019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整体地缘政治风险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3)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边境安全和对外直接投资等均有影响,且不同类型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双边关系演进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继续分化与重组,处于"边缘地带"的中南半岛地缘政治地位日益凸显,日渐成为域外大国争夺地缘利益的热点地区。中南半岛是中国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战略支点,中国与五国双边关系的亲疏对"一带一路"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事件数据分析法衡量2001年~2015年6月间中国与中南半岛五国双边关系,进而归纳其规律与特征,发现:中国与五国双边关系总体呈现不同程度波动下降态势;双边关系最高峰值的出现均由同一类事件影响产生、中缅关系下滑与中越关系恶化基本同期、双边关系程度的地域空间格局分异较为明显。中国与五国双边关系的演进是域外大国的干预、国家利益驱使下"大国平衡外交"的推行、区域与次区域合作的推进、边境安全与稳定等作用机理下的共同结果;最后基于前文研究提出:着力提升与各方政治互信水平、妥善处理中越南海领土争端、积极敦促缅甸各方维持国内安全与稳定、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愿景在经济与文化领域的作用等中国与五国关系良性互动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突发危机事件、旅游生态风险、旅游经济风险、旅游文化风险、旅游社会风险、旅游安全风险6个方面遴选出42项指标构建区域旅游风险因素识别指标体系。采用未确知数学方法、专家咨询法,从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危害性两个方面构建区域旅游风险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中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恩施州所面临的6大类旅游风险中,危险性程度最高的是旅游经济风险,其次是旅游文化风险。在42项风险因素中,自然灾害、旅游发展战略失误及盲目旅游开发导致的长期利益受损、旅游业导致的民族文化商品化/原真性丧失、旅游业导致的交通及人口拥挤等,对恩施州而言是危险性程度最高的几项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遥感数据,对洛阳市景观格局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与动态特征进行评价、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洛阳市以林地耕地为优势景观,建设用地、林地和耕地的转移幅度较大;整体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稳定,其中南部和北部的耕地与建设用地破碎度和复杂程度升高,中部林地的聚集度和优势度升高。(2)洛阳市景观生态风险水平整体较高,风险等级分布较为稳定,2000—2020年风险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当前恶化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水源、水库以及自然保护地周边,预测2030年风险恶化区将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及洛河、伊河流域两侧的耕地地区。(3)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正自相关性且聚集性不断减弱;自然条件为2020年风险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海拔、气温、坡度因子解释力较高。(4)南部林地为风险滞后区,风险降低缓慢;中部耕地为稳定高风险区;北部建成区和黄河下游区域为风险频变区。  相似文献   

11.
Key Biodiversity Areas (KBAs) ar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proposed by IUCN and widely recognized by most countries. Evaluating the changes in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KBAs is important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tected Areas (PAs). There are various ecosystem typ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region, which has an extremely high value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KBAs should be the prime targe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efforts. Using the data of land cover, NDVI and Nighttime Light (NTL), we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KBAs in the BRI region,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re is general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and cover of the KBAs, among which forest, wilderness and grassland are the main types; (2) The NDVI of the KBAs showed an increase, indicating that the vegetation was gradually improving, while a few KBAs presenting vegetation degradation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Central and Western Asia; and (3) The NTL in the KBAs was very low, indicating that the human pressure on the natural ecosystems was limited, and only a few KBAs distributed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dia, an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have high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which also showed an increase.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biome succession law, and limit the interfer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natural ecosystem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KBAs, so as to continuously make new breakthroug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tected Areas (PA) in the BRI region.  相似文献   

12.
投资与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投资者往往会选择低风险且具有高收益潜力的国家或地区进行高投资,然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却存在高风险与高投资并存的投资悖论现象。本文遴选201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吸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较高且存在较高投资风险的国家,解析这些国家的时空特点,探究投资悖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空间视角看,投资悖论国家大多数为中国的周边邻国。从“一带一路”的空间走向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分布较多;从分布密度看,东南亚地区是投资悖论国家分布的集中区。(2)从时间视角看,高风险高投资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6年间有13个国家出现两次以上的投资悖论现象。按投资悖论出现的频次,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高频国家、中频国家和低频国家。(3)从形成机理看,地缘区位、能源资源、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人文社会这五个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投资悖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Food is essential for human survival, but harmful, toxic substances in food damage and threaten human health. Food produc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lace where the food is produced; that is, from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at consists of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s, two parts of a unified whole. China’s territory is vast and i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diverse. Food production patter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vary significantly, as do local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Such differences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on food safety.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area where food is produced in China,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related risks for food safety and health. In concluding, we mak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countermeasures. The main food safety rel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e the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high background levels of heavy metals;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and heavy metals; and excessive use of additives and antibiotic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nd aquatic products. All these issues can lead to huge risks for food safety and thus health. These are not simply scientific issues, but also political, economic and legal issues, as well as social problems that differ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refore, comprehens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risks to food safety and health hazards in different areas.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s of health problems caused by changing ecosystem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utrition problems and lifestyle, and especially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ealth risks are needed. Measures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local conditions must be put forward to protect food safety and health, to strengthen multi-sectoral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指数是评判恐怖主义风险的重要指标,剖析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指数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对推理与解析恐怖主义发展趋势及其成因的时空分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TD数据库,计算恐怖主义指数,对中东地区各国恐怖主义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并结合统计指标进一步分析该地区恐怖主义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OLS、GWR和GTWR模型解析诸多因素对该地区恐怖主义指数的作用模式。研究表明:(1)1995年至2016年期间,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恐怖主义风险逐步提高,且恐怖主义风险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扩散趋势。(2)相比于OLS模型及GWR模型,GTWR模型解释度及拟合效果均明显增高,说明时空效应对各类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即各影响因素对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指数均表现为时空非平稳作用模式。(3)通过综合分析各模型回归结果,民族宗教因素为导致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指数发生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能源投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重要的推进内容,也是中国开展周边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的有力措施。基于2005—2021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能源投资数据及联合国投票结果,借助构建的投资风险指数和GIS空间技术等手段,探讨了中国对RCEP国家能源投资布局与风险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①RCEP国家在中国对外能源投资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新能源领域已成为中国企业投资布局的新增长极;②中国对RCEP国家的能源投资格局呈阶梯化和多元化并存之势,遵循着国企领衔、中外合建下滑、绿地投资缓慢的企业进入模式;③RCEP区域整体投资环境显著恶化,政策环境构成中南半岛能源投资长期短板,政治关系恶化严重冲击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能源合作。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能源对外布局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姚作林  金凤君  陈卓 《地理研究》2021,40(2):326-342
以中国和中南半岛四国为对象,以定量评价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区域全球价值链(GVC)竞争态势为目标,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IRIO投入-产出分析和RCA、GVC指数分析等方法,刻画了21世纪以来全球43个主要经济体、八大类型产业的全球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特征,同时测算了中国和中南半岛四国的全球产业转移吸引力以及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华南与中南半岛三角洲发育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同处东亚季风热带。河流丰水少沙,径流强劲, 洪枯流量比值大,洪泛平原和湿地发育,有珊瑚礁和红树林堆积,平原推进速率较大,出海口门多,这些都是热带三角洲的特色。各三角洲的构造基础都是断陷盆地,由于断陷的幅度和时代不相同,故而第四系的厚度和年龄差异很大。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末次冰期以来,各三角洲经历了相似的沉积过程,发育3期三角洲。所处位置(湾内或湾外)、滨外陆架坡度、海洋动力等条件,使各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地面高程、平原推进速率、水下三角洲、水动力类型等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