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家张相公屯乡位于距葫芦岛市区北30公里处的大小虹螺山脚下。大小虹螺山自古便是家乡一带芳名远播的两座大山,明朝兵部尚书孙承宪有诗赞曰:"荆山山作紫,虹山山作红。羲和抛日梭,织出锦川雄。"在《奉天通史》中也有记载"俗称大虹螺山不大,小虹螺山不小,山脉自西而东蜿蜒百余里,从各方面观之均成型,固有八面威风之称。"大小虹螺山脉连绵,相对相拥。夹道沟是两座山的分界线。以夹道沟为界向东是小虹螺山,向西是大虹螺山。夹道沟就像一条纽带,不仅连接了两座山,还连接了连山区与南票区,连接了张相  相似文献   

2.
正葫芦岛这座海滨城市,由原来的"锦西县"升级为地级市,"锦西"从此更名为"葫芦岛"。这个地名启用20多年来,葫芦岛的城市建设步伐很快,变化很大。新区新貌,老区呈现焕然一新的城市建设风貌,人文理念大有改观。而葫芦岛这座新兴的海滨城市,每到旅游旺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身为葫芦岛市民,终日生活在挚爱的这片土地上。近年来,葫芦岛网总监杨飞先生称:在这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不少外地同学和朋友曾问我同一个问题:"你们光山真是光秃秃的山吗?"每次我总是不厌其烦而且自豪地向他们介绍,光山不仅山不光,而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每座山都有不同寻常的来历,诸如,有王母娘娘的道观山——王母观、有秦始皇赶山填海赶不走的山——恨山、有让苏东坡留连忘返的大苏山,有云蒙山、牢山、花山、龙山……就连看似不起眼的"独山"也不同凡响,大有来头。说来惭愧,作为光山人,对"独山"  相似文献   

4.
正一、花蕊其人桂花飘香的仲秋,我来到花蕊夫人故里,四川都江堰市石羊镇金羊村采访,寻觅花蕊夫人少女时在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关于花蕊夫人,史书记载的内容很多,传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姓徐(一说姓费,此为谬传),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所记载  相似文献   

5.
一、课型分析及教学过程:本节属于复习课,又是高中地理中较难的一节,学生在高一学习时就有很多困惑,心中不免有一些阴影,所以如何让学生带着极高的兴趣进人到课堂当中是直接影响复习效果的关键环节。为此,我经过认真的思考,首先在课的导入上引人了“妹大姐小”的事例:  相似文献   

6.
徽州行     
正"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一首《小桃源》,不知让多少北方人产生了对徽州的向往,我也是其中之一。有幸今年5月,随同中国青年作家网总编汪鑫及其他几位老师,应"黄山无极雪天然矿泉水"及"黄山徽州浪漫红文化旅游公司"的邀请,来到向往之地——徽州。我们一行5人下榻在"无极雪矿泉水"的公司所在地。公司的吴董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谈吐间总会让人感觉他的目光在追随着你。他很善谈,是那种智慧的善谈,那种能吸引你、引导你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0,(1):20-20
恩施市太阳河集镇以东6.5千米,有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虎浴溪,当地人称“李爸沟(土家语,意为老虎洗澡的地方)”。初冬的一天,我邀约三五人结伴前往,一睹她的魅力和灵秀。  相似文献   

8.
库姆塔格沙漠梭梭沟区域(92°E)的风积地貌类型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2005年9月,对库姆塔格沙漠的梭梭沟区域(39°37'8"~40°25'02"N,92°12'59"~92°46'27"E)进行南北穿越,同时参考卫星照片和地形图,实地调查了库姆塔格沙漠的区域地貌形态.在纬向上,梭梭沟的沟头和沟尾分布有线形沙垄;沟谷区是沙垄相对高度最大的区域,也是沙丘类型最复杂的区域,复合型沙垄和综合型沙垄坐落在沟两侧的阶地上,沙丘类型有新月形沙丘链、金字塔型沙丘和波状线形沙垄,3条或4条小沙垄(链)组合成大沙垄,相对最大垄高为131 m."羽毛状沙丘"分布在梭梭沟以北为冲洪积平原上,沙漠的北缘分布新月形沙丘,最高达26 m.在经向上,40%的相对应样点的风沙地貌类型不同.地貌差异性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梭梭沟的形状变化较大的区域.梭梭沟的形状变化,影响其两岸的沙丘形态.流水构筑了库姆塔格沙漠的下伏地貌,风沙地貌的分布受流水地貌影响强烈.  相似文献   

9.
正位于贵州省剑河县敏洞乡的"沟洞"侗寨,因其生态、习俗、语言、人文等元素的古老及其所承载的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而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何谓"沟洞"?从地名命名角度分析,"沟洞"应由侗语"澉崂"(沟洞侗语)或"更度"(侗语北部方言)音译而得。需要说明的是,"沟洞"的"沟",与"澉""更"谐音,为侗族的自称,指侗家、侗寨、侗族,并非山沟之"沟";"沟洞"的"洞",与"崂""度"谐音,为古侗语,有先头、古老之意,这里指一个早先就有人居住  相似文献   

10.
伊凡 《中国地名》2012,(5):58-58
写到这个标题,总是不免要纠正很多我的大学校友,经常将"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的"随园"两字写错,甚至上大学时,见老师也经常写错,写成"随原"、"随缘"、"随元"的比比皆是。我想大抵写错这些名称的人  相似文献   

11.
曹军 《地理教学》2015,(6):51-52
这些年,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感,开始很多人觉得教后感空洞而无价值,似乎成了教师"额外"的负担。但我坚持写了几年之后,觉得教后感并非是形式的东西,教后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它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最有价值的课堂一线的写真和感悟。我写教后感有如下几点体会:一、记录"亮点",积累经验亮点就是教学中独特、新颖、成功之处。它可能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等等。凡是能让教师激动兴奋、感到得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原有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在对色腾山岩群岩石组合、蚀变特征、岩浆活动规律、韧性剪切变形带和韧——脆性剪切变形以及1︰5万化探扫面所圈定的异常研究后认为,色尔腾山地区羊尾沟——小怒气沟一带同样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地质条件,经进一步工作,可获得可喜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西部资源》2011,(4):41-4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天,在法国前线,军官们趁着休战的空隙在草地上晒太阳。忽然,一位士兵喊道:"哎,你们看,那是什么?"大家朝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发现高空中飘着一个像飞鱼一样的东西,在缓慢地移动着。"是德国人的飞艇!"一位对各种武器颇有研究的技师肯定地说。于是,军官立即命令全体人员隐蔽。正当大家往战壕跑去时,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见闻     
正阳春三月,在百花盛艳的日子,我参加了"东江客家文化研究协会"组织的一次"红色记忆"井冈山采风活动,我有机会走进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的几天采风活动中,所见所闻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激起了我无尽的联想。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孕育了千古传颂的革命故事;井冈山又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它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流密布。有千山树,万山水,生态十分优美造福了井冈山百姓,真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井冈山的本地居住着很多客家人,我们在多个客家村落都听到井冈山地名  相似文献   

15.
吊兰的再生     
书桌上的这盆吊兰郁郁葱葱,开着粉色的小花,赏心悦目。但是,你知道吗?在两个星期前,它的叶子还是那么的小,虽然枝繁叶茂,但自从它被姐姐送给我以来,已经快一年了,却从来没有开过花,哪怕只有一朵,也让我聊以安慰。可我依然爱着这盆花,它好养啊!只要不定时地给它浇点儿茶叶水、淘米水,就长得绿油油的。当外甥女来我家时,她惊讶地说:“老姨,你们家的吊兰怎么不开花呀?我们家的吊兰开得跟‘花山’似的。”听的我既羡慕又有些凄然,心想:我那么养它、护它,它却不开花,无视我精心的照顾和期待。人都是这样,付出了就希望有所收获。但即便吊兰不给我…  相似文献   

16.
北杖子银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皱带与冀北寿王坟-小寺沟有色金属成矿带上,是小寺沟成矿系列的组成部分。本文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定本地区有很好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众多的山川河流中,桑干河并不是一条知名的河流,很多人知道它的名字是因为作家丁玲的那部反映农村改革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忠格先生的《史前时代的桑干河流域》(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一书揭示了桑干河流域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面——是考古学家的"神圣殿堂""东方人类的根祖地"。本书全面叙述了"东方人类"(桑干河人)的生存、生活、演变和发展历程,探讨了"桑干河流域(小)细石器文化圈"的时空范围以及其对人类进化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览全书,觉得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世界的人口"的教学,笔者有如下心得。巧妙导入自然激趣,精妙结尾留有余音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汉字的魅力会让地理课堂新颖别致。我采用说文解字的方式,以"和"字切入新课,看似与世界人口无缘,却意味深长。中国是文明古国,早在商代便有和字,和的意思对一个国家就是田地里的庄稼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是和平、平和。假设"和"变形,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有一张口,人多吃的多;但人也有一双手,能劳动。如果"人""禾"失调,必然引起人口问题。剖析"和"字,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远比播放视频、欣  相似文献   

19.
面对巨大的备考压力,如何在后一阶段,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并在高分层人数实现零的突破,我决定在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入手。如是在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检测中,我大胆地改变了传统的“考试中不准学生交头接耳”的惯例,在考试进行90分钟后,我对学生说:“今天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考试,我希望从这次考试开始,我们的成绩会大踏步地提高,每一个同学都会有质的飞跃。从今天这次考试开始,我决定后30分钟全班同学分成6个组进行讨论,我希望通过你们的相互探讨,齐心协力,能提前发现答题中的错误,对选择题进行最优选择,对综合题组织出最精练、最条理、最恰当的语言来,运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每组最后交上你们最优秀的答卷1份,我很期待你们交上的这份答卷会是满分,同学们有信心吗?”。  相似文献   

20.
来信选登     
《热带地理》2001,21(4):386
读者信箱 <热带地理》编辑部: 我感谢你们寄来的2001年<热带地理》21卷3期刊登的有关文章,仔细拜读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有关华南地区"冰臼"与"壶穴"之争的评论,我完全同意专家们的看法,华南低山地区第四纪时没有发生过冰川作用.韩同林先生所称的"冰臼"实为壶穴地貌.国内有关新闻媒体帮他报导和大肆宣传,完全是受了他和少数支持他的人的误导罢了. 1999年当我见到科技日报4月26日刊登韩同林的"自然奇观广东冰臼群"一文后,便给科技日报编辑部写反驳文章"自然奇观--多种成因的石臼群"刊登在该报6月19日版面上,限于篇幅,文章和照片未全登载.但我不同意韩文的观点是明确的.1999年底,我编"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与环境论文汇编"时,在第三卷"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研究中的问题"一书中 , 把"中国东部北方大冰盖遗迹与南方山谷冰川遗迹有无之争"的文章列入附件"科学旅行指南及华东冰川遗迹有无之争"(426-584).现给贵刊编辑部寄来,并附上台湾学者有关"壶穴成因之探讨"等文章.可见按科学态度探求真理的学者们所见略同. 祝贵刊编辑编委们身体健康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郑本兴 2001.10.20 <热带地理》编辑部: 你们好! 对"冰臼"与"壶穴"之争,我赞成"壶穴"是近代流水冲击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说法,我可以补充实例加以说明. 1. 1981年,本人参加在安徽黄山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第四纪冰川与冰缘学术讨论会筹备工作的考察,在研究逍遥溪谷地时,见到在花岗岩石质河床上及河床上的巨砾上,发育着许多"壶穴",其中典型的一个被称为"丹井","壶穴"呈管状,壁面很光滑,上口直径60 cm,深80~100 cm,积水深达60 cm,底部往下游方向倾斜,还有许多花岗岩、石英等的小卵石. 在白龙桥稍上游的谷底上,在刻有"龙头"、"且听龙吟"的磨圆的花岗岩巨大砾石上,还发育着许多急流作用形成的浅圆坑状"壶穴"和小沟槽. 在谷地发育着三级河流阶地,分别高出河床平水位5 m、20~40 m、60 m. 2. 1978年,在庐山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在裁缝岭的泥石流堆积物(以往被称为大姑冰期泥砾)中,见一灰白色砂岩巨砾,有一鹅卵形"壶穴",长轴2 m,短轴62 m,可见深40 cm, 底部积水,"壶穴"面光滑,东南侧壁面上有8道擦痕,系泥石流爆发时砂、砾物质相互撞击而成.以上仅供参考. 顺致 敬礼! 哈尔滨大学地理系朱景湖 2001年10月2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