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伪距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列出详细步骤和误差方程式,包括中间涉及到的坐标转换以及一些重要技术细节,并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测站点各历元单点定位的空间直角坐标XYZ以及综合各历元数据计算得到的坐标.利用若干工程实测获得的原始数据,并转换为RINEX格式,采用GPS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导航N文件计算得到测站点坐标,与接收机自带的程序计算的近似坐标进行坐标比较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坐标较差在米级左右,而单点定位的精度为米级.证明该数学模型是可行的,且易于通过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测站较多的卫星定位大网解算时,一般采用非差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模式,利用测站单点定位结果得到基线,其网解的精度取决于单点定位的精度。为了快速、准确地得到高精度的网解定位结果,提出了一种卫星定位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测站间基线的解算方法。首先,形成测站非差定位的法方程,对选定基线的各非差法方程进行变换。然后,再将各基线对应测站的法方程进行组合,得到站间坐标差和模糊度的法方程。利用分步搜索的最小二乘降相关分解法进行整周模糊度固定,进而解算测站间的基线。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法可在非差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进行测站间基线的快速准确解算。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相似文献   

4.
在卫星连续动态定位和超短基线快速静态定位中,当测站和卫星处于特殊位置时,卫星星座会产生危险图形问题,卫星星座的图形强度的精度因子DOP在极短的观测时间内显著地变化,从而导致法方程系数阵奇异,测站坐标产生不定解。本文分析了产生危险图形的原因以及它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利用星间距离或速度观测值进行自主定轨时可能存在的卫星星座整体旋转和卫星钟差整体漂移的误差,提出利用单点定位的方法来研究并消除上述两项误差。当导航卫星整体旋转△Ω角时,单点定位所求得的测站经度也会偏移△Ω角,据此就能用具有精确地面坐标的控制点来测定△Ω角。当各卫星钟中均舍有系统误差△t时,利用单点定位所求得的接收机钟差中也会出现同样的误差,通过与标准时间比对就能测定△t值。算倒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PANDA软件精密单点定位的数据处理策略,并采用SDCORS网 81个测站2012年第一周的GPS观测数据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处理,通过得到的各测站年积日001~007的单天解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该软件在山东区域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卫星截止高度角、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不同星历钟差产品以及不同观测数据时长对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10°、采用GMF对流层映射函数、利用精密星历和钟差、观测数据时长超过18 h时,PANDA软件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能够达到2 cm.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利用星间距离或速度观测值进行自主定轨时可能存在的卫星星座整体旋转和卫星钟差整体漂移的误差,提出利用单点定位的方法来研究并消除上述两项误差.当导航卫星整体旋转ΔΩ角时,单点定位所求得的测站经度也会偏移ΔΩ角,据此就能用具有精确地面坐标的控制点来测定ΔΩ角.当各卫星钟中均含有系统误差Δt时,利用单点定位所求得的接收机钟差中也会出现同样的误差,通过与标准时间比对就能测定Δt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胡荣明  贺俊斌 《测绘通报》2013,(6):12-15,26
在保证高精度陀螺定向精度的前提下,探讨采用GPS单点定位技术快速测定测站点坐标,方便求得测站点的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分析大地坐标和平面坐标对子午线收敛角精度的影响,将GPS单点定位测量的WGS-84数据转换到1954北京坐标系,并结合单点定位技术分析其所测数据能否满足陀螺定向精度要求。目前,GPS单点定位精度能够满足纬度在60°范围内陀螺定向中子午线收敛角的精度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可知,GPS单点定位精度要求随着纬度和经差的减小而不断降低,将子午线收敛角的精度控制在2″之内,测站点位于中纬度地区(30°~45°),GPS单点定位精度控制在40 m之内,即可满足陀螺定向所需精度要求。最后对GPS-陀螺全站仪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总结,分析GPS-陀螺全站仪的功能模块,理论上实现GPS-陀螺全站仪直接得出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  相似文献   

9.
<正> 在应用CPS系统导航定位时,基本的作业方式分为单点定位和联测定位。单点定位是使用一台接收机用于测定接收机的绝对坐标,联测定位是使用多台接收机用于测定接收机的相对坐标。在定位解算上单点定位往往使用GPS系统播发的导航电文进行实时处理,而联测定位则可以利用各种星历来源进行事后处理。单点定位除用于动态实时导航之外,在联测定位之前往往用于参考点绝对坐标的测定,因此绝对定位的导航算法是GPS系统定位解算的基础。一、广播星历参数对卫星轨道坐标的计算进行卫星定位解算,首先要解决的是卫  相似文献   

10.
在GNSS高精度定位中,观测量定权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定位的性能,特别是对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由于各个卫星实时轨道及钟差改正数的精度不同,PPP的定位解算性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据此采用融合SISRE的方式将不同卫星轨道及钟差精度信息加入到卫星高度角定权模型中,通过对56个测站单天观测数据进行仿实时PPP实验可以发现,融合S...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参考基准精密星历对单点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密单点定位的实质就是利用精密星历和精密卫星钟改正来实现定位。但是IGS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星历和卫星钟改正数的基准不一致,如果使用不同分析中心提供的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就会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本文采用IGS精密星历和JPL精密星历,使用相同的IGS精密卫星钟差,分别计算对测站坐标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切贝雪夫多项式拟合GPS卫星精密坐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GPS观测值仿真、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中,都需要不断计算GPS卫星的坐标。通过实例对切贝雪夫多项式拟合GPS精密坐标的精度进行分析,并探讨拟合多项式阶数对拟合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联合双频GPS数据,利用相位平滑伪距算法,可得到包含斜向电离层总电子含量(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sTEC)、测站和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的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常应用于与电离层有关的研究。然而,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易受平滑弧段长度和与测站有关的误差影响。提出一种新算法: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计算电离层观测值(称之为"PPP电离层观测值"),进而估计sTEC和站星DCB。基于短基线试验,先用一台接收机按上述两种方法估计sTEC,用于改正另一接收机观测值的电离层延迟以实施单频PPP,结果表明,利用PPP电离层观测值得到的sTEC精度较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较强。随后,选取全球分布的8个IGS(internationalGNSS service)连续跟踪站2009年1月内某四天的观测数据,利用上述两种电离层观测值计算所有卫星的DCB,并将计算结果与CODE发布的月平均值进行比较,其中,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的卫星DCB估值与CODE(Centre for Orbit Deter mination in Europe)发布值的差别较大,部分卫星甚至可达0.2~0.3 ns,而PPP电离层观测值而言,绝大多数卫星对应的差异均在0.1 ns以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alileo单点定位数学模型,在对各项误差进行改正的基础上,利用MGEX跟踪站连续7d的IOV卫星观测数据进行Galileo伪距单点定位试算。结果表明,基于4颗IOV卫星的Galileo单点定位的性能低于全星座的GPS单点定位,其中Galileo单点定位的水平方向精度优于4.5m,高程方向精度优于9.0m。相比于GPS单系统,增加Galileo卫星后的GPS/Galileo组合单点定位在3个坐标分量上的定位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GPS是一种崭新的空间定位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将会引起测量技术的变革,很多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将会被取而代之。 GPS定位原理简单,把18个卫星看作“飞行的控制点”(其瞬时坐标已知),地面站接收机测量了它到卫星的距离,用后交原理,就可解算接收机天线中心的坐标。这种定位技术观测时间短,又无须测站间通视,定位精度高。因此它将广泛应用于建立大地网、板块运动测量、地壳形变测量、地球自转和极移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之中。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IGS发布的相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与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模型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参数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天顶对流层延迟(ZPD)的估值存在5mm左右的差异,接收机钟差参数存在3ns左右的差异,估计的测站坐标高程方向有1cm左右的差异。使用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模型估计得到的ZPD精度优于5mm,高程方向定位精度约为1cm,接收机钟差估计的精度达0.1ns。  相似文献   

17.
GNSS直接定位成果的坐标基准同观测时刻定位所采用的卫星星历基准是一致的,但有时需要获得测站在不同ITRF框架及对应不同历元的坐标,因此基准转换和历元转换是需要的。本文探讨使用约束平差法和速度场法对GNSS定位成果基准和历元进行转换,并分析所能达到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5 cm左右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BDS-3基本系统的动态单点定位性能,该文分别采用标准单点定位(SPP)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法处理了2019年WUH2站第29~33 d共5 d的观测数据,将测站坐标作为白噪声参数模拟动态单点定位。结果表明,BDS-3基本系统较BDS-2系统增加了可用卫星数,明显增强了卫星几何构型;较BDS-2系统SPP分别提高了27.1%和31.2%;较BDS-2系统动态PPP分别提高了26.5%和38.3%。因此,BDS-3基本系统动态单点定位性能明显优于BDS-2系统。研究成果可为及时获得BDS-3基本系统定位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GPS/GLONASS联合卫星钟差估计时,GLONASS码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因卫星频率间的差异而无法被测站接收机钟差参数吸收,其一部分将进入GLONASS卫星钟差估值中。通过引入多个"时频偏差"参数(inter-system and inter-frequency bias,ISFB)及附加基准约束对测站GLONASS码IFB进行函数模型补偿,实现其与待估卫星钟差参数的有效分离,并对所估计实时卫星钟差和实时精度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T-PPP)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卫星钟差估计观测方程中忽略码IFB,会明显降低GLONASS卫星钟差估值精度;新方法能有效避免码IFB对卫星钟差估值的影响,所获得GPS、GLONASS卫星钟差与ESA(European Space Agency)事后精密钟差产品偏差平均均方根值分别小于0.2 ns、0.3 ns。利用实时估计卫星钟差进行静态RT-PPP,当观测时段长为2 h时,GPS单系统、GPS/GLONASS组合系统的3D定位精度优于10 cm,GLONASS单系统3D定位精度约为15 cm;三种模式24 h单天解的3D定位精度均优于5 cm。  相似文献   

20.
陈永奇 《四川测绘》1994,17(2):81-84
§8-1动态定位的数学模型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的定位方式叫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又有绝对动态定位和相对动态定位(又称实时差分)之分.根据所用的观测量不同,又分为的距动态定位、伪距和相位结合的动态定位以及综合动态定位。下面分别讨论其数学模型.一、绝对动态定位1.用伪距观测定位如§2-1所述,任何时刻t所观测的伪距是接收机位置和时钟误差的函数.写成式中为位置矢量,dra为钟差.同时观测到至少四颗卫星的伪距,就可以解算和dr.具体解算过程§3—2已详细介绍了.2,伪距和相位观测结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是接收机位五、时钟误差和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