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研究区地质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及工程地质学,对该公路沿线地质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对存在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对评估区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对线路的施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骨料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诸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该文利用山东省荣成市夏庄地域伟德山序列虎头石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为研讨对象,对该地区二长花岗岩体作为混凝土骨料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经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大批的实验测试对虎头石单元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岩石材质等多方面探讨,认为该地区石料质量较好,所测各项指标全部可以满足C60混凝土技术要求,确定其适宜于用作C60以上混凝土骨料,同时对下一步开采利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都兰县沟里公社江各一带零星分布的火山岩处于柴达木南缘,火山岩受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和侵入体的侵噬,呈支离破碎的断块残留在侵入体内,空间展布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研究,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为消减带俯冲碰撞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昆中断裂带乌妥一带分布20多个超镁铁质-镁铁质岩残块(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属非典型的蛇绿岩残块(片),是东昆中断带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残留在陆块边缘的洋壳物质,形成于洋中岛弧环境。分布于东昆中断裂带内及其附近,时代上属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5.
野外地质数据来源繁多、类型繁杂、数量巨大,但数据采集手段数字化程度不高、效率低,导致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成为地学大数据获取的一个瓶颈。基于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是一个趋势。基于移动设备的野外地质大数据智能采集技术,采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利用传感器辅助编录、语音识别辅助编录、可定制字典辅助编录、界面自定义、相关联数据辅助编录等手段辅助野外数据快捷及智能化采集工作,并在野外利用采集的数据直接在Android设备上进行地质图件的绘制,实现数据的现场制图及可视化表达。重点针对野外钻孔数据在该系统上进行了数据采集测试和地质编录本的绘制,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地质图件的绘制。   相似文献   

6.
赋存层控金属矿床的东秦岭中泥盆统中发育一类特殊岩石——方柱黑云岩。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其为与火山及火山热卤水活动有关的地热异常海盆中的一种特殊沉积相。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及稀土元素特征也为其原岩经过卤水“浸泡”蚀变和埋藏热变质形成方柱黑云岩类的成因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据此,推测出秦岭中泥盆世层控金属矿床形成的地热异常背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柴达木盆地钾盐矿影象特征、地质环境等的研究,并通过影象对比及野外调查,证实罗布泊地区存在一大型或巨型钾盐矿床。这是我国利用遥感技术找矿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8.
河南大营至段店街一带的中生代火山岩研究从地层剖面、时代、岩石学、地球化学、利用前景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运用当今地质实用理论,论述了黄河壶口瀑布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讨论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时代。得出了黄河壶口瀑布是一处弥足珍贵地质遗迹的结论。在壶口瀑布建立世界级或国家级地质公园,就能很好地发挥它的经济价值,使得黄河壶口瀑布这一地质遗迹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平阳研山明矾石矿床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认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矾山明矾山矿床是酸性火山气热液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内的碱性长石的交代中形成的。为了解释矿床的均一性,成矿的周期性和矿床单向依变分带等重要特征,我们重点研究了矿床中明矾石化和叶蜡石化的热力学性质,得出了K 活度和pH值是控制交代产物的重要因素的新结论,提出了该矿床交代成矿作用的新模型,并据此成功地解释了矿床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往进行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时,通常用的方法有2种:一是使用GPS手持机结合地形图的方法进行野外定点取样;二是利用"掌上机"移动终端进行野外定点采集。在此,介绍一种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样品采集的方法——借助omap手机客户端下载Google Earth影像地图作为工作底图,利用GPS参数进行偏差校正后,将设计点位和方里网导入该软件内,即可同车载导航仪一样,进行导航定点采样。该方法简单有效,不再依赖地形图,提高了野外找点效率,定点误差小于3 m,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辽东半岛南部金伯利岩区发育有石英碳酸岩。笔者从野外地质观察,岩石学、矿物学、流体包体测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包括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石英碳酸岩与金伯利岩具有成因联系,即石英碳酸岩是金伯利岩岩浆演化的最终产物。金伯利岩富含挥发组分CO_2和H_2O,根据挥发分的熔体结构理论(聚合作用模式),分析了CO_2和H_2O在金伯利岩熔体中的作用——随着岩浆演化,挥发分的高度富集——出现了石英碳酸岩(代表金伯利岩内生作用的尾声)。据此,可以通过石英碳酸岩的出现寻找隐伏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13.
阿扎鲁岩体分布于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体剖面测量、岩石样品采集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等手段与方法,对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阿扎鲁岩体的岩性为花岗岩,岩体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岩石局部可见后期变质的片岩及糜棱岩,岩石具浅层侵入的特点;阿扎鲁花岗岩的A/NCK多大于1.0,为铝饱和型;具有富硅钾、低钙、贫铁、镁、钛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造山期碰撞后期的弧陆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4.
宁陵县国土资源局变了。人的精神状念变了,思想活跃、上进心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学习氛围变了,购书籍、订杂志、集资料、刻苦学习、爱岗敬业;机关面貌变了,环境美、秩序优、亮点多、到处花红草绿……  相似文献   

15.
黄沙河地区位于新疆东昆仑西段南缘,属于昆南增生杂岩带,研究区内出露大面积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组,为了厘定区内托库孜达坂组时代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层序学、岩石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将新疆东昆仑西段黄沙河地区托库孜达坂组分为下段碎屑岩段和上段碳酸盐岩段,将其时代厘定为早石炭世,结合区内碎屑岩粒度特征及放射虫化石特征,确定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为半深海滨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6.
野外观测站元数据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数据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的技术手段之一。元数据和数据集中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实现数据导航的功能,对数据集进行访问、管理、查询、分析。目前在国家主要的科研领域,建有很多的野外观测站。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利用这些数据,建立国家野外观测站元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并建立元数据网上查询系统,提供对元数据的管理、查询、检索和发布等功能,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组织、管理,使野外观测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得到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是制约民用和军事地质工程施工、陆域军事交通能力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方法通常都需要大量的野外踏勘和实地采样,效率较低,在人迹罕至、人不能至的地区无法完成。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开展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制图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国产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研究区岩性、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图,并基于ASTER GDEM数据获取地形地貌图像;然后,以坡度、岩性、土地覆盖类型为影响因子,基于云模型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获取研究区的风化层厚度图,制图结果与野外验证数据吻合度较好,精度可达81.69%。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定性、半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在野外试验、室内测试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选取地下水埋藏深度、砂层厚度、成孔难易程度、地面沉降、热扩散率、比热容、综合热导率等7个评价指标,将东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这是东营地区第一次利用实测数据开展浅层地热能适宜性评价,为今后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概述了PC-1500机与SIRIUS微机的联机方法以后,通过滇西重力网实测资料的处理,实现了野外观测与内业资料处理一体化。利用PC-1500机和磁带机代替人工野外记簿,且提高了内业资料处理的速度和质量,解决了因PC-1500机内存小而难以实现的重力网平差及其它计算的问题。利用磁带或磁盘存储资料便于重复利用和保存。而且本文所述的方法适合于任何有RS-232C标准口的微型机与PC-1500联机。  相似文献   

20.
豫西双龙韧性剪切带是位于秦岭造山带核部的一条韧性剪切带,由两侧到中心依次发育了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及假玄武玻璃一系列动力变质岩。该韧性剪切带是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网结状走滑韧性剪切带中的一条,对其开展显微构造研究,对了解东秦岭造山带的变质变形环境及构造演化具有一定地质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韧性剪切带进行岩石学和矿物显微构造特征分析,对韧性剪切带的性质及温度、古差应力、应变速率等变质变形环境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双龙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性质为左行剪切,变质变形温度约为400~500℃,古差应值约为51~61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