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m—Nd等时线年龄合理性的判别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所有等时线年龄均要求样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同位素初始比值。为同源岩套的产物及岩石形成后母-子体系统统处于封闭状态。如果不能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则等时线可能是人为的或混合等时线,从而给出错误的年龄信息。为鉴别Sm-Nd等时线年龄的合理性,可利用同位素参数INd,TDM和εNd进行判别。文中利用这三个参数对已发表的Sm-Nd同位素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密集点群和密集度的概念,介绍了判别方法、步骤和Basic  相似文献   

2.
注意利用Sm—Nd同位素地质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业已证明,直接测定许多热液矿化类型的年龄是困难的,因而限制了人们对促使地壳流体流动和主要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的了解。同一条脉体中热液矿物萤石在稀土元素丰度和Sm/Nd比值方面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变化。我们对英格兰西南部以花岗岩为主岩的典型锡矿床中的萤石进行了Sm-Nd年龄测定,证明了Sm-Nd测年法是精确的矿化计时计。萤石中轻稀土元素含量有着相当大的变化,而且认为富轻稀土元素矿物相的同时沉淀可能是引起Sm/Nd比值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闽北麻源群Sm—Nd,Rb—Sr同位素年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北部元古代麻源群地层发育,对其中7个变质岩和2个白云母花岗岩样品进行了Sm-Nd及Rb-Sr同位素年龄研究。7个样品的Sm-Nd同位素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116±22(2δ)Ma,INd=0.51027±2(2δ),εNd(t)=7.29±0.17。6个样品的Rb-Sr同位素全岩等时线年龄为375±28(2δ)M,(87Sr/86Sr)i=0.707±34(2δ).2116Ma的年龄值代表麻源群原岩的成岩年龄,375Ma年龄值代表麻源群的变质年龄。  相似文献   

5.
Sm—Nd同位素体系测定技术与应用讨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介绍了Sm-Nd法的制样特点与技术改进。我们研究配制的Nd~+发射剂及新编计算机程序,实现了高产额Nd~+的单铼带同位素分析。本方法已应用了研究对中国大陆地幔的化学不均匀性,花岗岩的成因和年龄测定,并将对年龄数据及示踪应用方面取得的若干新成果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Sm—Nd—Rb—Sr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相似文献   

7.
8.
内蒙古贺根山地区蛇绿岩稀土元素和Sm—Nd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1994,23(4):339-349
  相似文献   

9.
10.
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地质》1999,17(4):278-282
  相似文献   

11.
白云鄂博矿床白云岩的Sm—Nd、Rb—Sr同位素体系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白云鄂博矿床的年龄和成因长期争论.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矿床白云岩及其组成矿物的Sm-Nd、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采自该矿床主、东矿等地的15个白云岩样品的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呈现一条等时线,等时年龄1273±100(2σ)Ma,INd=0.510919士36(2d),MSWD1.01.全岩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分散,不构成等时线.87Rb/86Sr0~2.092×100-2,87Sr/86Sr0.70341~0.70541.白云岩矿物的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给予了与全岩类似的Sm-Nd等时年龄,t=1250士210(2σ)Ma,1Nd=0.510914±77(2σ),MSWD 0.56.白云鄂博矿床可能是中元古代末期大离子亲石微量元素略为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12.
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献华 《地质科学》1996,31(1):97-104
陈江峰(1994)与杨晓松(1994)关于“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计算方法”的讨论,提出了有关Sm-Nd同位素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一些问题。他们的讨论很有意义。近十年来,我国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岩石成因、壳幔演化、前寒武纪地质等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技术推广、研究经费等方面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的Sm- Nd同位素研究和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近年来发表的一些论文中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本文在陈江峰和杨晓松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对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及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东秦岭树沟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变质玄武岩组成。变玄武岩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030±46(2δ))Ma,INd=0.51161±5(2δ),εND(t)=+5.7±0.2,代表蛇绿岩中玄武岩的形成年龄。这一年龄的确定,为探讨秦岭区中晚元古代的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赣东北元古代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南古陆东南缘赣东北弋阳—德兴—婺源一线有一条蛇绿岩带,普遍认为它是二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形成于元古代。推断蛇绿混杂岩是元古代古洋壳俯冲时被挤上来的碎片;也有人认为它是中生代二大古陆之间的缝合线。Sm-Nd矿物等时线给出1034±16Ma(MSWD=1.0)的同位素年龄,它符合元古代缝合带的观点,而不利于中生代缝合带。  相似文献   

15.
阜平岩群下部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阜平岩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北段,是我国太古宙重要的地层单元,并构成阜平深变质绿岩带的岩石组合。前人认为阜平岩群及其区域变质时代主要为新太古代。本次对阜平岩群下部含辉石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代学的详细研究,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352±50Ma和平均模式年龄3374.5Ma,说明阜平岩群底界年龄接近3400Ma,从而也反映阜平深变质绿岩带形成在古—中太古代,是我国目前最老的绿岩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绿岩带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总被引:43,自引:14,他引:43  
多收集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用于分析SmNd同位素时,质量分馏系数(β)与同位素的质量数呈线性关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质量分馏校正:双分馏系数内部校正法(DFIC)和单分馏系数外部校正法(SFEC).采用DFIC法,对国际标样ShinEtsuJNdi1和实验室标样NdGIG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143Nd/144Nd比值测量统计,结果分别为0.512120±0.000012(2σSD)、0.511532±0.000013(2σSD).采用SFEC法,对NdGIG标样的测量统计结果为0.511525±0.000015(2σSD).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其推荐值或TIMS测量值完全一致.对加Ce和Sm的NdGIG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了Ce和Sm对143Nd/144Nd比值分析的干扰校正研究和Sm/Nd比值测量,结果显示,143Nd/144Nd比值分别与Ce/Nd、Sm/Nd测量值呈线性关系,Sm/Nd测量值与其质量比值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利用MCICPMS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存在Ce、Sm干扰的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同时可获得精确的Sm/Nd比值,而无需加入稀释剂.这就使直接测定地质样品的SmNd等时线年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黄辉  李荣安 《福建地质》1989,8(3):169-180
福建东南沿海变质岩的原岩时代长期未获解决。笔者采用 Sm-Nd 年代学技术,结合古生物成果,证明变质岩原岩时代为早古生代。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平潭-南澳褶皱带并讨论其大地构造性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赣中变质岩带的Sm—Nd,Rb—Sr同位素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中变质岩带主要由斜长(云母)变粒岩、十字石榴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组成。斜长角闪岩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113±19Ma,相当于该变质岩带的原岩形成年龄。ε_(Nd)(t)值为2.4±0.1,说明岩浆起源于亏损程度较低的地幔源区:726.6±1.1Ma、403.1±6.4Ma的Rb-Sr等时线年龄表明赣中地区在新元古代末期、加里东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变质热作用,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时代可与浙闽地区陈蔡群、建瓯群进行对比。因此赣中变质岩带并非长期公认的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应是华夏地块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对华南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吉林南部太古代花岗岩Sm—Nd,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吴福元  葛文春 《岩石学报》1997,13(4):499-506
吉林南部太古代花岗质岩石经同位素年龄测定,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2417±121Ma,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2416±127Ma,模式年龄为2840Ma;辉石花岗岩类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2346±232Ma,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2440±159Ma,模式年龄为2780Ma。反映这些岩石都是在太古宙晚期形成的,并且是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的,其模式年龄与华北地台太古宙主体地壳的形成时代一致。  相似文献   

20.
梁新权 《岩石学报》1995,11(1):71-76
利用Sm-Nd同位素法测试了海南岛土外山金矿区花岗-绿岩系的15个样品,7个为绿岩中的斜长角闪片岩,8个为花岗(质)岩,分别获得了1700.9±20Ma和1379.7±17Ma的Sm-Nd等时年龄,各自代表了其原岩的成岩时代。同时对花岗(质)岩获得了与1700.9013220Ma相当的1690~1800Ma的Nd模式年龄。对斜长角门片岩则获得2300~2700Ma的Nd模式年龄。这些反映了海南岛于2400Ma、1700Ma、1400Ma左右发生了三次重大构造岩浆热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