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5):592-593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第一届研讨会于2010年6月28-7月1日在同济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8个。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08,29(6):1550
(IS-Shanghai2008)由同济大学主办的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28委员会系列会议“第六届软土地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国际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IS-Shanghai 2008)于2008年4月10~1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胜利召开,该系列国际研讨会每3年召开一次,并且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同时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岩土工程学会、香港科技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全球环境观测网络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环境观测网络发展的新阶段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全球实地观测系统(InSituObservationsfortheGlobalObservingSystems)研讨会于1996年9月10~13日在日内瓦...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7~2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咸阳地热协会在陕西省咸阳市联合举办了“科学开发中国地热资源高层研讨会”。在技术研讨会上,到会的院士、专家围绕当前我国地热开发进展及发展战略、地热勘查、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地热尾水回灌等专题进行了阐述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谢爱红 《冰川冻土》2007,29(6):1018-1018
200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会议的宗旨是全面、系统的评估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环境、水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影响,促进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各研究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6):703-704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8.
SCOPE中国地下水污染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995年7月31日至8月4日,由联合国国际科学组织联合委员会(ICSU)的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地下水污染分委员会、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清华大学联合主持,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了SCOPE中国地下水...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质》2011,(4):F0003-F0003
全国各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及“地质找矿认识论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日至10月28日往北京张开。来自国土资源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部分省(区、市)地勘局、高等院校以及社科界160多私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铀矿地质》2010,(1):34-34
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国遥感信息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交流研讨会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常务扩大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位遥感技术应用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4):477-478
“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中文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IODP—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2.
《沉积学报》2008,26(2):192
“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根据专业委员会决定,第五届全国油气储层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8月在成都市召开。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油气储层及相关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油气储层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促进中国储层地质学与国际研究的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即将问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设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撰写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二次评估报告将于1995年底问世。该委员会于1990年发表了第一个评估报告,1992年公布了补充报告...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TT)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于1999年4月25~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位工程专家、学者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2篇,...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质》2008,(6):16-16
“中国科学界应以地壳运动整体观和地震预测整体观进行地震综合监测与综合预测,走出中国地震预测预防自己的路子”。5月3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流中心,地学哲学委员会发起的“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启示”座谈会上,专家们的讨论异常热烈。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10日至12日,由我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陆相盆地系统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沉积地质专家与石油地质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09,(2):F0002-F0002
舒德干教授男,1946年2月出生,湖北鄂州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学专业,1981、1987年分别在西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长江学者,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常委。其科研成果曾被评选列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工业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办,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工业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年会暨第七届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院(简称中航院)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总结刘广志(执笔)1995年10月15~19日,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在黄山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岩土钻掘设备仪器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在当前探矿机械行业普遍不景气和探矿机械设备迫切需要更新的紧迫形势下召开...  相似文献   

20.
陈彦瑾  蒋艳 《地质学刊》2008,32(4):F0003-F0003
2008年10月30日,江苏徐霞客研究会丁文江研究分会(筹)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省徐霞客研究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和来自南京、北京、上海、无锡、江阴、湖南的专家、学者和丁文江研究爱好者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