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庄矿田湖子地区铀矿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子地区位于NNE向诸广-新兴铀成矿带与近EW向大东山-漳州大断裂复合部位,是华南早、晚两期铀成矿热液活动叠加区、放射性高场区,既有"硅化带大脉"型铀矿产出,又有"交点"型铀矿存在,找矿前景良好.文章在论述下庄矿田铀成矿地质环境、铀成矿特征及铀矿定位条件基础上,分析了湖子地区铀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指出该区今后铀矿找矿方向是:① 6009号硅化断裂带,在其北段找硅化带大脉型铀矿,在其南段找"交点"型铀矿;②新桥-下庄硅化断裂带和6009号带之间成矿部位,寻找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铀矿;③NW向、近EW向辉绿岩脉与NNE向、NE向构造交汇部位(交点),寻找"交点"型铀矿.  相似文献   

2.
黄沙铀矿区位于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青嶂山复式岩体中南部。矿区发育NE向、EW向与NW向3组断裂构造带及NW向辉绿岩脉,铀矿化产于构造带与辉绿岩脉重接、斜接与反接复合部位,该部位是"交点型"铀矿化赋存的有利场所。断裂构造带、基性岩脉、热液蚀变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控矿因素,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此外,通过与下庄"交点"型矿床对比认为,黄沙铀矿区"交点"型铀矿化与下庄矿田类似,且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小水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1)小水"交点型"铀矿床矿石主要由沥青铀矿、方解石和萤石等矿物组成,方解石产于矿脉两壁,萤石和沥青铀矿沉淀于矿脉中间部位;(2)沥青铀矿年龄为71.8~75.2 Ma,与围岩基性脉岩(120~100Ma)之间存在较大的矿岩时差;(3)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δD为-124.44‰~-97.08‰,δ18OSMON为7.40‰~11.02‰,具有幔源同位素组成特征;(4)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矿石与辉绿岩表现出相似性,与下庄花岗岩则具有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下庄矿田小水"交点型"铀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来自地幔,铀源可能直接来自与辉绿岩具有相似源区性质的富集地幔;推测铀的沉淀成矿与富含CO2、F、H2S、U等组分的超临界态成矿流体在临界点附近发生沸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下庄铀矿田湖子地区发现有硅化带型、交点型及碱交代型铀矿化,并且以硅化带型铀矿化为主。深部钻探揭露显示,6009号硅化断裂带主带及其上盘次级构造带内的铀矿体在深部延伸比较稳定。在6009号硅化断裂带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组的深部交汇区内发现隐伏的缓倾斜铀矿体,该矿体严格受平缓断裂构造控制,根据已有地质成果与认识,推测铀矿体往深部延伸有变厚变富的趋势。深部隐伏缓倾斜铀矿体的发现,有望使湖子地区铀矿化点扩大成为中-大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5.
下庄矿区铀成矿条件及找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庄矿区是下庄铀矿田内的老勘探区,前人在该区的主构造带——下庄断裂带深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近年来,对该区进行地表工作及深部钻探研究,有了新的发现:(1)下庄断裂带下盘存在一组与该带走向大致平行,倾向相反,缓倾斜的断裂构造,并且在其中见到新的铀矿化类型和较好的工业矿体;(2)在下庄河沉积覆盖区域找到了隐伏的辉绿岩及硅化断裂构造,为寻找隐伏的"交点型"铀矿提供了依据;(3)在山下村后山402号带、404号带和406号带等深部发现了新的富铀矿体。这些新的发现表明,今后该区的铀矿勘查工作应充分重视平缓的断裂构造组、隐伏辉绿岩以及深部"交点",它们与铀矿富矿体存在密切关系。这也为下庄矿田南部新一轮铀矿勘查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上围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花岗质复式岩体明显受北东向马屎山硅化断裂带和鹅形石英断裂夹持控制,是有利的产铀岩体,已探明291铀矿床和292矿点。岩体内断裂作用强烈,热液蚀变和铀矿化现象普遍。经地质调查,在岩体内识别出北东向断裂6条和北北东向断裂11条及若干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西部的硅化带和东部的石英断裂;北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东部的蚀变碎裂岩带和西部硅化破碎带;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多被中基性岩脉充填,主要包括501~504号脉。北北东向断裂与铀成矿关系最密切,是容矿断裂。断裂的规模和产状控制了铀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展布形态,断裂性质控制了铀矿化类型,断裂变形程度控制铀矿化蚀变分带,断裂与中基性岩脉复合控制了富铀矿体的产出形态。  相似文献   

7.
下庄“交点”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点"型铀矿是下庄矿田今后找矿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铀矿化产于基性岩脉与区域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化及矿体产状由两者共同控制。在归纳分析区域断裂构造和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围岩蚀变、地幔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的找矿方向及找矿标志,为该地区"交点"型铀矿的研究与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竹山下铀矿床是粤北下庄铀矿田内大型铀矿床之一,铀矿化类型为"交点"型和硅化带型。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竹山下铀矿床4种不同类型黄铁矿进行元素含量分析及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交点"型矿石中黄铁矿相对富集Pb、 Cu、 Co、 As、 Ni、 Se、 Bi、 U、 Sb、 Zn等微量元素;"交点"型铀矿化形成于中深部高温环境,成矿热液具有地幔流体特征,成矿过程硫来源与该区花岗岩中黄铁矿的硫来源一致或者相似,花岗岩中的黄铁矿可能为该期成矿事件的产物;竹山下矿床在垂向上表现出越往深部硫逸度越低的特征;"交点"型和硅化带型中黄铁矿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成矿热液来源,且与辉绿岩中黄铁矿配分曲线相似,表明该区成矿热液具有深源性。  相似文献   

9.
李建红  夏宗强 《矿物学报》2011,(Z1):251-252
贵东产铀花岗岩岩体分布在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属于吴川-四会断裂带的北段。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以及与成矿作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然而,岩体只在其东部产出有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岩体的西部目前还只发现有少量的铀矿点和矿化点,没有发现铀矿床。岩体东部已知矿田还有多大的铀资源潜力、岩体西部是否确实无矿床存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将对该区的铀资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下庄矿田鲁溪地区笋洞岩体花岗岩特征,U含量、Th/U比值等特点进行研究,推测鲁溪地区具备较好的铀成矿物质来源。对铀成矿紧密相关的控矿构造和基性岩脉的展布特征、分布规模,揭露情况,以及与成矿紧密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进行了研究,预测鲁溪地区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并根据成矿条件,把铀矿化类型确定为硅化带型和"交点"型。  相似文献   

11.
张万良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2):152-161,187
下庄矿田是我国落实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床和矿点分布在贵东岩体的东部,受构造、岩性联合控制,矿化类型有硅化带型(群脉型)、交点型、蚀变碎裂岩型和花岗岩外接触带变质砂岩型,矿床形成后经历了华南地壳的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成矿后的构造活动研究表明,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是矿田的保矿构造,它们形成时代较新,联合控制了下庄断块的下陷,保护了之前形成的铀矿免受或少受侵蚀破坏,这也是贵东岩体东部有矿西部无矿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处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接合部位,属秦岭褶皱系的桐柏-大别褶皱带,位于灵山岩体西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放射性高场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利于铀及多金属矿产成矿.以热液型铀矿主要控矿因素为研究内容,分析了柳林铀矿床铀矿化特征和成矿规律,构建了研究区铀矿床成矿模型,对指导该区铀矿找矿以及同类型铀矿床找矿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及放射性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下庄矿田帽东地区铀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帽东地区铀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岩性和构造条件,是下庄矿田富铀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群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是该区今后模式找矿的主要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次研究区域为赣粤交界处下庄铀矿田区,区内交点型铀矿严格受断裂构造与辉绿岩脉复合轨迹控制,铀矿几乎无磁性但辉绿岩脉磁性较强,研究任务是寻找地下隐伏辉绿岩脉。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显示该区磁异常幅值常在正负几十纳特之间,通过ΔT平面等值线图难以判断辉绿岩脉分布,但其化极后0°方向水平一阶导数等值线图的正值与辉绿岩脉对应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5.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已探明林家、双头埠、新安埠3个铀矿床及众多铀矿(化)点。文章对盆地内铀矿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铀矿化受地层、构造、次火山岩、中基性脉岩等联合控制。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及下二叠统安洲组、栖霞组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层;基底近EW向、NE向断裂是导矿构造,铀矿床定位于两者的复合部位;NW向断裂、推(滑)覆断裂、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也是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控矿为主,西部以推(滑)覆断裂为主;次火山岩及中基性脉岩的侵位不仅为铀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流体来源,还提供了有利的矿化剂、还原剂。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及中基性脉岩为主要找矿线索,西部则以推(滑)覆断裂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安徽黄梅尖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区内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铀矿,铀矿化受地层、断裂、岩浆岩及热液活动控制。通过开展地面伽玛能谱、伽玛总量、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黄梅尖地区典型铀矿床(点)的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该区铀矿床(点)一般位于伽玛偏高、能谱铀异常场—高场梯度带上,含矿断裂的电性特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通过总结该类铀矿床(点)的地质特征,圈定了黄梅尖岩体成矿远景区和8413矿床东侧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寻找同类型铀矿有利地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深断裂的控矿作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物质来源、辉绿岩与硅化带的空间关系,以及普通物探成果和钻孔揭露情况等的研究,展望了下庄矿田深部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湖南会同早禾田矿床是湘西新元古界中发现的铀矿床,是中南地区唯一产在板溪群变质岩中的热液型铀矿床。铀矿体赋存在硅化断裂带及其两侧层间断裂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纺缍状,产状与地层及断裂构造基本一致。通过对本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控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碳硅泥岩型沉积-热液-淋积亚类铀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下庄矿田基底的控矿作用及其有关地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达忠  薛振华 《铀矿地质》1994,10(3):150-155
本文提出武夷及其邻区存在两个裂陷槽及一裂隆,鹰潭-南城-安远-河源韧性断裂带为东部的火山岩型与西部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地质分界线,指出了加里东运动在本区的突出作用是使裂隆基底岩石发生混合花岗岩化作用。根据下庄矿田及其外围发现较深变质的岩石和较大规模韧性剪切糜棱岩带,得出下庄矿田是古老基底加里东热穹隆区多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由于铀成矿作用赋存于初、脆性两种构造中,建议重新划分矿化类型以指导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祭面关地区位于江西省北东部,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广渡-横溪火山盆地中部。本区已探明1个铀矿床、 2个矿点、 6个矿化点及大批异常点,显示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控制的铀矿集中区、矿带、矿床、矿(化)点等不同层次特征分析,认为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NE向基底断裂控制横溪铀矿集中区的展布;NW向祭面关断裂控制了该区铀矿带的展布;基底断裂交汇部位控制铀矿床、矿(化)点的定位;基底次级断裂以及火山机构控制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不整合界面控制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产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找矿方向,认为NW向祭面关断裂旁侧具有寻找构造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潜力,南雄组与石溪组不整合界面具有层间破碎带型铀矿化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