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通渭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钻孔设计、布极方式、观测方式、技术措施及测试指标进行系统总结,用形态法及均方差法对原地面观测系统和新建井下观测系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的映震能力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井下观测系统能够抑制地表电磁干扰,信噪比和数据的离散度较地面观测系统有明显提升,对其附近地震有一定的响应;可抑制因气象因素引起的浅地表地电阻率变化,提高数据稳定性,缓解地电观测用地与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的矛盾,是地震电磁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陇南汉王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受地表干扰明显,映震能力较差,为抑制干扰、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体现深井效能,在充分利用原有井孔基础上改进电极空间分布来优化观测布极,放弃使用地面供电电极,采用中间电极替代,构建新的观测装置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的观测数据信噪比明显提升,季节性变化幅值变小,自然环境干扰及人为活动产生的离散电...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研究地形变连续观测资料的周期分析法,可以避免使用辅助观测量的缺陷。所作的试验证明,在处理资料方面可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周期分析法还可用来对我国现有台站的抗干扰性能、干扰的卓越周期及排除干扰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排除形变观测数据中降水干扰的数学和物理滤波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排除干扰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动态系统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熟台水管仪与垂直摆2009~2015年观测数据,研究了气压、降雨、气温、洞温等因素对地倾斜观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对地倾斜观测数据干扰最为显著,表现为NS分量发生南倾,EW分量发生西倾,量级上NS分量受干扰程度比EW分量大,垂直摆受干扰程度比水管仪大;气压变化影响表现为短周期扰动,并导致日值曲线出现短时间畸变;气温及洞温变化影响观测值出现明显的年变规律和年变幅变化,对日观测值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安徽省洞体地倾斜观测数据异常跟踪分析产品资料,研究引起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事件。结果表明,洞体地倾斜观测数据受系统故障、人为干扰影响显著,影响因素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系统故障中传感器故障普遍存在,传感器故障、超量程故障属高发因素,占比70.9%;在人为干扰中,仪器检修、进洞、标定、调零普遍存在,调零、进洞属高发干扰,占比74.1%;泾县、佛子岭倾斜观测因洞室条件不足导致干扰事件频发,干扰事件与台址、洞室等条件密切相关,与洞室覆盖厚度、进深、密封门存在一致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地磁、地电场观测手段为例,分析观测数据受晋南线直流输电工程干扰的数据变化情况。初步分析表明,晋南线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对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地磁场、地电场观测数据干扰明显。  相似文献   

8.
许多前兆观测序列无理论值可循,又受环境因子干扰,因此很难评定质量和识别异常。本文从系统论、控制论出发,用M(t),S(t),η_1(t)和η_2(t)四个状态变量的动态灰箱,拟合并推估观测系统的正常变化。客观地建立评定信息和识别异常的准则与定量标准。 最后处理了若干跨断层地形变和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证实本法能对各台站观测环境和质量作出客观评定;且能更好地排除干扰,提高信息分辩能力,增进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也能为活断层和工程场地烈度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使用全国23个国家测震台站和17个实验台站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数据,研究特定尺度(限定频带内)的背景噪声特性,分析利用分形方法监测台站观测系统运行状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形方法具有较强的时域性,定量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基本不受观测系统参数约束,可用于台站观测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减少正常记录瞬间中断和引入人为干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厦门地震台数字化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厦门台DSQ型水管倾斜仪2004—2007年的观测资料作了质量评定,并对影响观测资料精度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资料的一般性质量评估均满足形变规范要求,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表征资料内在精度的噪声水平及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水平同国内先进台站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3)影响厦门台水管仪观测资料精度的主要干扰因素为海潮干扰。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估计观测序列所包含的各种成分,评定台站的观测环境、观测质量及对地形变的监测能力,加深对观测数据的理解,准确识别震前异常,以温泉台体应变为例,选择体应变、辅助观测及气象三要素等观测数据,利用别尔采夫滤波、小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温泉台体应变观测各周期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特征。结果表明:1)温泉台体应变年周期变化的影响因素可能为钻孔水位,体应变相位滞后水位约31 d;2)气压是温泉台体应变月波的主要影响因素;3)固体潮汐是温泉台体应变日波、半日波的主要影响因素;4)温泉台体应变与水位、气压、固体潮汐等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BD-3试验星上搭载了Ka频段星间链路(ISL)设备,可进行Ka波段对地观测。推导了星间链路时分观测体制双向时间同步的数学模型;以ISL星地观测数据为样本分析ISL体制时间同步的可行性,并与L波段观测结果比对。结果表明,ISL体制钟速拟合参数与L波段结果一致性较好,7 d和3 d弧段拟合精度在1 ns以内,1 d和1 h弧段拟合精度均在0.2 ns以内,较L波段拟合精度有所提高,其中1 d为最优拟合时长;利用7 d的实测星地钟差进行向后1 d的钟差预报,结果显示,ISL星地钟差1 d预报误差为2 ns,较L波段预报精度略有提高;最后采用星地星间联合钟差观测,2 d内观测残差为0.52 ns,验证了ISL钟差观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开展500kV和220kV高压输电线路对GPS观测的影响实验,发现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和无线电干扰对GPS接收机内部噪声无显著影响,而GPS观测的多路径效应受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显著,并且其影响量值与电压值及与高压线的距离成正比。同时,高压输电线路对接收机捕获数据的性能、接收机钟的稳定性、观测信号L1、L2载波信噪比、观测值周跳以及基线和点位坐标的解算精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RANSAC算法剔除观测数据中的离群值,再使用线性内插法进行补全,利用整体投影计算的思想提取两点间的相对重力值,并对其精度和标准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动态重力观测的残差最大值为4.641 μGal,重复性标准差最大值为4.384 μGal,均优于5 μGal。该方法可获得较高精度的重力观测数据,为在复杂环境下获取相对重力值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压力式水位仪误差来源于压力测量误差、水密度取值误差和重力加速度取值误差,其中后两者引起的误差与水柱高度有关。对我国地震井水位观测网的水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取值误差进行分析,大部分观测井水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取值误差引起的水位观测误差基本上可以忽略。为了减少仪器的观测误差,水位传感器投放深度不宜过深,水位观测井筒水温不宜过高。对于个别矿化度大、富气泡的观测井和水温较高的非自流井,密度影响不容忽视。最后,对近几年来招标采购的水位仪器的测试情况进行总结,认为采用压力输入法与模拟井孔法相结合来测试压力式水位仪器的观测误差更为科学和准确。  相似文献   

16.
鉴于三频GNSS在削弱观测误差方面的优势,基于GNSS三频载波观测独立等精度的假设,在利用滑动多项式拟合实现三频载波无几何无电离层GIF组合观测精度快速估计基础上,研究了一种载波观测精度快速估计算法。GPS和BDS三频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三频载波观测精度的快速估计,为快速精密单点定位提供准确的随机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7.
首先研究多类卫星的轨道回归周期特性并推导相应公式,然后讨论基于观测值域的多路径消除算法,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观测值域多路径误差修正的方法,使GPS、BDS和GPS+BDS平均定位精度在北、东和高程方向分别提高42%、38%和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