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北京房山岩体的主体——花岗闪长岩,长期以来一直划分为三个(环状)相带。作者不认为是三个“相带”,而是多次上涌岩浆形成的不同单元。文中阐述了具有论据,并对各单元进行了命名。加上与之呈脉动型侵入接触的石英闪长岩,将房山岩体划分为四个填图单位——单元。并将房山岩体的四个单元及周围地区规模较小的岩体,归并为高一级填图单位——序列,并命名为房山序列。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富水基性杂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秦岭富水基性要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带北侧,为新元古代深成岩岩体。通过1:5万地质填图将该杂岩体划分为5个岩石谱系单位:金盆中细粒石岩单元、黑潭沟细粒暗色变辉长岩单元、马槽沟中粒变辉长岩单元、丁家沟中粒变辉长闪长岩单元和八里湾变角闪石黑云母二长岩、正长岩单元,合并为一个序列--富水序列。依据接触关系、包括特征确定了其侵入序次,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岩浆演化序列,在岩石矿物组成、岩体成分、微量元素有稀土元素组  相似文献   

3.
湖北黄梅复式岩体位于大别造山带南缘,其从老到新可分为乱泥滩、向对门、长邓家、石地洼、月行坳等5个单元,归并为黄梅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黄梅复式岩体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复式岩体形成于白垩纪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环境下。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小河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定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河岩体是一个“I”型高位深成岩体。采用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依结构演化序列将小河岩体划分为甘沟、后沟两个单元,归并为小河超单元。通过对岩体构造、包体、空间位态和区域构造特征等分析,提出小河岩体为顺基底拆离断层经基性岩墙拓宽通道—被动上侵顶蚀—类岩墙扩张式就位的复合定位机制。中条期伸展构造为岩浆生成、侵位提供了热动力及潜在空间。  相似文献   

5.
鄂拉山东北段都龙超单元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国忠  安勇胜 《青海地质》1996,5(2):11-20,42
都龙超单元是一个大型中酸性复式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 源岩浆演化的理论,结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包括特征及各侵入体的接触关系等,将该岩体进行了系统的解体,圈定出23个大小不等的侵入体,进一步归并为5个单元和一个超单元,建立了区内的岩石谱系单位。  相似文献   

6.
滇东南薄竹山复式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世涛  陈国昌 《云南地质》1997,16(3):222-231
薄竹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1989年~1994年间,笔者在进行1:5万老寨街幅和老街子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应用岩石语系单位划分方法将其分解为23个侵入体,建立了7个单元,归并为2个序列和一个独立单元。岩石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各单元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时期在白垩纪~老第三纪之间,从早期到晚期岩石结构由一期结构向具有二期结构和微花岗结构演化,成分由偏基性向偏酸性、碱性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7.
浙江梧村岩体是一个主要由石英二长岩、二长岩组成的中生代复式岩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岩体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依据侵入体之间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岩石地球化学、结构构造等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大山、沐尘、下坞等3个岩石单元,归并为梧村超单元。从早期到晚期,岩浆的侵入具有明显的反序特征,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三个单元在格局上呈刺破式同心带状型式,这种就位很可能属于刺穿式底辟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梅川杂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会聚带之东南麓,其从老到新可分为陶斯垴、南泉、杨铺、赤铜山、宋家埂、鹊儿坡、赵俊等7个单元,归并为梅川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梅川杂岩体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杂岩体形成于燕山期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打古寨复式花岗岩体处在江西省宁都县桃山复式岩体北东部,位于桃山铀矿田内,出露面积约30 km2,岩体内分布5个铀矿床及众多异常点、带,但打古寨复式岩体尚未达到彻底解体的深度,各侵入体含铀性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缺乏系统研究。文章根据侵入体-单元-序列的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以及岩石成分、结构构造、侵入接触关系等,将打古寨岩体划归中-晚侏罗世侵入时序,共圈定侵入体7个、建立单元4个,归并为打古寨岩石序列。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铀矿高度集中分布在打古寨序列中是多因素决定,构造是主要因素,且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构造活动产生岩浆,并为铀成矿提供成矿空间,伴随岩浆活动带来铀成矿物质,当岩浆活动中心迁移到打古寨岩体,岩浆分异作用完全,铀在岩体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
玉华山岩体是一个高位复式深成杂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方法,将该杂岩体划分为窑里超单元、蜜蜂街超单元、玉华山超单元和桃溪独立单元,并通过对其组构、变形、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特征的分析,提出其定位的隐爆拓宽机制、岩墙扩张机制及火山口塌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内蒙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地质学报》2009,83(10):1505-1514
碱长花岗岩在国内外普遍以含多金属元素、特别是稀有金属矿化为特征,该类矿化岩体在我国多分部在华南褶皱系,而产出在内蒙西部的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是我国北方地区少见的一个大型稀有金属矿化体,由于前人工作不多,对其认识较浅。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其岩石学、成矿学及成岩、成矿机制等方面做了较多细致、深入的工作,表明该岩体是一个壳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而成的碱长花岗岩体,岩体除铷含量较高外,其中的铌-钽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碱长花岗岩还是钨、锡、铍资源的源泉,同时派生出的大型萤石矿和文石-方解石矿产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成岩、成矿实践和理论认识,这对在区域上扩大与这类岩体有关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横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月山矿田内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之一。本文对五横岩体中1个辉长闪长岩、3个闪长岩和1个二长闪长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得到年龄值为分别为139.6±1.6Ma、139.3±1.3Ma、140.1±1.4Ma、140.0±1.6Ma以及132.9±1.5Ma,表明闪长岩和二长闪长岩为不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地质特征,将五横岩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岩体。基于区内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将月山矿田内侵入岩划分为两期,早期侵入岩主要为闪长岩类,成岩时代为138~140Ma;晚期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和正长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123~126Ma。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五横岩体具有较好的矽卡岩型铜金铁矿床成矿潜力,其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发生于区域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3.
白山钼矿赋矿岩体为花岗斑岩,其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Ce,Zr等),以及具有LREE富集的右倾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根据矿物稀土元素作为示踪剂提供的信息表明,含钼矿物的石英脉稀土元素组成和分布模式与壳幔同熔型花岗岩有众多相似之处,推测该成矿物质来源与花岗岩岩浆有关,来自同一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演化阶段向板内转化的构造环境,并具相同的成岩方式与成岩成矿同期。  相似文献   

14.
阿奇山花岗岩体为大型岩基,主要由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上,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现出比较相似的特征,因此它们很可能是同一期岩浆作用多次脉动形成的。结合锆石U-Pb测年及岩石矿物学证据,该岩体应为海西晚期(晚二叠世)板内伸展作用阶段形成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16.
相山铀矿田巴泉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与铀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龙 《铀矿地质》2012,(5):273-280
巴泉铀矿床位于相山矿田的北部边缘,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铀矿床。隐爆角砾岩(筒)是由与相山火山机构有密切联系的燕山晚期侵入于震旦系变质岩中的潜花岗斑岩岩枝发生隐爆作用而生成。矿床是多阶段岩浆活动、多次隐爆作用和多期铀成矿作用互为响应、连续发展地质过程的产物,是集岩浆岩体-角砾岩体-铀矿体为一体的综合地质单元。燕山晚期潜花岗斑岩浆和英安玢岩浆的侵入、隐爆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运动,对铀成矿乃至矿床的形态和规模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具有脉动性、隐爆性,显示隐爆角砾岩岩性的复杂多变,矿化蚀变种类、组合和强弱变化具有规律性。铀矿体(化)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和震碎角砾岩中,矿化显现出中富边贫、上强下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湖南香花岭复式碱长花岗岩体侵入期次关系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启东 《湖南地质》1991,10(4):289-294
香花岭碱长花岗岩为一复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体之间的接触关系、白色和绿色含铍条纹岩以及磁铁矿条纹岩与不同期次侵入体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天庙、塘官铺、太平和新风不同矿化组合与不同期次侵入体之间的成因联系以及遥感图像中的环形构造特点和差异明显的Rb-Sr同位素等时年龄表明该岩体是两期四次碱长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燕山早期的三次岩浆侵入与本区矿化关系密切;而燕山晚期的一次岩浆侵入与矿化无关。上述认识可对矿区的某些地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杨建文 《江苏地质》1998,22(3):176-181
广东塘蓬岩体中发育两类不同成因及时代的花岗岩,采用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确定塘蓬主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海西期(204Ma);应用Sm-Nd同位素,采用二元混合模型确定塘蓬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改造型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
N.D.J. Cook   《Lithos》1988,21(4):247-262
Exposures of the Anglem Complex (Cretaceous) at The Neck, northeastern Stewart Island consist dominantly of diorite, microdiorite, tonalite and granite. Dyke-rocks include microgranite, microdiorite, andesite and microgranodiorite.

A Diorite Suite composed of hornblende gabbro, diorite and quartz-bearing diorite forms a complex association of basic to intermediate lithologies with highly variable grainsize. The Heterogeneous Suite formed in part by mingling of diorite and tonalite intrudes the Diorite Suite. Enclaves within this suite show highly variable margins, from sharp sometimes crenulated and apparently chilled contacts, through to diffuse contacts. Prior to, and during intrusion of this heterogeneous magma, significant textural modifications of dioritic enclaves occurred, and some important controls on this modifica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Aspects considered include contrasts between the host melt and enclaves in temperature, viscosity, chemistry, volatile content,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sation. A liquid immiscibility model is discounted in favour of the magma mingling model. Subsequent intrusion of granite was followed by a porphyritic microgranodiorite. Microdiorite and microgranite dykes intrude all of the above rock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microgranodiorite. Coexisting microdiorite, microgranite, and composite microdiorite-microgranite dykes in the one dyke swarm also provide compelling evidence for magma mingling.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The Gaojiacun intrusive complex is one of the numerous ultramafic-mafic intrusions i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It was mapped during the 1970s and studied mainly by Chinese scientists (e.g. Geological Team 106, 1975; Shen et al., 1986, 1989; CGGJC, 1986; Yang et al., 1993; Li et al., 1995; Shen et al., 2003; Zhu et al., 2004a). Since the year 2000,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PGE consumers. While the country can produce only less than 1 ton PGE/year, the Ch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