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多混沌映射和输出反馈的图像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结合多个Logistic混沌映射和逐段正弦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通过m个Logistic混沌映射的多次迭代,分别产生m个分段正弦混沌映射的初值和参数值,由m个分段正弦混沌映射迭代产生图像加密密钥序列,并引入密文输出反馈机制,对图像像素值逐点进行2轮异或加密。实验表明,该算法使密文对明文和密钥都充分敏感,加密图像像素值具有类随机均匀分布特性,相邻像素具有零相关特性,而且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加密速度快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标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含义、规则定义等进行了扩展,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基于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法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动态扩展模型,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元胞自动机结构简单且具备模拟复杂系统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流体力学、地球物理等领域。然而,现有元胞自动机以欧氏空间为约束进行地球系统过程模拟,忽略了地球重力等天然约束,导致计算过程中元胞状态的传递方向与真实运动的趋势方向不相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最终的模拟结果。本文提出了地球系统元胞自动机这一概念,并从元胞表达及构建、邻居模型等方面设计了基于SDOG-ESSG格网的地球系统元胞自动机框架。由于演化规则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因此本文进一步以地壳的热传递为例,通过对热力学方程离散化设计了相应的演化规则。最后,借助公开的数据源开展了地壳热传递元胞自动机模拟的初步试验,并与一定区域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展开了比对。试验表明,与数值模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模拟结果相对误差控制在27%以内,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可作为地球系统过程模拟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地籍学     
CH20041388基于灰色局势决策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型=Urban Expansion Model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of Decision-Making with Grey Situation/刘耀林,刘艳芳(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明冬萍∥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7-13对标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含义、规则定义等进行了扩展,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基于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法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动态扩展模型,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验证。图4表2参15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混沌图像密码的选择明文攻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广义猫映射和加法模运算的混沌密码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了该密码设计上的几处瑕疵。在选择明文攻击下,该密码系统在1轮加密时不够安全,仅选择3幅明文图像就可破译。讨论了该密码在多轮加密时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约束条件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不足,对标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涵义、规则定义等进行了扩展,探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政策及相关规划约束、邻域耦合、适宜性约束、继承性约束及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广西东兴市为例进行了模型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元胞空间分区及其对GeoCA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新利  邓祥征  陈勇 《遥感学报》2011,15(3):512-523
采用双约束空间聚类方法对元胞空间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分区分别求取元胞转换规则,从而提高 元胞自动机的模拟精度。以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双约束空间聚类的分区元胞自动机模型对 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并利用逐点对比法和Moran I指数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 表明:(1)采用双约束空间聚类算法对元胞空间进行分区,可以保证同一分区内的元胞既在空间上邻近,又具有相对一 致的非空间属性信息,分区效果较好;(2)与不分区元胞自动机模型和基于空间聚类的分区元胞自动机模型相比,双约 束空间聚类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尤其是在空间形态和整体结构上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及城市土地利用演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将综合了几何和非几何属性的地理特征概念引入元胞自动机,构建了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概念模型。通过对深圳特区土地利用演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地理特征CA可以更真实地描述元胞地理信息、局部空间关系和演化规则,理论上是可行的;基于地理特征的城市土地利用演化CA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获取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思路,综合遗传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构建了一个基于Matlab平台的遗传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并以长江口北岸为例,构建了其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演化模拟与预测,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ANN-CA模型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充分利用了人工神经网络获取模型大量空间变量参数的优势,简化了土地利用转化规则的定义。该模型更全面地考虑了土地利用演化的空间影响因子,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是对人工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改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置乱的方法,利用Arnold变换对数字栅格地图的像素位置进行置乱处理,使地图数据表现为混乱无序的图像,以达到数据加密的目的。依据数字地图数据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地图数据置乱方法以及合理的置乱数据恢复方法,并编程对置乱与还原效果及程序运行效率进行了验证。证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实现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的置乱与恢复,以保证地图数据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将静态的纸张和影像地图及传统的各类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电子信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怎样将栅格数据矢量化。通过在国产软件SuperMap环境下进行栅格数据矢量化过程,详细描述了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地图配准和镶嵌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栅格地图复合式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复合式数字栅格地图水印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数字栅格地图的不同频域块中分别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和脆弱性数字水印。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相比一般影像数据具有较高亮度,低频分量具有更高感觉容量的特点,在地图的小波低频域上自适应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版权保护功能;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利用抖动调制技术在小波高频域中嵌入脆弱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内容完整性认证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地图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认证,同时对常见的各种攻击诸如JPEG压缩、锐化、剪裁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特性,运用小波变换工具,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征,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数字栅格地图可见水印算法。首先,对可见水印信息进行扩展等预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数字栅格地图的视觉重要区域来选择水印嵌入位置,水印嵌入位置由人类视觉系统特征和地图数据特性共同决定;最后,将可见水印自适应地嵌入地图所选择嵌入区域的小波域中。对提出的水印算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差性,同时还较好地保持了可见水印和原地图的视觉特征,以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方式保护了数字栅格地图的版权。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三维影像地图在全球的推广改变了地理空间信息的原有服务模式,促进了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成为当前地理空间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栅格数据作为影像地图系统的基础数据,它的高效组织是系统成功的关键。本文将对网络三维影像地图系统的栅格数据组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基于本文的方案组织"神州遨游"系统的栅格数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同类软件的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Spatial modeling methods usually use pixels and image objects as fundamental processing units to address real‐world objects, geo‐objects, in image space. To do this, both pixel‐based and object‐based approaches typically employ a linear two‐staged workflow of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ixel‐based methods segment a classified image to address geo‐objects in image space. In contrast, object‐based approaches classify a segmented image to identify geo‐objects from raster datasets. These methods lack the ability to simultaneously integrate the geometry and theme of geo‐objects in image spa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Geographical Vector Agents (GVAs) as an automated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unit to directly address real‐world o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The GVA is a distinct type of geographic automata characterized by elastic geometry, dynamic internal structure,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rules. We test this concept by modeling a set of objects on a subset IKONOS image and LiDAR DSM datasets without the setting parameters (e.g. scale, shape information), usually applied in conventional Geographic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GEOBIA) approach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VA approach achieves more than 3.5% improvement for correctness, 2% improvement for quality,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completeness to GEOBIA, thus demonstrating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GVAs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多级栅格网络地图是当前网络地图的重要使用形式,通过对其海量栅格图像数据组织方式的研究,设计了图像转换的数学基础,根据当前常用网络地图的情况,分析了地图分级层数确定的方法,对各级地图表示内容进行了选择设计,并根据符号设计的主要方面,研究了基于视觉连续性的地图符号设计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栅格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常规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栅格化的误差,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栅格化误差存在空间上的"此消彼长"现象。建议采用结构性栅格数据来改善栅格化误差分析,对误差作基于格网的量化计算,并标记在单元格上。它能有效地区分"此消"与"彼长"导致的误差,使面状要素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且容易进行误差的量化分析与表示。  相似文献   

18.
The conventional raster‐based least‐cost path technique, in which the connectivity graph is constructed by treating each raster cell as a node and linking each node to its adjacent neighbor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optimum paths in space. Unfortunately, paths calculated with this method are subject to distortions that stem from the imposed node‐link structure. Due to the distortions, the calculated paths may be longer than the true optimum paths in continuous space, and because of this, they may also look highly unrealistic when displayed on a map.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he quality of the raster‐based path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larger connectivity patterns on the one hand, and placing nodes on the sides of the cells of a raster instead of at their centers, on the other.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of the quadtree structure is examined. The different methods are evaluated against three different datasets using the cost distance of the calculated paths and processing times as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ster‐based path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evaluated techniques, although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s also depend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underlying cost raster.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ASP.NET与SVG的WebGIS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WebGIS的快速发展,在WebGIS中以矢量的方式快速传输、浏览电子地图,是当前GIS研究的一个热点。ASP.NET具有强大的Web开发功能。SVG是一种基于XML的用来描述二维矢量图形和矢量/栅格混合图形的标记语言,本质上是XML在网络上表达图形图像的一种扩展应用程序。利用ASP.NET强大的Web应用开发功能与SVG矢量传输与显示功能,可构建功能较为强大、性能较为优化、数据较为安全和开发成本较为低廉的WebGIS。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与SVG技术的WebGIS平台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