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兰木伦河谷彩红外航空摄影成果通过评审验收受华能精煤公司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研究中心承担的乌兰木伦河谷地带彩红外航空摄影,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已圆满地完成任务。乌兰木伦河航摄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交界处。本次航摄是继1987年和1988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应用最新航摄的彩红外航片解译调查城市用地适宜性,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和地质构造条件,进行合肥城市用地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新航摄的淮北市彩红外航片,对淮北市北区城市用地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淮北市北区城市用地特征  相似文献   

4.
介绍吨托滑坡的彩红外航片解译及发现和彩红外正射影像地形图遥感综合调查,叙述吨托滑坡区域环境地质条件、滑坡基本特征;进行滑坡成因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源远流长。长江下游河段具有流量大、比降小、江面宽阔、沙洲众多等特点。结合长江下游河段整治与港口等沿江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我们应用多时相航空象片(包括八十年代航摄的彩红外航片)对长江南京—长江口段岸线变迁(1954年—1984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矿局科研所遥感组,1985~1986年在鸣皋幅1:5万区调中进行了遥感地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和经济效益。该图幅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属中低山区,区内主要为元古界地层,基岩大部裸露,故其地质解译程度较高。这次遥感试验所使用的航片,是1984年4月地矿部摄制的1:2万比例尺的彩色红外航片。经过试验表明,彩色红外片明显优于黑白航片,由于彩色红外片分辨率高,在测区内大于1m的岩层一般都能解译出来,因此它可以获得黑白航片和野外不易觉察的一些信息,例如图幅北  相似文献   

7.
国道318、214线藏川滇部分区段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工作路线公路地质灾害的解译实践,讨论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技术方法,介绍各类地质灾害的影像特征及其解译标志。分析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对公路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以彩红外航片为主,TM图像为辅,经地面检验综合解译是公路地质灾害调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于1990年10至12月采用海燕号轻型飞机与AφA-41型航摄仪匹配,在江西省东乡—礼陂、茅排和邹家山的三个测区完成了2千多km~2的彩红外航空摄影任务。航摄比例尺为1:20000;1:12000和1:8000,为该区铀(金)矿地质研究和矿区测图提供了大量航片和有关资料。近一年来,本航片通过解泽、野外验证,邹家山测区作了1:2000的航测控制测量,外业调绘和内业成图,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用户欢迎。核工业华东地质勘探局270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9.
淮北市北区地表水体及采空塌陷遥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淮北最新的彩红外航片,圈定本区地表水体,统计了其面积;分析了煤矿采空塌陷形成机制,建立了采空塌陷的遥感解译标志,以此圈定了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分布范围,并对塌陷区内的土地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彩红外航片、TM卫星图像)地质构造解译和编图,根据线性断裂和环形构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线、环高密度分布区是多期次岩活动的中心和内生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区。另外,大型环形构造和环形构造群簇区簇区往往控制着基底褶皱方向的展布。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评价,其应用效果有新的突破,是今后遥感工作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研究,通过对大比例尺彩红外航片的解译,从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入手,对高速公路地质评价程度有了新的提高,为公路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关中盆地是一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发育、活动频繁,并蕴藏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1990年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遥感中心利用卫星遥感(Tm6)热红外信息,结合航空遥感热红外调查及地面遥感热红外测试结果,对关中地区地热资源卫星遥感(Tm6)热红外地热信息进行了提取试验,综合编制了1:20万《关中盆地地热资源遥感地质图》。本次试验使用的资料是三门峡幅(1986.10.30)、西安幅(1987.11.9)和宝鸡幅(1989.9.15)的卫星遥感(Tm6)原始影像磁带。经计算机处理并绘制出彩红外图,然后在彩红外图上圈定温度界线并提取地热信息,最后一次转绘成1:20万关中盆地卫星遥感(Tm6)热红外异常图。  相似文献   

13.
利用ERDAS和MAPGIS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的提取和符号化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遥感解译过程中更好地将点线类遥感信息进行符号化表达、并准确地获取其各类属性值,本文结合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与国产GIS软件MAPGIS的特点,分析了二者联合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提取的可行性;制定一套利用二者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提取的可行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地质灾害体的解译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可进行点线类遥感信息的提取与符号化表示,可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徐丽华  朱恺军  陈鹏  张强 《地质论评》2011,57(1):133-140
桂西—滇东南区域植被覆盖茂盛,高覆盖的植被遥感信息相对于地质遥感信息而言是一个很强的干扰。本文以桂西—滇东南的锰矿化信息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度高的下雷—大新区域TM遥感影像为例,利用基于主成分变换的铁染遥感异常信息、羟基异常信息和泥岩碳酸岩异常遥感信息提取,以及基于SAM和实地地物光谱测量的基础上提取的氧化锰露头的遥感信息,研究结果与已知锰矿化信息的空间分布区域有较高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对于遥感找锰矿的宏观靶区框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论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信息论的观点,阐述了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含义,即遥感信息包含了物质信息和场信息两部分。可以简单地认为它是时间、光谱和空间纹理特征的函数,对它的深入理解,促使了遥感信息提取与识别方法的改进与提高;评述了传统的灰度统计模式识别、纹理特征分析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遥感图像识别技术,认为信息提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展基于遥感影像理解的专家信息系统;并从信息论角度,指出了有关地质应用的遥感信息内涵、遥感信息时间特征的重要性以及遥感应用预处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哈图金矿岩石在0.4~2.5μ的反射率时含金蚀变玄武岩最高,其吸收峰,硅化为2.45μ,碳酸盐化为2.34μ,羟基为2.205μ。MSS卫片仅圈出蚀变带,彩红外航片仅能区分矿床构造和岩性,而窄带红外影象则可圈出含金蚀变体,进而找出金矿新靶区。  相似文献   

17.
徐凯  薛重生 《地学前缘》2002,9(3):12-12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以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多传感器以及全天候的特点为地学研究提供对地观测数据,促进遥感地学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但是,遥感的应用水平却大大滞后于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卫星发回的遥感数据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对遥感信息认识的不足和对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水平的滞后,使遥感数据中隐藏的丰富知识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造成了遥感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及其应用价值的降低。因此,遥感信息的提取能力与效率。以及对遥感信息的理解和分析将成为未来遥感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春平  王常磊  唐雅梅  陈斌 《安徽地质》2023,(3):274-276+281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主要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地理信息解译,由于遥感影像航摄时间、航摄季节及传感器的不同,同一地物遥感影像表达不一致,在数据生产过程中会影响作业人员解译。本研究探索利用近几年的外业调查数据和各类地理要素解译样本建立影像样本库管理系统,用于辅助内业人员对影像判读、提高解译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信息与华北平原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遥感已成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信息源。50年来对华北平原的认识过程,为遥感分析提供了判断和推理的理论依据。卫星遥感信息具有宏观概念与微观论证相结合的特点,为研究华北平原第四纪环境变迁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和新的概念:通过线性形迹查明一些新的断裂构造;依据地貌标志和考古、测年记录标定古海岸线;利用多时相对比阐明河道迁移与河槽摆动规律;追踪残存遗迹和剖析开发利用的人文标志;查明湖泊、沼泽的消亡;提出建立数据库用于第四纪环境的再现、模拟和预测等。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尔金地区位于阿尔金成矿带,属于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景观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但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基岩裸露利于蚀变矿物准确提取,采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进行蚀变矿物遥感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可以克服自然条件影响,降低成本。本文以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为数据源,以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景观区为研究背景,评价研究该区CASI/SASI航空高光谱蚀变矿物遥感信息提取效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镍、铁、钴、钒、钛、铜等元素多金属矿化线索,并最终圈定了YC01和YC02等两处找矿预测区。说明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在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蚀变矿物遥感信息提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