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靖  赵建军  王书 《地质与资源》2011,20(3):217-22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是“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涵盖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为本地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主要阐述了以MapGIS、ArcGIS及Microsoft Office等软件为工具,建立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海燕  朱映  杨婷 《江苏地质》2012,36(4):379-383
在MapGIS平台,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建设镇江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形成较为完整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图层内容、属性结构、属性内容、属性字段,为江苏全面开展各市县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起到指导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安徽省统一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和省内市、县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数据库建设中典型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成果具有较高的现实可操作性,可为我省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魏泽权 《贵州地质》2013,(2):153-156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一张图"建设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也相继出台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相关规范。笔者在编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基于ArcGIS平台直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及发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探讨,同时也为我国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地质矿产行业飞速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地质矿产资料成果。但是,我国传统的地质矿产资料主要通过纸质地图和文档对数据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库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存储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地质矿产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是怎样对矿产资源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利用和管理。利用GIS技术,结合甘孜州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建立,以规划编制工作为出发点,对矿产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针对GIS平台上建立的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现状,分析建库流程与方法,得出完善的数据资料和合理的建库技术路线是高效建库的前提。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与规划编制须同步完成,才能高质量完成建库工作,实现矿规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确保对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卢俊玲  刘颖璠  李洪斌  张蒙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49-67z1152
正内蒙古矿产资源具有矿产种类多、分布较集中、资源潜力大的特点,文中对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基本情况,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和编制中遇到的前期研究、规划衔接和基础资料等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并结合自治区矿产资源禀赋和实际,提出做好规划前期工作、做好规划衔接协调和加强规划可操作性等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玉丰 《地质与资源》2004,13(1):52-55,64
结合正式颁布实施第一轮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论述了本系统通过对GIS功能和数据库功能的组合和集成,实现了分布式远程数据库管理,图形、文档指标3类数据的互动式管理,并支持空间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同时还可进行规划项目实施的远程办理,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全新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牛颖超  那春光 《地质论评》2023,69(3):69031209-69031212
英国是世界上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较早的国家之一,它的规划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英联邦国家建立规划体系的蓝本。笔者等通过研究英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与管理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总结英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第三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为契机,同时结合新时代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特点,探讨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工作内容和主要方法,为第三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国矿产地数据库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础性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了全国29个省(市、区),232类矿种达27 569个矿产地的矿产资源信息。工作范围覆盖了全国,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地矿部系统建国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成果。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全程包含质量监控,全国汇总过程中又进行了全面的复核、纠错,基本上达到了资料收集齐全、内容准确、数据录入完整准确,数据结构、数据精度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总体质量可靠。全国矿产地数据库是一个矿种齐全、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数据量大且时间跨度大的大型数据库,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科研教学、矿业开发、规划管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建立基于MapGIS和Micromine软件平台,实现辽宁省矿区储量分布的可视化和建立矿床空间模型的思路、方法.该数据库系统与现有的探矿权、采矿权数据库及规划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能够充分发挥储量数据信息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四级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济宇  范继璋 《吉林地质》2004,23(4):132-136
众所周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其中多源地学数据库的构建是衡量具有专业特色的评价系统优劣的指标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也会直接影响到所开发的评价系统的应用效果。基于此认识,以综合信息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矿产资源数据构成的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要求,对数据获取、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输入、管理及输出进行讨论,提出了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库构建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工作的目的是从试验、观测、收集到的大量的各类专题数据中,提取相对应的专题信息。长期的地质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其中文本型的定性数据在地质数据中占了很大的分量,但是在常规的地质定量评价工作中针对这类数据的处理方法却很有限。文本型数据挖掘是现今数据挖掘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前人所积累的文档报告,并有效地从中提取各类信息,这里提出了一种矿产地质数据库中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在数据挖掘过程中,空间数据属性的小规模文本数据挖掘主要分四步进行,即数据挖掘相关的预处理;基于关键字的属性分解;属性归纳和关联规则分析。其中,挖掘关联规则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问题:1找出存在于数据库D中的所有频繁项集(或物品集)。频繁项集的支持度support应不小于用户或领域专家给定的最小支持度minsup阈值;2利用频繁项集生成强关联规则。根据定义,这些规则必须满足最小支持度minsup和最小可信度(置信度)minconf。对于每个频繁项集A,如BA,B,且Confidenceminconf,则构成关联规则B(A-B)。在文本的研究工作中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属性数据是空间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荷载的专业方面的信息量是常规型数值数据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能够进一步实现深层次属性数据挖掘,那么常规的信息源将得到极大的扩充,地质数据分析的层次也将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第二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贵州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及矿山环境治理的难易程度,划分了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及矿山环境影响一般区;对《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进行规划合理性及协调性分析、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提出了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得出《规划》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徐州市境内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寻求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对多源数据进行规范整理,统一空间坐标参数,利用MapGIS和Access软件,初步建立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相结合的徐州市基础矿产地质数据库。结合项目的需要,依据规范建设专题数据库,为开展区内现代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设计理念、系统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提出了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与定位,强调要加强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此基础上,从统一数据底板建设、管理业务架构梳理和再造、管理总体框架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