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盆地边缘复杂山区地形起伏剧烈,相对高差大,灰岩普遍,地表地震测量条件复杂,能量吸收衰减明显,低频现象严重,导致地震记录中静校正问题严重,信噪比较低。针对该地区的特点,利用高程静校正和层析反演静校正进行监控处理,解决静校正问题,便于及时指导野外施工,保证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2.
郭浩 《化工矿产地质》2002,24(3):169-174
沁水煤层气山地地震采集是我们在经过多年山地采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施工按国际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从招标、投标、施工作业组织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要求到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工程量和质量的认定,包括山地采集的基本方法(激电井深、药量的选择,测量方法,仪器及其参数的选择)及采集质量与现场技术管理及技术质量监督等方面,采用了适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标准有机结合的方法。体现了在复杂的山区实施地震采集项目采用先进地震采集技术管理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复杂条件下地震采集质量的量化评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要求出发,将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指出了以往常规地震采集质量定性评价的不足,提出了对复杂地区野外地震采集质量的具体量化参数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地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系统适于复杂地表条件下地震采集方法的选择,为保证施工质量,降低采集成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四川阆中地区属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形,表层激发、接收条件极为复杂。在地震采集施工过程中,首先根据项目地质任务的要求,确定了合适的观测系统,即改进型砖墙式块状三维观测系统。同时在施工中,根据不同的激发和接收条件,对各施工环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区获得了高品质的采集资料,为在复杂地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宁二号井第十三采区,地表属于典型的湖沼地形,地表条件异常复杂,野外采集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在野外采集中采取了一些特别措施,如采用无线遥测数字地震仪器,以克服大面积水域布线难的问题;井中炸药激发,以提高激发能量;采用大桶代替泥浆坑、铁管隔离湖水的方法,解决激发深度的问题;在清淤船、公路附近施工,采用加炮、增加接收道数、增加接收线等办法,保证叠加次数不低于24次。由于野外施工措施得当,获得了较好的野外地震记录,保证了地质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采集工作难度大,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通过对复杂山区的表层、浅层、深层条件进行分析,采取了封孔、改良激发岩性、优化传播路径等特殊采集手段,并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及时调整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记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资料处理技术。分析勘探成果,证明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措施和资料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也门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全理 《物探与化探》2009,33(2):181-185
也门71区地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给地震采集带来施工和技术上的难题。通过分析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地质任务、以往资料质量等因素,对 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进行研究,以2006年二维地震采集项目为例,说明采用混合震源采集、弯直线施工、观测系统、激发因素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山区地震测量施工主要的困难体现在山区放样难、内业数据处理复杂、测量成果无法进行异常检查等方面,其严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针对以上难点,利用AUTOCAD为平台,开发了一套物探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展点、点内插、绘制测线剖面图、管理测点信息、打印成果报表等功能,实现了地震勘探测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有效检核.提高了野外测量放样的施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另外其图层管理及系统辅助功能,还可为地震勘探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CSAMT法在福建山区寻找隐伏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AMT法因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一种探测深部矿体的有效地球物理方法,并被广泛用于寻找隐伏矿体。根据我们现有的野外工作经验,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CSAMT法勘探时,相对于平原地区其成本高,效率低,野外施工问题多,提高采集数据质量的难度大。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福建大田测区CSAMT法勘探的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受技术条件和仪器装备、运输工具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平原地区相比难度较大.设计观测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设备等因素,合理确定采集参数,并在施工和资料处理中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数据满足地震勘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八宝矿区为例,针对山区存在的复杂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准确率较高的成果。以往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漏掉解释小型构造和构造偏移较大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在山区地形高差大、浅表层地震条件复杂、深层地震条件一般、南部地层反转等特点下,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湖泊浅滩及养殖区密集的浅水系地表条件下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从而保证了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的质量。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的总结和地质成果的验证,说明了三维地震在湖泊和鱼塘密集区等地表为浅水系地区取得较好勘探效果,并为今后地表复杂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震勘探在湖泊沼泽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了在湖泊沼泽复杂地表条件下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保证了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资料处理的质量。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的总结以及勘探前后构造的对比,说明了三维地震在湖泊、沼泽地和柳条林这样的地表复杂地区取得了成功,并为今后复杂地区的三维煤田地震勘探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山区地震勘探中,由于地表高差起伏剧烈,不仅对地震波旅行时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导致水平叠加时共反射点与共中心点产生较大偏差,影响了叠加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时空校正的方法。它是根据几何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将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沿射线路径校正到基准面上地震波入射和出射的位置,以去除地表起伏引起的反射点与共中心点的偏差,并对基准面以上的射线路径进行地震波旅行时间校正。处理效果表明,该方法为解决山区地震勘探的静校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GLSP煤矿三维地震勘探为例,针对勘探区内复杂山地条件、表浅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下进行激发参数选择实验,确定了适合该区三叠纪砂质泥岩、砾屑灰岩、泥质粉砂岩和石灰岩等四种不同裸露基岩的施工方法,即三小(小道距、小线距、小面元)三高(高频记录、高采样率、高爆速成型炸药)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并提出了满足山地特点的精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技术及流程,解释采用人机联作加全三维立体可视化技术。本次勘探查明勘探区内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38条,控制主采煤层C13、C19、C25的赋存形态及深度,并预测了主采煤层的厚度变化趋势,对陷落柱的平面分布形态、垂向延伸变化规律及老窑采空区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但构造变形强烈、地震资料品质差且构造解释多解性强。通过南缘东段野外露头典型构造解析、“地质戴帽”、室内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电法勘探中建场测深线的深度—电阻率反演剖面和地震资料解释,结合钻探结果,构建了南缘东段山前复杂带的构造—地层格架和叠瓦状冲断、多层次逆冲推覆的构造模型,探讨了山前复杂构造区低成像品质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模型建立的方法;明确逆冲断裂下盘的掩伏构造是下步勘探首选的目标类型。为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构造解释提供构造样式和断裂类型的参考,进一步为盆地南缘山前带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该构造模型建立的方法在南缘西段山前复杂构造区的勘探目标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地表起伏剧烈、地下构造复杂且速度场纵横向变化大,地震数据原始单炮一致性差、信噪比低,这对山前带起伏地表地震成像造成了巨大挑战.为完善复杂条件下低信噪比山地资料的起伏地表处理技术,以提高山地资料地震成像精度,本文提出了保持炮检点一致性的浮动基准面处理方法.通过配套的时间域处理和深度域速度建模技术,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南煤田铁列克井田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多为"V"字型谷,沟谷坡度较陡,区内最高处海拔2 121m,最低处为铁列克河海拔1 471m,高差650m。针对该地区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除了确保野外地震采集质量及室内资料保真等处理外,资料解释采用了全三维精细解释。实际勘探成果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西部山区也可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西部矿井高产高效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高景华 《物探与化探》2002,26(5):350-356
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波场十分复杂,使用传统的地震方法技术在解决金属矿勘查中的地质问题上有许多理论和方法技术的问题期待解决。笔者从复杂地震模型研究入手,通过对复杂地震波场的分析研究,试图为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震勘探在金属矿勘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复杂的介质结构和矿体形态通常使金属矿地震解释异常困难,为深入研究复杂金属矿体的地震波场特征,有效开展金属矿地震解释,本文以庐枞矿集区的罗河、泥河和大包庄矿床为例,在详细开展物性测量和地质与地球物理建模的基础上,对均匀介质复杂矿体模型、简化矿体模型和随机介质简化矿体模型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