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满足科研与生产的需要,基于有限元理论,推导了由现场位移观测值同时确定多种介质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反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的算例分析,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且给出不同的初始值均能收敛到正确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观测条件的变化,观测值方差将产生随机波动。本文根据Bayes估计理论,推导了线性模型待估参数的分布函数及观测值方差估计公式,并将其用于位移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置信度下,本方法更符合实际。文中还对参数估值的统计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香港11个GPS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1 h、2 h、3 h和4h静态PPP解算,获得4组PPP坐标序列,利用调和分析求取11个测站处8个主要分潮的负荷位移参数(振幅和相位),将其与海潮模型计算的负荷位移参数进行对比,并比较分析PPP反演值与海潮模型值改正海潮负荷信号的效果。结果表明,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不同PPP结果反演8个分潮的负荷位移分别具有约5 mm和7 mm的差异;PPP反演8个分潮垂向负荷位移优于全球海潮模型,但水平方向上的反演效果稍弱。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GPS观测的位移时间序列结果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于1998年9月-2001年10月GPS连续观测结果所获得的位移时间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适用于地震分析预报的位移时间序列生成中的基准选择。选东部长期相对水平位移很小的9个站组成的一组稳定点作为基准,得到水平位移时间序列;选分布于不同区域相对垂直位移较小的7个站为稳定点组,得到垂直位移时间序列。2000-2001年我国西部的基准站出现2次明显的水平与垂直位移异常变化,这种异常变化有可能与南北地震带上云南地区发生的6级左右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地震荷载对边坡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结合秭归县郭家坝边坡实例,分别采取不同地震荷载的时程数据,直接输入有限元软件计算,获得了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位移、剪应力等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形变监测中坐标框架的不一致性对形变分析的影响 ;讨论了借助于全球站在统一的 WGS84或 ITRF坐标框架下的已知坐标将不同历元的观测结果归算到全球框架下作位移场分析时可能存在的实际参考框架的不一致性问题。并按目前的精度水平定量估计了这种不一致的大小以及对位移场的影响。最后对区域形变分析时坐标框架的处理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形变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结合空间大地测量(GPS、InSAR)和传统大地测量的优点,在1998年以来的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和2003年水库首次蓄水中获取了大量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库区地壳运动的基本图像:垂直形变较为显著,主要来自因蓄水荷载而产生的形变,水平形变不明显.库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在蓄水期间有明显加强迹象。水准测量反映从1998年首期观测至2003年10月首次蓄水后的库区垂直位移.沉降范围较大;GPS给出了2003年蓄水前后库区的垂直位移,形变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水库近岸区域。水准测量与GPS观测反应的垂直位移的量级基本一致,沉降的最大幅度在3~4cm左右。水准监测、GPS观测与重力监测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从地壳形变监测与研究结果分析,近期负荷改变而诱发中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建立基于地壳不均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产生的长约400 km的破裂带在走向上分为16段,生成各个破裂段滑移相对于地表位移的格林函数,并以GPS观测的水平位移为约束,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破裂滑移分布,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地质考察的地表破裂数据接近.用反演结果重构的地表位移场与观测值一致,并体现了断裂...  相似文献   

9.
精密弦矢导线法与边角导线法比较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精密导线法分为边角导线法和弦矢导线法,是监测水库拱坝水平位移的重要方法。弦矢导线法是根据导线边工变和矢距变化的观测值来得坝体的实际变形量;边角导线法则是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坝体的变形量。比较分析了边角导线法和弦矢导线法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认为精密弦矢导线法与精密边角导线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复测简单,速度快,劳动强度小;(2)精密高且稳定,不受折光等外界条件影响;(3)便于采用数字化遥测,可为实现位移值计算自动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分钟和128~256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力资料3维反演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使用布格异常对喜马拉雅及其邻区进引了反演,给出了该区域内莫氏面的大尺度变化图象和上地幔异常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脊带虽然海拔很高,但其地壳厚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EGM2008研究苍梧震源区及华南块体不同尺度重力场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探讨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及可能的动力学意义,为该区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提供深部依据。扬子克拉通重力异常横向变化相对较小,显示出其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结构特征;华夏地块上地幔存在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较为一致的重力正异常和相间分布的重力负异常,其高低密度体分布可能与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过渡带呈现显著的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和东西差异性特征,揭示了深部复杂构造变形的过渡带特征。本文研究区多尺度布格重力异常横向的复杂性和非均一性及在地壳和上地幔深浅差异性的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深浅物质结构和动力学不平衡的差异相互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地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苍梧地震位于重力正负异常的过渡带,与深部物质扰动和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弹性岩石层、区域重力异常和上地幔小尺度对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尺度地幔对流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顾及岩石层与地幔耦合的地幔对流模型。考虑到岩石层对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弹性响应 ,将上地幔视为一均匀的等粘滞系数的牛顿粘滞流体 ,其对流能量来源于下地幔 ,用热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得到的上地幔对流在壳幔边界处的垂向应力作为弹性板弯曲方程的垂直加载 ,来耦合弹性岩石层和可流动地幔。推导了两者耦合下区域重力异常和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相关方程 ,用以反演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流场模式和岩石层底部拖曳力场格局。对比了有、无弹性岩石层影响的模型之间的差异 ,并对模型应用范围 ,特别是板块边界水平构造力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均衡重力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力异常图等有关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均衡重力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地质构造、地壳新构造运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原内各块体的均衡状态并不均一,而且异常幅值大小与地壳的相对隆起或沉降程度相关;(2)高原均衡异常同强地震分布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力异常场计算中存在的处理流程繁琐、参数和坐标系统不统一等问题,开发一种跨平台的重力异常场云计算软件系统OnGra。该软件按照区域重力调查规范和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设计、重构、集成现有重力异常场处理算法和自适应提取计算区域数字地形模型算法,可依据野外重力/GNSS观测,批量、自动计算自由空气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也可依据卫星重力场模型,提取和计算特定区域的重力异常场。  相似文献   

16.
The traditional combined gravity and magnetic analysis uses the linear regression of the first order vertical derivative of the gravity anomaly and the reduction to the pole ( RTP) magnetic anomaly, and provides the quant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by calculat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lope, and inter-cept.In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remanent magnetization, the RTP anomaly still contains the effect of oblique magnetization, as a result, the homologous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may display irrelevant results in the linear regression calculation.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esent a new combined analysis using normal-ized source strength ( NSS ) .Based on the Poisson's relation, the gravity fiel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pseudomagnetic field of the direction of geomagnetic field magnetization under the homologous condition.The NSS of the pseudomagnetic field and that of the original magnetic field are calculated, which are insensitive to the remanence, and then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The approach is tested using synthetic model under complex magnet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still identify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from same source under strong remanence, and can establish the Poisson's ratio.Finally, this approach is ap-plied in Wudalianchi in China.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approach is feasible and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17.
在蒙古中部106°E附近布设一条南北走向的重力剖面,首次获得该地区精确的实测重力值,经过数据预处理和改正计算,得到剖面重力异常结果。分析表明,剖面自由空气异常和地形有很强的相关性|剖面布格重力异常变化总体较为平缓,只在戈壁-阿尔泰-曼达尔戈壁加里东区带(GAB)和哈拉加里东区带(HRB)附近发生相对较快的变化,推测这两个区域可能存在较明显的深部构造变化|在蒙古-鄂霍兹克造山带附近,并未发现与板块缝合带相对应的重力异常变化|剖面均衡重力异常以负值为主,多数地区地壳未达到重力均衡状态,剖面附近地震活动和均衡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爱黎-海斯卡宁均衡补偿假设模式为基础,利用圆模板编制了滇西北及邻区均衡重力异常图。分析了异常的基本特征与壳内构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均衡重力异常和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e???-???????????????????????????????????????????????????????????仯??Χ?-45×10-5ms-2??45×10-5ms-2????????????????????????????????????????????????????????????????????????о??????????-????????????????????????????????????????????????????????????????????????????Ms5.1????????????????????????????????????????????????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重力场和形变场观测结果及其年变化率,结合均衡异常(经典和现代的补偿模型)和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探索了该区的重力场和构造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处于再活动阶段;岩石圈弹性厚度薄,以致地壳破裂严重;有一大的正均衡异常区(北京以南),说明此处质量运移多,也正是地震发生多的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