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周期形变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些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和临震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综述了多年来长周期形变波观测事实和研究状况.利用地震前后记录到的典型震例异常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多层次分析了长周期形变波的异常持续时间,有效监测范围,主震震级范围,异常形态,周期及传播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长周期形变波异常持续时间多为震前几个小时到6.5天,对应地震...  相似文献   
2.
在蒙古中部106°E附近布设一条南北走向的重力剖面,首次获得该地区精确的实测重力值,经过数据预处理和改正计算,得到剖面重力异常结果。分析表明,剖面自由空气异常和地形有很强的相关性|剖面布格重力异常变化总体较为平缓,只在戈壁-阿尔泰-曼达尔戈壁加里东区带(GAB)和哈拉加里东区带(HRB)附近发生相对较快的变化,推测这两个区域可能存在较明显的深部构造变化|在蒙古-鄂霍兹克造山带附近,并未发现与板块缝合带相对应的重力异常变化|剖面均衡重力异常以负值为主,多数地区地壳未达到重力均衡状态,剖面附近地震活动和均衡重力异常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3.
选取对天水地磁台两套不同组合绝对观测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探讨其观测精度与差异.通过对基线值的对比分析知,DIF组合比DFZ组合观测精度高,性能稳定.说明DI仪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尤其是D的观测优势明显,且F墩差很容易测量和归算.在处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自动由"实测值"计算得到"采用值",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为适应数字化观测积累经验,做好观测系统换代的准备工作,本文对如何提高地磁观测资料质量的方法做了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及周边地区2020~2022年流动地磁原始矢量资料,获得2期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偏角D、总强度F和垂直分量Z均由正异常高梯度带转变为负异常高梯度带,磁倾角I的0值线大致沿地块边界走向线展布。水平矢量和垂直矢量的幅值局部弱化及方向转变区主要分布在地块边缘和地块交界区域,矢量幅值和方向在地块边界、断裂带及周边区域以及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差异。历史震中磁异常变化表现为磁场各分量的0值线展布、高梯度带、水平矢量和垂直矢量的局部弱化及方向突变等特征。青藏地块东北缘、阿拉善地块东南缘、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及以北地区岩石圈磁场异常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武山22号井水氡中期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从属函数法对1984-2003年武山22号井水氡资料进行分析。共提取出5次从属函数中期异常,其中4次对应了在甘肃及邻区发生的MS≥5.8地震。对异常特征及其地震的对应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中强、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高采样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新型地磁仪器对磁偏角和磁倾角观测的需要,应用GPS测定了改造后的兰州地磁台的7个观测墩(一个临时观测墩)至2个方位标志的方位角,共取得了13个方位角参数,使兰州地磁台在地磁偏角测量或仪器验收比测中可供6套仪器同时观测,并可做到全天候观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2 ~2014年南北地震带3期流动地磁矢量测量的准确可靠资料,计算得到了2012 ~2013年和2013~ 2014年相邻期岩石圈磁场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8月17日永善5.0级地震前,川滇交界东部均存在岩石圈磁场的异常变化.同时,异常持续时间、空间范围与震级大小有一定关系,鲁甸地震前岩石圈磁场异常持续时间长、空间范围广,而永善地震则反之.  相似文献   
8.
对白银形变观测站2008年以来观测资料的运行、变化和噪声水平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DSQ 型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连续、稳定、可靠具有明确的正常背景---夏高冬低,为今后地震前兆异常的判断打下基础;水管倾斜仪 EW 分量在2013年7月22日 MS 6.6地震前出现破年变变化,说明白银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异常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选用db5小波基函数对嘉峪关、兰州两个台站地磁垂直分量Z进行了小波分解,分析了不同台站间低频(概貌部分)和高频(细节部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地磁Z分量在不同台站低频成分相关性较好,而高频部分相关性不明显,其高频部分可能与当地地下介质、地下电导率水平以及观测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8—2021年连续4年流动地磁数据,分析了2021年5月22日玛多MS 7.4地震前后周边区域岩石圈磁场部分要素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震前1—3年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在震中100 km范围内出现了幅值减小、方向转向或无规律变化的弱变化现象,震中位于磁倾角、总强度、垂直分量的梯度带;震前1—2年,水平矢量的弱变化的特征更明显,弱变化区域更靠近震中,震中在磁倾角、总强度、垂直分量的“0”变线周围20km范围内;在震前2—3年,震中周边200km范围内,岩石圈磁场水平矢量方向与断层走向有较高的一致性;震后,水平矢量的弱变化现象消失。震前两期至震后一期结果显示,震中位置与磁偏角、磁倾角、总强度、垂直分量“0”变线的距离经历了“远—近—远”的过程,说明玛多震中地下应力的变化与上述要素“0”变线的分布关系密切,这些要素可以作为震磁异常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