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强  汉景泰  李东 《第四纪研究》2008,28(5):957-958
玛珥湖沉积物是古气候环境变化记录的优良载体[1]。近年来,我国玛珥湖沉积序列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2~6]。东北玛珥湖沉积序列的多指标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揭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北缘气候变化与全球性气候事件包括短期气候事件有良好的对应关系[4,7]。本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沉积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阐明32kaB.P.以来的粒度组成及其变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该沉积剖面粒度变化的古环境意义。二龙湾玛珥湖(42°18.1′N,126°21.4′E)位于吉林省辉南县境内,据四海龙湾玛珥湖约30km,海拔高度724m,湖区周围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2.
广东田洋古玛珥湖TY2孔基底岩芯的年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洋玛珥湖是雷州半岛东南部的一个洼地状旱玛珥湖,其连续、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物记录对于热带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在湖盆中心钻取了长为224.82m(TY1孔)和22980m(TY2孔)的两个平行长钻,两孔相距约2m。除了最上部38m以内的冲-洪积沉积物及中部湖相沉积物外,222.4m(TY1)和224.4m(TY2)往下完全是湖盆基底玄武岩。因此,基底玄武岩的年龄就代表着火山喷发并随后开始形成田洋湖泊的极限年龄。  相似文献   

3.
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沉积物纹层计年与137Cs、210Pb测年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SHLF6孔纹层沉积物的137Cs放射性测量表明:137Cs比活度的最大值出现在55cm处,对应于1963年世界原子弹试爆高峰期。纹层计年表明0~6cm共有35个纹层层偶。从75cm到65cm,137Cs比活度从256±009dpm/g急剧增加到1868±017dpm/g,可能65cm对应于1954年。通过测量226Ra子核214Pb和214Bi(能量为295keV,352keV和609keV)放射的光子数获得226Ra比活度数据,然后求得过剩210Pb比活度(210Pbuns)。210Pbuns比活度随深度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其异常波动可能与人类活动以及沉积速率变化有关,例如55cm处210Pb比活度较高,与137Cs的峰值对应,这可能与1963年前后人工核实验的高峰有关,因为核试验不仅产生137Cs,而且可以产生208Pb和210Pb;45cm处210Pb比活度较低,而226Ra较高,可能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沉积速率增加有关。根据210PbunsCRS模式,SHLF6孔0~19cm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0mg/cm2·a,或约为011cm/a。210Pb测年数据与137Cs时标及纹层计年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四海龙湾玛珥湖发育的纹层为年纹层,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4.
四海龙湾玛珥湖沉积物中碱流质火山灰的来源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海龙湾玛珥湖位于东北新生代龙岗火山区内,在玛珥湖沉积物距湖底69-70cm处分离出新鲜的火山灰。根据火山灰产出的层位、原生沉积特征、形貌和碱流质化学成分特征,属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公元1199-1200年大喷发的产物。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天池火山历史时期大喷发的规模比原来估计的还要大,并且为建立千年以来四海龙湾沉积物及古气候演化的时间标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山灰地层学主要依靠火山玻璃的成分进行源区的识别,然而,当火山玻璃成分不均一时就会对源区识别造成影响.四海龙湾玛珥湖位于东北新生代龙岗火山区内,其湖泊沉积物可以记录周边的火山喷发,电子探针等方法得到的火山玻璃成分可以揭示其喷发来源.同时,玛珥湖的纹层年龄可以限定其喷发年龄.在四海龙湾沉积物(钻孔2008) 的78~79 cm岩芯处出现一层火山灰层,其纹层年龄为AD 308 a,电子探针结果显示火山玻璃具有不均一的主量元素组成,为玄武质粗安岩到碱玄质响岩.FeO、TiO2及Al2O3等与MgO协变图解更清楚地显示了此次火山喷发的火山玻璃成分的不均一性.火山玻璃与火山灰全岩对比分析显示,全岩分析在火山灰地层学应用中容易造成对比偏差.   相似文献   

6.
东平湖沉积物 210Pb、137Cs 垂直分布及年代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平湖沉积物柱状岩芯放射性年代学研究表明: 12cm处的 137Cs比活度峰值对应于1963年人工核试验高峰,9cm和6cm处的 137Cs比活度蓄积峰可能分别与1974年的全球核素散落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有关; 210Pb比活度随深度呈指数衰减,利用 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 210Pb计年的CRS模式建立了1889年以来东平湖现代沉积年代序列。根据 210Pb年代序列,计算了东平湖现代沉积速率,发现近百年来东平湖地区沉积速率有明显变化: 1889~1945年,沉积速率较高,平均达0.297g/cm2•a; 1945~1963年,沉积速率整体处于下降趋势; 1963~2000年,沉积速率比较稳定,平均约0.141g/cm2•a; 约2000年以来,沉积速率有增高趋势。通过分析认为,1945年以前东平湖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与东平湖作为黄河水的自然滞洪区有关; 1950年代国家对东平湖的治理改造,控制了黄河水的自然倒灌,导致了东平湖沉积速率的迅速下降; 1963年以后,由于黄河上中游大型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抑制了东平湖调洪功能的发挥,导致东平湖沉积速率低而稳定; 近年来,东平湖沉积速率有增大趋势,这可能与湖区人民发展围网养殖带入较多的沉积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爷洞(33°05′N,105°00′E)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安化镇马家沟村东北2km处,洞口海拔约1650m。初步探测洞长约2000m,洞穴顶板覆盖层厚约150m。洞穴发育受到山体EW向断裂控制,洞身整体为EW走向。洞内宽约1~9m,一般在2~3m之间;洞内高约0.5~10.0m,一般在3~5m之间。该洞是继武都万象洞[1,2]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溶洞。洞内有各种类型的次生碳酸盐沉积物发育,主要有石笋、石钟乳、壁流石和石柱等,并且洞内流水和滴水充足,使得石灰岩被侵蚀成石槽、石窝等各种形状(图1)。根据考察,黄爷洞的石笋大部分乳白色,生长连续,提取的石笋气候信息将是研究万象洞石笋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逊克晚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逊克县(48°30′~49°30′N,127°30′~129°00′E)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黑龙江中游南岸,小兴安岭中段以北,境内广泛分布着晚新生代火山岩,是新生代环太平洋火山带中国东部火山区的一部分[1,2]。逊克东有抚顺-密山火山带,西邻五大连池火山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果[3,4]表明,逊克东西两侧的火山岩在岩性特征和化学组成方面有着显著差异。野外考察发现,逊克新生代火山岩主要为裂隙式喷发,沿河流分布,形成火山岩台地、石海、石垄、丘陵、低山,表层岩石气孔发育,总体呈浅灰黑色。少量呈中心式喷发,以低平丘状产出,喷发中心由砖红色火山熔岩渣组成。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表明,逊克火山岩主要为隐晶至微晶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南部腰井子古湖盆的发现与古环境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进行松嫩平原湖泊古环境研究时, 根据卫星影像和实地考察发现松嫩平原南部存在一个大型古湖盆, 其规模之大与目前几乎消亡殆尽的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古湖盆的湖相沉积和生物演替, 对东北平原古生态和古气候的重塑及湖盆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古湖盆位于“向乌”沙带和乾安高地之间, 呈卵圆形。其地理坐标为44°34′~44°42′N, 123°25′~123°41′E, 东西长约20km, 南北宽约15km, 湖盆面积约210km2。湖底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海拔多在140~142m之间。西北部有5个残留的湖泊, 面积最大的一个只有2.5km2, 其余多不足1km2。湖底植被主要为芦苇群落和羊草草甸群落。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沉积速率:多种分析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亚平  高抒 《第四纪研究》2007,27(5):787-796
根据胶州湾内外海域采集的柱状岩芯样品的 210 Pb测试,结合物源分析方法,计算了1952年以来胶州湾的沉积物收支状况和胶州湾区域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胶州湾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较高,达到了100mm/a量级(7.43mm/a),沉积通量为10-3g/mm2a量级(7.39×10-3g/mm2a),而胶州湾外邻近海区沉积速率略低(4.46mm/a)。这与其他学者获得的海图地形对比法的结果大致相当。与胶州湾内钻孔岩芯的14 C测年对比表明,万年尺度的沉积速率为10-1mm/a量级(0.25~0.92mm/a),比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约小一个数量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使沉积速率随时空尺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是导致不同分析方法所获结果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