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那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新发现的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矿床之一,已探明储量达大型规模,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荣那铜(金)矿床矿石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典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组合(明矾石、硫砷铜矿等)和矿化蚀变特征。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观察,本文将荣那铜(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为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进一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对取自深部矿石中的石英脉(均为主成矿阶段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80~440℃和4.63%~11.95%NaCl eqv;富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20~440℃和5.55%~10.74%NaCl eqv;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200~400℃和29.4%~32.56%NaCl eqv;富液相与富气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除少量N2外,气体成分均为H2O。综合分析认为,荣那矿床成矿流体发生了强烈的沸腾作用,流体沸腾作用是该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可见,荣那矿床具有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但主成矿阶段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典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因此,推测荣那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的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矿化,该矿床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岛弧和岛弧之后的张裂带,大多数形成于第三纪,少数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和古生代.矿石具脉状、网脉状和角砾状构造,发育有特征的矿物组合、元素分带.围岩具特征的蚀变分带.矿化围岩主要为分异良好的火山岩类.矿床形成于地表以下1000 m深度范围内,成矿温度一般为200~300℃,成矿流体以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为主.结合我国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条件分析,提出该类矿床在中国的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齐石滩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因素、金的富集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标志研究,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石英脉中,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松山金矿床是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型.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特点.流体包裹体中H、O同位素反映在成矿的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矿床产于中生代上白垩统火山岩中,与英安岩、安山岩、安山玢岩、流纹岩关系密切.岩石化学分析反映了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6.
礼县上坝金矿床是甘肃省近年来在南秦岭微板块发现的矿体规模较大、主要赋矿岩石为硅质岩、氧化带深度大、矿石可浸出性好、金成色高的岩金矿床。通过对上坝金矿床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及载金矿物特征研究发现: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少量碳质矿物也含金。金的赋存形式为粒间金和裂隙金。金矿物的形成富集与硅化一硫化物交代充填作用关系密切,矿床成因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满洲里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财胜  武广 《地质与资源》2002,11(2):96-103
满洲里中生代火山-次火山岩发育区,发现了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种有Au、Ag、Cu、Pb、Zn等.这些矿床可分为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且都具有典型的围岩蚀变、蚀变分带等矿床特征.通过对额仁陶勒盖银(金)矿床和大坝金铜矿床两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对比性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北大沟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奎城 《地质与勘探》2010,46(4):616-621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与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的结构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金矿物为自然金,以裂隙金为主,其次是粒间金,包裹金只占少数,金矿物以细粒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金的赋存状态较简单,属易浸型矿石,有用组分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北大沟金矿与三道湾子金矿的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相似,显示北大沟金矿的深部及外围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滇西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9,自引:18,他引:1  
大坪金矿床被视为哀牢山造山带南段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但其诸多地质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外典型造山型金矿床,而呈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一致性.区域上,脉型金铜铅银矿床的产出与中酸性侵入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密切相关.大坪金矿床形成于主要赋矿的桃家寨闪长岩侵位之后约800Ma的新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中,金矿床是区域尺度伸展和转换拉伸应力体制的产物;成矿作用过程中,研究区构造动力体制发生了转换,主成矿期容矿断裂带显示为张剪性正断层性质.矿脉多(55条)、薄(0.2~0.8m)、长(200 ~ 1500m)、陡(56°~ 85°)、延深大(约700m),且近平行成带产出;矿体中Au品位高(超过10×10-6),Au/Ag低(o.1 ~o.5),且伴生Pb、Cu、Ag.矿石的充填型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指示矿脉形成温度低、深度浅;矿化-蚀变样式以及蛋白石和氧化矿的出现表明成矿体系处于开放的氧化环境,成矿后保存良好.大坪金矿床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可能与其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成矿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床虽然具有造山型金矿的基本特征,但在成矿作用晚期,矿床浅部叠加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铅银成矿作用.即大坪金矿床属于深部造山型+浅部低温热液型矿床套叠组合,成矿体系保存完整,现发现的均为浅部矿体,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是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集区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赋存于晚古生代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不连续产出,受近NS向和NNW向断裂及其交汇部位控制。本文对赋矿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367.1±3.2Ma,表明其喷发时代为晚泥盆世,代表了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俯冲消减背景下的岩浆产物。含金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石中热液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0.6‰~4.7‰之间,铅同位素组成与赋矿岩浆岩相似,指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且以幔源为主,并很可能来自幔源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其同时同源的花岗斑岩。另外,本文测得穿插矿体和赋矿安山岩的闪长细晶岩脉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15.2±3.5Ma,从而将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67~315Ma之间,推测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北天山洋向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俯冲消减的陆缘弧环境中。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时代,认为塔吾尔别克金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向斑岩型矿床过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97-600
云南省澜沧县黑山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处于昌宁-孟连裂谷南段,成矿背景优越。通过地质详查工作,大黑山矿区发现铅锌矿体3条,矿石矿物主要有氧化铅、氧化锌、闪锌矿、方铅矿、金、银黄铁矿、黄铜矿、软锰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富锰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次为交代残余结构、充填交代结构、交代星状结构、它形填隙结构,矿石构造为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通过对大黑山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位于由印澳板块俯冲碰撞欧亚板块而形成的巽他—班达岛弧带的中西部,该岛弧带主要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铅、锌、铜等矿产。金马石金矿床由6个矿段组成,矿床类型属浅成低温热液型,主要受NE及NNE向断层控制,矿石类型可分为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区内斑岩体主量元素具有高硅、高铝、低镁的特征,斑岩体富钾贫钠,属过铝中钾-钙碱性系列,Sr、Y和Yb等特征符合岛弧火山岩的一般特征。金马石金矿成矿流体符合高硫型浅成热液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该金矿应为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的上部低温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桂清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团结沟金矿床赋矿岩体石英斑晶及矿石中玉髓状石英内发育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赋矿岩体石英斑晶中主要发育含子矿物三相、气液两相、纯液相等类型包裹体 ,而矿石玉髓状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 1 30~ 370℃ ,盐度 2~ 1 0wt%NaCl;与赋矿岩体石英斑晶中发育的气液两相包体温度、盐度范围相近 ,结合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特征 ,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及大气降水 ,矿床成因属与中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井边矿床位于庐枞盆地中部,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金)矿床。矿体沿断裂和构造破碎带呈陡倾脉状产出。矿石构造主要为细(网)脉状、晶洞(簇)状,次为角砾状;矿石结构为交代和结晶作用形成的各种结构。黄铁矿成分标型Co/Ni、Fe/(S+As)、S/Se等比值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中低温岩浆热液。黄铜矿单矿物、巴家滩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与盆地砖桥旋回火山-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特征总体类似,矿石稀土元素继承或保存了含矿岩浆岩的源区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以及矿体和正长斑岩脉均产于与火山_次火山安山玢岩相同的构造体系中等现象,推测成矿热液可能来源于火山喷发之后的次火山-侵入岩的岩浆期后热液。断裂构造是控制井边矿床的重要因素。本区构造与中国东部中生代新华夏体系一致,在区域南北左行对扭力场中,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构造活动。“应变菱形解析”显示: 第一序次的NE向、NW向与第二序次NW向、EW向、NNW向断裂共同控制矿床的产出。井边矿化区的分布呈现出从虎栈—张榜总体沿NE40°成带、NW310°成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日拉金矿床产于甘孜-理塘成矿带中南段的蛇绿混杂岩带的火山岩建造中.通过对矿区地质、围岩蚀变等特征的研究,分析矿区的控矿因素,认为矿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受(近)北东-南西向构造控制,矿区出露的火山岩段是赋矿层位,初步总结了矿区的找矿标志.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日拉金矿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同时...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地区发育的与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是在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俯冲消减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赋矿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相关的次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石总体显示钾质-高钾质、准铝质-过铝质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特征,其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显著、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等,均显示出俯冲带岛弧岩浆作用的特点。阿希(低硫型)和京希-伊尔曼得(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以及塔北、吐拉苏铅锌矿床,受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的断裂破碎带以及具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岩性控制;塔吾尔别克斑岩型金矿化主要受斑岩体及火山岩中的断裂和裂隙系统控制,并很可能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的套合或叠加。硫、铅、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所分泌的热液和/或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根据成矿系统形成后的保存和变化情况,认为在吐拉苏盆地内剥蚀程度较低的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铅锌矿床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在其深部还应注意寻找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中发育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致密块状明矾石、地开石,深部发育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的含量为3%~35%,矿石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等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推断浅部或外围发育独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银)矿体。该矿体的发现结束了西藏至今没有发现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乌拉嘎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乌拉嘎金矿床是受断裂构造和中酸性侵入体联合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区内黑龙江群变质岩为成矿提供物源.燕山期花岗斑岩是主要的容矿围岩.深部岩浆源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矿体受构造引张部位和构造交汇部位控制.在空间上侧伏斜列。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白铁矿、辉锑矿、自然银等,脉石矿物有玉髓状石英、胶状蛋白石、碳酸盐、冰长石、绢云母、高岭土等;矿石结构主要为胶状结构、细粒状结构和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为脉状、网脉状和角砾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合和组构均显示典型的低温矿物组合和组构特点。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1.22%-5.4%NaCl)、低密度(0.88--0.96g/cm^3)的特征,成矿温度为140~220℃,成矿平均压力为23.24MPa,形成深度为2.32km。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δDSMOW,值为-78.25‰-132.64‰,6moHp值为-3.7‰~6.23‰,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综合研究表明.乌拉嘎金矿属于由中性、近还原和低温流体形成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方芳 《福建地质》2005,24(1):12-18
香炉坪银金矿是独立银(金)矿床,达中型规模。该矿床产在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中,矿区内已发现两个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断裂的控制。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矿物及矿石组构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一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金矿,成矿过程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热液及火山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