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在分析黔江气象灾害特点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从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建设、做好灾害性天气专项气象服务、解决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强化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在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2.
结合云南科普现状,实例分析了新媒体在气象宣传舆论引导中的优势。通过阐述气象科普宣传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就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增强舆论引导提出如下对策措施:整合宣传资源,加强舆论引导;聚焦融媒体"直播+",增强用户粘性;细分用户需求,实现精准推送;加强学习培养,培育专业科普团队。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气候影响最敏感的行业之一,频繁的农业气象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分析了玉米、小麦、水稻在各生育期易遭受的灾害性天气,提炼出关键期重点气象服务提示,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制作成相应的科普宣传图集,提高大众的接受度,提升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日益频发,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越发多元化和精细化,因此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凸显.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气象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当下气象科普短视频备受大众欢迎,已经成为气象科普宣传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天气快手号上发布的一些短视频为例,结合个人从事气象编...  相似文献   

5.
灾害性天气的总结是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的有效途径,而决策气象服务是围绕天气变化进行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服务,是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天气预报预测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和增强,决策气象服务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对2018年全国灾害性天气特征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探讨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建立灾害性天气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在联系,增强业务人员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知和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深度理解,以预报发展推动服务水平提升,以服务需求促进预报技术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的决策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6.
易燃易爆场所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灾害风险防范的重点,因特殊的属性使其对防灾减灾救灾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介绍中缅油气管道相关易燃易爆场所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具体案例,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隐患排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气象灾害调查鉴定和气象科普宣传培训等方面,就如何为易燃易爆场所提供专业气象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Adobe Photoshop、Adobe Premiere、EDIUS软件,按照气象可视化产品不同的表现形式,制作各类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科普素材,建立了通辽市新媒体气象科普素材库。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7作为编程语言,建立了素材存储与查询系统,将气象科普素材按照气象术语、预警信息、灾害性天气、气象大数据分析、气象与生活、节日节气等进行分类,形成能够适应新媒体传播特征的常用基本素材库,提高了制作气象科普产品的质量和速度,实现了对素材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光荣榜     
陕西省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集体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商洛地区会员小组科普丛书《风》编者:刘天适、徐玉祥、王志学画册《灾害性天气及预防》作者:贺致美杨观竹齐宝元朱秀关刘炳林周全瑞李士高居维太黄华贵李诚明张传忠杨良瑞刘茂元汪志祥荣恩湘光荣榜~~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翼,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气象科普在释放气象服务效益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强有力的宣传科普工作,就没有高质量的气象服务。2018年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到77.76%。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气象科普工作应继续发展气象科普业务,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完善气象科普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也面临新任务、新要求。文章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实际,通过对内蒙古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满足新时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些对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内蒙古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天气预报信息具有新闻性这方面着手,借鉴思辨性新闻报道手法,建立和逐步完善灾害性天气电视气象服务流程.气象编导逐渐向新闻传播者与把关人的角色靠拢,深挖气象信息的新闻价值并通过电视媒介广泛传播,扩大气象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影响力、增强警示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危害的服务作用.让电视气象服务工作为国家防...  相似文献   

12.
陈曦 《青海气象》2010,(1):68-71
灾害性天气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省级气象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开始介入到灾害性天气报道领域。本文针对目前省级气象影视中心在灾害性天气报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青海几年来的工作实际,给出了相应对策,对如何做好省级灾害性天气报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它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学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它是气象灾害中历时短、程度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对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气象》2010,(9)
<正>现代天气业务(上、下)(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矫梅燕主编《现代天气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丛书》中的一卷,重点阐述了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中期天气和延伸期预报,以及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雪、大雾、沙尘暴、寒潮、冰冻、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和气象要素预报,对现代天气动力学理论和应用也作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发挥气象科普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当前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发展需求入手,提出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思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7年陕西省先后经历了霾、雨雪、冰雹、大风、寒潮、高温、暴雨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过程,尤以暴雨、冰雹、高温和干旱灾害影响最重。经综合评估,2017年陕西省气象灾害影响属于一般年份。对于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陕西省气象台均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加强服务,大力提升服务效益,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肯定。通过对2017年气象灾害分析体会到,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需要: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加强信息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6,(6):26-26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在对1976年全区气象工作作出安排的同时,并对气象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主攻旱涝、大暴雪、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和农牧业生产的关键性天气,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质量,制定出灾害性关键性天气一览表、农作物生长或牧事活动一览表及天气预报服务一览表,  相似文献   

18.
灾害性天气会给港口航道通行、港口作业和港区货物的存储转运等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提升港口精细化预报服务水平对保障港口安全以及发展港口经济有重要意义。以天津港为例,结合港口对气象服务需求,探讨构建集灾害性天气实况分析与报警、数据计算处理与存储、服务产品自动制作与订正、数据服务、产品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气象服务系统,为智慧港口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海南是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冬春季有干旱、低温冷害,夏秋季有台风、强对流、暴雨洪涝及高温酷暑,秋冬季有大雾等灾害。为了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全面及时地掌握各地发生的天气实况和灾情,拟建灾害性天气视音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取海南气象灾情的影视资料,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气象灾害实况,为电视、网站、微博、手机等媒介或其它监控显示  相似文献   

20.
天气气候事件评选作为气象科普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公众关注气象工作、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宁波为例,介绍了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年度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好天气""最天气"评选案例,浅谈县域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