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述并分析了山西地震带地质构造特点和近期的中强地震及震群活动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大同一阳高地震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大同-阳高地震是山西地震带近期地震活动的继续,而山西地震带今后强震活动阶段的开始,其标志应是NNE向新生代断陷内的中强地震活动,因此在分析和预估山西地震带今后地震发展时,应密切注视这一地带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质构造环境、深部物质结构条件、震前地震活动特点、地震序列及孕震构造类型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山西地震带有史料记载以来8次7级以上强震的共性特征。所得结论对山西地震带强震危险区的划分,中长期地震预报及震害预测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叙述井分析了山西地震带地质构造特点和近期的中强地震及震群活动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大同一阳高地震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大同-阳高地震是山西地震带近期地震活动的继续,而山西地震带今后强震活动阶段的开始,其标志应是NVE向新生代断陷内的中强地震活动,因此在分析和预估山西地震带今后地震发展趋势时,应密切注视这一地带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4.
山西近十几年来,发生M_L≥2.0级地震达1837次,其中属中强震的只有一次5.1(MS)的介休地震,绝大多数是弱震活动.根据山西历史地震活动分布特点,并结合山西地质构造轮廊,将山西划分为四个活动区,从地震活动的月频度和地震活动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全省和各个地震活动区的弱震活动月频度的正常频数范围,及各区的弱震活动度特点,为监视山西震情,研究山西弱震活动的成因,对弱震活动异常判别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是甘东南地区近77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事件,2011年2月和11月在本次地震震中附近区域分别发生了4.0和4.5级两次中等地震,之后出现了长达21个月的4级地震平静,因此确定这两次中等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研究该区域地质构造的活动特征,分析区域的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及邻区地震活动概况进行背景性分析,从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入手,阐述了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构造,对研究区域内的地震活动空间、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灾害特点。  相似文献   

7.
统计整理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对地震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地震的活动特点,对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地震特征,且同时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8.
统计整理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对地震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地震的活动特点,对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地震特征,且同时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s4.8地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万荣Ms4.8地震序列特征,利用P波初动及振幅比和波形反演CAP两种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等分析,结果表明,隐伏的西辛封断裂为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西藏谢通门——扎申地区近期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藏谢通门-申扎地区近期的地震活动,以多种地震学方法分析了该区未来地震活动特点,并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对该区今后可能的地震发展趋势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11.
德都地震的孕育及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震学方法,从本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出发,总结了黑龙江省德都县四次中强地震的震兆及其活动特征.通过对本区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区域运动场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四次中强地震的孕育和发震机制.表现出德都中强地震与其它地区中强地震的共同特征及其自身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2.
回 目 作 含 扭 页介休地震的蕴育过程 任振起 孙国学11山西地震带地壳结构变化与地震活动特征 武烈 巩玉玖 苏宗正 张幸远 赵新平 二1丰镇5.9级地震考察概述 山西省地震局调查组4 37 ***近十年来临汾地区b值的研究 王汝雕16形变电阻率异常量板图式 张德信丁昭杜孝忠郝宪生117大原台地倾斜相关系数异常的探讨 李炳照 陈大业 2 10震前电磁异常信息理论模式的探讨 胡俊杰31场强变化与地震相关性的实验 张开建 3 26 ***近震分析 阎志德 110地震参数的测定 阎志德41太原台基式地震仪记录特征 张曼丽2 14弦法测定近震参数 赵学普 2 19山西境内的…  相似文献   

13.
巨 目 作 者 描 页试点开新花 改革结硕果——谈山西省地震局的改革 孙国学11搞好七五期间山西地震工作的探讨 苗良田 2 34 ***山西忻定盆地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尹兆民17山西地堑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地震发展趋势分析 喻克智21板块边界与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 阎志德28京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于新昌 靳雅敏4 11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模式识别 李淑莲 戴英华 2 13华北一些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李文英 刘继禄3 16…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确定一个地震带需要具有地震活动连延成带,带内地震活动相关和统一的地质构造背景或地体环境等条件,并结合燕山带地震活动的一系列特点,包括震源体的连续成带展布、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特征、历史地震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深部地球物理的构造基础等方面资料分析了燕山带作为一个独立地震带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燕山地震带和周围北东向地震带之间在地震活动上的关系以及破坏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震兆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临汾盆地是山西断陷带新构造最复杂、地震活动最强的断陷盆地.本文在叙述了盆地发育史的基础上讨论了盆地的全部边界;并详述了盆地新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特点.着眼于盆地的整体,讨论了临汾盆地地震发生的新构造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16.
陈祥熊  袁定强 《地震学报》1996,18(2):145-155
根据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MS7.3地震的震源机制、余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该次大震的震源破裂特征,论证了该次地震属大陆架板内地震性质,并依据该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性特征,论述了北西向地震活动带的活动特点,并对东南沿海地震形势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北京以西至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福明  李群芳 《地震学报》1991,13(3):306-318
本文根据北京以西至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资料,用有限单元法与位错理论分别研究了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应力场,结合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和近期小地震的活动特点,推断该地区存在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即(1)黑山寺断裂以北、牛心川——四回庄断裂以东及梁家庄断裂以南所围成的地区;(2)天镇北断裂与韭菜沟——黄土堌堆断裂和张皋断裂汇交区所围成的长轴呈北西向的区域.其中,第一个应力相对集中区内怀来以西的下花园断裂、浑井东断裂和桑干河断裂的汇而不交处及其附近地区,未来发生强震的   相似文献   

18.
刘巍  安卫平 《地震研究》1994,17(1):24-30
1989年10月、1991年3月,在山西北部大同盆地先后发生Ms6.1、Ms5.8两次中强地震。对比这两次地震的序列、空间分布及能量释放等存在很大差异。两次地震属同一地震序列,5.8级地震的活动规律具有晚期强余震的特点,是6.1级地震活动一次大的伏。进一步分析表明,大同-阳高的两次地震活动,以及在此期间山西地区发生的一系列5级左右地震活动,是华北地区区域应力场增强,较大范围内应力增加和传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山西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似,综合分析了该带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初步估计了该带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主要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1993年到2015年间,在山西地震带将可能发生一个M_s=6.2±0.4地震,其可能地点有三个,若依发震可能性大小的顺序排列将是:(1)霍县~洪洞一带;(2)大同~怀仁~应县~浑源所围地区;(3)灵丘以东至涞源断裂两端所围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1研究背景利用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地壳应力场,可获得区域应力场状态,有助于解释地震成因、断裂活动等现象。北京及邻区(39.0°—41.0°N,115.0°—118.0°E)位于NE向山西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与NW向张渤带交会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由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燕山隆起区、北京坳陷、大兴隆起、冀中坳陷、沧县隆起等地质构造单元构成。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该区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有历史记录以来,研究区域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3次,最大地震为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