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海域鱼类资源状况,指出由于过度捕捞造成了海洋鱼类资源衰退,并就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鲲鱼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水域。 80年代以前,由于对鲲鱼资源的利用价值认识不足,因而鳀鱼资源一直未被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随着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鳀鱼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其由过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渤海在对虾、小黄鱼、带鱼等传统主要渔业资源相继衰退的情况下,鲅鱼成了可以替代的唯一大型经济鱼类资源。据统计:1995年以来,黄渤海每年捕捞产量唯一超过10万吨的经济鱼类就是鲅鱼,1997年更是达到18万吨。然而,百姓们在吃到物美价廉的鲅鱼时,却不曾想到这一经济鱼类也正面临着衰竭的危险。有的渔业研究人员则坦言,如果鲅鱼资源继续遭受更严重的破坏,黄渤海渔业生产将步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率不断加强,高额掠捕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鱼类生态栖息地、人工增养殖培苗系统对天然鱼种遗传多样性的破坏等,已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物种绝灭、传统鱼种资源衰退和种质资源的退化。因此,尽快查明我国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持续利用重要鱼类资源和开展濒危鱼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鱼类学研究的优先主题,更需委我国鱼类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着这一热衷愿望,中国鱼类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93年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25日-30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鱼类学界的积极响应,应…  相似文献   

5.
渤海西部的毛虾(Acetes chihensis),是渤海的重要水产资源之一,成为河北、天津、山东惠民、昌潍地区的转网、樯张网等定置网具的主要捕捞对象。解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其资源发生过很大变化。从产量看,分为三个变动时期,前后渔获量高,中间渔获量低,呈马鞍形。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渤海里近十多年来,除对虾进行人为保护外,其它多数经济鱼类因扑捞过度而衰退,唯独渤海西部毛虾资源仍处较稳定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原因何在?有  相似文献   

6.
一、开发外海渔业资源,势在必行浙江是全国主要海洋捕捞产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针对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渔获量下降等情况,采取了调整近海捕捞结构,保护带鱼资源和进一步利用鲳鱼、鲐鲹鱼、虾、蟹资源等对策,使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稳定在70万吨水平,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防御”对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严建培 《海洋科学》1994,18(2):70-71
东海陆架不仅面积为全国最大,有573000km2,占全国的38.8%,而且包含着初级生产力以及渔业生产力均为全国最高的浙江海域①,浙江成为历来向全国提供商品鱼的首位大省。据浙江省水产局估计,该海区渔业资源蕴藏量达60×105t以上②。前些年虽因过度捕捞,传统四大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但整个水体生产力并未衰退。甲壳类、头足类与中上层鱼类等资源随即邓以增补,海区渔获量每年仍约有30×105t③,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浙江省的海洋捕捞量,自1984年以来每年仍以平均8.4%的速率递增,步入“黄金时期”④。这说…  相似文献   

8.
海洋渔业在我国水产业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海洋渔业,对于安排好沿海几百万渔民的生活,使沿海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对于巩固海边防和解决城乡人民吃鱼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洋渔业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当前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近海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继续衰退。渤海的小黄鱼、带  相似文献   

9.
我国黄、东海鳀鱼资源十分丰富,据中挪联合资源声学评估调查结果,其资源蕴藏量为280×10~4t,年可捕量为500000 以上,是一种大有开发前途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对这一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80年代中期以前,年产量仅30000t,近几年70000~80000t。 目前,黄、东海大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行之有效的鳀鱼捕捞方法,组织开发利用鳀鱼资源,对发展我国的海洋渔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胁迫,近年来海州湾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为了解海州湾鱼类β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根据2013?2017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S?renson相异性指数等方法计算了调查站位间以及海州湾海域整体的鱼类β多样性,并将β多样性分解为周转和嵌套两个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几种舌鳎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海儿  郑忠明 《海洋科学》2002,26(12):61-64
由于我国近海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渔业资源的增殖和经济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养殖品种中 ,经济价值高、生长快、对环境耐受力强的品种自然成为首选的对象。舌鳎属(Cynoglossus)鱼类广布在我国近海的底层水域,该属鱼活动范围小、洄游距离短、围捕率高 ,它们食谱广、生长迅速、初次性成熟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作为近海海湾的增养殖对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者等自1985年起对舌鳎属的半滑舌鳎、宽体舌鳎和短吻舌鳎的生物学进行了究 [1~6],本文进一步对半滑舌鳎((Cynoglo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渔业资源增殖业的发展和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景耀 《海洋科学》1995,19(4):21-24
近几年来我国渔业总产量持续增加,1993年已经超过1800x104t,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海水养殖产量增幅最大,养殖产量首次过半,超过捕捞业的产量。捕捞产量近几年虽然也有明显增长,单位产量却大幅度下降。尽管外海和远洋渔业的产量有较大增长,但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较大,经济价值和营养层次较高的种类为个体小、营养层次较低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所代替,经济鱼类的幼鱼占有很大的比例;湖泊水库渔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加剧,过度捕捞导致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鱼…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水域进行的7个航次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分类多样性指数分析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变化。黄河口鱼类主名录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理论平均值为75.5。2013-2014年调查中,该水域共捕获鱼类51种,隶属10目、27科、43属,以鲈形目、鲱形目和鲉形目鱼类居多。本次调查中鱼类群落分类多样性指数△和分类差异指数△*月变化范围分别为39.98~65.48和59.15~75.54,均表现为夏季月份最高,春、秋季月份次之,冬季最低。除春季月份外,其他月份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均显著低于黄河口鱼类主名录的△+理论平均值。不同月份中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也呈现一定的空间变化,夏、秋季月份绝大部分站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处于95%置信范围内,春、冬季月份个别站位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显著低于理论平均值,这与这些站位绝大多数种类集中在鲈形目有关。黄河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鱼类资源衰退,应加强该水域鱼类资源养护和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由于海洋中一些经济鱼类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因此,研究海洋鱼类增、养殖问题,已成为提高渔业产量的主要课题之一。作者根据1980年7月至1982年12月对浙江乐清湾鱼类资源、种类组成等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1983年上半年的社会调查,就乐清湾鱼类资源现状和增、养殖途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FAO对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年可捕量的总体估价是,经济鱼类为1.04亿吨,经济甲壳类23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灯笼鱼类为1亿吨,南极磷虾1亿吨以上。即使不考虑南极磷虾,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年可捕量也要比目前的渔获量高出2倍以上,其中公海资源、中层鱼类可捕量1亿吨,金枪鱼25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竹荚鱼类250万吨。通过对世界各海区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资源潜力的综合分析,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仍具  相似文献   

16.
东海虾类的生态群落与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东海的虾类,刘瑞玉(1959,1963,1964)、董聿茂(1959,1980,1986)等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近10多年来,由于东海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捕食虾类的鱼类减少,因此,使虾类生存空间扩大,这有利于虾类资源的繁衍生长,使虾类资源发生量增多,数量增长较快。东海区三省一市近几年虾类产量达到80×104~90×104t,其中浙江省为60×104~70×104t,拖虾作业已成为东海区一大作业方式,对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展了东海虾类资源开发调查,尔后又继续与拖虾生产船相结合进行监测调查,积累了一些资料,本文就东海虾类生态群落结构与区系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海北部近岸鱼类资源数量分布与群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 1998 年 6 月和 9 月共 24 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黄海北部近岸渔获物的组成,其结果表明,该海域鱼类资源量指数较低,为 17.068 kg / 网·h,鱼类资源经济品质结构低值化,鱼类资源群体结构小型化、低龄化更加突出,一些个体小、价值不高的种类如青鳞鱼、鳀鱼、斑鰶等占据了春季渔获量的主要部分,秋季捕获的经济鱼类如兰点马鲛、鲐鱼等全部是当年生幼鱼。  相似文献   

18.
黄海乳山湾的鱼类有40科69种,以暖温性底栖鱼类为主,并以底栖生物食性的鱼为最多.本文对黄海乳山湾13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加以说明,乳山湾5~9月为多种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应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制定禁渔期和禁鱼区以保护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9.
大黄鱼是浙江重要的传统渔业资源。但随着近海岸捕捞强度的日益加剧,大黄鱼资源已严重衰竭,几乎濒临绝迹。同时由于沿海工业的发展,大目洋沿岸渔场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更使沿岸海域传统渔业资源衰退,渔场外移,部分鱼类产卵场消失。为了更好地保护近海渔业资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和7-8月,采用站位法和底拖网调查法对北部湾雷州沿岸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247种鱼类,隶属于21目87科161属.研究发现本海域鱼类主要为近岸分布,并表现出热带-亚热带的区系特征,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合理.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条鲾Leiognathus rivulatus、圆吻海鰶Nematalosa nasus和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的丰满度系数春季显著大于夏季.部分主要捕获种类未达到最适开捕规格,应该对沿岸海域鱼类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