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河内蒙古河段防凌防洪需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投入运行以后,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防洪形势依然非常严重,凌洪灾害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除了内蒙古河段自身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外,水沙关系严重失调,水流输沙能力下降,主河槽持续淤积,过流能力降低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行前后内蒙古河段的凌汛特点、水沙条件变化规律入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需求和防洪需求,并初步提出了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防洪总库容.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大坝建成后,水库的泄流由闸门控制,但泄往往与水下游水文的流量不一致,给水库防洪调度的安全带来影响。本文通过水口水电站水库运行中出现泄流量模型与原型值偏差的分析,以及通过测验率定情况,表明电站水库运行后,必须对益洪道泄流曲线模型值进行率定,提高泄流量精度,以确保水库防洪调度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唐乃亥站月、旬平均流量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林  崔涛  王小玲  谢建丽 《水文》2000,20(3):24-26,20
唐乃谬论水文站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控制站,预报该站月、旬平均流量,对黄游梯级水库电站的调度运行,以及沿黄各省防汛抗旱、工农业生产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水量平稳原理,提出了根化的单孔出流水箱模型,在对流域进行了合理概化的基础上,将流域分成三个互不影响的产流区,并分别用水箱模型计算,合成后即为流域出口断面的平均流量。利用历史资料进行参数率定与模拟计算,预报效果较好,将对黄河上游水量调度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1968年刘家峡水库运用以来,黄河内蒙段情已在有缓解。由于刘家峡水库距内段较远,对河道凌情变化反应不够灵敏,且其间忽大、忽小的流量过程又无法控制。因此少数年份,仍有较为严重的凌灾发生。  相似文献   

5.
龙羊峡水库近坝库岸高边坡稳定性是影响该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电站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高边坡中地下水位的预测是稳定性评价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边坡实际地质结构为背景,建立了地下水剖面二维流数学模型,运用初流量法求其均值解。结果同观测资料吻合较好,并对未来10年地下水位动态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龙羊峡水库近坝库高边坡稳定性是影响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电站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高边坡中地下水位的预测是稳定性评价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边坡实际地的南结构为背景,建立了地下水剖面二维流数学模型,运用初流量法求其均值解,结果同观察资料吻合较好,并对未来10年地下水位动态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对变动回水区流量的高精度快速监测是入库洪水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水库安全进行调度 防洪决策的重要依据。三峡水库建成后,回水后的流量测验条件会产生较大变化。在汛期,由于三峡水库低水位运用,该河段仍保持天然河道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刘吉峰  王春青  赵娜  赵乐 《冰川冻土》2014,36(2):424-429
利用最新冰凌观测数据,分析了1960年以来黄河内蒙古段头道拐断面冰期流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头道拐断面小流量持续时间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60-1967年、1968-1985年和1986-2010年小流量平均持续天数分别为68 d、17 d和37 d.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小流量过程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冰盖厚度和冰花堆积来影响封冻河段流量过程;河道冲淤演变则是冰期流量过程和槽蓄水增量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刘家峡水库调度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河段的流量过程. 最近10 a来,凌汛期气温变化剧烈,上游来水有所减少,河道淤积更加严重,河道工程增多是黄河头道拐断面小流量持续天数延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等蓄量法是中国水库防洪规划与实时调度中常用的调度方式,其3个参数(等蓄流量、起蓄流量和等蓄历时)一直采用试算方法推求。以等蓄流量为输入参数,引入蓄放水0~1状态变量,定义了逐时段水库蓄水量之和最小的线性目标函数,并设置蓄水状态连续性约束解决等蓄历时的推求,建立了水库防洪等蓄量优化调度的0~1整数线性规划模型(RFEV-ILP)。通过亭子口水库应用表明,该模型算法稳定,与理想补偿调度方式计算的防洪库容相差不足1%。该优化模型不仅可以推求防洪库容、起蓄流量及等蓄历时与等蓄流量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能较好地揭示防洪风险与等蓄流量之间的关系、防洪控制点距离水库的远近对等蓄流量可选范围及相应采取防洪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的中小型水库多数以防洪、灌溉为主,有的水库并兼有发电效益。有关水库防洪调度的资料较多,这里不作讨论。本文仅就如何在满足农田灌溉的前提下,尽量少弃水多发电方面,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预报调度方法。我们与浙江江山县水文站一起利用这种方法编制了峡口水库电站的预报调度方案。采用  相似文献   

11.
现行水库洪水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存在泄流闸门开度不断调整及时段间流量突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分为时段内出库流量线性变化的瞬时出流模型和时段内出流不变的恒定出流模型。对于1个水库和1个防洪控制点所组成的基本防洪系统,应用矩形入流条件的河道洪水演进方法,以时段内恒定的出库流量为决策变量,构建水库防洪优化补偿调度数学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恒定出流模型比瞬时出流模型占用的防洪库容减小0.05%~0.18%、最大下泄流量有增有减,即恒定出流模型既不劣于瞬时出流模型,也能很好地解决瞬时出流模型存在的问题。同时,实例揭示的水库二次补偿调节比等蓄量调度方式减小防洪库容10.6%,为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库群防洪调度的逐次优化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防洪系统的具体问题,分析了并联水库群下泄流量与河道防洪控制点洪峰流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先泄、后蓄、再分洪”的一般洪水调度原则,提出了水库群拱水调度模型及其逐次优化解法。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水库群之间以及水库群与区间汇流的错峰,为洪水实时调度及防洪系统规划提供了一套简捷、高效而又符合实际的模型和解法。  相似文献   

13.
原来黄河规划方案是先修上游刘家峡水库(简称刘库)后修盐锅峡水库(简称盐库)。但后来却先修了盐库后修刘库。盐库于1962年1月蓄水发电,刘库于1968年10月蓄水发电。在刘库建成以前,因盐库进库沙量大而库容小,库区将很快淤满,“翘尾巴”现象严重,为了估计这一现象对刘库电站的影响,原西北水电设计院曾进行了库区淤积测量资料的分析和水库淤积计算,其后有关单位又进行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Hilbert-Huang变换(HHT)技术,对长江宜昌站1900~2000年来天然年平均流量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峡水库年平均流量多尺度统计动力预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年平均流量存在准3.2年、7.4年、13.1年、16.7和53.8年的周期,并以准3.2年和7.4年的波动为主;(2)基于EMD的HHT变换技术的三峡水库年平均流量多尺度统计动力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对2001~2004年进行试验预报,预报模型的预报相对误差在2.4%以下.本文研究成果对长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以及发电计划制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工程概况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电站坝址位于雅砻江干流与支流鲜水河的汇合口下游约2km河段,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6.57万km2,坝址处河流多年平均流量666m3/s。两河口水电站为雅砻江中、下游的龙头水库,对其下游的雅砻江梯级电站以及金沙江、长江干流电站的梯级电站补偿作用显著。电站的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电站采用坝式开发,水库正常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巨型水库群发电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加华  张远东 《地学前缘》2010,17(6):255-262
低碳时代,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发电调度为梯级水电联合调度运行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有效地开展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充分合理利用水能资源,是流域梯级电站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清江梯级与三峡梯级径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水库群整体发电量最大和弃能最小为目标的梯级调度模型。根据电力系统对三峡、葛洲坝、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水电站的要求,用1951—2002年的月径流资料和典型年的日径流资料进行长期和短期优化调度,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得到清江3个电站、三峡-葛洲坝2电站单独运行和联合优化调度发电指标,5库联合优化调度系统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约21亿kW.h;短期(日)优化调度较长期(月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发电效益有进一步提升,增发电量约9.68亿kW.h。研究表明,充分利用清江和三峡梯级实际运行位置相近、水力联系紧密、互补性强的特点,统一安排电站机组运行模式,合理分配机组出力,可在来水量相同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短期预报结果,采用非参数方法估算预报相对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以防洪为目标,同时兼顾发电、通航等要求,建立了防洪调度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得到了汛期防洪优化调度图。通过比较不考虑预报、现有预报方案、准确预报3种情况的调度结果,分析了水文预报误差对防洪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考虑预报与否,与现有设计方案相比,汛期防洪优化调度图的发电量都增加,弃水减少,削峰率有所提高;而考虑预报信息有助于调控洪水,提高预报精度有助于增加水库抵御大洪水风险的能力;基于模拟现行作业预报方案,汛期防洪优化调度图比设计调度方案发电量增加5.3%,弃水减少5.9%,削峰率提高1.7个百分点,防御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雅砻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友好型优化调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雅砻江下游梯级水库水电站的布置和河道生态环境要求,分别设置了两个流量控制断面:锦屏二级电站引水闸址下减水河段、二滩电站坝址下游河段.针对这两个控制断面河道流量的要求,提出了25组生态流量控泄方案,建立了以梯级水电站群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获得各个方案下梯级水电站群多年平均发电量及水库调度出流过程.比较分析了减水河段生态流量及二滩水库泄流控制方案对发电量的影响,定义并计算了生态需水电能损失指标.对梯级水库调度出流过程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二滩水库出流维持天然径流模式,将限制水库调节能力和减少梯级电站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9.
胡兴林 《冰川冻土》2001,23(1):57-62
Tank模型(又称为水箱模型),是一种用于流域径流预报的确定性水文模型,根据龙羊峡水库入库主要产流区--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下产汇流特性,将其概化为以降雨量为输入,径流量为输出的单孔出流的线性水箱,工用于该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流量的预报,经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和试验预报的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现已应用于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汛期旬平均入库来水量的中期预报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谢大勇  陶铁林等 《水文》2001,21(4):44-48
渤海岸六股河绥中站是典型的复式河槽站,根据历史资料,用经验分析及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多股水流条件下平均水位的计算公式,并以此计算日平均水位及建立水位流量关系进而推求日平均流量,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