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联政府和苏联共产党,对苏联各门科学给予很多的关怀与注意。因此,在苏联各民族英明领袖斯大林同志领导下,自苏维埃联盟成立以来,在分门科学的领域中,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工业岩石的岩石学,简言之即工艺岩石学,是苏联学者劳动的成果,并是苏联岩石学家对于摆在岩石学科学面前的需求的答复。该岩石学科学是在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年代中,由于工业,尤其是冶金、矽酸盐、建筑石材业的发展而大为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一勘探类型概念的由来矿床勘探类型的概念和划分最早始于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列宁、斯大林时代,苏联的地质勘探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找到和探明了许多矿床.在此基础上,1937年B.M.克列特尔考虑到每类矿床的特点、勘探方法、勘探手段的共同性及储量分级的要求,将它们分为五类(见表1).1941年拉弗林(?)从矿床勘探的容易程度(或困难程度)出发,按它们的天然多样性把各种矿床划为三类:(1)完全可以被测量的(P1enemeasu-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是采掘工业中紧密关联的两个主要环节.由于这两项工作常常由不同的生产部门来完成,所以,它们的相互关系不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而且也取决于把这两项工作联系起来的社会条件,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我们从苏联由社会主义蜕变为资本主义的过程,可以看到他们的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作的衔接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依靠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了千百万人民群众,勘探和开采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他们不但十分注意逐步采用较新的技术手段,而且遵照列宁的教导,"加强全民力量的紧密合作".为了给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及时提供充足的矿产  相似文献   

5.
在蘇聯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周年的前夕,有兩件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一件是約·維·斯大林同志的“苏联社会主義經济問題”一文的問世,一件是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黨代表大會的召開。這篇經典著作和這次大會,都給蘇聯地質科學啟示了擺在面前的任務,就是如何配合着由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整個建设任務,也就是如何集中科學家的力量來更快地解决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人民的革命导师、最亲挚的朋友、世界和平运动的旗手斯大林同志,逝世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沿着斯大林生前指示的方向,英勇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帝国主义者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之下,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逼迫下,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这一伟大的胜利,完全证明了斯大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和美国研制螺旋液压井底发动机的工作引起很大的技术兴趣。最近,在苏联的刊物上详细报导了苏联螺旋发动机的结构及试验的首批结果。  相似文献   

8.
《地质科学》1959,2(4):103-103
1958年12月8-12日在苏联阿拉木图城举行了成矿和预测图的联合科学会议。会议由苏联科学院、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地質保矿部,哈萨克共和国地質保矿部共同召集。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方法在沙漠条件下普查铀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地质保矿部,苏联科学院维尔纳茨基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及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关于在干燥条件下,用分析植物灰的方法普查金属矿床的远景尚题在文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国际讨论会,曾在苏联立陶宛维尔纽斯召开。会议是以国际水文地质协会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下,由苏联全国地质工作者协会,苏联科学院和立陶宛地质局召集的。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地下水资源和储量评价方法,地下水普查勘探方法的改进,以及防止地下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与当时苏联地学界来往交流紧密,他对地质学的贡献得到了苏联地质学家的高度评价。1958年,苏联科学院全体大会选举李四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并授予卡尔宾斯基金质奖章;该奖章是1947年由当时的苏联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共同发起的、对地质科学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最高单人奖励,李四光是第六位获奖人,也是至2017年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外籍地质学家,他的获奖理由是:在地质、古生物、地层和矿产研究工作的综合贡献。李四光有两部著作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分别是1952年的《中国地质学》和1958年的《中国西北部的旋卷构造》,这两部译作对当时的苏联地质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李四光学术思想的广泛认知;"地质无国界",中国地调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有着俄罗斯地学理论、规范、方法实践的烙印,在新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李四光学术精神传承下,中俄、中国与中亚在地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不断深化,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2.
访苏见闻——介绍苏联的几种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3年3月至6月参加了由联合国和苏联联合举办的电法讲习班,讲习班上介绍了当今在苏联所进行的各种地面和地下的电法勘探。这里仅就讲习班期间所了介的苏联电法工作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苏联地质博物馆事业是很发达的,在苏联科学院,各地质科学研究所,苏联地质部各机构,以及最大的高等学校(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斯维尔德洛夫矿业学院、哈萨克大学等)都成立了地质博物馆,在馆内保存有相当丰富的大量地质、矿物和岩石的标本,还有各种动植物化石。这些标本反映着苏联国土上  相似文献   

14.
1991年5月22~24日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由苏联地质部、科研生产联合体“金属矿地球物理”和科学技术地质学会西北分会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苏金属矿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地质部系统的科研和生产单位、俄罗斯联邦地质局、苏联国家储量委员会、苏联冶金部、“地质勘探”康采恩、苏联科学院、苏联教委等代表。 笔者以高访学者身份参加了会议。下面从两个方面将会议概况作综述报导。  相似文献   

15.
浩明 《探矿工程》1976,(2):57-59
在苏联人造金刚石问题的解决并组织其工业生产是苏联高压物理研究所和超硬材料研究所共同工作的成果。苏联生产的人造金刚石的数量,不仅能满足国内工业需要,还供出口用。人造和天然金刚石互补不足并具有各自的合理应用范围。此外,由于人造金刚石产量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一周年的时候,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工农业大跃进的今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苏联对我国无私帮助所表现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九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在苏联专家的热诚无私的帮助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苏两国科学院协议,我们于1987年7月2日至16日在苏联进行了冻土科学考察和访问。对苏联研究冻土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向、任务、成就及主要科研骨干有所了解,为两国冻土学界今后进一步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亲眼看到苏联冻土区一些工程建设情况,也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现将我们耳闻目睹零碎情况整理作一介绍。 一、在西伯利亚的考察访问(7月4—12日) 1.访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冻土研究所。 苏联科学院冻土研究所1939年成立于莫斯科,1961年部分迁至西伯利亚雅库兹克市,改造为西伯利亚分院冻土研究所。该所所长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冻土学家,副所长是(地理科学博士)。我们这次考察和访问由副所长亲自安排和接待。  相似文献   

18.
二、苏联苏联在1919年就颁布了环保的单项法规,并设立了中央水资源委员会,但大规模地开展环保工作还是在1970年以后,1975年被列入国民经济计划。苏联没有设立同美国EPA 那样的内阁级环保机构,而是按行业归口管理。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设各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动态     
苏联召开矿水和热水水文地质工作者会议 1959年6月24日至26日。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家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会召开了苏联矿水和热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勘探工作的研究程度和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地方地质局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全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及苏联地质保矿部全苏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的还有苏联科学院水文地质实验室,各共和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1961年11月,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业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了地质,地球物理,技术装备和地质勘探机械化等方面的扩大会议。会议邀请了苏联科学院,各加盟共和国有关科学研究所,高等学校,各州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它方面一些主要专家参加。在会上讨论了有关地壳深部研究的组成问题和在苏联领土上进行超深井钻进的钻孔位置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