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立式储油罐的形变模型直接影响数据解算精度,与实际生产安全和社会效益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罐壁点的径向偏差、圈板椭圆度模型,重点阐述了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罐体倾斜度模型,并结合某油库油罐实例,验证了基于TM30的储罐几何形变模型解算方便、精度高、利于分析罐体形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遥感影像中油罐目标尺度变化大,小目标较多,影响其检测性能。为探究影像缩放对各网络油罐检测的影响以及油罐目标尺寸对于检测结果影响的规律,选择经典的5种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包括FRCNN、RFCN、SSD、YOLOv3和RetinaNet算法,对不同尺度油罐目标的检测精度、泛化能力和运行效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RetinaNet和RFCN算法的平均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好;YOLOv3算法的速度最快。不同算法都有所谓的最佳检测尺寸窗口,通过对检测影像适当地缩放可以使待检测目标尺寸落入最佳窗口,从而提高油罐目标检测的精度。同时,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多尺度油罐检测算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油罐目标检测算法依赖油罐圆形特征,对于背景复杂和存在大量小目标的情况检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并联卷积神经网络油罐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油罐目标尺寸对各神经网络检测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不同网络架构分别检测不同尺寸的油罐目标;其次利用经过训练的分类网络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剔除可能存在的误检;最...  相似文献   

4.
油罐作为主要的石油储存设备,定期对其进行变形监测,能有效保障能源安全.本文基于Leica TM30研究储油罐变形监测技术,提出改进的罐外观测方法,解决外业工作量大的问题,并详细推导了形变参数的计算公式.将整体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圈板圆心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削弱测点点位误差,具有较高精度.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形变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正上方堆放大量渣土导致还未运营的线路结构产生严重形变,全站仪测量方式很难准确测绘出形变大小。提出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对隧道受损区域的检测和修复工作。首先,阐述了应用快速绝对定位方式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其次利用自行开发的隧道点云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隧道断面切割和收敛分析;最后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比全站仪进行隧道形变检测的特点和优势,论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在地铁隧道结构形变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区域生长原理的油库目标聚类定位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红苹  蒋咏梅  粟毅 《遥感学报》2006,10(3):415-420
利用油罐目标相对集中而虚假目标相对较离散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原理的聚类方法.对于实际的遥感光学图像,所提方法既能将油罐目标聚类定位油库区域,又能自动去除虚假油罐目标.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油库检测定位上准确率高,是一种实用有效、运算量小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形变中形变位置确定、形变梯度估计和相干性之间的关系,利用Sentinel-1A数据开展In SAR技术矿区地表形变监测适用性研究,分析干涉图相干性、形变位置识别和形变梯度之间的响应关系。以河南省焦作市某矿区为研究区,实验结果表明,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裸地和村落地表类型全年保持较高相干性,目视识别可以有效确定矿区的形变位置,受村落周边农田的影响,部分形变范围无法准确确定,通过形变梯度函数模型验证形变梯度也在可检测的范围;农田覆盖类型夏季在卫星最短重访周期内,目视识别可以有效确定矿区的形变区域和范围,但受噪声影响条纹模糊,通过形变梯度函数模型验证形变梯度位于可检测最小形变梯度上;采用真实水准数据验证了村落地物类别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植被检测是利用近景影像进行滑坡变形监测应用的一项关键步骤,滑坡近景影像中植被信息的特殊性给自动化匹配带来困难。针对经过高精度影像配准和点云滤波等处理后仍然存在形变区域检测误差,通过叠加滑坡体形变前后的数字表面模型和植被检测结果,实现对误检测形变区域的定位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形变区域检测误差主要来自植被剔除残余、点云滤波或点云模型不精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样误差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PALSAR数据的青藏高原冻土形变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性冻胀和融沉导致的地面形变是青藏高原冻土区建设施工与维护的主要问题。对冻融造成的形变进行有效监测是青藏铁 路建设与维护的前提。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是地表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PALSAR(L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在非城市区域具 有较高的相关性,适合青藏高原冻土区的地表形变监测。本文选用4景覆盖研究区域的PALSAR数据,研究利用该数据进行冻土形变 检测的方法,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水准测量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得长春市区地面沉降信息,同时检测形变中心,分析形变发展趋势,粗略估测形变速率,最终发现并确定重点沉降区域,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一大型的石油储油罐进行实地观测,阐述了采用徕卡TM30对大型储油罐进行变形观测的工作原理及简单操作流程。用拟合的方法拟合出基准圆及其他每一圈板的圆心,编程实现观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求解出需要的几何参数,节约了工作成本并提高了效率。最后对油罐的变形程度做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用充水预压的方法来加固油罐地基是一种经济便捷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对油罐的环墙进行监测是实施这种方法时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油罐的环墙监测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谷田平 《测绘通报》2019,(5):152-154
基于加油站对卧式金属罐容积内部交接的应用需要,本文采用天宝TX8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容积测量标定,并与传统的容积比较法及激光点阵法对某加油站20 m3卧式金属罐进行数据比较及建模分析。测试数据表明,天宝TX8在卧式金属罐容积标定方面较激光点阵法符合性更高,建模更加全面、直观、高效,为其在其他测量领域及力学建模方面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对大型储罐充水量与罐基础的沉降量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采用GM(1,1)模型对储罐在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罐基础的沉降量预测的方法,并对预测模型的进行了检验,证实了GM(1,1)模型在储罐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等水位间隔沉降量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特种罐在能源的储备和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特种罐现有容量计量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提出了基于放样原理和测量机器人实现特种罐容量快速和精密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将特种罐容量计量转化为点位放样问题,较好地克服了全站仪现有测量技术的缺点,并利用软件实现了特种罐容量计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修正和报表输出的一体化。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M和水箱理论识别流域河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水箱原理处理流域DEM数据中存在的洼地问题,提出流域河网识别及编码的新方法。首先,确定洼地网格,搜索洼地区域,计算洼地容量,根据水箱原理确定洼地出口,判断洼地的流向;然后,逐层合并消减洼地,修正洼地水流方向;最后,计算网格集水面积,进行河网识别和编码。本文结合云南东川蒋家沟流域的DEM资料进行河网识别,得到了完整的流域河网,结果与实际勘测的河网完全吻合,这表明应用该方法提取流域河网是可行的,能够为进一步的分布式水文、泥石流、环境模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7.
SAR图像溢油分割是SAR溢油监测中一个重要环节。文中选取4种不同形状、尺寸和对比度的SAR油膜数据,分别采用双峰阈值分割法、最大熵分割法、区域生长法、分水岭算法、图割法、水平集方法等6种方法进行溢油信息提取,探讨适合于不同油膜特征的最佳提取方法。结合现有尺度分割标准,提出一种SAR图像溢油信息评价指数——有效分割指数(Effective Segmentation Index,ESI),对不同分割方法得到的溢油提取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不同特征油膜所适合的最佳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8.
SAR影像中海洋浮油膜特征分割的Level Set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霞  李红旮  黄波 《遥感学报》2005,9(5):549-554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区域影像分割技术--基于迎风格式偏微分方程(PDE)的Level Set方法进行海洋浮油膜特征提取.在该方法中,海洋浮油膜特征表示为扩散界面,影像灰度的梯度决定了界面扩散的方向和强度.界面边缘在影像灰度差异动力和曲率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向外扩散,能够有效地克服尖锐突起和裂缝等,在特征边缘趋于稳定和光滑.同时,该方法对高噪声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适用于低对比度高噪声图像,特别是SAR图象中特征提取.以不同地区ERS-2 SAR图像中海洋浮油膜提取为例,进行方法验证,同时对传统的影像分割技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