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多值走时地震波场重建及格林函数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维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数值计算中出现的多值走时情况,阐述了地震波场重建及格林函数计算中的困难,提出一种在相空间拉格朗日流形上的波场重建及格林函数计算方法.本文算法应用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时,可高效地获得均匀网格点上地震波多值走时及振幅的数值计算结果.文中还阐明两类数值计算过程判据,以在多值走时区域及计算的全区域中,控制射线追踪过程中的射线密度及格林函数计算精度.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地球内部不同尺度的非均匀体会引起高频地震波的散射,这些散射携带了大量关于地球内部介质非均匀精细结构的信息,可通过研究地震波散射信息来获取地球内部介质结构非均匀性.非均匀介质速度微扰动是造成地震波散射的最主要起因,也是引起地震波尾波和散射波包络展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抛物Radon变换法近偏移距波场外推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抛物Radon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部分动校正后的CMP道集抛物线近似有效性的证明,基于带限正反最小平方抛物Radon变换的Levinson递推算法,对缺失的近偏移距地震波场进行叠前重建和外推.给出了抛物Radon变换法地震道重建外推的基本原理和叠前地震数据规则化的处理流程,另外对于Radon域均匀采样的情形,本文给出了均匀层状介质和Marmousi模型的近偏移距外推结果,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百科知识(十二)——地震波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义地说,由地球介质的任何三维非均匀性引起的地震波场畸变均可称为地震波散射。不过,通常地震波散射是指由地球小尺度(与波长相比)非均匀性引起的、不适合用射线理论(几何射线)研究的地震波场畸变现象。例如,波场传播方向的偏折和分裂,P波和S波的相互转换,地震尾波的产生,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横跨观测台阵的随机起伏变化等。1地球介质的不均匀性及地震波散射随着对地球结构认识的深入,经典的球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地震波波长与非均匀体的大小关系,介质非均匀性分为大尺度非均匀性和小尺度非均匀性。大尺度非均匀性可以用传统的介质结构参数来描述,如速度、电导率、密度等参数,而小尺度非均匀性则采用介质速度扰动率(ε)及非均匀体相关长度(α)来描述介质非均匀性程度。对于同一远震事件,区域观测台记录的P波波场包含了地震波传播路径上介质结构的信息,对于区域观测台站而言,地震波传播路径基本一致,传播路径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各观测台站的下方。考虑到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3,25(5):465-474
回顾了近4年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分别简要地讨论了层状均匀介质、横向不均匀介质和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地震面波及波形反演,以及地震勘探、测井问题中的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指出当前地震波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发展高效的数值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激发和传播,以及强地面运动的研究,为精细的地震危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Kelvin-Voigt均匀黏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小扰动的情况下, 地震波在Kelvin-Voigt均匀黏弹性介质中传播时的瞬态响应以及对应的三阶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获得了在脉冲震源条件下Kelvin-Voigt均匀黏弹性三阶波动方程的平面波解. 运用脉冲叠加原理, 获得了在任意震源条件下Kelvin-Voigt均匀黏弹性三阶波动方程的平面波解. 讨论了地震波在Kelvin-Voigt均匀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 推导出了地震波的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之间的精确关系. 这些结果能够用于地震勘探中黏弹性岩性参数的反演.  相似文献   

8.
应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华北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华北地区16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84 ̄1995年的1696个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重建了华北地区地壳三维速度图像,不同深度的速度图像表明:地壳中地震波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显著,上地壳的速度分布与地有已知构造特征相联系;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是切割到地壳底部的深断裂带,25km深度普遍存在速度间断面;地壳底部起伏明显;强震孕育发生与其周围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土地幔的隆起或凹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由Christoffel方程推导出黏弹性EDA介质中均匀、 非均匀P波、 SV波和SH波的相速度表达式, 然后参照极端各向异性介质的相关计算方法, 推导出EDA介质中均匀、 非均匀地震波相衰减系数和群衰减系数的表达式, 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相速度、 相衰减系数、 群衰减系数与裂隙方位的关系. 结果表明: 均匀介质中SH波的相速度和相衰减系数均可指示裂隙的走向; 非均匀介质中SH波相衰减系数随非均匀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其对称轴与介质对称轴的夹角也相应增加; 由于地震波振幅的衰减随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比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更为灵敏, 而且携带了更多的岩石物理性质信息, 因此可用来探明裂隙走向、 密度及含水特性, 进而应用于预测、 预防地下工程地质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10.
地球深部圈层及沉积盆地是一种分区非均匀介质系统,其中不规则地层边界(含起伏地表)对地震波的主要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地层的随机非均匀性则主要影响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特征.为了精确刻画不规则地层边界对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效应以及非均质体散射引起的地震波衰减效应,全局广义R/T递推传播矩阵法(GGRTM)被提出并逐步发展成为继有限...  相似文献   

11.
地震波理论研究进展--介质模型与地震波传播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介质模型及地震波传播是地震波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目前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阐述了介质模型及地震波传播的相关问题.首先是地震学背景中的地震波传播的主要问题.其次是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其中的主体内容可以由波动方程的建立、波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延伸三部分组成.再次是地震波的传播与介质因素和界面因素,以及孔隙介质模型的认识和讨论.最后结合均匀弹性各向同性、粘弹性各向同性、双相介质和各向异性四种介质模型,阐述了地震波传播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层状不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讲座)王椿镛(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引言层状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是地震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从40年代起,许多地震学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和专著,从理论上证明了层状均匀介质中各种类型的地震...  相似文献   

13.
随机弹性介质中地震波散射衰减分析(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衰减一直是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因为可以反映介质的特性。导致地震波衰减的因素很多,如: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扩散导致的几何衰减,固体岩石内部晶粒间相对滑移导致的摩擦衰减,岩石结构不均匀引起的地震波散射衰减。本文主要从统计的观点出发,通过多次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纵波散射在随机弹性介质中所引发的衰减。首先用随机理论建立了二维空间随机弹性介质模型,然后用错格伪谱法的数值方法模拟了波在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再通过波场中虚拟检波器的记录,用谱比法估计了弹性波在随机介质中的散射衰减。不同非均匀程度随机弹性介质中的数值结果表明:介质不均匀程度越高,散射衰减越大;在散射体尺寸小于波长的前提下,不同散射体尺寸的计算结果说明:散射体尺寸越大,弹性波衰减越明显。最后提出了一种不均匀孔隙介质中流体流动衰减的方法。通过对随机孔隙介质中地震波的总衰减和散射衰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定量得出了随机孔隙介质中流体流动衰减,结果表明:在实际地震频段下,当介质不均匀尺度101米量级时,散射衰减比流体流动衰减要大,散射衰减是地震波在实际不均匀岩石孔隙介质中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在这第22届年会上,涉及地球层析的理论和三维地球物理场成像技术的文章约70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尹军杰、王伟等著文《散射成像的优势》分析了由地球三维非均匀性引起的地震波的变化可称为地震波散射。实际的不同尺度的非均匀地质体共生,会形成极为复杂的、多种波相互干涉的复杂地震波场,要求用广义的地震波散射理论去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研究散射波须引入全波场概念,在复杂的非均匀地质体的勘探中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问题,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散射成像方法不受地下介质是否为层状介质的限制,也不受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限制,可以取得较…  相似文献   

15.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走时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地球内部广泛分布的一种各向异性介质.针对这种介质,我们对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走时树走时模拟方法进行了推广,推广后的方法可适用于非均匀、对称轴任意倾斜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模型.为保证计算效率,最小走时树的构建采用了一种子波传播区域随地震波传播动态变化的改进算法.对于弱各向异性介质,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地震波群速度近似表示方法,该方法基于用射线角近似表示相角的思想,对3种地震波(qP, qSV和qSH)均有较好的精度.应用本文地震波走时模拟方法对均匀介质、横向非均匀介质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将后者结果与弹性波方程有限元方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符合得很好.本文方法可用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深度偏移及地震层析成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震波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波问题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应用也极为广泛. 本文用错格实数傅立叶变换微分(SGRFFTD)拟谱法的数值模拟求解波动方程,分析了地震波在冲积扇,盆地域中等多种不均匀地震构造体的地球表层区域的传播过程和地面运动分布.  相似文献   

17.
二、在非均匀介质中波的传播─—确定性和随机性在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波动理论的热点,也是本专题的中心。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研究在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和研究地球介质的非均匀性。地震尾波日本学者星场(M.H...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地震数据采样必须严格遵循Nyquist采样定理,而野外实际数据的采集可能由于施工条件或者地表障碍物的限制,不一定能记录到完整的地震波场,所以地震资料处理中的数据重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压缩感知理论最先来自信号处理领域,它所包括的问题类型有信号的稀疏表征和数学组合优化,它给地震数据重建这类问题指明了思考方向.而其中如何选择最优的迭代算法是数据重建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地震数据插值问题归纳到约束最优化问题,选择能有效稀疏表征地震波场的傅里叶变换,对于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的混合范数反问题,再用Bregman迭代方法去求解,在地震数据的重建过程中,传统的阈值参数收敛慢,为了降低迭代次数并且提高地震数据恢复的精度,总结出改进型指数衰减规律的阈值参数,选择用硬阈值算子来重建恢复地震数据.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恢复地震波场的缺失数据.  相似文献   

19.
地球介质基本为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研究黏弹性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及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相速度与群速度是认识黏弹性各向异性地震波传播规律的主要参数,对地震数据解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特殊分量法,通过求解christoffel方程,推导出黏弹性EDA介质中均匀、非均匀波的精确相速度、慢度和群速度公式,并通过模型计算研究了SH波的相速度特征及其随相角和不均匀参数D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影响了地震波的相速度大小,但对其方位特性无影响,在EDA介质中相速度随方位角变化的规律仍然可指示介质的对称轴方向和裂隙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在这届年会上,涉及地球层析的理论和二维与三维地球物理场成像技术的文章约70篇,其中,北京大学王彦宾等在“非均匀全地球模型地震波传播数值计算研究与展望”文中,对三维非均匀全球模型地震波动场数值计算现状归纳出:从2002年起,谱元法应用于真正三维非均匀全球模型,计算方法向混合法发展,融合了伪谱法和有限单元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