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按照诱发前地震的原理,从江苏地震活动情况出发,对江苏及其周边1971-01~1997-07期间发生的34次Ms≥4.0地震,检出其诱发前震共66例,对其中53例和对应主震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重心法”预报发震地点效果较好,据此,由当前诱发前震的分布对下次破坏性地震作了地点预测。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宇卫  凌学书 《中国地震》1999,15(2):167-177
本文从华东地区的特定构造体系入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华东地区Ms≥5.5地震的活动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从图像演变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强震活动的规律,并对华东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丁鉴海  刘杰 《中国地震》1995,11(2):191-194
1994年震情述评丁鉴海,刘杰(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1994年我国地震活动实况1994年我国共发生人Ms≥5.0级地震48次(大陆及近海地区29次,台湾地区19次),其中Ms≥6.0级地震9次(大陆及近海地区4次,台湾地区5...  相似文献   

4.
大柏舍地电台映震能力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柏舍地电台18年的有效观测资料,研究了ρs异常变化与周围一定范围内发生的Ms≥4.0级地震的对应关系,评价了该台的映震能力,结果表明,在所发生的13次Ms≥4.0级地震中,有10次地震前观测到了明显的ρs异常变化,其中Ms≥4.3级地震,都有ρs前兆反应,5次5级以上地震尤为显著,表明该台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兰州台记录的短周期垂直向直达P波数字地震资料,通过频谱分析的方法,测定了1995年7月22日永登Ms=5.8地震前后发生在该区的33个小震的震源参数及介质品质因子Q值。研究区域内介质品质因子Q=55-109,前震平均值为93,余震平均值为74;应力降△σ=(1.32-41.41)*10^5Pa,前震平均值为3.31*10^5Pa,余震平均值为13.64*10^5Pa;地震矩M0  相似文献   

6.
对大同—阳高地震及其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文 《地震》1994,(3):78-84
本文总结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及震情监视过程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取得的预报结果。在1988年度的山西省地震趋势专题研究报告中,选取华地区1966-1987年Ms≥6.0、1975-1987年5.0≤Ms<6.0以及1989年10月26日前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建立了预报未来地震发震时刻的模型,并对几种衡量模型精度的指标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对大同-阳高Ms6.1中强地震的中期预报和震后势判断均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王炜  章纯 《华南地震》1999,19(2):7-12
将地震强度因子Mf值用于华南和东北地区地震的中期预报,以检验Mf值在上述地区对Ms≥5.0级以上地震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震前2 ̄3a开始震中周围区域一般都出现明显的Mf值中期异常区,表明Mf值对华南和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8.
贾启超 《地震研究》1998,21(3):241-246
本对1976斫巴音木仁Ms6.2级地震序列进行了分析,剖析期前震序列的测震浓 余震序列特征,判定了序列类型,得出一些有预报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沈繁銮 《中国地震》2000,16(2):185-189
在对东南沿海65个地震序列研究的基础上,将现行的Ms≥5.0的地震序列类型的划分标准进行延拓,提出了对ML≥3.0的地震序列的类型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1901-1993年内华东地区Ms≥4.5地震活动与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体运动的关系比较密切,其中,太阳活动强弱对于该区地震的调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月球引力的影响约占地震总数的41%,其它天体由于距离遥远,引力微弱,难以对该区地震形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了解地震序列特征的基础上,选出26项地震序列的原始特征。根据这些原始特征的Wallen评分,精选出11项能突出表现地震序列的特征参数作为指标。采用ISODATA模糊聚类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分类,Ⅰ类为M≥6.0强震后三个月内还有震级为M≥5.0的强震发生;Ⅱ类为M≥6.0强震后三个月内无M≥5.0的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的22次M≥6.0强震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建立预报震后趋势判别模型,然后以8次强震序列为例进行了外推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震序列类型的判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震工作者开展了对“诱发前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地震学方法清理攻关中,对“诱发前震”的预报效果予以肯定。我们利用新疆南北天山地震带中所发生的地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检验,进一步证实了地震带中诱发作用的存在,有些大的远震(相对远)可以诱发外区大震的较小前震。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山西忻州发生Ms5.1,大同Ms5.8及河北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黄壁庄等地应力台站有较明显的异常反映,震前对异常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山西忻州发生Ms5.1、大同Ms5.8及河北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黄壁庄等地应力台站有较明显的异常反映,震前对异常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应用于以地震活动性参数b,η,c为基础的中短期地震预报,并以华北和松潘两地区为例,建立了一年期和半年期的模糊预报模式FP1和FP(0.5)。对华北地区M≥5.8和松潘地区M≥5.4地震的内符检验(197—1988)和外推预报检验(1989-1991)结果表明,一年期和半年期的内检及外推预报检验符合率可分别达到88%和62%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华东地区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模糊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江蓉  贺传富 《地震》2000,20(2):77-82
利用模糊数学中异常从属函数方法对1990~1997年华东地区16种前兆观测方法,近5万组数据的综合前兆场进行了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异常从属函数u对发生在华东地区的Ms≤5.0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可作为中期、中短期预报的综合指标,对地震三要素可作出较为准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冯德益  虞雪君 《中国地震》1994,10(2):182-187
本文把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应用于以地震活动性参数b,η,c为基础的中甜地震预报,并以华北和松潘两地区为例,建立了一年期和半年期的模糊预报模式中FP1和FP0.5。对华北地区M≥5.8和松潘地区M≥5.4地震的内符检验(1970-1988)和外推预报检验(1989-1991)结果表明,一年期和半年期的内检及外推预报检验符合率可分别达到88%和62%以上。  相似文献   

18.
更新过程在许多领域已有应用。本文检验确认四川省、云南省M_s≥5.5,6.0,6.5;川滇M_s≥6.0、6.5,7.0;西藏M_s≥6.0,6.5,6级地震(主震)间隔时间分别都可认为服从指数分布;同时其中大多又可认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对未来1年、3年、5年给出地震发生的概率,并对以上时段内可能发震的次数作出估计,对西南地区未来几年内的地震活动强度给出简明的统计描述,应注意:年内四川省应有M_s≥5.5级地震发生,且震级可能大于或等于6.0级。  相似文献   

19.
智晋  刘巍 《山西地震》1997,(1):30-35
利用“八五”研究课题的成果,分析了山西M≥7强震前后地震活动图像,指出一次M≥7强震前将经历了如下过程:4~5级中等地震活动迅速增多,出现辅助性地震条带和背景性地震空区,地震序列密集活动伴随应变释和加速,发生广义前震一平静-发震,认为这一演化过程是山西地区M≥7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20.
杜文平  陈爱萍 《内陆地震》1998,12(4):362-366
1997年1-5月新疆伽师发生Ms5.0-6.6地震14次。在1月21日之后发生的12次Ms〉5.0地震中,有5次地震震前出现了序列异常平现象。说明就此次伽师强震群而言,小震异常平静物征确实具有较了的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