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发现:火星洞穴及冰川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几乎每隔几年就探访一次火星,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越来越多火星曾存在水、至今还有水的证据,还发现火星大气存在不少的甲烷,使得人们对这个红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因为,地球上95%的甲烷是由生命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2011年2月18日,身穿32千克白色模拟火星服(经改装的海鹰-E)的中国志愿者王跃与俄罗斯志愿者斯莫列耶夫斯基一起走出位于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的模拟火星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8,(9):13-13
8月14日,美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日前向地面发回一张前所未见的火星红色尘埃颗粒的照片,照片是用原子显微镜拍摄的,放大倍数是“凤凰”号光学显微镜的100倍。火星尘埃颗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是罩在火星表面尘埃物质的代表,给火星灰蒙蒙的表面披上了一层粉红色。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08,(1):20-23
与嫦娥共舞,邀女神同歌;高能宇宙线源头探明;“冷暗物质模型”获得新证据;地外行星探索渐入高潮;木星、土星、火星探测各有斩获;  相似文献   

5.
宇宙信息     
欧洲空间局委员会批准了新的“火星生命”计划,为欧洲空间局和美国宇航局将于2016年和2018年发射的三个联合火星探测项目弃起了绿灯。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今年5月25日成功在火星极区着陆。由于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火星北极地区覆盖有大量的冰,所以美国制定了以寻找水为核心的火星探测战略,凤凰号就是这个战略的执行者。凤凰号有三大任务: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寻找水、致力探索火星生命,日后监控火星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7.
2011年,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开展了多项空间探测与科学观测活动,发射了月球探测器、木星探测器等,尤其是由于2011年有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所以进行了两次重要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但有喜有悲:携带了世界最先进火星车“好奇号”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顺利升空,并奔向火星;而携带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虽然发射成功,但由于探测器本身故障而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导致该任务失败。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1,(11):20-23
火星大气中的超饱和水蒸气 欧洲空间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在火星的大气层中存在超饱和的水蒸气。这一令人吃惊,的结果对于了解火星上的水循环以及火星大气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火星上日落     
今年5月火星在狮子座顺行。日落后,在东方天空很容易发现它的身影。如果在火星上看落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现在,无需猜测,可以去看真实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天文爱好者》2008,(4):29-30
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勘探者”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实验相机”(HiRISE)最新拍摄的照片,在火星上的Holden陨击坑处发现了一个巨大角跞岩和一个古老湖泊遗迹,很可能曾经与地球湖泊类似,一度适于生命栖息。科学家们发现巨型角跞岩被一层沉积物覆盖,而这些沉积物明显是曾经填满Holden陨击坑的一个宁静、稳定的湖泊干涸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火星是人类可以探索的最近行星。在古希腊。火星被称为战神。由于它鲜红的颜色,有时又被称为“红色行星”。它荧光像火,且亮度常有变化,在天空中运动情况复杂,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多世纪来,公众常将红色星球——火星想象成外星人可能的家园。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类似——都由岩石构成,都拥有大气层和天气系统。虽然其体积较地球小很多。直径大约6794千米。但火星上的一天却要比地球长40分钟,除此之外。倾斜的自转轴也让它拥有季节变化。美国宇航局经常说。探测地外行星要“跟着水走,发现生命”。随着近年火星探测器的新发现,其上述理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黄乘利 《天文学进展》2007,25(2):114-131
该文全面介绍了欧洲空间局的“火星登陆器(NetLander)”及其“火星电离层和测地实验(NEIGE)”项目。具体叙述了项目的科学目标与内容、实现途径、组织机构、工程技术方面的框架,以及目前最新的进展状况。希望借此能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08,(6):41-42
5月15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组宣布,“火星勘探者”的最新观测数据显示,火星的地壳和上层地幔要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硬、更冷。这意味着在火星地表以下,如果液态水以及有机物存在的话,必定位于比想像中更深的地底处。  相似文献   

15.
荧荧火光,离离乱惑——对火星的认识与描写 在古代,火星是最让人感到迷惑的一颗行星了。它呈明显的红色,像荧荧的火光,有时亮得夺目,有时又变得很暗淡(最亮时亮度可达-2.9等,最暗时只有1.1等);它在空中运动的时候,时而顺行,时而逆行,拐来绕去,路线复杂,令人捉摸不定。星占书中曾用“荧荧火光,离离乱惑”来形容它,以至后来于脆人们就称它为“荧惑”了。  相似文献   

16.
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火星的空间探测获得了许多有关火星极运动的重要资料,它与理论值的比较是检验火星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改进火星岁差章动理论提供依据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有关火星的岁差和章动研究的进展,分别对刚体火星的章动序列、火星内部结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和火星自转的简正模作了描述,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庞征 《天文爱好者》2011,(12):86-89
2011年11月9日零点16分,北京时间凌晨4点16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卫-- -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仅仅7个小时后,北京时间9号中午11点左右,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火卫-- -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它们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结果导致此次火星卫星探测失败。  相似文献   

18.
火星是与地球相邻的一颗岩石行星。按照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形成过程的理解,火星的诞生比地球稍早,形成于地球轨道之外。直觉看来,同为岩石行星,从同一个行星盘中相距不远先后诞生,火星的化学构成似乎“理应”与地球相差不远。那么,这样的设想在多大程度上与事实相近呢?这就是行星科学家们需要找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下,2020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天文学家发现了最遥远的星系群,探测到了银河系中的波动,证实了火星存在地质活动。参宿四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暗事件.  相似文献   

20.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08,(11):13-16
我国自主研制四轮三轴月球车;中国参与“赫歇尔”核心科学项目;美确定火星上三个最可能存在生命地点;地面拍摄的最清晰木星;土星北极的巨型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