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级地震,极震区地震烈度Ⅸ度.布设在西克尔水库、伽师、巴楚强震固定地震台获取了该震的加速度记录。各地震台震中距分别为25km,47km、113km,记录到最大水平加速度峰值分别为85.39cm/8/8、50.71cm/s/s、76.03cm/s/s,反应谱的卓越周期为0.45—0.51s.对一次余震也作了介绍,同时提出几个问题供地震学者、地质学家及地震工程人员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1975年以来中国大陆6.0级以上地震震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扫描时段和扫描半径等条件的约束下,选择了10种物理意义明确、独立性较强的测震学指标,对大陆西南、华北、西北3个研究区进行了强震前震源区附近地震学参数中期震兆标志研究,结果发现,西南研究区15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8,华北研究区10个震例的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西北研究区18个震例异常的平均对应率为0.7。提取了中国大陆强震测震学指标分区预测标志,西南研究区为0.8,华北研究区为0.7,西北研究区为0.7。  相似文献   

3.
赵燕来  梅世蓉 《中国地震》1994,10(3):217-222
本文利用渤海及其邻区(115.0°-124.0°E,36.0°-42.0°N)三维速度结构的最新成果,探讨了该区的b值分布。研究发现:高、低速区的b值各有特点,明显地与速度结构直接相关;京津、渤海地壳高速区内的b值较低(0.67,0.78),而冀辽、冀东低速区内的b值较高(0.85,0.91);海城、唐山大震前的b值异常只局限于震中附近,均未波及渤海,似被低速带所阻;而冀辽、冀东低速区b值曲线的呼应则似与低速带的展布有关;渤中地区20余年来的b值一直都很稳定,但京西北在唐山大震后出现了b值异常。  相似文献   

4.
震源体破裂行为的重整化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重整化群方法对一维、二维和三维震源体的破裂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维、二维和三辰原体破裂的临界概率值分别国0.2063、0.1707和0.1599,相关长度指数分别为1.4388、0.8084和0.5757。进而由此揭示了临界概率和相关长度指数随维数增大而减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薄万举 《内陆地震》1994,8(3):221-228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①②[7],对拟合、滑动外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各个环节做了适当的改进.同时,引入概率统计中的有关知识.选择一个相对最佳评判方案,用京、津、唐地区流动点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为用形变资料经过评判统计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以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洪泽湖历史洪水分析(1736─1992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736-1911年文献记载的洪泽湖年最高水位及1914-1992年湖区水文测站的水位、流量资料,进行了长、短序列的入湖洪峰流量及不同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进而推求出不同重视期的设计入湖洪量和洪水年份相当的重现期,并分析洪水的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洪泽湖历史上洪水发生频繁,1786、1851、1906年均发生过特大洪水,高堰志桩分别至163、23.4、16.1尺。2)1953年建库后,湖水位上升。年最高水位历年平均值较建库前升高了1.22m;多年平均水位升高了1.72m。3)1916-1992年淮河蚌埠站年入湖洪峰流量、最大3日洪量、最大30日洪量和年平均流量频率分析显示。1954年分别相当于20、20、45.5和30.3年一遇洪水。1991年分别相当于7.1、7.1、10和14.7年一遇洪水。1991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但灾情超过1954年.表明湖区受灾程度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R值评分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2004年度划定的全国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评估,2001—2004年度的R值分别为0.265、0.182、0.293、0.404。近两年的R值相对高些,为了排除随机成分,做了相应的随机预报试验检验,并对地震落入危险区的随机概率作了估计。结果表明,4个年度的R值明显高于随机预报,除2002年度外,地震随机落入危险区的概率很低,不到2%。这说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际地震危险区划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其验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一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O、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一重力相似律更适合于频率预测的试验。(2)大小模型的加速度、应变符合相似律,弹性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1.55%~8.75%,应变误差为O.377%~7.297%。弹性力-重力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3.07%~4.158%,应变误差为6.849%~12.959%。(3)不同相似律大小模型的时问比尺吻合很好。加速度与应变时程曲线的波形一致,既无漏峰也无错峰。  相似文献   

9.
丽江7.0级地震的余震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从PDR-2数字化近源(6.2km≤△≤42km)台网记录的丽江余震中初选了74个地震,初定了震中位置,震中方位角。用相应的台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了丽江地震序列的体波谱。对震级2.5≤M≤5.7、地震矩21.40≤longM0≤23.28的地震,得出了丽江地区地震系列的震源参数;以及P波、S波的logM0与Md的关系式分别为:logM0^p=0.62Md+19.93;logM0^s=0.59M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回顾了我国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的历史及47年来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物探方法由4种增加至40余种,一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47年来,航空物探和区域重力调查基本覆盖了我国陆地面积,提出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物探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金属与非金属矿的矿床.在技术方面,建立起了第二代航空物探系列、地面高精度重力和磁勘查系列、综合电法系列、综合核物探系列以及地下物探和测井系列.针对固体矿产的勘查任务,提出了物探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俄、蒙、中交界M7.9地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洁  杨又陵  宋和平 《中国地震》2004,20(2):204-210
2003年9月27日19点33分,在俄、蒙、中交界地区的俄罗斯境内发生了M7.9地震,之后在同一地区又相继发生了M6.9、7.3两次强余震。在其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5级左右余震不断,新疆阿勒泰地区强烈有感,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地普遍有感。地震使边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成以来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字化地震记录,作者利用这些数据开展震源研究,得到新丰江地区的部分地震震源时间函数的初步结果。得到结果的3组地震它们各自较大地震的震级分别为ML1.8、2.3和3.0级,对应的震源时间函数上升时间分别为0.07s、0.09s和0.11s,函数形态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13.
复杂构造区域的初至波走时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限差分法初至波走时计算是一种十分快速、有效及实用的方法,而且不会碰到传统射线法的阴影区、焦散面等问题.文中指出了VanTrier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计算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速度变化很大的介质模型,仍能得到较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4.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水氡变化的剖析1.前言1990年4月26日18时37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兴海县之间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6.且度,东经100.3度,即塘格木农场附近,最大烈度达9度,极震区的塘格木农场场部、共和县铁盖...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本文中,作者在近几年进行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基本待征,研究了该断裂带的空间展布情况、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断层活动速率、古地震与地震重复周期等。结果表明,该断裂带自第四纪以来由压性逐渐演变为左旋扭动,其水平滑动速率为2.1-2.8mm/年,垂直滑动速率为0.4-0.7mm/年,地震复发周期约为5000年。  相似文献   

16.
K.Najm  A.Javaherian 《地震学报》2002,24(6):653-661
地面振动是爆破产生的副效应之一,爆破中,相当一部分能量通过其产生的地面振动而被消耗,从而导致矿山产量大降,甚至影响矿山的发展.本文处理并分析了在伊朗Kerman 省Sarcheshmeh铜矿11次爆破记录到的57个三分向地震图.这些数据通过数字化地震仪PDAS-100记录得到,并使用DADISP软件加以分析.最后,重新考察了影响地面振动的爆破参数,比如炸药的重量和种类、结构物与爆破点的距离、爆破延时等,并研究了它们对峰值质点速度(vP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适的爆破延时及炸药种类.通过研究这些数据,为Sarcheshmeh铜矿作出了vPP与换算距离之间的关系图.有了这样的关系图,就能够确定结构物的安全距离及相应的炸药数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值模拟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应总结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成果的需要,本文介绍了数值模拟数据库的建设,它系国土资源部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下属子库之一.该数据库在Windows2000环境中开发,以Visual Basic6.0和Arc/Info的二次开发工具Mapobject作为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分别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和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平台,并利用Arc/Info的Desktop版本建立空间数据和元数据.最终实现了一个具有从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等多角度查询功能的系统.文中详细介绍了平台选取、数据库建立、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估计一个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选取哈佛大学公布的1977~1999年共15 993次地震的矩张量数据,估计了美国西部19个地区、中国和邻区43个地区(每个地区为1010范围)的平均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南加州西部海域和南加州应力最高,达13.7和12.0 MPa,然后向北、向南和向东逐渐递减,但最小也达8.7 MPa,是最高值的63%.中国新疆西北部地区和西藏察隅地区应力水平最高,达17.2和12.9 MPa,比美国高.中国的华北、云南、四川、台湾和美国南加州的应力水平差不多.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应力水平为13 MPa左右,比南加州略高.两个重要地区的平均剪应力值分布图,提供了地学的基本数据.这些结果可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大背景提供依据,对研究强地面运动参数(如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的衰减关系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格林函数反褶积方法,由台湾峡谷附近的记录资料预测峡谷区的强地面运动的时程曲线.峡谷区的理论格林函数应用2.5维SH混合方法求解.通过格林函数反褶积方法得到的峡谷区费丛1及费丛2台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实际资料对比,取得了满意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峡谷底部的峰值加速度相对峡谷边缘为最小;在靠近震中的一侧,峡谷的加速度的最大振幅相对比另一侧大.还给出了其余3个台的预测结果,研究了它们的加速度傅里叶谱和反应谱.  相似文献   

20.
俯冲带的负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urnaghan-Birch状态方程,计算了密度P、热膨胀系数av、定压比热cp等物性参数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给出了热传导系数k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采用准动力学计算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板块不同俯冲速度、角度、不同厚度及不同俯冲深度情况下俯冲带的温度分布和密度分布.计算了不同俯冲模型下俯冲带的负浮力及其对岩石层板块形成的等效应力,发现负浮力在俯冲过程中是变化的,俯冲速度和板块厚度对其有明显的影响,在稳定俯冲状态,负浮力约为(1.5-2.3)×1013Nm-1,等效张应力约为0.25-0.29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