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我国环境地球化学发展的历程、环境地球化学在科学领域和环境科学中的位置以及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作者系统阐述非线性环境地球化学出现的必然性,指出研究目标、内容和入门的途径,以及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从元索地球化学分布的静态数学模型到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耦合作用模型,作者认为非线性是环境地球化学过程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介质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并对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指出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记录、现代地球化学过程及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点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结合衍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文章概括论述了学科的性质,提出环境地球化学发展的主要领域:全球环境变化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环境与人体健康、地球化学环境与农业、环境污染的地球化学,并对各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作了概述与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化学纯化技术的提高及质谱仪的开发与应用,锌同位素已成为近年来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对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追踪了锌同位素在地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目前,锌同位素已被广泛应用在天体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古海洋、古环境重建以及深部碳循环等诸多地球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推进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谢学锦 《江苏地质》2003,27(3):129-139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应用地球化学虽经多年发展,但它仍不能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重大问题。全球观点、地球化学图是促使应用地球化学起巨大作用的最基本东西,否则,应用地球化学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发展,勘查地球化学应该进入应用地球化学的行列。2l世纪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已发展到应用地球化学,从研究分散模式发展到研究分布模式,从只研究成矿后的地质过程发展到研究从地球形成开始的所有地质过程中所有元素的行为,从局部到全球,从资源到环境,从发现、开发、监控到修复,从岩石圈、土壤圈到水圈、生物圈、人类圈。这样的发展趋势必将为应用地球化学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重大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环境界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近代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已经较多地注意到环境界面作用,从而在地球科学前沿产生了新的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界面地球化学”。环境界面地球化学作用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有生命物质或有机物质参与的多元、多相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它与固体地球的地球化学、天体化学、外生地球化学有着重要的区别或联系。该文还深入具体地阐述了环境界面地球化学的内涵、研究的目的意义、发展趋势和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空气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演化、环境作用及健康效应,重点解决城市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变化的原理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效应。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传统工业城市、典型矿业城市及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地球化学概念出现之后短短的10余年时间内,很多国家开展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并发展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与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城市环境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城市地球化学与环境污染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生态风险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研究、城市地球化学系统的调控与环境规划等领域是国际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8.
遥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遥感地球化学是遥感技术与地球化学结合的产物。探讨了遥感地球化学产生的必然性、遥感地球化学的定义、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指出遥感地球化学的研究基础是地物波谱特征,并简要分析了矿物、岩石、水体、土壤、植被及广泛存在于星际间的一些挥发物质等的波谱特征及影响因素;归纳了遥感地球化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行星地球化学及全球变化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遥感地球化学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矿业环境影响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矿业开发对周围地区带来巨大的环境影响, 矿山废弃矿石和脉石堆、矿山选矿废石、尾矿、冶炼熔渣、矿山酸性排水、土壤重金属元素、河流及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大气污染等都极大地影响了矿山地球化学环境和生态系统。甚至在矿山工业关闭后,长期的环境影响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环境方面的地球化学化学扰动和平衡,是进一步研究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地球化学》2014,(5):547-547
《地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学报。其办刊方针是: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出成果出人才,为加速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以广大的地质、地球化学生产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师生和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矿测试等方面的创造性、综合性科研成果和研究简报、新书简介、会议简讯、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11.
1973年涂光炽先生预言:"七十年代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将异军突起"、"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新的边缘分支学科——环境地球化学"。近40年来,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研究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界面机理三个发展阶段,在典型区域环境演化及环境—生态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将在2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傅家谟  盛国英 《地学前缘》1996,3(2):127-132
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与全球变化以及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地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分支新领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列举了两个研究实例,一是应用分子标志物方法研究了北京、贵阳和广州三城市大气飘尘可溶有机质组成的成因;另一例是在广州市大气飘尘、水和底泥样品中鉴定出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并探讨了这些毒害有机物在环境中气、液、固界面间可能存在的表生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分形与多重分形已逐渐渗透到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领域,通过分形与多重分形方法、结合变异系数和富集系数,初步探讨了海南省琼海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Pb元素的高含量区明显与琼海市南部地区几大农场的分布密切相关,显示Pb可能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As的富集可能来源于农业活动,Ni的富集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的风化,其他元素受到后期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或基本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在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部分研究进展,介绍了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重金属污染物长距离传输研究进展;总结了汞、镉、锑、铊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规律及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5.
X射线荧光方法在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行研制的高灵敏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了攀枝花矿区水系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矿区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特征,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可行性,探索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XRF方法可以有效分析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进而进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率先在国土资源领域培育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及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应用研究团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溴、碘、砷、镉、汞、锡、铅、铬、硒等有益有害元素的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形态分析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有益有害元素形态分析体系。建立的形态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工作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篇。形态分析方法在我国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从形态分析水平上表征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及其健康效应在国内外属于探索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海霞  饶竹 《岩矿测试》1998,17(3):224-228
文章对目前有机地球化学领域常用的现代有机分析手段作了介绍,主要有: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紫外吸收光谱及红外吸收光谱,概括了有机分析的一般程序,评述了有机分析在能源矿产、环境有机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地层年代学和古生物化学、古地温测定、实验室模拟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MC-ICP/MS), research on non-traditional stable isotope (Cu, Zn, Fe, Se, Mo, Cr, Hg) in geochemistry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in the past decade.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reactions may cause Hg isotope fractionation, and variations of Hg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the environmen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explain Hg pollution history, Hg sources and tracking Hg pathways in nature. Furthermore, Hg isotopic fractionation studies can be a powerful tool in the calibration of global Hg cycling models. 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Hg is therefore becoming a new frontier subject in earth sciences. Based on summarizing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ain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Hg stable isotope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placed on a brief explanation of Hg isotope analytical techniques, possible Hg isotope fractionation mechanisms observed in both natural and experimental processes, Hg isotope composition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atrice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Hg stable isotopes in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