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飑是一种根据风、压、温、湿等要素变化而记录的一种天气现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其定义为: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但是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剧变均是定性描述,没有一个量的标准,相对于其它天气现象较难观测。因此,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在飑及其观测上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对铜川站1984~1994年间所出现的全部26次购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供大家参考。1跑的气候及要素变化特点1.1气候特点铜川站随基本出现在夏半年,其中6~…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飑定义的更深一步了解,并从果洛州气象台1996~2006年地面观测资料中31次飑记录人手,分析记录大武地区飑现象出现时风、压、温、湿要素的变化特征,正确理解飑出现时风向突变,风速猛增,气压涌升,并形成明显的“雷暴鼻”,气温急降,相对湿度大幅度上升的变化趋势特征,从而对飑天气现象进行准确的观测和记录。  相似文献   

3.
飑线天气现象是航空气象中危险和复杂的天气现象之一,2018年大理机场出现两次飑线天气过程,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和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两次飑线天气过程的风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飑线天气过程开始前2~4 h,从底层到高层均出现明显的上升运动,飑现象开始前后,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同时存在,为大气中垂直热交换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2)飑线天气过程存在垂直风的水平切变及垂直切变,反映了强烈的对流发展,发展到离地高度5000 m以上;(3)飑线天气过程存在径向速度突变增大、谱宽变宽和单波束径向速度折叠现象,说明本场出现的是风雨交加的强对流天气;(4)高空到地面存在湍流运动,能量交换频繁,气流紊乱。  相似文献   

4.
低纬高原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云  张杰  张腾飞  许迎杰 《高原气象》2012,31(4):1100-1109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红外卫星资料,分析了滇西南一次典型飑线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由切变线云带内的对流单体与台风外围对流单体合并形成的典型飑线过程。在飑线发展初期,负地闪占主导地位,地闪频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在飑线成熟阶段,地闪频数较高,负地闪频数达到最大峰值前10~15min,正地闪出现最大峰值;在飑线减弱阶段,地闪频数急速下降,正地闪所占比例急剧增加,当正地闪所占比例超过地闪总数的8%以上时,地闪活动开始呈减弱特征。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dBz),对应着径向速度场上的辐合区,密集的正地闪发生在飑线成熟阶段,对应着辐合区附近>40dBz的强回波区域,稀疏的正地闪发生在强回波外围的云砧或稳定性降水部位。在飑线整个发展阶段,-10℃,-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的每一次跳跃变化都对应着地闪频数的跳跃发展,且-10℃和-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总在地闪频数变化之前6~30min。负地闪集中出现在-92~-90℃和-76~-74℃的云区,而正地闪集中发生在-90~-60℃的云区。  相似文献   

5.
区域地面天气图上华北飑线的特征及其临近预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鸿洲 《大气科学》1988,12(1):42-48
应用1970—1980年常规资料及逐时区域加密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百余次飑线过程,并对发展完整的十个飑线过程做了逐时诊断分析。分析了华北飑线的中尺度气候特征和不同天气型的环境条件;给出了飑线各发展阶段的地面中尺度概念模型;还讨论了应用逐时地面加密资料制做飑线临近预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地面大气电场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气电场仪对2008年6~10月天津地面大气电场变化进行连续监测。讨论晴空、稳定型降水、飑线和暴雨天气下地面大气电场强度特点,结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2008年9月4日飑线过程和2008年7月14日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气电场仪曲线在雷暴发生前15~50min剧烈变化,在强对流天气的雷电监测中有明显的指示作用。结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能够提高雷电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率,多站点的大气电场仪数据能够扩大雷暴监测范围并且判断雷暴云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飑在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天气特征进行讨论,并与天气学中的中尺度天气系统——飑线进行区别。分析了陕西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点,发现陕西飑的发生次数在1980年出现由少到多的强突变,认为1979年出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飑定义的修正是产生突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4月30日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终端区的飑线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高空槽东移带动地面弱冷空气南下造成的;高分辨率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这次飑线的形态和发展变化过程;飑线内部有较明显的倾斜气流,发展阶段内部以上升气流为主,成熟阶段强的上升运动主要位于600 hPa以上,中低层则由于拖曳作用有显著的下沉气流;此次飑线过程有明显的地面冷池和雷暴高压配合,飑线的强度变化与地面冷池的变化存在明显相关,发展阶段雷暴高压出现在整个飑线的下方及后部,在成熟阶段其下方的正变压与后部的负变压呈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9.
滇南飑线的发生环境及其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NCEP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和CIND3830-C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出滇南普洱市2004—2009年18次飑线发生前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特征、飑线的时间分布特征、飑线的移动路径等。总结了飑线在多普勒雷达图上的基本结构、飑线中强对流单体的基本反射率特征、径向速度特征及天气对应关系,并分析飑线中回波单体的结构与灾害天气类型的对应关系、垂直液态水含量(VIL)的变化与飑线中冰雹的相关关系等。根据灾害类型和飑线中单体的结构将飑线分为5种类型,对飑线的短时临近预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明云 《山东气象》2009,29(4):73-74
为了更好地做好飑的观测,总结了平原站2004年和2006年两次飑出现时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飑出现时常伴随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并伴有气压、湿度骤增,气温骤降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还常伴随雷阵雨出现。通过这些变化来寻找飑的特征,防止飑的漏记和误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资料和GFS 0.25°×0.25°逐6 h的分析场数据以及多普勒雷达、风廓线等资料,通过背景形势场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对2018年3月4日发生在华东地区的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具有发生时间(季节)早、移速快、范围广、致灾强等特点,是一次比较少见的早春(冬末)十分强烈的飑线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西南急流轴前端、低涡南侧的暖区中发展起来的。飑线过程的地面要素变化十分剧烈,地面有强冷池,与飑线前暖空气之间构成了强的水平温度梯度,致使飑线强度更强;飑线经过时气压涌升所形成的雷暴高压、强气压梯度以及飑线的快速移动均有利于地面极端大风的出现。飑线发展过程中观测到弓形回波、超级单体等强天气系统。中高层动量下传和光滑湖面、喇叭口、狭管效应等特殊地形对于大风的增强效应比较显著,这些因素也加剧了地面极端大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赵翠萍 《黑龙江气象》1994,(2):12-13,32
7~8月飑线经常出现,怎样判断飑线过境有些站还划分不清。在审核中通过对飑线过境地面要素变化分析和飑线天气学原理分析,并举实际审核中两个实例,说明怎样确定飑线。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开平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风、雷雨、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记录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记录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09年6月3日发生在黄淮流域的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采用WRF模式进行天气过程模拟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飑线天气是东北冷涡后部横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相遇引发的。地面干线附近是雷暴和飑线的高发区。这次飑线天气发生在高空急流减弱之际、低空急流建立之前。高低空急流的U、V风分量变化对飑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不同阶段的飑线降水和大风出现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一次疑似“飑”的观测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07年4月2日河源站一次疑似飑过程的分析,从飑的定义、判定方法、产生飑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飑的形成及天气特征,与当时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天气图、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准确判定这是中尺度对流云团引起的雷雨大风现象而不是飑线过境。  相似文献   

16.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09年6月3日发生在黄淮流域的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采用WRF模式进行天气过程模拟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本次飑线天气是东北冷涡后部横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相遇引发的。地面干线附近是雷暴和飑线的高发区。这次飑线天气发生在高空急流减弱之际、低空急流建立之前。高低空急流的U、V风分量变化对飑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不同阶段的飑线降水和大风出现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利用喀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结合2010年7月21日发生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一次暴雨灾害,分析了飑线的演变过程,发现强回波进入雷达扫描区就已经呈现出较典型的飑线特征,回波强度能很好地反映飑线发展变化,中气旋的出现与强对流风暴有一定的关系,雨强和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对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暴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垂直风切变也能反映中小尺度系统的存在。本文重点分析出现在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上空的暴雨形成机制,从而说明了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南疆西部强对流天气的预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4年6月17日,我省全境自北向南经历一次飑线灾害天气,这次过程的特点是风大雨急。地面风力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我们用小天气图和雷达观测资料对这次飑线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飑线的初生阶段 17日上午山东半岛的一些地方出现雷雨、大风。13时雷达观测到山东曲阜,临沐和江苏连云港附近有略成带状的对流回波区,此现象表明了飑线在13时以前已形成。14时的地面图上,在豫苏皖交界处有一热低压,在热低压中有一条西北风与西南风的切变线。15时在热低压中可分析出由西北风与西南风  相似文献   

19.
陈正洪  刘来林  袁业畅 《气象》2010,36(1):79-84
湖北通山大畈核电站是我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内陆地区核电站,为了保障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性,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对飑线出现的一些基本气候特征和设计参数进行科学评估尤其重要。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条途径,收集了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80 km×8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飑线资料,并据此对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与龙卷风对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飑线发生频次的年代、季(月)、一日内差异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对流强盛的时期(段),这些特征与龙卷风基本一致;飑线平均持续时间为95 min,远比龙卷风的17 min长。(2)飑线局地性很强,其中站址东北部和南部50 km以外的地区最多,而站址中心区的通山及邻近的崇阳没有出现,这种特征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系统移动路径有关。(3)飑线的移动方向以自西向东为主,即主要集中在NNW—SSW等7个方位,尤其是WNW、W、WSW等3个方位最多。(4)除风灾外,飑线出现时常伴有强烈的雷电、暴雨和冰雹天气,使灾害加重。(5)与龙卷风相比,飑线风力略小,所以设计风速取12级应当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20.
飑现象的观测及与飑线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飑与飑线的定义、特征、形成条件上的区别、产生飑时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并对1999年5月6日和1999年5月26日出现在靖宇县境内的两次突发的强风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地面观测员准确掌握飑的定义及产生飑现象的气象要素的量值的变化 ,对正确判断飑至关重要 ,同时也为观测员正确取飑提供了数值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