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保光 《地质论评》1963,21(1):27-32
矿区地质概况本区位于江南古陆南边一个更次级地台的东南缘,构成某一大背斜的西翼。出露地层为中上泥盆统,从东到西依次西倾产出(图1)。各层岩性特征简列于表1。该表明显地反映了本区地台沉积的特点。当时的沉积环境动荡频繁,而升降幅度却不大。榴江组上段普遍揉皱,该段上部常形成一些小向  相似文献   

2.
邓永高 《地质论评》1965,23(6):502-509
一、四川东南部区域地质特征本区属西南地台四川台向斜的川东拗褶带及威远龙女寺隆起的南部和叙永拗陷。下古生界因构造关系零星出露于华萦山及峨眉山等地,二迭系和三迭系多组成背斜构造,侏罗系、白垩系常组成向斜。印支运动对本区有影响,使中上三迭统成不同程度的缺失。四川运动形成北东和近东  相似文献   

3.
譚家山礦区自1954年起進行普查勘探,与此同时進行水文地質工作,目前已提交綜合报告。筆者根据在礦区進行工作結果將本礦区主要水文地質問題及其工作方法提出討論如下;由于水平低,有不当之处盼同志們指正。一、地质構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一)地質構造簡述: 本区所处之大地構造單元,是在華南地台之上,江南古陸与華夏古陸之間的湘桂活化凹陷地区內,矿区在区域地質構造單元中的位置;是处于杜江桥背斜  相似文献   

4.
李庭柱 《矿床地质》1986,5(3):75-86
本区蛇纹石石棉矿床,前人多认为属岩浆期后中一低温热液交代矿床。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室内分析、鉴定,认为本区蛇纹石石棉矿床属改造型层控矿床。一、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带基本特征本区位于朝阳市西南部,北起灵山庙—谢家杖子,南至上柳树杖子,东起吴大成沟一大柏山,西至波针沟,面积约45km~2。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北段,朝阳—建昌复背斜中段西翼。区域构造由苏家店—柳树杖子背斜及长茂河子—马家店向斜组成,总体方向北东;主要断层方向与褶皱构造线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拉套山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对煤田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地洼学说的观点,明确提出本区经历过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详尽阐述了地台、地洼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地貎和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指出本区存在地台型煤田;并探讨了地洼构造对煤田的改造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找煤远景区。经实践验证的成果表明:应用地洼学说研究本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是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1.辽东——吉南构造区特征按地层区划,本区统属华北区东北端的辽东分区。本区南西隔海与胶东相望,南东接朝鲜北部,三者为一统一的构造单元“胶辽——狼林地块”。总的是一结晶基岩隆起,它虽是中朝准地台的一部分,但与其西之华北地块在基底岩相等方面仍有所不同。回溯先震旦的历史,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构造体制和组合。晚太古宙时,华北地台尚处从陆核向萌地台演化的阶段;后经阜平运动(26—24亿年),陆核扩大、联合,才构成了华北萌地台。自此,方始元古宙的地质演化史。早元古宙早期(25—20亿年),萌地台的周边形成了活动带——萌地槽,本区即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队在燕子砭火山岩地区工作,有机会在刘家坪铜矿原勘探工作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补充工作,获得了一些资料,经初步综合整理,对区内火山岩系及刘家坪铜矿地质特征有不同认识,由我队唐子林同志执笔,加以介绍,供大家讨论。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杨子准地台龙门—大巴山前缘坳陷带之西北缘,北以汉江深断裂为界,与昆仑秦岭地槽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毗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为碧口群海相绿色变质火山岩系,以紧密线状褶皱为其特征。龙门山—大巴山前缘坳陷带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浅海碎屑岩沉积。构成一轴向北东,两端紧闭之背斜构造。背斜核部有火山岩及花岗闪长岩出露。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武功山区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接带的南侧,属华南澄江——加里东褶皱带武功山——北武夷山复背斜的西段(图1)本区自1938年高平、徐克勤开始调查,到1957年发现新余式铁矿为止,只进行了一些概略调查。1957年后,江西省地质局有关单位,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建立了区内震旦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台是我国重要金矿产地之一.这里分布有许多大型、特大型金矿.金矿类型繁多,产出环境各异.研究华北地台金矿储量及品位分布特征对本区寻找大型金矿具有指导意义.1. 华北地台金矿储量分布特征用华北地台几百个矿床(点)储量数据的对数值在算术概率纸上作图1.图1中曲线L为本区金矿储量分布曲线,它明显地指出了由拐点"联结"的两个对数正态分布总体的叠加.通过对两个总体筛  相似文献   

10.
在萨彦岭-贝加尔区域清晰地显露出两个火成杂岩体,一个相当於本区地壳发展的古地槽阶段,另一个相当於本区地壳发展的独特的次地台中生新生代阶段。对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火成岩系一起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因为从侏罗纪到现代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是一贯的。无疑地,萨彦岭-贝加尔山区在次地台地质构造发展的中生新生  相似文献   

11.
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大、中、小三级构造的密切配套,决定了本区构造控矿的基本特点,地洼阶段激烈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侵入和叠加成矿活动,既造成了地台盖层中锡的活化迁移富集作用,同时又叠加了新的成矿元素(Sn、Cu、Pb、Zn、S);本区成矿构造既受控于姑婆山复式岩体的顶托作用,也受到了大致垂直接触带的侧向挤压,现有资料表明,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柯家山背斜和F_2断裂带,直接地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分布、矿化强度及矿体厚度等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广西贵港市木梓-百合地区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隆起的南西段,蒙圩-木梓“多”字型断裂带的西南段木梓背斜的轴部,是大瑶山凸起南端重要的铜铅矿成矿区带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已探明的铜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土壤异常等资料,对本区的铜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 撰山子金矿区位于张家口-赤峰金矿化集中区东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即以东西向赤峰-开原断裂为界,其南部为地台区,属华北合块之内蒙台背斜东部。其北部为地槽,属内蒙大兴安岭地槽之内蒙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其又可分为两个Ⅲ级构造单元,以张不兰沟-大西山近东西向断裂为界,北部为多伦复背斜,南部为敖汉复向斜。撰山子金矿即位于敖汉复向斜中。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地槽型奥陶-志留系、石炭-二叠系及中新生界,仅南部跨入地台部分见有少量太古宙变质岩。奥陶-志图系为一套低中级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石炭-二叠系为浅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还有中生界-新生界的一些沉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铅锌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中部马兰峪背斜的北翼。北翼主要出露太古界和上元古界地层。  相似文献   

15.
吴萍 《沉积学报》1985,3(4):63-72
概述 粤北地区为由上古生界所组成的两个互相连系的复向斜。北东部分是由前泥盆系组成的诸广山复背斜;西部有一条南北向半岛形的前泥盆系瑶山复背斜使本区与粤西北上古生界复向斜相隔;南部为前泥盆系的云开复背斜北东端。在雪山嶂一带分布成东西向排列的几个由前泥盆系组成的短轴背斜,使本区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粤北地区前泥盆地的构造线分布很奇特,北部为北北西,南部为北东东,两者互相垂直,其分界恰好位于本区南部的英德上古生界复向斜中。  相似文献   

16.
<正>黄山岭铅锌矿经历了30多年开采历史,是一座资源枯竭型矿山,亟需探寻后备资源,而伴随着黄山岭以北新发现的桂林郑钼矿,有必要重新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探讨,为下一步黄山岭矿区危机矿山找矿提供地质依据。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沿江拱断褶带的安庆凹断束。次级构造单元位于七都复背斜之大佛堂-太平曹背斜中段-黄山岭背斜南东翼(如图1)。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的仑山组至志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及邻区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区油气勘探始于1958年,1970年开始到80年代初期探重点由高背斜转为复向斜,80年代后期重点转入江汉平宙湖-土地堂和当阳两个复合斜地区。全区已发现地表构造282个,地震发现地腹构造30个。有气田1个,含气构造2个,油气显示构造7个。该区盆地发育具有多旋回叠置特征,由老到新为准地台-前陆盆地-断陷盆地,欲称海盆-煤贫-盐盆。  相似文献   

18.
张德仁 《地质论评》1948,13(Z2):255-257
(一)范围:本区西自汉阳琴断口起,东至武昌石灰洞止。在此东西延长约三十公里,南北仅三数公里之狭长地带内,计有美娘山, 黑山,龜山,蛇山,洪山,珞珈山,南王山,宝盖山,丁家山等高地。隐约相连,自成一构造单位。(二)构造:本区大致为一东西(北八十度西)走向之摺皱地带,每一背斜似均向南倒转,纵横方向皆有推移现象。因侵蚀甚深,地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大冶铁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区地貭簡述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以折皱构造和挤压性断裂为其特征。区内由志留系-侏罗系地层所构成的折皱和纵向断裂皆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并且直接控制着区域內各岩浆岩体和有关铁铜矿床的分布。铁山矿区(床)即位于区域内保安复背斜、陈家桥复向斜间之次级构造——铁山背斜的北翼,铁山侵入体的南缘中段。铁山矿区内出露地层以中下三迭统大冶灰岩为主,次为二迭系乐平统硅质页岩层(构成铁山背斜之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西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北段.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自东向西主要褶皱有北北西向的百兴向斜、堕却背斜、白泥滥坝向斜和北西向的威水背斜、沟木底向斜、布坑底背斜,锰矿层产出于前述各褶皱构造之翼部.锰矿产于中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下,茅口组顶部的含锰岩系中,锰矿层与硅质岩和含锰灰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