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王永明 《化工矿产地质》2012,34(4):218-225,238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叠系大石寨组二、三、四段富集金、银、锰、铜等成矿元素,哲斯组富集金、钨等成矿元素,成矿元素具有强分异性.西力庙向斜、艾力登查干德背斜为主要控矿构造,区内岩浆热液活动,提供了丰富矿源.研究区共圈出综合异常18处,对综合异常进行分类,其中甲类异常2处,乙1类异常4处,乙2类异常5处,乙3类异常4处,丙类异常3处.依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成果,划分了四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
宁南-会东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以Pb、Zn异常为主,以汇水域异常为研究单元,对全区82个流域单元进行因子分析,圈定甲类流域单元异常10处,乙类流域单元异常18处,丙类流域单元异常51处,丁类流域单元异常3处,在分析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铅锌矿床(点)的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本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3.
喂儿沟金及多金属矿勘查区,通过开展1:10 000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出单元素和综合异常。元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u、As、Sb、Pb元素是找矿指示元素,R型聚类分析可将元素组合分为中低温和高温元素组合。结合勘查区地层、岩性、构造分布特征和元素异常展布,对圈定出的8处综合异常进行评价筛选,甲类综合异常为Ap-2、4、8,元素异常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在异常区内均发现金多金属矿体;乙类异常为Ap-3、6、7,具有进一步查证价值。该区的找矿成果表明,在甘肃西秦岭地区土壤测量成为方便、快捷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疆阿奇山地区矿化岩石和围岩间存在明显电性差异的特征,在区内开展了大比例尺的航空瞬变电磁测量工作。本文根据测量结果综合评述了区内航空瞬变电磁特征并筛选了3处航电异常,其中1处航电异常位置与阿奇山铅锌矿相吻合,根据该异常特征推断了矿体的产状及延伸。在重点分析已知矿床地质、航电特征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内圈定了两处找矿靶区。航空瞬变电磁法在本区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寻找与低阻体有关的铅锌多金属找矿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在勘查找矿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中位数+2倍绝对中位差和C-A分形法,对米拉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Cu元素及由R型因子分析确定的Cu+Au+Ag组合元素进行了异常分析,确定了阈值。结果显示C-A分形法能更好地识别异常下限,且C-A分形模型确定的Cu元素异常比Cu+Au+Ag组合元素能更有效地反映米拉山地区与铜矿相关的化学异常特征。进而对Cu元素进行了S-A多重分形滤波处理,筛选出背景场和异常场,为圈定异常区提供更精准的依据。借助S-A分形模型和中位数方法划分了甲类异常2处(驱龙、甲玛)、乙类异常3处(达布、拉抗俄、程巴)、丙类异常2处(普雄、甲布纳)。甲类异常区包含冈底斯最大的2个斑岩铜矿,异常强,具有四级浓度分带,异常面积最大,外围找矿潜力巨大。乙类异常区包含3个大中型铜矿,都具有四级浓度分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丙类异常区目前尚未发现铜矿,但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查明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90-695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南祁连哈尔科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W、Cu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圈定成矿远景区4处,优选出9处重点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汪子杰  张德明  郑文龙  胡冰  聂阳 《中国地质》2021,48(S2):112-123
东里、韩旺地区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位于华北地台成矿区之郯庐断裂(沂沭段)成矿区。依据2016年度山东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山东省1∶50 000东里幅(J50E024018)、韩旺幅(I50E001018)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完成了该2个图幅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数据集汇集了东里幅、韩旺幅共2个图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8种元素(W、Sn、Mo、Bi、Cu、Pb、Zn、Au、Ag、As、Sb、Hg、V、Cr、Co、Ni、Ti、Mn)的分析测试数据,共包含数据点3 335个,测试数据60 030个,第一次建立了调查区1∶50 000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59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包含综合异常图1张、单元素地球化学图36张、组合异常图4张、单元素异常图18张),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通过本数据集在区内共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302处,综合异常21处(甲类异常1处、乙类异常8处、丙类异常12处);经异常查证,其中矿致异常为13处。经过后期矿产综合检查,共划定找矿预测区4处(A类1处、B类1处、C类2处);优选金、多金属找矿靶区2处(B类1处、C类1处);新发现金矿点4处,其中1号矿点矿体由1个探槽共4个样品控制,矿体厚度2.1 m,Au品位0.13×10-6~89.66×10-6,平均22.88 ×10-6。  相似文献   

8.
程乃福  黄博  徐峻 《安徽地质》2011,21(1):48-51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仙霞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元素组合特征、组合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W、Au、Ag、Mo、Pb、Zn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根据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了找矿远景区4处,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普查区位于辽宁省岫岩县三家子镇王家店村,经前人研究,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是金、铅、锌等矿产重要的成矿区,为了分析普查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对普查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根据测试结果,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显示Au、Sb、Bi、Cu、Mo、Zn、As、Pb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并通过计算各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04处,其中Au异常27处,Sb异常25处,Bi异常21处,Cu异常17处,Mo异常39处,Zn异常20处,As异常32处,Pb异常23处,依据地质条件及元素异常特征,初步划分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级靶区2处和Ⅱ级靶区1处。  相似文献   

10.
张永强  谈乐  李小明 《中国地质》2019,46(S1):46-54
首次汇集了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整装勘查区内7个图幅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8种元素(Au、Cu、Zn、As、Sb、Hg、Bi、Ti、V、Ag、Sn、Pb、W、Mo、Ni、Co、Cr、Cd)的测试数据,共包含数据点13 169个,数据180 944个,第一次建立了该勘查区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233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通过本数据集在区内共圈定各类单元素异常2 083处,其中金元素异常304处;圈定金找矿靶区10处,金成矿远景区12处;经过后期矿产综合检查,整装勘查区内共发现金矿产(点)53处,其中,中型规模金矿床8处,小型规模金矿床18处,金元素异常与金矿床(点)对应程度较好,矿致异常达189处,显示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是勘查区内较好的找矿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和供电比较困难等因素,采用双频激电中梯装置方法工作。根据圈定的激电异常组合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解释推断,区分出矿(化)体和含炭质地层干扰异常,以此确定地表工程揭露位置。工程揭露结果与激电异常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激电异常的展布及组合特征区分矿与非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尖尼—桑坝一带自开展1∶20万区域化探以来,先后进行了异常查证,发现了众多的金矿床点。本文探讨了该区金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出Au异常规模大、峰值高、浓度分带好,Au、As、Ag、Hg、Sb等组合异常套合好的特征。采用土壤测量浓缩异常源、缩小找矿靶区,发现了金矿体,找...  相似文献   

13.
贡山独龙江地区锡钨矿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勇 《云南地质》2011,30(1):28-31
贡山县独龙江地区,基础地质工作已发现多处物化探异常,认为该区具有形成和赋存锡钨矿床的地质条件,而与南段腾冲、梁河等地相似,极具寻找锡钨多金属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已知矿体上物化探异常特征为依据,对区内其他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分类与解释推断,圈定了四条矿化体.  相似文献   

15.
川西斑岩型铜矿找矿中地球化学异常的筛选与查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旭  李佑国  黄瑞  费光春 《新疆地质》2005,23(3):264-267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切割深,地貌条件特殊,地表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复杂,梯度变化小,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运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异常强度不大而可能成矿的异常,而采用衬值滤波技术便可提取相对弱小的异常信息.在系统总结该区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进行异常筛选与查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东昆仑大干沟一带铜金锑矿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昆仑地区处于中朝、塔里木-柴达木、扬子和印度板块的拼合部位,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次的裂解和拼合。该区以Au、Co、Cu、Pb、Zn、Hg、Sb、As元素组合为特征,其中多处已证实为矿致异常,共发现矿床、矿点等198处,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目前在大干沟一带已发现铜多金属矿化带一条、金锑含矿构造蚀变带一条。矿化特征基本一致,均赋存于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内及两侧的灰白-烟灰色方解石石英脉内,且具有南侧金锑矿化、北侧铜多金属矿化的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山东基岩区三叠系一直缺少化石依据(隐伏区已发现三叠纪化石),前人在该套地层底部发现了铱等元素异常,认为可作为划分三叠纪地层的时代依据。在1/25万《淄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该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孢粉化石,结合铱元素等异常特征,经区域对比确定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认为区内原“孙家沟组”相当于华北地区的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原“刘家沟组”则相当于二马营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新疆西昆仑中高山区水系物测量的方法技术,并总结了异常浓集区和矿集区的展布规律.通过对异常区找矿成果的介绍,重点剖析了该区两类重要矿床——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和砂(砾)岩型铅铜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形态、展布、组合特征,及其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内蒙古某干旱荒漠区旱季和雨季期间地下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根据19切们年旱季和雨季两次区域性地下水地球化学采样结果。发现地下水中主要指示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雨季期间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峰值与旱季比较沿剖面向较低部位移动,已知矿带上方或其附近的主要指示元素的水地球化学异常几乎消失,异常的浓集中心向远离矿带处位移。文中详细探讨了本区降雨和蒸发一浓集作用对水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及运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魏祥荣  龙期华 《物探与化探》2006,30(3):189-193,198
运用地质、物探、水文等多种手段,在分析异常区沉积环境、水文地质环境、砂体物质成分等基础上,对第四系航放异常的成因作了深入研究,确认:①异常元素主要来自于Q3-4自身碎屑物的淋离;②异常在空间上受Q3-4冲积扇前缘泥坪相与潜水氧化还原界面控制,因此认为该异常对成矿过程研究有重要价值,但对指导深部找矿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