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是继1988年和1990年发射《风云一号》A星和B星之后,我国发射的第三颗极轨气象卫星。这是我国空间遥感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新的大发展,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研制到发射、运行,共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卫星、运载火箭、发射靶场、测控及地面业务应用系统。(风云一号》C卫星运行轨道是近国形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70km,轨道倾角98.85”,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02ndn,偏。心率小于0.0034,一天内卫星绕地球运行约14目,轨道回时间14.4天,卫星…  相似文献   

2.
在《风云一号》C星发射前夕,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的参观大原卫星发射中心之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3个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始建于1967年,以发射中、低轨道航天器为主的。我国《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A星、B星)及美国Motolola公司的10颗铱星就是从这儿飞向太空的,(风云一号》C星也将从这里发射升空。参观的第一站是基地气象室。该室主要负责基地的天气观测及预报,对执行发射任务期间的关征时段如:里话转场、火箭加注燃料、发射等时刻的天气情况做出准确预报。这里大部分是来自军事和地方气象院校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15日09时5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D极轨气象卫星由“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送入太空预定轨道,11时36分36秒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风云一号D星发回的第一张高分辨率CHRPT(ChineseHighResolutionPictureTransmission)卫星云图,至此,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已4次成功接收到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后星上发回的第一张云图。我国的气象卫星是以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并存发展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奇数排序)是与太阳同步的,在运行中每条轨道都要经过地球南北两极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  张文建 《气象》2008,34(9):3-9
截止到2008年6月底,我国已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1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目前,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和D星在轨业务运行,风云三号A星正在在轨测试中.我国的气象卫星已初步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率先实现了国防科工委提出的我国遥感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目标.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3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已将风云一号系列、风云二号系列和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使我国风云卫星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我国气象卫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区域,乃至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了我国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历程,简要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应用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同时对未来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故障检修4例赵承旭(吉林省装备处,长春130062)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是一种极轨、静止卫星兼容的气象卫星遥感接收机,它能接收美国的泰罗森NOAA极轨卫星、中国的风云一号极轨卫星的气象数字信号,又能接收日本的GMS...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7时08分49秒,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准确地收到了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二圈下发的甚高分辨率图片传输(HRPT)、低分辨率云图(A PT)、国外记录回放云图(DPT)图像和双频信号,并通过高速卫星通信电路及时地传到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倾刻之间,地面站沸腾了!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相互祝贺.是啊!《风云一  相似文献   

7.
正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升空以来,气象卫星应用不断深化,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气象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大大推进了卫星资料在气象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以风云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为主的气象卫星观测业务体系,为国家减灾防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和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建  相似文献   

8.
5月15日10时12分,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D极轨气象卫星在太原成功发射。11时36分36秒,紧张有序的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室里发出一阵欢呼:“收到了!”只见接收屏上闪现出一道亮丽的彩线,顿时全场一片欢腾。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屏幕上的彩线不断在延伸,11时44分36秒,第一张高质量、完整的可见光云图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标志着我国空间遥感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现场观看云图接收的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阿不都热依木·阿米提已是第二次来到卫星地面站。在接收到第一张“风云一…  相似文献   

9.
1前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年来实时接收国内外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和静止气象卫星资料。这些资料经处理形成了多种气象卫星产品 ,并通过中国气象局“9210”卫星通信系统发送。这些产品对于从事卫星气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的科研、业务与服务的科技工作者 ,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2气象卫星简介2.1美国诺阿系列1960年4月1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 ,至今已有39a的历史。39a来 ,美国发射了40余颗极轨卫星 ,经历了4代的进步。1998年5月13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NOAA -K(NOAA …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气象卫星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4月1日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大气探测科学技术进入了现代化空间遥感阶段。40多年来已有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欧洲空间局、印度等国家研制或发射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目前,中国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世界气象卫星网络中的重要成员。1969年初,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一要接收利用国外卫星发送的资料,二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中国气象科技工作者在短短的30多年里,使中国的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我国现有两颗极…  相似文献   

11.
自1960年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至今国际上已经发射了近150颗气象卫星,形成了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组成的全球气象卫星监测网,日夜不停地监视全球天气与环境的动态变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气象卫星的发展。我国从1977年开始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先后成功的发射了4颗FY-1号极轨气象卫星和2颗FY-2号静止气象卫星。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分为(01)批和(02)批两个批次,01批生产了三颗星即01、02和03星,其中02星和03星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发射入轨,定点,命…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王淑民、通讯员郭家梧报道:5月10日11时16分16秒,繁忙紧张的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室传出一阵欢呼:“收到了!收到了!”只见一道亮丽彩线出现在荧屏上。顿时,全场一片欢腾,在现场观看的自治区党委阿不都热衣木·阿米提常委、自治区气象局徐羹慧局长、帕尔哈特·乌斯曼、史玉光副局长等领导请不自禁站起身,热烈鼓掌。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荧屏上的彩线一道一道向下延伸,11时27分20秒一张高质量的可见光云图诞生了。(风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和气象科学技术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领域。阿…  相似文献   

13.
气象卫星是众多遥感卫星中的一种,其实际应用范围远远不仅在气象方面。特别是我国的“风云一号”和美国TIROS—N/NOAA系列等极轨气象卫星,因其覆盖周期短,星上传感器可以接收多波段(如表1)图像,还设有TOVS垂直探测器,成为目前适合动态和实时监测的主要遥感卫星。1991年初,我所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引进一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以接收、处理FY—1和NOAA卫星资料。该系统包括资料入口、预处理、资料处理、产品输出、存档、系统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功能。特别是丰富的定量处理结合真彩色图像处理,在地表特征的判识和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极轨气象卫星覆盖频次高,扫描范围广(横向扫描范围约为2800km,地面站  相似文献   

14.
10月17日上午9时,中顾委委员戴苏理同志在省局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沈阳中心气象台。中心台领导汇报了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发射和云图资料的接收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5.
徐建平 《气象》1984,10(5):39-43
一、引 言 自1972年美国发射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以来,人们对资源卫星资料的处理和应用已做了不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资源勘察、水文、测绘、环境监测、农业等非气象领域中主要是利用资源卫星资料。 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时间比陆地卫星要早得多,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初就自制了气象卫星接收设备,但接收的资料大部为未经数字处理的云图,而且主要限于气象上应用。国内许多部门对气象卫星资料的数字处理及  相似文献   

16.
1961年4月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世界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一号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气象工作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气象探测开始从地面走向空间,天气预报有了更多的参考资料。气象卫星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离地球1000km左右上空巡行的极轨...  相似文献   

17.
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s(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进行的空间微波传输。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02批卫星工程的通信网络,就是采取这种通信系统。该网络的建立,使地面站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实现高质量传输给北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成立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是地处我国最东北端的气象卫星地面站,与已建成的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气象卫星地面站一起构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佳木斯站目前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在轨测试、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和传输、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空间天气环境监测及遥感数据应用等任务。自2008年5月成功接收到FY-3A星发射后首轨资料以来,佳木斯站业务发展迅速,由单一接收业务拓展到多系统并行业务。2010年11月完成FY-3B星7个探测  相似文献   

19.
气象卫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为各方面所共识,无论是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报、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航空航海及军事应用等各方面,其效益都是十分巨大的。1997年6月10日20时01分,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发射成功;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算起,至今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发射了129颗气象卫星,其中极轨98颗(含1994年12月美国发射的NOAA-14),静止31颗(含1994年4月美国发射的GOES-8、1994年10月俄罗斯发射的GOMS和1995年5月美国发射的GOES-9)。我国是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把极轨气象卫星送…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是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下属的国家级地面接收站之一,也是新疆气象局直属单位和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的组成部分;是集实时业务、气象卫星工程建设、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事业单位,由黑山头极轨业务和天津路静止业务两个站区组成;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和国外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和传输任务,开发利用卫星遥感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