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魏正宇  张玮 《江苏地质》2014,38(1):150-153
以芨岭地区铀矿床碱交代蚀变岩石为研究对象,对该区碱交代作用蚀变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芨岭钠交代岩型铀矿床属断裂碱交代型铀矿床,矿床蚀变种类繁多,主要有钠长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等。蚀变组合及分布特征较明显,并与铀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热液成矿过程常表现在热液的交代过程中.成矿溶液从产生到结束总是伴随着交代蚀变作用,而成矿物质的集中却经常是发生在其中某一或某些阶段.在交代作用过程所形成的矿物必然会保留其形成时的某些信息.因之,研究交代蚀变矿物标型特征及共生组合,有可能建立在成矿作用过程及其产物在时间上的演化和空间上的分布,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搬运形式和集中条件等.本文从交代蚀变矿物标型特征等来研究冀南矽卡岩型铁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咀铜矿属典型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通过对中咀铜矿矿床的蚀变特征、矿化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矿床经历早期黑云母化、斜长石化,中期电气石化、硅化到晚期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的蚀变演变。矿区蚀变带分布明显,可分四个热液蚀变带,矿化蚀变带及其矿体分布均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矿区矿化作用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矿化均出现在热液蚀变带中。  相似文献   

4.
应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比值法和最小噪声去除法(MNF)提取了甘肃岌岭701地区的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选择最小噪声去除后的主成分MNF b8、b3和b4组合可以增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信息,并填绘出该地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龙首山地区芨岭铀矿区蚀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对龙首山芨岭铀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特征、分带特征以及蚀变期次进行研究,蚀变大致可分为高温钾钠混合交代阶段、区域性钾交代阶段、中低温热液钠钙交代阶段、矿化期钠交代阶段,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矿化期钠交代阶段。通过对新水井铀矿床各中段的系统取样分析表明:与正常花岗岩相比钠交代蚀变岩的Cu、Pb、Ni、Sn、V、Zr、As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W、Rb的含量明显减少;钠交代蚀变岩随着埋深增大其Na2O、SiO2、Al2O3含量减小。Fe2O3、FeO、CaO含量增加;钠交代蚀变岩具有的碱性(A型)花岗岩型稀土分配型式、富集型(La/Sm)N特点、明显的Eu亏损和重稀土显著增加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华南花岗岩中铀矿床根据矿物成分、蚀变矿物组合及溶液性质可划分为氢交代型和硷金属交代型两大类。这样分类既可充分反映成矿溶液两种不同体系,又有助于研究两种体系中反应生成物的演变规律。副矿物在蚀变带中的变化,能反映不同体系溶液特征。在此将讨论氢交代型铀矿蚀变带中副矿物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赣南河草坑铀矿田蚀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着重对河草坑铀矿田近矿围岩蚀变特征、分带特征以及蚀变期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表生氧化作用,近地表蚀变岩石多表现为紫色,向下转变为绿色;碱交代以钾交代为主,而钠交代较弱;矿田蚀变依据时间先后可划分为5个阶段。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揭示:在蚀变、矿化及成矿过程中U与Fe2O3、Be、Pb、W等呈正相关关系;U与Cu、Zn因矿化类型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而U与Mo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蚀变矿物组合对热液型铀矿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相对于航空或航天成像光谱,地面成像光谱在小范围矿床尺度的蚀变精细识别方面更具优势。为研究江西相山铀矿化热液蚀变组合特征,利用HySpex地面成像光谱仪获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数据,针对铀矿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水云母-萤石型和碱交代型,分别从蚀变单矿物和蚀变矿物组合两个角度分析和提取他们的诊断性光谱特征,建立了光谱识别标志。发现伊利石具有光谱多型特征,按特征波长位置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水云母-萤石型铀矿化蚀变组合包含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蒙脱石和Ⅰ型伊利石,碱交代型铀矿化蚀变组合包含绿泥石、碳酸盐、绿蒙混层、赤铁矿和Ⅱ型伊利石;基于光谱匹配模型和岩心填图结果对两类铀矿化段蚀变结构进行了分析,铀矿化中心由近及远分别具有蒙脱石→Ⅰ型伊利石→高岭石+地开石→高岭石和碳酸盐→赤铁矿+绿泥石→绿蒙混层→Ⅱ型伊利石的分布特征,均存在流体的叠置改造作用;通过岩心成像光谱编录及三维建模表明,两类伊利石具有空间上的上、下分带特点,这预示着两种铀矿化亦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上述研究为相山地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海沟金矿区围岩蚀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2,21(3):15-21
通过专题研究,首次识别出矿体围岩二长花岗岩为交代蚀变成因,其原岩是石英二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分辨出6种蚀变类型。存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3个蚀变阶段。先后发生8次蚀变;基本查清了它们的蚀变强度。蚀变类型组合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热液成矿经常最完整地表现在热液蚀变的过程中,成矿溶液从产生到结束,始终伴随着蚀变交代作用的进行,而成矿物质却经常产生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中。解析江苏安基山铜矿的勘探资料表明:在斑岩型铜矿化的石英绢云母化带之下,见有钾质蚀变带(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硬石膏化带),这类交代蚀变带往往是斑岩型铜矿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因此,详细研究矿区的蚀变交代过程,搞清不同蚀变相带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对掌握成矿过程,指导今后我矿,大有裨益。安基山铜矿交代蚀变作用,在时同上呈现阶段性,空间上反映在彼此有成因联系的不同交代蚀变相(带)有规律的更替与叠  相似文献   

13.
从邯邢式铁矿某些蚀变矿物学特征探讨矿床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晓峰 《矿床地质》1987,6(3):57-67
燕山中期岩浆同化混染中奥陶统含蒸发岩层的碳酸盐岩形成富钠和挥发组分的岩浆,为岩浆后期及期后钠化、矽卡岩化及热液蚀变提供了主要物源。钠化过程中萃取了铝硅酸盐岩中的铁、钾、钙及镁等,之后,含矿气液沿减压释放带迁移,并聚集交代成矿。对某些蚀变矿物特征的研究表明,钠化、矽卡岩化和热液蚀变是交代成矿作用的统一过程.蚀变矿物学特征,不仅揭示了该矿床形成时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演化过程的规律,并且对邯邢式铁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西直格庄金矿的控矿断裂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及矿物成分等,并划分出4个蚀变矿化阶段。通过矿化类型、矿物组合等研究确定西直格庄金矿成因类型属于交代—重熔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沿破碎带交代型金矿床。通过金矿床成矿规律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地层、岩性、构造、围岩蚀变等方面是该金矿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标志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1,7(6):328-334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花岗岩、钠交代岩的产出条件、蚀变特征,论述了岩体中热液活动阶段划分及蚀变流体的演化。探讨了钠交代作用及其蚀变岩石对铍铀成矿所起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降寨矿区叶蜡石矿床地质特征和蚀变特征进行总结,认为成矿作用与富铝火山岩层位、岩性、破火岩构造、潜火山岩侵入密切相关,矿床成因为火山热液中低温蚀变交代型。  相似文献   

17.
小龙潭铜钼矿区角闪黑云石英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浅色花岗斑岩与矿化关系密切,属主要含矿岩体;区内普遍发育自交代和热液蚀变作用,蚀变分带具典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特征,钾化带保存较好,表明本区深部有寻找隐伏岩体及隐伏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岩浆岩中的大部分铀与副矿物有关。采用裂变径迹法扩大了研究铀分布状况的可能性,并能评价一系列岩浆期后作用对铀行为的影响。一些文章已论述过铀在近矿蚀变过程中,特别是在黄铁细晶岩化时的行为。本文阐述了与铀矿化作用有关的、花岗岩类交代蚀变引起的、最初集中在花岗岩类副矿物中的铀的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山岛金矿主矿体以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为特征,近年发现有含金石英大脉。含金石英大脉的地质特征与玲珑式金矿含金石英脉类似,但与处于同一矿床的破碎蚀变岩型矿化有一定差异。含金石英大脉以充填为特征,而破碎蚀变岩型矿化以交代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家岭铀矿床是最近几年在相山西部发现的一个铀矿床。矿床热液蚀变特别发育并存在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在对钻孔岩心样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相学观测基础上,将李家岭铀矿床铀矿化段分为矿化中心带、矿旁蚀变带、近矿蚀变带和远矿蚀变带,其热液蚀变强度依次减弱。运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表明,热液蚀变带中,CaO、FeO、Fe2O3、Na2O明显增加,这与发育赤铁矿化、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相一致;K2O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钠长石交代钾长石造成K的大量迁出;而MnO、MgO在各蚀变带中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显示出热液蚀变交代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扩散渗滤交代,可能存在对流平衡的元素迁移方式。Th、Y、Zr、Hf等微量元素变化与铀含量一致,对铀矿化具有很好地指示作用。HREE与铀矿化关系密切,随着蚀变程度增强,HREE明显增加,显示成矿流体富含HREE,并具有深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