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JTM-T400型温度计,测量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地表下25m以浅的土壤温度,确定了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随气温的变化规律。通过气温与地下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的对比,清楚反映了地下各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变化规律。为轨道交通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研究中了解多年冻土厚度和温度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钻孔测温。有许多种温度传感器,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石英晶体温度计和二极管等可用于钻孔温度测量。对一定条件、一定精度的测温,上述每一种都有其自己的适用性。但对大量的深孔测温而言,热敏电阻最为理想。 热敏电阻与金属电阻温度计比较有如下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温度计是估算深部热储温度的常用方法,在没有钻孔或钻孔深度未达到地热储层时被广泛使用.但是过去地球化学温度计的计算结果主要用于与井口温度进行对比,而与钻孔实测温度之间的对比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这不利于温度计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评估.为此,本文选择勘探相对成熟的华北平原冀中坳陷雄安新区的12口地热井开展工作,通过现场水温测定、钻孔地温测量、地热水采集与测试的手段,在水岩相互作用程度判定和矿物化学热力学平衡模拟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温度计估算地热水的热储温度,对比钻孔实测温度和温度计计算结果的误差,进而给出研究区不同热储的最适温度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井口温度<70℃时,井口温度落在热储层顶底板钻孔实际温度的区间范围内.但井口温度超过100℃时,受降温、减压、相分离、CO2脱气、SiO2沉淀等因素影响,井口温度明显低于热储层顶板温度,更低于热储层底板温度,在地球化学温度计可靠性评估时需格外注意.(2)蓟县系岩溶热储地热水未达到水岩平衡,阳离子温度计不适用,新近系砂岩热储馆陶组地热水达到部分平衡,阳离子、SiO2  相似文献   

4.
GPS-RTK测量技术具有较高速度和精度。电台模式和CORS模式是RTK测量比较常用两种模式,而常规的RTK作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站周围地形地物和无线电都会对RTK的测量精度造成一定影响。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电台模式和CORS模式这两种较常用的模式从工作原理、设备配置、作业流程与误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并对GPS技术在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调查地下水流的1m深地温测量反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河流堤坝渗漏、山体滑坡等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一个有效、经济、简单的新方法为研究目的,基于浅层地温测量研究地下水流,开发了1m深地温测量调查地下水流的反演解释系统,进一步研究1m深地温图推断地下水流的定量解释方法,该方法能够推断地下水流的规模及埋深,具有理论简单、解释容易等特点,从理论及应用效果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若与地温曲线拟合法联合应用,将提高拟合反演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6.
贾子龙 《城市地质》2017,12(4):91-93
温度监测设备是浅层地温场监测系统中与地温场唯一直接接触的设备,是地温场监测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设备。温度监测设备的选型以及施工情况,决定着浅层地温场监测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本文对目前主流的3种温度监测设备从探头材质、测量范围、测量进度以及造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结合3种监测设备的优缺点及项目施工情况,对3种设备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当监测孔较少的情况下(一般少于10眼监测孔)宜采用单线单探头的测温设备;当监测孔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一般多于10眼监测孔)宜采用单总线式数字测温设备;分布式光纤测温设备,比较适合浅层地温能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乌拉山群麻粒岩相岩石的变质温压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盛飞 《矿物岩石》1991,11(2):10-18
乌拉山群岩石中的辉石、石榴石、角闪石、黑云母均形成于麻粒岩相条件。二辉石地质温度计和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显示,乌拉山群岩石的变质温度为750—850℃,变质压力为0.7—0.9GPa,地温梯度为25.2—28.6℃,属于偏低的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8.
卓资孔兹岩系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福来 《矿物岩石》1992,12(4):36-43
内蒙古卓资一带孔兹岩系中的辉石、角闪石、石榴石、黑云母均形成于麻粒岩相条件。二辉石地质温度计和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计算结果表明,孔兹岩系岩石的变质温度为750—850℃,变质压力为800—920 MPa,变质地温梯度为26.2—28.5℃/km,属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9.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地温是影响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确定古地温对研究其生烃史和油气成藏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古地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将今论古"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主要应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自生绿泥石化学成分,对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古地温梯度为37.2~38.2℃/km。这一认识对济阳坳陷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评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古地温曲线的理想地质温压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地温曲线是岩石圈在特定地质时期热结构的集中体现。采用矿物地质温压计是建立古地温曲线的基本途径。对比研究发现,适于建立古地温曲线的温压计有Brey和Kohler(1990)、Bertrand和Mercier(1985)的二辉石温度计,Elis和Green(1979)、Krogh(1988)、Berman等(1995)的石榴石单斜辉石Fe2+—Mg交换反应温度计,Nickel和Green(1985)、Brey和Kohler(1990)的石榴石斜方辉石Al压力计,以及Putrika等(1996)的单斜辉石玄武质熔体平衡温压计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技术与ICP-MS相结合的ID-ICP-MS分析方法,成功测量了取自南海北部的滨珊瑚样品中的微量铀,获得0.5%左右的精度。并以此建立南海北部近岸海域的珊瑚U/Ca温度计,其温度精度可达±0.5℃。  相似文献   

13.
787型井温仪     
787型井温仪是为适应目前煤田地质勘探钻孔中的地温测量工作而研制的一种半导体热敏电阻测温仪器。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度较高等特点,能满足目前地质勘探中地温测量工作的需要。同时,它也可以做为一般的温度测量仪器。测温原理 787型井温仪的感温元件是一种由镉、镍、铜和铁的氧化物混合而成的半导体热敏电阻,型号为RRC_7B,其电阻值有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关系式是:  相似文献   

14.
地温测量是一种新兴的勘探方法,我队先后在平顶山、登封、荥巩、新密煤田进行煤田地质勘探的同时也随之作了地温工作,现仅就地温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总结。1 测温方法及测温资料校正 1981年前我们使用的井温仪误差大,所测地温资料仅供参考。1981年以后采用中科院研制的野外测温仪(精度±0.1℃)及我们自制的YM-1直读式测温仪(精度±0.2℃),所测温度读数精、分度细,资料准确可靠。根据钻孔内温场稳定的时间,我们做了稳态测温、近似稳态测温及简易测温;为了查明不同层段的地温梯度等,我们还在少数孔中做了分层近似稳态测温、分层简易测温。测温方法是从上往下点测。在恒温带观测段及特殊层段点测的间距为2m,其余测温段为10m。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1)
GPS和电子水准仪都是在很多工程测量当中,所必须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其测量精度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来说,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造成GPS和电子水准仪产生误差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经验交流,本文能够为从事工程测量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羟基矿物内部存在两种位于不同结构位置上的氧原子硅氧四面体氧和羟基氧,二者之间的O同位素分馏可能比任何共生矿物对都大,是一种潜在的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较矿物对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有很多优点。准确测量矿物中羟基的O同位素组成是建立单矿物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精确测量白云母、高岭石矿物中羟基的O同位素组成的新方法火焰加热真空脱水氟化法。δ18OOH的分析精度达到03‰,羟基氧的提取率达到99%~100%。实验证明羟基矿物在高温真空脱水过程中不存在O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羟基水  相似文献   

17.
拓佳胜 《地下水》2022,(5):47-48
为分析研究地表水体对地温的影响效应,本次通过使用钻孔测温仪采用钻孔水温平衡法,选取在宽阔河面中央1个地质钻孔和附近河滨陆地1个地质钻孔(对照组)分别进行地温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整理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地表水体具有使外界因素影响地温变化的深度变浅、地温垂直变化幅度变小的效应和降低地温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自80年代末,在首都圈陆续建立了一批精密地温观测点(温度计的分辩率为0.0001℃),开展了地温前兆观测,积累了丰富的实测资料和一些典型震例.本文分析了首都圈地温观测的正常动态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分析,研究了地温的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地温前兆异常形态为阶变型、上升型和脉冲型;它的异常开始至发震时刻最短为28h,最长达1个月左右,皆属短临异常.它的异常幅度为正常日变幅度的几倍至十几倍,但温度的变化量不大,地震前异常累计值最大仅为0.12℃,可谓震前地温的微动态异常.综上所述,精密地温观测记录到了明显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激光喇曼光谱碳质地温计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凯 Wil.  RWT 《地质科学》1993,28(3):235-245
用激光喇曼光谱显微探针研究了沉积变质岩中有机碳质物的热蚀变特征,通过解谱、多元回归数据分析及氧同位素温度数据的校正,建立了一种喇曼光谱碳质地温计。该温度计的适用条件为:温度范围为200-450℃之间,有机碳质物的反射率为2.0%至15.0%(R°),也就是说对于自浅变质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各种沉积变质岩中,该地温计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在澳大利亚 South Marulan 热接触变质作用地区和维多利亚 Bendigo 金矿化地区的实测结果表明,应用新的地质温度计能有效地测试出这些地区的热变质作用特征和金矿化作用的古地温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0.
热流的折射和再分配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陆地大地热流的测量大多在1-2公里深的钻孔中进行,测量结果除受地形变化、气候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构造形态变化的影响。一般隆起区的浅部热流和地温梯度高于拗陷区的热流和地温梯度。有时在隆起的最高部位的地表热流值可高于平均热流值的30%-40%,从而形成局部的异常区。隆起区的地表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值高于拗陷区的原因是由于在热流扰动区内,热流产生折射和再分配的结果。为此,我们采用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构造形态和岩层热导率条件下,热流折射和再分配对区域热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