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层油气勘探是未来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领域。渤海湾盆地下伏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以来,一直是深层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黄骅坳陷新部署的QG8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和YG1井二叠系砂岩储层获高产凝析油气流,其来源判别问题是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针对QG8、YG1井凝析油气开展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研究表明:两口井的凝析油均为低黏度、低密度的典型轻质原油,具有姥鲛烷优势(Pr/Ph>2.8),QG8井凝析油饱和烃δ13C为-29.1‰、芳烃δ13C为-26.8‰;天然气δ13C1偏重,介于-39.7‰~-36.4‰之间,干燥系数大于0.8,重烃可达16.2%,为偏干湿气。QG8与YG1井凝析油特征与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饱和烃δ13C为-29.26‰~-26.87‰,芳烃δ13C为-26.62‰~-24.15‰)及KG4井原油物性(0.757 1~0.840 2 g/cm3)相近,天然气特征则相似于济阳坳陷GBG1井的煤成气(δ13C1为-43‰~-35‰),表明高产的凝析油气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证实渤海湾盆地深层石炭-二叠系煤系具有生烃潜力和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41-547
碳酸盐胶结物是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砂岩储层中最重要的自生矿物,其发育严重影响储层质量。通过测试分析,该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不含铁的微晶方解石和含铁的亮晶方解石;前者形成于早期,后者形成于晚期。无铁方解石主要是从沉积物饱和的碱性孔隙水中直接析出沉淀;含铁亮晶方解石演化发育较复杂。通过该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分析,δ(18)OPDB值为-22.5‰(18)OPDB值为-22.5‰-19.4‰,大部分为-8.4‰-19.4‰,大部分为-8.4‰-4.6‰。通过碳氧同位素计算古盐度和古温度,确定方解石胶结物形成环境为淡水,含铁的亮晶方解石形成温度在97℃-4.6‰。通过碳氧同位素计算古盐度和古温度,确定方解石胶结物形成环境为淡水,含铁的亮晶方解石形成温度在97℃121℃之间,与碳酸盐包裹体测出的均一温度大致相符。碳同位素偏负的原因则可能是因为有机轻碳的加入,而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脱羧产生的有机酸与粘土矿物反应产的钙离子则为碳酸盐胶结物提供了成岩作用的Ca121℃之间,与碳酸盐包裹体测出的均一温度大致相符。碳同位素偏负的原因则可能是因为有机轻碳的加入,而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脱羧产生的有机酸与粘土矿物反应产的钙离子则为碳酸盐胶结物提供了成岩作用的Ca(2+)来源。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气区奥陶系顶部风化壳中的气态烃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在方解石脉中,属晚期次生成因。均一温度测量结果表明其形成温度为140~160℃,明显低于奥陶系灰泥岩的成岩温度(170~208℃)。有机包裹体气态烃成份以CH4为主(占总量的44%~49%),同时含CO2和H2O等无机气体成份。有机包裹体气态烃δ13C1为-29.2‰(PDB),δD为-128‰(SMOW),与本区已发现的来自石炭二叠系煤成天然气的δ13C1和δD相近或相同,说明胜利油气区奥陶系顶部风化壳曾经有过来自石炭二叠系煤成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作用。该区有与陕北大气田相似的成藏地质条件,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具潜在的天然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采集的天然气样品进行了组分定量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为87.30%~98.33%,平均为96.18%;其重烃气含量较低,为0%~3.41%,为明显的干气;天然气的δ13C_1为-31.9‰~-26.5‰,δ13C_2为-24.2‰~-16.1‰,δ13C_3为-31.1‰~-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体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局部出现倒转;天然气成熟度为1.50%~3.62%,平均为2.39%,为高-过成熟天然气;δ13CCO2主要为-19‰~-10.3‰。研究表明,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烷烃气属于煤成气成因,同型不同源气或煤成气与油型气的混合是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烷烃气的形成与成藏过程有关;深层致密砂岩气中CO_2主要为有机成因。  相似文献   

5.
吉林中站地区分布着一系列金、锑、铜镍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对大秃顶子、幸福屯、植林3个锑矿床辉锑矿主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研究和稳定同位素(H、O、S)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发育有3种类型:Ⅰ型富液两相■包裹体,Ⅱ型纯液相(H2O)包裹体,Ⅲ型气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21.5~281.5℃,盐度范围为3.39%~10.73%,估算密度范围为0.833~0.985 g/cm3,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δ18O变化范围为15.71‰~18.28‰,δD变化范围为-111.1‰~-83.8‰,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热液,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黄铁矿的δ34S范围在-8.25‰~-3.86‰,辉锑矿的δ34S范围在-8.18‰~-7.67‰,δ34S值范围较为集中,明显区别于岩浆硫,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区内侵入岩的结晶年龄为205±2.7 Ma、192±1.9 Ma、195±...  相似文献   

6.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烃类组成以甲烷为主,主要分布在80%~96%之间;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以小于0.95为主,为典型的湿气.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包括C1-c4碳、氢同位素等.总体特征是碳、氢同位素值主要受成熟度的影响,均表现出较轻的特点, δ13C1,值介于-43‰~-37‰之间,δ13C2值介于-30‰~-24‰之间;δDCH4值介于-190‰~-150‰之间,δDC2H6值介于-150‰~-110‰之间,δD2与δD1的差值大于15‰,明显轻于海相层系的天然气,具有煤型气特征,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与干燥系数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甲、乙烷氢同位素值也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川中广安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气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丰富,而源岩发育有限。为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利用MSSV热解实验和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广安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的生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安地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气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156.6~140 Ma),具有短期内大量生气的特点,生气量为(0.89~1.86)×1012m3,天然气运聚效率为7.26%以上,生气强度为(3.35~11.83)×108m3/km2,低于我国大气田通常的生气强度(20×108m3/km2)。天然气的高效运聚是广安气田在生气强度较低情况下仍能形成大气田的基础;除前人总结因素外,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短期内大量生气的特点是造成该区天然气高效运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运聚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形成大气田所需要的烃源岩条件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与第四纪气田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宏文  钱凯 《现代地质》1990,4(2):83-91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坳陷形成于上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的新构造运动期,面积3.7万km2,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碰撞导致祁连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逐渐上升,柴达木盆地东部相对下降的结果,坳陷内沉积物厚达3200m。 第四纪早期湖深水淡,晚期湖浅水咸。生气层由暗色泥质岩和碳质泥、页岩组成,厚约1500m。生气母质以腐殖型为主。天然气中CH4/C2H6+C3H8〉150,δ13C〈-60‰。天然气化学成分表明,其为成岩作用早期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储层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主要为湖滩相、小型河流三角洲相及筛积扇—泉水河—三角洲体系的水下部分。由于尚未充分压实,岩性疏松,孔隙度平均为32%,渗透率60.8~619μm2。盖层为湖相泥岩和含膏泥岩。天然气赋存于自生自储体系之中。主要生气凹陷及生气层殴控制天然气的分布,雁列式背斜带上的局部构造控制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气特征和生气量,采用限定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技术,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的不同地质时代煤系烃源岩(煤岩和煤系泥岩)样品进行了生气热模拟实验研究,详细讨论了煤系烃源岩热解生气特征与气体碳同位素变化。结果表明,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气性能,煤岩与煤系泥岩热解生成气态烃产率相差不大,两者具有相似的生气演化特征,即随热模拟温度升高,煤岩和煤系泥岩热解生成甲烷的产率逐渐增加,甲烷最大产率分别达211.69 m3/t和184.47 m3/t,而C2-5产率是先增加后降低,在热模拟温度430℃~47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14 m3/t和6.87 m3/t;煤岩和煤系泥岩热解气组分碳同位素值总体上随热模拟温度升高而变重,且相同热模拟温度时具有δ13C1δ13C2δ13C3的特征,其中煤系泥岩热解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值较煤岩分别偏轻0.3‰~2.1‰和1.4‰~3.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系烃源岩(煤岩和煤系泥岩)的生气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56-259
川东南吴家坪组烃源岩是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吴家坪组烃源岩的TOC均值为2.24%,主要分布在1%7%之间,为中等-很好品质的烃源岩,其中,炭质泥岩样品的TOC均值达到4.48%,远高于其他岩性,对吴家坪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贡献最高;吴家坪组炭质泥岩的δ7%之间,为中等-很好品质的烃源岩,其中,炭质泥岩样品的TOC均值达到4.48%,远高于其他岩性,对吴家坪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贡献最高;吴家坪组炭质泥岩的δ(13)C值分布在-28‰(13)C值分布在-28‰-26‰之间,其类型指数TI值均在80以上,有机质类型判断为Ⅰ-Ⅱ_1型,产烃能力强;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均值达到2.29%,表明该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成干气为主。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是以铁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其矿产丰富但研究程度较低。双庆铁矿床是该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目前尚未系统开展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研究表明,该矿床自含磁铁矿石英脉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性质略有改变。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3.7℃~327.8℃,盐度变化范围为0.53%~6.14%,密度变化范围为0.703~0.888g/cm3,属于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 从变化可知, 随着成矿作用继续进行,成矿均一温度与流体盐度有一定程度降低。磁铁矿的δ18OV-SMOW 变化范围为4.4‰~10.8‰,表明磁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热液硫化物的δ34SV-CDT 值分别为0.9‰和-0.1‰,平均值为0.4‰,具陨石硫特征,反映了火成硫和深源硫的来源特点;热液方解石的δ13CV-PDB 变化范围为-6.3‰~-5.2‰,表明其碳质来源于深源花岗岩浆,结合δ18OV-SMOW 的-33.8‰~-18.3‰变化范围,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推测其碳质可能主要来自花岗岩浆,后期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石英中δD-δ18OH2O 结果表明,双庆铁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 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的加入, 即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然气的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综合研究,综合实际地质条件,明确了泸州古隆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并细分了不同气藏的气源贡献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3种来源与成因类型天然气:①以须家河组煤系为来源的自生自储型天然气;②以深层来源气为主的天然气;③以须家河组煤系烃源为主,深层来源为辅的混合型成因气。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属于典型的低渗砂岩气田。对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以干气为主、湿气为辅,甲烷含量为82.729%~98.407%,干燥系数为84.7%~98.8%,δ13C1值为-36‰~-30‰,δ13C2值为-26‰~-21‰,属于高成熟度的煤成气;气田范围内各井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暗示其来源和成藏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储层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含烃包裹体丰度、颗粒荧光定量(QGF)、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苏里格大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气体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CO2包裹体等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主要产于石英次生加大边、微裂隙及胶结物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态,分布范围为80~180℃,主峰温度为100~145℃;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样品的含烃包裹体丰度不高(多为1%~5%),QGF强度较低(1~10pc)。研究认为,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充注可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一期成藏,其主要成藏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通过生气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苏里格地区及周缘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为近源充注、累积聚气成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煤系烃源岩的生气性能,采用半开放体系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纪煤、碳质泥岩和煤系泥岩3种等变质煤系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气热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侏罗纪煤、碳质泥岩和煤系泥岩均具有良好的生气性,但其生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煤和碳质泥岩的生气性要好于煤系泥岩;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这3种煤系烃源岩生气总产率(C1-5)也相应增加,在高演化阶段时主要产甲烷;煤系烃源岩热解气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和热解温度有关,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甲烷碳同位素值先降低后增大,乙烷碳同位素值一直增大,且在同一温度点有δ13C1<δ13C2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长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宣城矿集区东北部,文章在对该矿床开展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对代表性矿化蚀变矿物(石英、方解石)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和氢、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长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化蚀变组合从早到晚可以分为矽卡岩-氧化物阶段、早硫化物阶段和晚硫化物阶段。矿物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测算显示,长山矿床的成矿流体温度和盐度从矽卡岩-氧化物阶段(315~382℃,w(NaCl)eq为14.04%~16.24%)→早硫化物阶段(220~347℃,w(NaCl)eq为4.49%~15.86%)→晚硫化物阶段(163~306℃,w(NaCl)eq为1.40%~11.10%)逐渐降低。石英和闪锌矿中包裹体的δD和δ18O值分别为-89.5‰~-67.8‰和-3.2‰~7.62‰,方解石中δ13C和δ18O值分别是-6.8‰~-1‰和10.6‰~17.1‰,同位素特征指示长山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海相碳酸盐中富含有机质流体混合,...  相似文献   

16.
比利亚谷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的得尔布干成矿带,它是近些年来在该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细脉浸染状、角砾状赋存于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和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的NW向断裂体系内。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物之间的共生组合、穿切关系,将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硅化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黄铜矿±黝铜矿阶段(Ⅲ)、石英+黄铁矿+方解石+萤石±蛋白石阶段(Ⅳ);详细的石英、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成矿早阶段(Ⅰ、Ⅱ)石英中发育WL型、C型包裹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88~254℃,盐度(w(NaCl))为1.83%~4.79%,密度为0.81~0.94 g/cm3,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成矿主阶段(Ⅲ)石英、闪锌矿中发育WL型包裹体,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60~188℃,盐度为3.69%~7.15%,密度为0.92~0.96 g/cm3,属于低温、中低盐度的H2O-NaCl-CH4体系;成矿晚阶段(Ⅳ)石英中发育WL型、L型包裹体,WL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130~165℃,盐度为1.22%~3.53%,密度为0.93~0.95 g/cm3,属于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早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6.3‰~-5.9‰,δDH2O-SMOW值为-163.4‰~-162.7‰;成矿主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14.4‰,δDH2O-SMOW值为-165.4‰~-162.0‰;成矿晚阶段流体的δ18OH2O-SMOW值为-19.1‰,δDH2O-SMOW值为-150.7‰;硫化物Pb同位素比值分别为206Pb/204Pb=18.435~18.513、207Pb/204Pb=15.579~15.675、208Pb/204Pb=38.283~38.603。这种特征揭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CH4体系,早期为残余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中—晚期大气降水逐渐增加;成矿物质源于壳幔混合源区;成矿过程以流体混合方式导致成矿元素聚集和沉淀,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陆相火山-次火山作用有关的低硫化型浅成热液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整体与大兴安岭西坡同类型矿床相似,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131.3 Ma),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潜水、浅层承压水、泉水及地表水δD、δ18O的分布特征,并对5组水文钻探井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潜水δD变化范围为-97.32‰~-67.51‰,平均值为-80.34‰;δ18O为-15.85‰~-10.66‰,平均值为-12.08‰.浅层承压水δD为-111.93‰~-68.38‰,平均值为-84.79‰;δ18O为-16.01‰~-10.52‰,平均值为-12.30‰.泉水δD为-102.06‰~-71.63‰,平均值为-84.10‰;δ18O为-14.21‰~-9.70‰,平均值为-12.24‰.地表水δD为-90.53‰~-60.99‰,平均值为-72.58‰;δ18O在-13.20‰~-9.54‰,平均值为-11.21‰.地下水δ13C为-9.4‰~-5.6‰,平均值为-8.3‰,极差为3.8‰.结果表明:地下水与地表水均起源于当地大气降水.潜水与浅层承压水水力联系较强,潜水与浅层承压水属于同一含水系统.与浅层承压水相比,深层承压水年龄较大,在20 ka左右,属于沉积埋藏水.深层承压水与浅层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较弱.潜水与浅层承压水的δ13C值较为接近,且接近大气CO2的δ13C值-7‰.研究区地下水中碳的主要来源为大气CO2.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克拉托天然气来源分析及聚气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西南喀什凹陷的克拉托天然气主要表现为原油的溶解气或者湿气,甲烷含量为74.59%~85.58%,克4井和克30井天然气则为较干的湿气。克拉托天然气的δ13C1值为-41.2‰~-40.6‰,δ13C2值为-30.0‰~-27.4‰。气源对比表明克拉托天然气主要源自具有混源母质特征的中侏罗统湖相烃源岩,不同于源自石炭系烃源岩的阿克莫木天然气。喀什凹陷的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主要是由于新近系的巨厚沉积才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成的油气在克拉托背斜圈闭中聚集,虽也属晚期成藏,却具有连续聚气的特征。上新世末期,喀什凹陷的周缘开始抬升,早期油气藏受到破坏,形成了现今的地表油气苗或油砂。  相似文献   

19.
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床(以下简称那更银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乃至青海省内唯一的独立脉状银矿床。本次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那更独立银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温压条件分析以及C,H,O同位素的分析,有效地了解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那更银矿床成矿阶段主要可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化阶段,前者石英脉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00~140℃和180~220℃,后者方解石内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集中于80~110℃之间;两个阶段成矿流体盐度w(NaCl)和密度相近,介于1.06%~15.31%之间和0.81 g/cm3~1.07 g/cm3之间。计算获得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深度为0.6~2.0 km,平均1.0 km,碳酸盐化阶段成矿深度为0.5~1.6 km,平均0.8 km。H-O同位素分析表明,石英样品中δDV-SMOW/‰值为-106.0‰~-110.7‰,计算得到δ18OH2O值为-13.4‰~-4.9‰,主要落入大气降水附近。C-O同位素分析显...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的矿床学数据缺乏,制约了天山造山带境内外成矿对比。布丘克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构造带中部。金矿体为石英复脉,呈带状发育于NWW向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倾向SSW,倾角60°~70°,赋矿围岩主要为侵入于早古生代变质碎屑杂岩中的正长斑岩。布丘克金矿床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观察、石英H-O同位素、硫化物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布丘克金矿床石英脉中包裹体大小集中在2~10μm之间,类型以H2O-CO2型、富CO2型、水溶液型包裹体为主,成分以富CO2、含CH4为特征。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00~320℃)、低盐度(3%~7%NaCleqv)特征;石英δDV-SMOW值介于-108.1‰~-90.2‰之间,δ18O流体值介于4.86‰~9.26‰之间;黄铁矿δ34S分布在0‰左右(-0.9‰~1.6‰)。综合本文数据、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布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