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在各类矿产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分割资源储量的情况。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工作经验,对各类地质报告中不同估算方法涉及资源储量分割的情况进行了探讨。本文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常用的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3种方法分别举例阐述了相应资源储量分割的方法、过程及结果,并评价了3种方法分割前后的误差。文章旨在为今后各类地质报告编制、评审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卢大超  付友山 《世界地质》2010,29(3):450-458
描述了吉林舒兰季德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选矿试验结果。以该钼矿为例,系统讨论了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 11.03版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并对该矿床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和验证。采用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获得矿石量31374.14万t,钼金属量245096t,其中,111b+122b矿石量占总矿石储量的80.99%,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81.08%;露天开采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占总矿石储量的91.64%,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91.99%。地质块段法和三角网多边形估算法检验结果表明,用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中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方法合理,相对误差较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整合是解决矿区开发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而矿区资源储量数据则是编制整合实施方案的依据之一。重视矿产资源整合中的资源储量估算,结合矿区地质构造、开发利用现状等因素,采用适宜的储量估算方法,比较准确地估算区内资源累探量、采损量和保有量,为方案编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SD法估算东安金矿床5号矿体资源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明轩 《地质与勘探》2011,47(6):1177-1184
资源储量估算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和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SD资源储量估算和审定方法(SD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以SD动态分维几何学为理论,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适于不同矿种及矿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它应用SD精度法,成功量化矿产资源储量的地质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5.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7,36(4):1009-1012
<正>上期刊登了矿产资源评价篇第二节的第一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评价的前3个小节,本期继续刊登矿产资源储量评价的最后1个小节。第二节矿产资源宏观评价1矿产资源储量评价1.4资源储量宏观评价的基本内容在矿产资源宏观评价中,资源储量分析是主要的途径与手段,目前各级决策单位都将资源储量分析所获  相似文献   

6.
周圣华 《中国地质》1999,(10):30-3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和重要依据,是政府部门管理矿产资源,是有关矿业投资管理机构、矿业行会组织和矿业公司利用、评价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前提。目前,各国都已具有或经指定的符合本国政治、经济特点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就现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监管水平落后,矿山资源储量动态估算、管理及图件编制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以矿山日常勘探与开发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地矿点源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了一种新的可对不断勘探与开采的矿山提供有效支持的计算机辅助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复杂多金属矿山资源储量二维及三维空间一体化与可视化动态估算,创新性地解决了复杂多金属矿山勘探与开发所面临的资源储量动态核减与管理问题。以基于该模型实现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软件--QuantyMine传统方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子系统为工具,以福建紫金矿业集团所属的多个矿山为实际应用对象进行模型检验。经与核实报告对比分析,所选取的某典型多金属矿床矿石量、金属量动态估算结果与报告结果相差分别为-1.78%~2.86%和-5.05%~4.45%,资源储量各类别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8.
以南澳州WINTINNA煤炭勘查区为实例,选取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为勘查标准的《南澳WINTINNA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和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公布规范(JORC规范)2004)为标准的《WINTINNA煤炭资源量评述报告》作为对照,从报告结构、矿产资源量估算、煤炭资源量结果、资源量变化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通过算理与算法对资源量变化原因进行剖析,深入阐述了以JORC标准为主导的国际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国际通行估算方法,指出了国内外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不同,对提高我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在国外市场上的效力、实现国内外主要资源储量标准分类下该类型资源储量报告的快速准确映射和转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床工业指标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矿体的圈定、勘查类型的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的确定和资源储量总量。作为煤炭资源大国,我国现行煤炭资源工业指标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它将影响到资源利用率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给矿产资源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通过分析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目前工业指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认为目前亟待制订科学合理、适时有效的工业指标,据此估算资源储量,掌控我国煤炭资源家底,以实施有效的煤炭资源监督。修定新的煤炭工业指标应有利于指导勘查单位合理地圈定资源储量,并对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积极作用和综合利用、提高矿政管理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理扣除矿体块段空间范围内的夹石、小块段、采空区是获取真实资源储量的前提.根据我国传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关系的计算机辅助夹石、小块段、采空区快速扣除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实现了QuantyMine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软件中的垂直剖面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子系统.经实际矿山应用对比,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围岩夹石、小块段、采空区扣除等复杂问题,为用户提供一个基于传统方法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储量是衡量矿山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估算依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的可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新旧标准混用、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新标准规范等一些问题。根据新规范的要求及近年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估算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执行新规范的资源储量估算应注意的问题: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采煤层,一般工业指标在具体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控制程度及块段划分。认为新规范的准确执行对煤炭资源健康有序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资源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未发现矿产资源潜力的资源定量估算一直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工作,关于资源量估算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从新一轮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技术体系所倡导的成矿分析方法入手,探索了资源量估算的成矿地质体体积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可能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侯岚  徐涛 《陕西地质》2011,29(1):10-15
以陕西马元铅锌矿区主矿体为例,对资源/储量估算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认为"数字矿产资源调查"及其子系统—"资源量估算"系统是目前国内比较实用的软件,功能强大,不仅能够作为资源管理系统,而且可以建立矿山数据库,编录矿体工程,实现矿产地质调查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小型矿山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报告编制篇幅过长、重点不突出,实物工作量不足,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不尽合理、缺乏矿山开采经济技术条件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等,以具体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报告应依据目的与任务,遵照矿产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编制。在工作中要重点挖掘矿山本身资料,进行现场验证,并与地质勘探资料对比分析,重视特殊地质条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影响,针对矿床开采后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矿石的工业品位是重要的矿石工业指标,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矿床地质条件及矿石需求程度而变化。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及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圈定矿体的矿石工业品位,增加矿产资源储量,而且可以综合回收共伴生矿产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以甘肃省白崖沟金矿为实例,说明了综合指标在该矿矿体圈定、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情况。该矿床中主要有用组分为Au,共生矿产为Ag,且与Au为同体共生矿产,但矿床中Au、Ag单独均达不到工业品位一般要求。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采用Ag对Au 0.016的折算系数,制定了(Au品位+0.016×Ag品位)的综合品位Ⅰ方案:边界品位0.5 g/t、工业品位1.5g/t和Ⅱ方案:边界品位1 g/t、工业品位2 g/t两套方案,经论证,从资源利用率、开采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较,确定Ⅱ方案较优。采用Ⅱ方案的综合指标对白崖沟金矿进行矿体圈定连接,比利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的资源量大幅增加,金矿工业矿石量增加3.5倍、金属量增加1.7倍,符合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的要求,达到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为国家提供资源的信息依据。储量报告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所提供资源储量的可靠性、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大小、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一系列工作的布置。因此必须提高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质量 ,这既是矿产资源勘查人的责任 ,也是储量报告评审组织和评审专家的责任。资源储量报告质量的优劣 ,是地勘工作者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综合反应 ,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评审 ,则是对评审机构和评审专家对国家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政策的掌握程度、专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综合考核。因此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写和评审是严肃、认真、…  相似文献   

17.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8.
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学锋 《陕西地质》2000,18(1):91-94
阐述了矿产资源 /储量数据库入库单元选择的合理性 ;提出了资源 /储量核算应以入库单元为基本单元 ;指出了数据库在满足资源 /储量统计工作中的需要 ,反映了矿产资源 /储量实体关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一年多来,在地勘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规范》界定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范围、原则和要求,明确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统一了共(伴)生矿产资源的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方法,总结了综合工业品位的制定内容和应用的范围,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规范依据,为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地质块段法是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块段的具体划分方法在相关规范和规定中并无明确的具体规定,而块段的划分方法不同,估算的资源/储量结果亦不同。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定量分析了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并对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经过分析和确定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块段划分的具体原则与方法,对提高煤田勘查中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