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是3S技术之一,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的特点以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地理信息系统与气象的融合应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唐怡峰 《气象科学》1989,9(2):212-216
局地气候资料的时间长短不一,数据种类多,站点多和数据量大等特点使得资料的管理和处理困难许多。数据库DBASEⅢ对数据加以统一组织和管理,具有检索、分类和寻找等多种功能,实现了不同的用户共享数据库资源。但是,由于DBASEⅢ的计算功能仅有简单的求和、求平均值和计数功能,大大地限制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若将数据库资源与高级语言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微机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级语言与数据库资源的接口传统上都必须通过一个过渡的标准数据文件。这不仅重复地占用计算机的存储空间,而且不便于不同的程序对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本文在剖析数据库文件结构的基础上,叙述了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资源互换数据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在BASIC语言下直接读取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这将大大地方便不同用户对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局地气候研究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将气象数据分为离散数据、格网数据和要素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象数据库,包括气象资料信息数据库、社会资料信息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气象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分析了气象数据的组织结构、表达和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GIS的气象数据管理与表达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气象业务、科研、服务的需要,我们在长城机上建立了汉字气候数据库系统。这个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构成一个具有气候资料特点的信息处理、数据管理、检索服务、报表输出等一体化的业务服务流程,具有系统性强、结构合理和良好的人机界面,适用于全国各省气象部门。本系统建立的主旨:不但要使气候资料收集处理后完整安全地以计算机信息存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资料使用的实际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各种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过程数据库(Data-Base),就是数据的仓库,是一大堆相互有关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是库中的数据必须面向全局和整体,并且具有关联性、独立性、无冗余性、兼容性及安全性与完整性。同时还有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集中控制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系统是从传统的文件系统发展过来的。五十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技计算,因此,数据量既不大也不需保存,当然也就没有数据管理软件。它的特点是一个应用对应一个文件,数据的冗余度大、灵活性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李新硕 《广东气象》2002,(Z2):38-40
1 网络现状 深圳市气象局现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于1995年底建成,1996年初投入使用,分成两个网段,由NETWARE;WINDOWS NT;PROXY SERVER三个服务器和两个Bay 28115 100M Switch HUB组成快速以太网,服务器上都装有两块网络适配器同时联通两个网络均为跨网段服务器,起到路由中转的作用,也使得资源可以在整个网络中得到共享.其中一个主交换机下连接有桌面办公系统、实时显示系统、预报信息分析系统、大气探测系统及ADSL通道等工作设备;另外一个主交换机下除连接有测报系统、填图系统、AVS视编辑系统等工作设备外,还连有宿舍局域网及四个与外界的通道.这四个通道分别为:卫星接收,通过ADSL与气象局及数据托管局相连(员工上网也通过此线),通过DDN与公共电报网相连,通过DDN与广州省局相连.两个主交换机都与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UNZX9210数据处理系统相连.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省各级台站均配备了PC-1500计算机,地区一级台站还配备了长城0520(IBMPC)计算机。并且已在全省国家基本站推广了由台站PC-1500盒式磁带(或IBM-PC软盘片)上报至省气候应用所用长城0520计算机编制打印地面气象月报表,同时气候资料进入省气候数据库的新业务流程。为了充分利用省气候数据库中的数据,改变各台站手工编制、抄录地面气象年报表的状况,我们在省气候数据库的基础上,编制了地面气象年报表程序,其数据流程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使用功能和多年工作经验,将各省计算机综合处理考试出现疑难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计算机故障造成数据异常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讨论,有利于观测员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确使用,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结果表明,在考试时,利用Microsoft Access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数据库文件SysLib....  相似文献   

9.
风能资源观测数据省级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能资源观测数据省级传输系统是国家风能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是全国风能及其相关数据和产品服务的基础,并已实现了观测数据的业务化传输。该系统由数据收集、收集处理、数据分发、传输监视等4个功能模块组成。数据收集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socket编程实现,可收集实时和历史数据、备份数据、删除过时数据;收集处理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C语言编程实现,可对数据的唯一性、正确性及格式进行检查;数据分发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socket编程实现,可实时分发、失败重发、分发日志记录;传输监视模块具有监视、统计、信息查询和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的历史总是离不开对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积累、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分析利用。气象测报工作就是担负着对原始气象信息和数据的收集积累 ,是一切气象活动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 ,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 ,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纵观我省地面气象观测发展历史 ,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50— 80年代 ;人工观测 ,手工编报 ;第二阶段 :80— 90年代 ;人工观测、PC— 150 0编报及资料统计到微机数据采集编报、资料处理、报表制作。在第一…  相似文献   

11.
《辽宁气象》1998,(2):39-40
我省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是全国重点建设项目9210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是通过通信卫星把全国地(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连接成一个广域网系统,进行数据高速交换。涉及到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数据库等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  相似文献   

12.
顾和英 《气象》1988,14(1):57-57
安徽省气象台研制的中、长期“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于1987年10月19日在绩溪县通过技术鉴定。 “中期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是一套从资料采集、加工处理、制作预报到发布预报的全自动化预报工具。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数据的采集与加工,数据库;预报的制作;预报结论的编写与打印输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气象的融合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艳萍 《广西气象》2004,25(B12):72-74
地理信息系统是3S技术之一,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的特点以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地理信息系统与气象的融合应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气象自动站的建立,提高了防灾减灾及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随着站点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展,数据处理量成倍增多,对数据库系统的存储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RACLE数据库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性能优异、可伸缩性强。以ORACLE 10G作为核心数据库,设计、建立了基于ORACLE的陇东南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经过试用表明,该数据库能够很好地满足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访问和检索需求,提高了数据应用效率,实现了陇东南和周边部分地区近千个站点的资料自动入库、存储和查询检索。本文对数据库设计、SQL语句查询优化原则、ORACLE数据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连接配置等方面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现在的气象部门中,计算机应用已日益普及。从气象预报到数据通信都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预报员们正在从手工之中解放出来,热衷于从计算机中取得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通信从有线、无线到卫星传输,都依靠着计算机的高速和精确。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是否发现不管是数据的处理、打印还是传输,数据必须通过内存处理才能得出结果。所以,一台计算机内存的好坏关系到数据最终的处理结果。当内存出错时,处理出来的数据、存盘的档案、传输的资料都会出错,这会给气象预报的正确性、档案的完整性、对下面指导预报的参考性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在灾害性的天气中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进行重大数据处理前,必须保证计算机内存的正确性。计算机内存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列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将天气分析、实验研究、业务现代化和外场作业集于一体的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综合业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通讯、天气资料处理、图形图象处理、专家决策、数据库管理、作业分析、产品输出等8个子系统和一个资料产品库。具有资料自动化客观化收集、处理、分析和面向全省的综合服务功能,是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挥的主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计算机是这一时代的必备工具,它把人类从繁重的数据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数据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面对日增月积的档案,沿用传统的手工目录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单片机原理和计算机通信技术,采用ATML89C51、ADC0809等芯片微控制器和集成电路、紫外辐射宽波段传感器,结合计算机串口通讯技术,设计出实用的紫外线强度指数监测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可自动采集紫外线强度指数数据,进行历史数据库的分析和查询,研究该地区紫外线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1数据分类及应用台风与海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台风信息、预警信息、云图、雷达图、降水量、风力风向、海平面气压场和形势场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数据读取方式包括以下3种:直接访问信息中心实时库,读取台风实况数据;实时检索数据库中最新到达站点资料,将所需气象要素形成文件及时推送到接口目录,由平台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处理;卫星、雷达数据分别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据库相关知识对原料收购业务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与设计,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网络通讯技术,将电子衡与微机系统相连,利用RS232通讯标准将称重数据读入微机,并及时处理、结算、统计、查询、输出,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目的是解决原料过磅手工记帐的传统方式,以便快速准确完成原料收购业务,从而达到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