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利用1961—2007年长达47a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气象站的资料,重点研究北疆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冬季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分析该路段降雪、积雪、结冰、冻雨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并依据气候分布特点从气候的角度将北疆高速、高等级公路沿线路段按降雪、积雪、结冰、冻雨等对行车安全影响程度划分为极易打滑路段、较易打滑路段、易打滑路段和不易打滑路段,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合理的防御和减少冬季交通事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宁宿徐高速公路三个交通气象站2015—2018年冬季逐10 min实时观测资料,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报这三个站的未来1h冬季路面温度,分析了该模型在冬季路面温度预报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法可以被用来预报高速公路冬季路面温度,不同类型的交通气象站点的特征输入方案和参数调试标准存在差异;与简单...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冬季1月、2月和12月-次年2月逐日逐小时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段常规气象站和交通气象站逐日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逐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建立了4站冬季各月路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与地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方程,旨在为路面温度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路段4站冬季各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冬季各月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的时间并不是完全相同;。常规气象站点平均地面最低温度日出/日落的变化速率要高于交通站点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并且平均地面最低温度的变化幅度要比路面最低温度变化幅度大。平均地温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比路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超前1~2h,常规气象站点逐小时地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15~18h,交通站点路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8~22h。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朝阳站、汉庄站、高庙桥站和老鸦峡站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与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相关性方程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沪渝高速公路恩施-宜昌路段恩施附近的三岔口大桥(海拔708 m)自动站监测2013年6—8月(夏季)及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冬季)逐日逐时次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夏季、冬季路面温度与气温的变化特征及路面温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逐步引入因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路面温度统计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路面最高温度受多种气象要素的影响,与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前一日路面最高温度、前一日路面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24 h累计降水呈负相关。冬季路面最低温度与最低气温呈显著性相关。通过模型的效果实验,发现夏季路面最高温度用日最高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及前一天物理量建立的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冬季路面最低温度用日最低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及前一天物理量建立的模型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变化趋势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基于METRo模型探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高速公路示范站(北京回龙观站)的冬季路面温度临近预报方法,采用大量样本数据迭代训练拟合的人为热参数作为前置参数加入METRo模型,拟减小METRo模型的系统性误差和人类生产生活对路面温度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人为热参数后,METRo模型的模拟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夜间,路面温度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可控制在1℃左右;(2)人为热对路面温度有白天负反馈、夜间正反馈的作用;(3)白天路面温度受气象模式对辐射预报能力局限性的影响,仍存在一定误差。总体上,使用前置人为热参数的METRo模型对冬奥高速公路示范站进行路面温度尤其是路面低温的模拟是可行的,能够支撑冬季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及路面结冰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6.
冬季扬溧高速路桥面的低温差异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扬溧高速公路润扬大桥段2012—2015年交通气象监测站逐分钟监测资料和同期邻近气象观测站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冬季路桥面温度的差异性特征及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冬季相同天气条件下,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夜间温度分布表现为“桥面温度<路面温度<地面温度”;同一路段上,桥面与相邻路面的温度差值最大可达-5.7 ℃,出现最大差值的时间比达到最低温度的时间早近1 h。(2)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夜间路桥面温度变化规律相似,晴天变幅最大、阴天和雨天居中、雪天最小;桥面温度一般比路面温度提前2 h降至0 ℃以下,桥面维持低温时间比路面长3 h,低温维持阶段桥面温度低于路面温度约2 ℃。(3)冬季夜间雪天桥面平均降温速率最小,较其他三类天气条件下小一个量级;同一天气条件下桥面的平均降温速率明显高于路面。(4)冬季夜间晴天条件下,桥面热通量最大(-55.6 W/m2),阴天和雨天次之,雪天最小(约为晴天的1/2);四种天气条件下夜间桥面与路面的热通量差值都近似为-10 W/m2,桥面热通量的变幅更大;与桥面相比,夜间路面还受到路基的热补偿作用,这种作用强于空气对路面的潜热输送和流体运动热交换,所以桥面温度低于路面温度。这也是冬季夜间桥面更容易、更早出现结冰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冬季路面结冰天气标准及其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梅  尹东屏  王清楼  高苹 《气象科学》2007,27(6):685-690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1984—2003年20 a 110个降水结冰样本当日温度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南京地区结冰时间变化和各影响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对结冰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探讨了南京地区结冰预报方法,该方法具有显著的预报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Norrman提出的路面打滑分类,结合南京地区具体情况得出了南京雨雪天气路面结冰的类别、标准和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9年10月-2010年3月湖北省武英高速凤凰关水库自动气象站逐时路、桥面温度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季典型天空状况(晴空、阴天)和天气过程(雾、降雨、降雪)中气温、路面温度和桥面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夜间桥面温度与气温接近,比路面温度低2℃,桥面0℃以下的低温维持时间为路面维持时间的2倍左右。利用下垫面能量平衡模型,分别计算冬季夜间晴空和阴天时路、桥面辐射能量收支变化情况,分析了夜间路面和桥面温度变化差异的原因,并对桥面比路面更易结冰的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热谱地图是利用道路的热谱指纹反映不同天气类型冬季夜间道路路面温度空间变化的模式。本文采用热谱地图技术对包茂高速公路桃花源至黑水路段的道路路面状况和2015年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夜间路面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桃花源至黑水路段3种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空间变化的模式,并重点分析3种典型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相似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2015年冬季包茂高速公路桃花源至黑水路段不同天气类型的夜间热谱指纹变化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路面温度标准差可作为热谱指纹类型划分的重要指标;不同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相似度较高(0.78—0.92),且各天气类型的热谱指纹高度相关(显著性水平达0.01);相同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相似度和相关度均高于不同天气类型的热谱指纹。热谱指纹空间变化模式可有效的描述区域路网冬季夜间路面温度的变化,可为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的规划和冬季道路的管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下垫面温度对比观测及结冰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两地2009年冬季1、2月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研究冬季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与气温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拟合公式,并分析路面结冰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水泥和土壤路面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沥青路面温度,且二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气温是影响路面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京津冀道路气象专家系统的设计及其在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实时试用情况.重点对道路气象专家系统的设计框架,技术思路与相关道路气象产品(包括路面积水指数、路面防滑指数、能见度指数、轮胎高温爆胎指数、大风指数等)进行介绍.针对京津冀城市群高速路高危险天气过程的初步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此道路专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服务能力,在提高城市交通管理与安全保障的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GPS及AVHRR资料在浅海潮间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利用GPS及渔探器实测,并进行潮位订正,获得南通浅海海域大量测点的高程资料,通过对多时相各通道NOAA卫星照片进行筛选,挑选能反映浅海地貌的通道资料,从中读取各测点相对应的灰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分级线性回归,建立不同高程范围内的高程,灰度线性回归方程,确定不同高程的灰度阈值,从而测量出南通市浅海海域不同高程以上的潮间带面积,分布。  相似文献   

13.
Freezing of rainwater on a surface is often caused by nocturnal clearing after precipitation, which goes along with radiative cooling. Forecasting cloudiness, and especially the risk of clearing, on a scale of 1 to 3 h is of interest in the domains of road weather, agriculture, or water management.Cloud amoun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ir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radiation balance.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proved at several stations all over Switzerland. We found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88 and improved it considering other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like wind speed. We conclude tha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a signature for nocturnal cloudiness.We investigated nocturnal cloudiness for a case from winter 2001/02 in northern Switzerland. An ultra-dense combination of two networks with 70 stations in total is operated, measuring air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wind and other parameters. With the aid of our equations, these measurements where converted into cloud maps, including also precipitation seen by radar. We identified a frontal precipitation area, postfrontal clearing, freezing, and the first clouds of a following frontal passage.All thes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o a better observ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of surface state and other risks connected with radiative cooling.  相似文献   

14.
镇江市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分级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0年3月至2003年12月镇江市水泥路面、柏油路面两种下垫面的地面气温数据,分析镇江市道路结冰的气候特征,结合降水性质、是否有积雪、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定义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并对其分级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镇江市道路结冰月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季,11月和3月出现次数很少,其变化趋势与镇江11月至翌年3月常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呈反位相;在考虑当日或者前一日出现降雪或者有积雪的情况下,水泥、柏油两种下垫面的地温≤0 ℃并持续16 h以上将会出现对交通有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主要出现在夜间,白天如果出现了道路结冰,当日其它时次也会出现严重的道路结冰,对交通的影响将比仅夜间出现更大。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对连续的道路结冰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空报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参考AP-42方法的采样规范(USEPA,2011),对武汉市13个城区的不同类型道路采集了137个扬尘样,并记录采样面积、车流情况、车道状况、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以及气象数据要素信息,得到了不同类型道路的积尘负荷,估算了其扬尘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结果表明:武汉总城区尘负荷由大到小顺序为支路 > 次干道 > 主干道 > 快速路,其中支路平均尘负荷为2.396 g/m2,快速路为0.852 g/m2,远城区平均尘负荷是主城区平均尘负荷的2倍左右.各类型道路不同粒径范围的道路交通扬尘排放因子大小顺序为支路 > 次干路 > 主干路 > 高速路,与尘负荷大小趋势一致.2016年道路交通扬尘源TSP的年排放量为156 931.4 t,PM10的年排放量为39 868.7 t,PM2.5的年排放量为11 574.8 t,其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24.7%~31.4%、-31.3%~32.9%、-31.8%~30.5%.其中主干道扬尘排放量最大,其TSP、PM10和PM2.5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4 447.1、16 372.9和4 753.4 t.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频谱能量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空间的城市道路绿地轮廓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频谱能量分布曲线,确定道路绿地轮廓的方向和截止频率,设计Gabor滤波器提取绿地轮廓特征;然后利用低通滤波获取道路中心线,根据道路中心线的缓冲区对绿地轮廓进行定位,得到道路绿地轮廓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图像频谱特征分析的方法,使滤波器参数的设计更加精确,可有效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城市道路绿地轮廓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17.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In northern Canada, winter roads are essential for communities. The duration of the winter road season depends on particular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is...  相似文献   

18.
Shao  J.  Lister  P.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1995,73(4):411-419
In winter road maintenance,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roa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tate (dry, wet, frost or ice) are valuable for road authorities and organisations to decide where and when to salt or grit roads. Obstructions caused by hills, buildings and trees near road-condition forecast sites both in the daytime and at night (the shading effect) reduce the accuracy of such predic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rediction of road surface state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hading effect, using the Icebreak model, which gives encourag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