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本文所指的西北干旱区的范围,主要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内陆流域、内蒙古及宁夏的部分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区降水大都在180毫米以下,基本上不形成径流,而山区则是径流的形成地区。河川径流是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发大西北,首先要研究河川径流的数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河川径流是一种动态资源,分析研究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规律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河川月径流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众所周知,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无论是工农业生产以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摸清水资源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要求日益增长。在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中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河川径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尤其是径流的年内分配,一向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水文区划、水利化区划以及河流类型的研究中,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是主要的指标之一。但是,迄今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王军,王鹏(保定师专地理系)发展中国家淡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具有下列特征:2.总量丰富,地均和人均水量较少,分布极不均衡从整体看,发展中国家的淡水资源较为丰富,河川径流年总量为27万亿m3,约占世界河川径流年总量46...  相似文献   

4.
李丽娟  郑红星 《地理学报》2000,55(3):309-317
经华北典型河流--潮白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潮白河近百年来的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川径流总体呈指数减少趋势,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相依性。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已成为河川径流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掠夺式的水资源开发,已使潮白河下游河段断流,情势日趋严重,严重损害了河道的系统功能,是河流季节化以及河道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枯水径流是构成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及工程水文分析计算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河川径流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区域地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水资源紧缺地区,对其枯季径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天山北坡中段主要河流的冬季、枯水期、最小月和最小日平均流量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某些区域性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有效地利用河川径流跨流域调水的国家中,加拿大占有特殊的地位。加拿大的自然地理条件与苏联的地理条件很相似,但前者在年调水总量(141立方公里)方面居领先地位,几乎比苏联的(50立方公里)多两倍。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估计为276了立方公里。但是加拿大也象苏联、美国等许多国家一样,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分析确定河川基流量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切合水资源评价的实际,必须针对性强、方法适当。本文就开展正蓝旗水资源评价的具体实践,利用闪电河地区的地表水动态观测资料对河川基流量进行了计算,收到了误差较小、精度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雷达监测河川径流的测量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由于水流急、河面宽,修筑量水堰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监测河川径流成了流域水量平衡和涵养水源功能机理研究的障碍。通过大野口流域雷达测流处水面比降、河川横断面面积、水力半径、流速仪实测流量、糙率和谢才系数等一系列测量和计算,可得出雷达监测水位与相应的河川径流量的函数关系式,并绘制出水位流量图。结果表明:雷达测流处水面平均比降为0.028;河川最大洪水断面宽13.4 m,高1.32 m;河川横断面糙率的平均值为0.059;雷达监测水位与相应的河川径流量的函数关系式为Q=0.0018H2-0.0206H(R2=0.9994),该关系式可有效解决修筑量水堰较难而利用雷达监测河川径流的难题。通过研究,可为中等流域尺度上进一步揭示水源涵养功能机理及其流域产流机制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是实现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其对认知特定区域水文过程的演变规律,保障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维持河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世界大河澜沧江—湄公河流跨亚洲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6 国, 是亚洲第一国际大河。流域内有多种气候区和地理环境,其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极大。文中着重对该区流域内的河川径流特征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该区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为国际河流的国际合作开发和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过程模拟重点实验室喜获新疆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瞄准国际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以干旱区内陆河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以及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问题,将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研究:降水-冰雪径流过程;水耗散和转化过程;水文过程的尺度转化及不确定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跨境河流水安全等,以期为新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辽河的主要水源区太子河流域为对象,分析近50 a来流域的降水径流变化特性,采用水文模拟方法,研究了河川径流量及土壤含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实测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因素对河川径流量的绝对影响量呈现增加趋势;降水增加比减少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对降水减少的响应更加敏感,气候暖干化趋势将非常不利于东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阿尔金山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河川径流的主要形成区之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镇钾盐贮量很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水资源成为了罗布泊钾盐矿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能否把阿尔金山的水资源作为罗布泊钾盐矿发展的支撑,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阿尔金山野外考察资料,分析阿尔金山的水系与湖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期为探讨阿尔金山能否作为罗布泊钾盐矿开发的水源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与特定的径流补给条件关系密切。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本文根据黄河源区主要测站1952~1997年的月天然径流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特性。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20世纪90年代和70年代较为接近,而80年代则与60年代较为接近。2)90年代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汛期径流量的减少;3)玛曲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度以及相对变化幅度都略高于唐乃亥,而绝对变化幅度则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球之水的构成中,淡水资源仅占2.53%,其中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的贮存在大气、河川、湖泊及浅层地下的淡水,仅占0.5%左右。在地表分布也极不均匀且稀缺。目前,因人口增长和水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淡水资源已成为被争夺的战略资源。因此对这部分资源,尤其是对河川、湖泊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公平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影响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要重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国际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径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罗先香  邓伟  何岩  栾兆擎 《地理学报》2002,57(5):603-610
在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河径流演变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径向基函数网络等方法,探讨了引起径流量减少和发生突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河川径流演化与沼泽化流的地理特征以及近50年来沼泽及沼泽化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是本区河川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在径流演变中所起的作用相应减少,沼泽湿地对区域水系统的水量平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流域下垫面已明显变化,水文循环出现变异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沼泽湿地保护的水的调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以渭河为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根据1956-1995年的实测水文资料(降水和河川径流量资料),采用特征值对比方法,对陕西省境内渭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内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流域内多年径流变化也做了相应的统计分析,从而揭示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并确定出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年内分配极其不均;年际变化剧烈,进入90年代后降水负距平集中出现,20世纪90年代降水较多年均值有较大程度的减少;(2)流域内河川径流与降水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多的年份,河川径流丰富,反之较枯;(3)河川径流积极响应降水的变化,然而河川径流变化幅度却比降水变化幅度大20%,这个偏差主要是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河川径流还现计算是准确反映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同时也是水资源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选取甘肃省洮河流域李家村、红旗2个代表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还原计算的础上,对洮河流域径流进行还现计算,同时对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6-2016年洮河流域李家村、红旗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分别为39.52×10^8 m^3、44.66×10^8 m^3,还原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分别为39.69×10^8 m^3、46.11×10^8 m^3,多年平均还原水量分别为0.17×10^8 m^3、1.45×10^8 m^3,2站消耗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2站天然径流突变趋势基本一致,突变点均为1990年;李家村、红旗站径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修正还现后分别为31.76×10^8 m^3、38.77×10^8 m^3,减少径流量分别为7.93×10^8 m^3、7.04×10^8 m^3,分别减少20%、15%;还现后李家村站年径流呈现略微增加趋势,而红旗站年径流量呈现略微减小趋势;径流量呈现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21世纪00年代低于多年平均值,21世纪10年代高于平均值和不同丰、平、枯状态的年代际特证。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基础支撑,对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指导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气温、降水、河川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底层深入基岩层,无地下潜流等优势可准确地测得流域河川径流量。通过大野口流域气温、降水和流域河川径流18 a(1994-2011)的长期监测,采用特征值参数计算、回归分析、线性倾向分析、百分比排位等方法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特征参数看,气温年际变异最大、河川径流次之,年降水最小;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河川径流量分别在1.16~2.08℃、307.43~440.69 mm、129.04~204.42 mm区间内变动的年份占68%左右,大气降水的44.57%形成了河川径流。(2)从回归模型看,如年均气温1.62℃、年降水量为374.06 mm,则流域年河川径流量的估计值为165.47 mm。(3)从线性倾向分析法,气温、降水和河川径流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其中气温,平均趋势变化率约为0.23℃·(10 a)-1、降水和流域河川径流平均趋势变化率均为18 mm·(10 a)-1左右。(4)从月份相关函数分析,气温、降水和河川径流在1月份最小,平均值分别为-11.91℃、2.74 mm和0.32 mm;7月份最大,平均值分别为14.38℃、82.48 mm、37.48 mm。通过研究,可为中等流域尺度上进一步揭示水源涵养功能机理及其流域产流机制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主要国际河流水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奇成  李丽娟 《地理学报》1999,54(B06):21-28
西北地区国际河流众多,但主要有3个流域,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及阿克苏河。它们都位于新疆境内,水资源的共同特征是:水资源丰沛、河川径流补给多样化、径流年际变化Cv值小而年内变化太。根据3个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及自然经济情况,额尔齐斯河应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伊犁河流域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的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形成以毛、麻纺织、皮草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阿克苏河流域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棉花(特别是长绒棉)、粮食(特别是优质水稻)基地。此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要从总水资源中划出生态环境用水,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20.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95,14(3):33-42
本文在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不同自然带年径流与气侯因子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径流深随纬度和经度变化的规律,并对不同自然带中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干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半干旱区是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在这里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并大力推行各种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