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冬时节,北方广袤的田野上,白雪皑皑,一片寒冷景象。然而,位于我省西部的义县城关乡高家街村却生机盎然。这里,一座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为昔日荒芜的北国乡村凭添了几分春色。锦州市气象科学研究所设计的北方农村庭院生态模式大棚已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大棚蔬菜生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冬半年6个月的逐日对比气象观测实验,分析了蔬菜温室大棚内外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潍坊市冬季蔬菜大棚气象资料和适宜气象条件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温室大棚气象条件短时、短期预报模型,进而开发出潍坊市大棚蔬菜生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利用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温室大棚内气象条件进行定量自动预报,为大棚蔬菜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种植技术,是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进行保护栽培的主要方式,也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技术。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棚内的有限空间,产出更多的果菜,本文提出几种有利于大棚高产栽培的技术方法:1提高大棚的光能利用率首先,设计和建造大棚要考虑到光照、温度、生产管...  相似文献   

4.
彩云霞     
山顶是气象局的大楼.气象局以盘踞在山脚的黄岗村为扶贫基地,在山腰建了一圈的温室塑料棚.远远望去,似白雾缭绕,如白云遮山.附近的乡亲们都以"气象大棚"而名之.大棚里韭菜、茄子、柿子椒、黄瓜、大蒜、扁豆角、时令鲜菜样样有;还有蘑菇、木耳、大人参,金针、茯苓、鲜猴头、名贵补药种种全.在这气象大棚里劳作的黄花闺女们,个顶个都是那么水灵.单个看,端庄得象南海观音,贤惠得似楚天仙子.那些来批发进菜买货的小伙子起誓发愿,说是若要寻上大棚里的姑娘作媳妇,宁愿打上佛龛供起来.每天东方一露霞光,你听,黄岗村里娇嫩嫩的声音就喊上了:"哎-彩霞"!"彩云-"!"彩虹-"!该走啦!一呼一应,就象画眉鸟在叫春儿.干嘛?进气象大棚量温度、测湿度,下菜、锄草…….黄岗村到大棚还有一小段山路.等到聚了齐儿,一色的白色短褂,上山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小腰儿一扭一扭的,宛如一绺随山风飘动的白云.山风挂着早上的露水气儿,跟着她们也说也笑也唱.进得大棚里,裤腿一挽挽到膝盖头,小腿一个个浑圆、匀称、好看.彩霞一声招呼,彩云、彩虹、彩霓一拉溜十五六个姑娘各干各的,有的测量,有的拿本子记,有的动手摘菜入筐.彩霞胖乎乎的,脸儿红套白、白套红的,冒着那种透明的光,真象映日迷人的彩  相似文献   

5.
大棚蔬菜生产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及对策张列锐(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蔬菜生产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冬暖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也同样会受到冬半年的低温、大风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这里对在生产和服务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1气温与地...  相似文献   

6.
1引言 绥化地区近20 a来棚室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蔬菜生产中,冬春季大棚蔬菜占了很大的比重,大棚蔬菜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当强冷空气入侵,风力增大,气温下降迅猛时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大棚越冬种植彩色甜椒小气候评价及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大棚(单棚)小气候特点,针对彩色甜椒越冬种植进行小气候评价,得出南宁市大棚小气候特点基本能满足彩色甜椒越冬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但春、夏、秋季在晴天及多云天气条件下光照度过强,冬季光照不足;大棚内最高最低气温、不同发育期昼夜温偏高或偏低;冬春季棚内湿度过高等不适气象条件制约了彩色甜椒的高效生产。进而对不利于大棚彩色甜椒生产的气象条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合理化的小气候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灵芝生物学特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栽培大棚对小气候的影响,基于气候背景对比分析了达州和攀西大棚栽培灵芝的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结果表明,两地区代表站年平均气温相近,4—9月气候均可经济栽培灵芝,两地都雨热同季但气候季节性差异显著;攀西为中亚热带干湿季节分明气候,夏秋气温略低较适宜大棚栽种、冬春光热优势明显但干旱较重;达州夏秋气温较高、高温热害明显,冬春气候因光热条件差难以利用。大棚栽种灵芝的气候条件总体上攀西优于达州,后者宜选址在夏季气候相对偏低的中海拔区(1 000~1 500 m)。生产上两地区主要生长季都需降低大棚内昼夜温差,攀西地区菌丝期(4—6月)要适当增温保湿,达州夏秋季需预防高温热害;灵芝发菌期生产安排达州宜5月、攀西宜5月中旬—6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在2004年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城市边界层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特征。在城市边界层的强化立体观测的基础上,针对冬、夏季城市大气环境及奥运会期间首都北京大气环境“背景”特征、急需认识的问题以及调控治理理论应用技术难点,着重分析研究了城市冬、夏季建筑群边界多个污染物种化学成分相关性,城市“冠层”建筑群楼顶单点长期时间演变特征,冬、夏季城区污染过程大气多尺度特征,冬、夏季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天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冬、夏季城市边界层感热、潜热通量特征等重  相似文献   

10.
对水泥预制大棚,冬季采取覆盖无滴使其增温夏季采取种植攀缘丝瓜使其藤蔓掩棚遮阳的方法进行“反季”蔬菜载培,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同时这种种植模式也为成功地进行大棚冬季增温、夏季遮阳“反季”蔬菜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朝阳地处丘陵山区,充分利用其地形小气候特点,可获得较好的光照、温度条件。本课题在对不同坡向的大棚各项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蔬菜生理生态测定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朝阳市山地日光温室大棚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2测点的选择和观测项目试验基点设在龙城区西大营子镇饮马池村,选择类型分平地棚、坡地棚。坡地棚中包括正南向、南偏东20”、甫偏西20”三个坡向。测定仪器采用美国LI—6200光合作用分析仪和国产的常规仪器通风干湿表,天空辐射表,光照度计,微风仪地面、地中温度表等。其测定项目有CO…  相似文献   

12.
1965年以来,我们用主导环流系统,结合单站要素特点,划分了夏季天气阶段。近几年,我们又探索用西风带大型高值环流系统划分冬半年的“天气阶段”,并应用在中长期预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冬半年西风带大型环流系统的分型 某个区域内,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约15—30天)天气演变趋势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时段我们称之为“天气阶段”。气象要素和天气演变呈现“天气阶段”的原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冷”“暖”冬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10a、13%/10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4.
宁荣莲 《气象》1986,12(7):35-35
最近,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课题总结合在山东曲阜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协作省推广应用的情况和经验,并就“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课题总结”、“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小麦子热风防御效益的估算与评价”等专题作了报告和讨论。 1983年国家经委、国家气象局将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列入推广应用项目。组成了由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苏、安徽、天津等11个省、市、区气象局参加的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首先讨论制订了成果推广研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广研究的项目和内容,重点是北方小麦干热风的防御措施、预报方法及其气候指标与区划的应用。第二,组建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研究网络系统。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配合,在我国主要冬、春麦区进行示范试验推广,共组织了385个推广示范点,318个气象台站参加了推广研究和预报服务。第三,采取示范试验、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形式,将小麦干热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两年来,取得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集特定时间段大棚内外气温、水温、光照及水体p H的数据,结合对虾养殖所需水体理化因子的要求,找到气象因子和大棚养殖水体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对虾的大棚养殖提供气象方面的数据支持。经过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冬棚内的最低水温为21.3℃,最低平均水温为24.5℃,水温相对冬季气温较恒定,可确保对虾在冬季的正常生长,冬棚的搭设及撤棚时间在10、4月份较理想。夏季遮阳棚所遮阳面积是养殖水面的1/3~1/2为最佳,其最佳水温为28~31℃,最佳光照为20 000~30 000 Lx,遮阳的面积可根据天气及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一、预报思路:农谚有“冬不冷、夏不热”,“冬冷伏雨多”、“三九天晒得水流,六月天渴死老牛”等。说明冬天冷暖和次年降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采用由点到面的办法,考虑到武威冬季侯温的代表性较好,先找武威候温为负距平的时段来反映全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的整个生育过程,经过秋、冬、春、夏四个季节。所以(本草纲目)中有:“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热,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的记载。由于冬小麦的生育期长必须战胜多种自然灾害,才能获得好的收成。春季的终霜冻麦对冬小麦来说,是一种比较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公社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甘蔗生产。现有甘蔗面积16,081亩,占全社总耕地面积的35%左右。其中冬植蔗1,300亩,春植蔗4,600亩,秋植蔗3,600亩,宿根蔗6,581亩。种植品种以“423”号为主,其余为“5965”“134”“166”等三个品种。为使我社甘蔗生产能有效地利用本地气候资源获得高产,现对冬、春、秋植甘蔗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改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奎省农村深入开展科技之冬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省局于元月至3月在全省气象部门开展“科技之冬”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本刊特约几篇专稿,开辟了“科技之冬”专栏,以推动我省气象科技的迅速传插,为辽宁“科教兴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年1月初的一天,新民市柳河沟镇镇长李天林和主管农业的副镇长薛志恒来到新民市气象局,拜访了局长张振英及气象专家、气象科学技术人员,请他们为天时“把脉”,预测风云,提出防灾减灾措施,饱餐了一顿科技“偏饭”。柳河沟镇是沈阳著名的无公害珍奇果品基地,全镇大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