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江  肖龙  黄俊  赵健楠 《地质学报》2021,95(9):2742-2754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多源遥感探测和就位探测均表明火星表面分布着大量的雅丹地貌,其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记录了火星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是当前火星探测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火星雅丹地貌的探测历史、分布、类型、几何特征、物质组成、年代学、发育过程及对古气候指示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火星雅丹地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在未来研究中重点加强雅丹地貌定量化和比较行星学研究,并结合其物质组成、年代学等方面工作,探讨其发育过程与气候环境协同演化的机制,为深入认识火星雅丹地貌发育过程,了解火星古气候环境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雅丹地貌     
《山东地质》2009,(1):60-60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它很少为世人所知,而其魅力却丝毫不亚于吸引了万千游客的许多世界名胜,这就是神奇的雅丹。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陡壁的小丘”,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水上雅丹地貌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青海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构成水上雅丹的地层序列和沉积相、地层形成时代、地层形成后演化为雅丹地貌的构造条件、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研究,认为构成研究区水上雅丹的地层为中新世上油砂山组,所含介形虫组合指示其形成时代为中新世晚期;沉积相和孢粉组合分析揭示本区在中新世晚期为温暖干旱的气候下的古湖环境,接受湖相和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上新世在区域构造抬升和干旱化气候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逐渐萎缩;更新世在极端干旱和强劲的季风环境中,被抬升到地表的上油沙山组上部地层在风蚀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下形成雅丹;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由于末次间冰期的到来,气候转向温暖湿润,湖水再次入侵。近年人类活动改变了湖泊分布格局,导致湖泊淹没了部分陆地上的雅丹,呈现为奇特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4.
新疆雅丹地貌分布特征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广泛发育中新生界,特别是新生界的陆相砂泥岩.由于气候干燥、多风,风化作用极为强烈,为风蚀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新疆风蚀地貌以雅丹地貌为主,它广泛分布于罗布泊、哈密五堡、奇台将军碑、克拉玛依乌尔禾一带,面积达6 000km2.其主要有风成、水成、风和水共同作用等3种成因类型.它们色彩绚丽、规模宏大、形态奇特、场面壮观,构成新疆地质地貌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新疆罗布泊旅游资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泊曾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塔里木河上游筑坝截流,使罗布泊无水流补给于1972年彻底干涸,干涸的罗布泊在卫星影像图上呈现出清晰的耳状环形图案,被称为神秘"地球之耳".在罗布泊古湖周围分布有龙城、白龙堆、阿齐克谷地等雅丹地貌,面积达约3 00km2,是我国仅次于柴达木盆的第二大雅丹地貌分布区,由于其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荒漠地带,人迹罕至,是世界最神秘的雅丹地貌.除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外,在罗布泊还分布有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贵族墓等众多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这里原始古朴,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是未来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翠林  孙宝生 《地球学报》2011,32(2):233-240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奇台县境内,有硅化木群化石景观、恐龙沟景区、雅丹地貌等重要的地质遗迹,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地质历史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对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通过管理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整合、形象引导以...  相似文献   

7.
拟建吉木乃草原石城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版图的最西端的新疆吉木乃县境内,其核心地质遗产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石蛋石臼石穴地貌,木斯岛冰川、双弧构造、喀尔交雅丹地貌和峡谷,以及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通天洞遗址和草原游牧文化--岩画等,通过分析研究具有极高的国际意义和综合价值.吉木乃草原石城通过近年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神奇的存在.在地球之上,不仅生活着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高级智慧生命——人类,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神秘的 自然景观,为科技工作者留下了众多研究的课题.虽然有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也有许多已经初见成效,并广为人知,比如雅丹、丹霞和喀斯特地貌.不过,如果您见到了这三种地貌,是否能一眼辨认出来?能准确地说出是雅丹还是丹霞抑或是喀斯特地貌?是否能解释它的成因呢?下面的文章或许可以给您解疑.  相似文献   

9.
赵健楠  史语桐  张明杰  杨勇  黄婷  王江  黄俊  肖龙 《地质学报》2021,95(9):2755-2768
液态水在火星地表的塑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峡谷网、外流河道、古湖泊以及三角洲和冲积扇等多种多样的水成地貌,它们一直是火星探测与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对火星水成地貌的探测历史、地形地貌特征、时空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讨水成地貌对火星气候演化及天体生物学研究的指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火星水成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要在火星水成地貌的水源类型、水成地貌所指示的火星水环境特征、亚马逊纪水成地貌的成因、火星水成地貌与我国柴达木盆地地貌的类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为更深入的认识火星水成地貌,了解火星气候变化及宜居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貌年代是新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构造带所在的区域气候变化过程和地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利用众多的年代学数据,从区域尺度对地貌的年代、形态和物质组成等特征对比分析,探讨了该区冰川地貌、河流阶地和冲洪积扇的演化特征,揭示了区域气候变化与区域性地貌演化存在的内在对应关系.气候变化产生的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变化控制了该区冰川地貌和流水地貌的演化.区域内冰川地貌主要是末次冰期的产物,对应于末次冰期两个冰阶,河流作用在7~10ka和1~5ka两个阶段改造末次冰期堆积地貌形成相应的侵蚀地貌.主要河流阶地发育对应于降水量剧烈变化的气候过程,其中形成三级阶地而的流水下切作用最强,随后堆积的深厚物质是二级阶地的主体,并一直没有被后期流水下切作用蚀穿,与气候变化的强度等特点对应.区内冲洪积扇主要有3个堆积时期,即3~5ka,7~10ka和20~25ka,主要发育在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大量的碎屑物形成并短距离搬运堆积.将区域分析综合的结果应运到康定南团结乡附近的地貌分析,可以很好的理解该区的地貌演化,用侵蚀改造的地貌演化结论否认了以前的堆积地貌认识,理清了地貌发育的年龄序列.综合分析与应用的结果表明,区域气候-地貌-构造系统研究对于活动构造年代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Geomorphological heritage is a widely used term in European and North-American countries, but is still scarcely mentioned in Africa. Nevertheless,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African countries is often intimately connected to its breathtaking and endless geological landscapes. Morocco is one of those countries that has the widest diversity in landscapes and landforms, ranging from the Mediterranean and Atlantic coasts over the Rif, Middle Atlas, High Atlas and Anti-Atlas mountain chains to the great rocky and sandy deserts in the South. A wide variety of geological units hosting different types of important economic mineral deposits cover a temporal range from Late Precambrian to Quaternary. A detailed geomorphological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region of Ifrane and Azrou (Middle Atlas, Central Morocco)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and direct field observations integrated by geological maps and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order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geomorphological heritage of this area, 40 geomorphosites have been selected comprising springs, karst landforms (polje, dolines, caves, sinkholes, stone forests, cryptokarstic dolines), carbonate depositional landforms (travertines and waterfalls), fluvial landforms (meanders, canyons, palaeo-valleys, etc.), structural landforms (triangular facets, hogbacks, cuestas, residual outcrops, etc.) and volcanic landforms (volcanoes, caldeira, pyroclastic cones, lava tub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have been summarised in a thematic map, representing the geomorphosites related to various landscape units.  相似文献   

12.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回顾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影响的研究历史,总结和评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地形地貌、岩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土层结构、地下水、岩土动力性质及物理地质现象等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炼和概括了目前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影响研究中比较一致的几点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领域当前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地震现场资料调查、局部地形几何尺度、场地分类、覆盖层安全厚度界限、近断层地震动参数分布规律、活断层避让距离,以及强震资料积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岛屿资源丰富,是中国海岛数量最多的一个省。海岛区各类地质遗迹资源众多,特别是海岸地貌、花岗岩地貌、地质剖面和采矿遗址等类型尤为突出,在环太平洋构造域、全新世海面变化、海岸带动力地质作用、海岸地貌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为建设海岛型地质公园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秦覃  杨更  陈斌  张成功 《城市地质》2013,(3):39-41,49
着重研究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数据组织和管理以及系统专业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基于.NET平台和ArcGIS二次开发而成,最终实现数据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构造地貌及其分析方法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造地貌是指受构造内动力作用控制,通过内外地质动力的相互作用所奠定的能够反映一定构造特征的地貌形式.构造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为:地貌与构造的关系、构造地貌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构造地貌过程所揭示的地球内部构造动力过程;其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构造地貌格局分析法、构造地貌形态分析法、构造地貌相关沉积分析法和构造地貌年代分析法.构造地貌学从地形地貌的角度来分析构造过程,涉及不同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响应了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可以预见,构造地貌学将在圈层作用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朝着信息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 构造地貌丰富、典型.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将区内构造地貌分为断裂构造地貌、花岗岩构造地貌、夷平面构造地貌、冰川构造地貌、水系及阶地构造地貌和土林构造地貌等类型, 并对这些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描述, 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隆升研究提供了地表构造地貌上的有力信息.   相似文献   

17.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 one of the kinds of wind-eroded landforms which widely distribute and have complex causes of formation, now is being much more concern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major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wind-eroded landform based on the advanced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ummarization about the main progresses of foreign research on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tatus and dispute of research on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difference of coastal and mainland wind-eroded landform in China, it is essential work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the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 in China. Finall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s are suggested such as to find out the typ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s in China,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y and change characteristics,probe into the interaction essence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airflow and wind-sand flux of typical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s, and explore the model and law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astal wind-eroded landform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